1.真作家和假作家的根本区别(1)


本站公告

    自以为是随笔或杂的东西表在自己的博客后,有几位作家博客纸条、留给我。***其中有一篇留问我真作家和假作家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个纸条“猜疑”说,殷谦开口闭口谈崇高、谈信仰、谈道德,不知道他写出来的小说会是什么样的。先说后一个问题,我质疑当今中国有没有真作家,并没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动机,至少这是我个人的怀疑,包括中一些招来无数“飞砖”的观点,统统是我个人的,假如有什么不妥之处,还希望各位“大师”、“着名作家”、“知名作家”、“80后作家”、“网络作家”、“着名写手”等等“作家”们多多包涵。我很荣幸网络世界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能让我自己审稿并且自己表,因为我在博客里的所有关于批评的字,除了一些报刊经过“举要删芜”后转载的,其他的字都是被退回的字,实在没地方表,也只能贴在这里给自己看了。

    至于我所写的小说,除了《天廷秘传》和《爱是寂寞撒的谎》(这个书名原本是《中国小公务员之死》,拿到样书后才知道出版方换个名字,无语之余,我只能表示无奈。)这两部小说我个人认为是学作品外,其余近几年出版的十多部小说都是在讲故事,谈不上学。当然我不习惯将坛视为擂台,也不赞同将甲和乙的学作品放在一起比高低,如果连学都要争天下第一的话,未免会落入俗套,当“第一”争出来了,也就很快沦落为市场的附庸和商人的工具。但是与人“打擂”不同的是,学作品可以不必争高下,但这不意味着就不能指出学作品的残缺和问题。就如一个武士,我并不赞同他去和别人去比武,但我很想指出他一招一式中的缺点和不足。我说我不是作家,尤其现在不算是真正的作家,这是自肺腑的话。我从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而去接受别人强加或给予的观点,所以我更不会顺从一些人让我退出中国作协的好主意。反正那是一个苍白的符号,去不去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如赵本山无论他戴不戴那顶帽子还是赵本山一样,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气质,以及他为人的精气神儿。

    我为什么说当今中国没有真正的作家,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我说的是“当今”,尽管有一些真正的作家他们还在世,但非常遗憾的是他们似乎不准备再出声音了。所以当今我们看到的一些所谓“着名作家”的作品,都是**化写作和精神矮化的学,学本来就是崇高的事业,但他们却无视于崇高,甚至毁伤崇高。这就是“崇高”在当今学里的悲惨景和生存境遇。尤其是在当今肤浅、混乱、粗糙之学景观里,我看到了胡编乱造的杜撰和油滑无聊之反讽;软弱无力的喧嚣和无关宏旨之卖弄;寻章摘句的雕琢和自得其乐之陶醉;自暴自弃的放纵和自哀自怜之伤感;鸡毛蒜皮的琐屑和不知羞耻之淫荡……当今很多所谓的着名作家,叙述能力和结构能力之贫乏,以及语能力和基本价值观之混乱,真的令人惊叹。

    除了80年代前期如路遥、邓刚、张一弓、张承志等作家的作品,还能感受到接近崇高的道德激和英雄气质外,到了80年代后期,中国当代学就开始显露出眩惑和颓废、迷乱的精神状态和学绪:贾平凹式的颓废和酸腐,池莉式的庸俗和肤浅,刘震云式的冗长和滞涩,余华式的冷漠和做作;还有莫式的恣睢和夸张、残忍和暴力;残雪式的心理畸形和怪诞体验……到了90年代以后,商业主义的拜金倾向和物质主义的享乐倾向,使之前已经存在的消极势头得到了空前的、恶性的展。80年代的原本就很脆弱的如主体重建、平等对话、思想解放、创作自由、人道主义、介入现实等精神原则几乎在顷刻间趋于瓦解直至崩溃。

    我们时代的最终痼疾就是价值观的丧失,超功利的价值原则被商业化的利益原则轻而易举地取代,于是,**病变和玩世不恭、无希望和无道德、反常态和失败感等等成为当今中国一种普遍、内在的精神图景,我们所需要的像钙和锌、阳光和爱一样的一种价值体系、生活哲学再也看不到了,反而看到的是对固有之价值观的不加选择和肆无忌惮地嘲笑,伟大的崇高的头上是市侩的油滑,在被享乐原则和商业原则主宰的生活场景里,学的精神旗帜降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低点,当今活跃在坛上的很多“着名作家”都抱着怀疑一切的、虚无的态度,在这种形下,当今中国还有什么真正的作家?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