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四章柯尔克孜族的社会文化(23)


本站公告

    英勇善骑的勇士、马上竞技的高手,是柯尔克孜人崇拜和尊敬的对象,同时也是柯尔克孜姑娘择偶的选、追逐的目标。***“追姑娘”的游戏是这样进行的:先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确定起点和终点。姑娘和小伙子成双成对骑着马从起点出,向终点驰去。姑娘骑马在前面跑,小伙子骑马在后面追。如果在到达终点前,小伙子追上并超过姑娘先到达约定地点,这样的小伙子自然就是姑娘的对象。如果况相反,姑娘先到达约定地点,那小伙子就会知趣地远远躲开,再去练自己的技艺,否则只能终身打光棍了。有的小伙子追上了姑娘后,便与女方并肩而行,倾吐真,初定终身,然后再请媒人正式提亲。追姑娘的游戏就成了他们幸福未来的见证。有趣的是,哈萨克族也有这种竞技游戏,不过,他们是男的骑马在前面跑,女的骑马在后面追,所以叫作“姑娘追”,而不是“追姑娘”了。

    马上角力是柯尔克孜族的一种群众性竞技活动。参加此项活动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马上角力是显示骑技和勇敢的一种对抗性体育活动,要求人力和马力的恰当配合,其方式一般为两人对赛,力图将对方拉下马来,斗智斗勇,险迭起。产生于公元10世纪左右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中是这样描绘马上角力的景的:“一边一个棒小伙子,/赤膊上场。/相搏在马上,/马术有高有低,/得胜靠力气,/斗勇也斗智。/一场鏖战后,/胜负见分晓。”比赛开始,两位选手在裁判的引导下进入赛场,围观者呐喊助威,选手们在马上相互俯鞠躬问候。如果选手都是妇女,双方还要在马上拥抱亲吻,以示友好。当口令一响,双方纵马驰向不同方向,然后又勒转马头,像两头誓不两立的雄狮,嘴叼着马鞭飞速向对方冲来。用一只手紧紧抓住对方的手腕,猛地拉向自己一边。当角力进入**时,双方的头甚至偏到马镫两侧,选手和马匹都气喘吁吁,汗流满面。最后,谁能在这场角力中把对方拉下马并使其落地,就算胜利。在角力时,不能抓对方的头、脖子、腰腿等,也不能抓住对方的马勒和其他部位,更不能在角力中甩手逃跑或用其他形式侮辱对方。如有侮辱或谩骂对方者,永远取消参加角力赛的资格。当角力结束后,胜负双方下马相互鞠躬或拥抱以示亲热。角力赛的优胜者可得到多至一峰骆驼、一匹马、九只羊羔的奖励品。

    “攻占皇宫”是柯尔克孜人的古老游戏。这种游戏一般在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上举行。赛前把选手分成大约5~10人左右的两组,然后在平地上划出一块直径为10米左右的圆圈。在圆圈正中挖一个浅浅的小坑作为皇宫。在坑内放一枚银圆作皇帝。然后将20~30只羊拐骨放在小坑周围的不同位置,作为守卫皇宫的卫士。比赛开始,裁判把银圆扔在地上,以它的正反面来决定双方谁先打。然后每位选手站在圆圈周围的固定位置分别依次用牛角制作的方块(柯尔克孜语称“阿巴拉克、巴巴拉克”)将小坑周围的羊拐骨一一打到圈外,表示消灭卫士。如果一个选手打出一个羊拐骨,则还可以连打第二次;如果打出第二个,还可以连打第三次;这样直到将羊拐骨全部打出为止。如果一个选手只能打出几个,或者在打一个羊拐骨时,碰上了另一个羊拐骨,则取消他连打的资格,由第二组选手上场。如果打出了一个拐骨,而他的阿巴拉克落在离另一个拐骨20厘米以内的地方,选手可以进入圆圈的划线之内,一腿跪在地上,一手轻轻拣起阿巴拉克去打近处的拐骨。但是在这种况下只能打一次。如果选手不慎踩踏划线,要罚他停打一次,如果连续踩踏三次,就取消他参加比赛的资格,退出赛场。当拐骨全部打出之后,双方就开始全力以赴打坑内银圆,以先将银圆打出坑外者为胜。这样,“皇宫”周围的“卫士”全被消灭,“皇宫”被攻占,“皇帝”被擒拿,整个比赛便告结束。相传“攻占皇宫”的游戏也是有来头的:

    很早以前,柯尔克孜族各部落时常受到外族入侵。后来柯尔克孜族里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英雄汗王玛纳斯,他率领柯尔克孜族各个部落奋起反抗,终于打败了凶残的入侵者,他们以气吞山河之势一直把入侵者追到敌人的宫城下并将敌人的皇城团团围定。这一天,玛纳斯正设庆功大宴,宴请部下领和将军,他突然想出了一个攻城的作战方案。为了讲得清楚,他用手指沾着酒在餐布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表示敌人的城堡,又将一枚银币放在中间,表示敌人王宫中的国王。将餐布上的羊拐骨拣起来当作敌人守城的卫兵,并按方位一一布置好。他抓起一只牛骨,作为自己的攻城卫队,就这样用牛骨攻,用羊拐骨守,一进一退,一攻一守,一来一往,在众领和将军们的参谋下,经进几次反复和变换战法,终于将一个个羊拐骨打出了各自的阵地,并且将中间的银币也打出了圆圈。就这样制定了攻打皇宫的方案,并很快攻下了敌人的皇宫,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古代柯尔克孜人模仿这一部署形式,编成“攻占皇宫”的游戏并一直流传至今。97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