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三章柯尔克孜族的精神文化(52)


本站公告

    在迁移过程中使用方便、平时放在毡房里的碗套是用木材和柳条编制而成的。大家把它的盖子和边沿用“想象”图案装饰的。除此之外,乡村工匠们会制作马鞍子、库姆子、二胡等。将自己的技术不断传授给后代。优秀工匠制作的作品、图案区别于其他工匠而具有鲜明的特色。虽然每个工匠没有自己的制作手法和图案花样,但是从他们的精美作品的表面,我们可以现柯尔克孜民族图案的图案花样。

    皮革制品:

    柯尔克孜族的裘皮加工工艺有相当高的水平,从事狩猎的部族,裘皮加工工艺更高。从汉以前古墓掘的况来看,古柯尔克孜人生活用品中裘皮制品占很大的比例,从衣着装饰到日常用品都有裘皮制品。在生产、交通工具中,也有裘皮制品。如以皮带代替金属材料连接各种木制的工具部件。以裘皮置于滑雪板底部,以增加其光滑度。以皮革蒙面做手鼓、库姆孜等乐器。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皮桶、皮碗、皮口袋以及皮衣、皮帽、皮靴、皮袜等,就更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牧民都不可少的。现代柯尔克孜人的生产生活用品中,裘皮和皮革制品依然占主要地位,裘皮加工工艺仍然有一定水平。进入柯尔克孜人的毡房,可以看见毡房的壁上挂满了皮桶、皮壶、皮口袋。他们不仅冬天御寒的衣服是皮衣、皮裤、皮靴、皮袜、皮手套,就是夏季也还有人穿皮衣服。柯尔克孜人的皮制品大都是自己制作的。他们用骆驼皮做皮碗、皮桶、皮壶;用马皮、牛皮做鞋、靴;用羊皮做口袋。根据不同形状、硬度和韧度,制作不同的日用器皿。用土法硝皮脱油,以火烤、烟熏、打磨使皮制品干燥和增加色泽、亮度和光滑度等,手工工艺有相当水平。柯尔克孜人制作的皮帽,既暖和舒适,又美观大方,是很受各族群众喜爱的工艺品。柯尔克孜人的马鞍马辔等马具,做工精良,美观漂亮,它不仅是集木、铁、皮革于一身的工艺品,而且是把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是柯尔克孜族工艺的代表。

    柯尔克孜族能工巧匠们把动物的皮加工成皮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间匠人巧妙地用皮革做成了皮壶、皮桶、小皮桶、马奶桶等容器。皮桶在挤马奶、酵马奶时使用。那么皮壶、马奶桶可以盛**、酸奶、马奶等食物。老前辈们说:“好的皮壶是迁移队伍的一道风景线”。皮壶上耀眼的图案见了使人眼馋。皮壶制作成各种图案,腹部的图案也相互有所区别。从中可以分辨“羊角”、“乌鸦抓”等图案花样。这漂亮的餐具在迁移和招待客人时专门用于盛马奶。制作皮壶时先选好皮革,表面作图案,取下马尾巴几根穿于针后,将边沿缝制。皮壶通过缝制成型后,用骨骼或铁做成的工具烙线形图案。通常,图案做成后,皮壶将熏的。颈部较长,有时做有耳部,底部较宽。皮壶两侧肩部像羊角,似乎使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美风采。从前,放在招待客人的宴席边的皮壶倒飘香的马奶是柯尔克孜人民好客和豪迈的象征。皮壶自身的身影在民间手工艺术中,具体地说,柯尔克孜族图案中作为图案花样一直挥着作用。如果我们对许多物品表面作皮壶美丽图案花样的传统加以解释,那将表明衣食足的象征。工匠们也给皮桶和小皮桶印图案。能工巧匠利用软皮革缝制衣服。这些能工巧匠缝制的衣物现在我们只能从展览馆里见到。通过软皮表面印图案,可以做毡房里的各种装饰。其中的图案与绣花挂毯图案很接近,成为挂在上座部位绣花挂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柯尔克孜族革制工艺品,主要是指镶嵌金银、珠宝和雕刻各种图案的靴鞋、腰带、刀鞘、钱包、鹰帽、乐器套和马具等。刀鞘纹样古雅,工艺精良,誉满中外。其种类根据刀形,分为直式、鸽嘴式、箭式等。钱包、鹰帽、乐器套为红、黄和绿色熟皮革或鞣革制造,面上镶有金银圈、红铜扣、宝石、玛瑙、硬铁,雕有雄鹰、鸽子、布谷鸟等图案。尤其是鹰帽造型美观、图案别致,有的鹰帽顶上镶有明珠。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