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金华


本站公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望着已经放晴的天空,方旭情不自禁的吟起诗来,显得心情十分高兴。

    自从离开武陵县之后,已经过了三天了,不过在前天的时候,非常的不幸,遇到了大雨,使得方旭和王振两人就只能在农家躲了起来。

    说起来也怪,这雨一直下了两天都没有停,这也导致了方旭他们逗留了两天。这两天可把王振给急坏了,他从小锦衣玉食惯了,住在农村之中,自然是很不适应,倒是方旭显得悠然自得,不急不忙。

    “啪,好诗,好诗。”

    王振大声叫好,走到了方旭面前,一副沉着的样子,评点道:“东升啊,为兄觉得你越来越有才了,这么好的诗随口就来,为兄佩服。”

    方旭转过头,看着王振,他并不想和王振议论这方面的事,别看王振这人本身没有多少采,但是却最好诗词,用他的话来说,就算自己算不上个人,但也要做个雅士。

    “白兄,我们在这里逗留了两天,耽误了行程,现在雨已经停了,我们应该上路了。”

    被方旭这么一打岔,王振顿时醒悟过来,用手拍了拍额头,道:“是了,我们在这里耽误了两天,还有不到十天就要开学了,可不能停留了,快,快上路,东升。”

    王振不由分说的就拉着方旭往马车上赶去,王振的力气不小,紧紧地拉住方旭的手臂。方旭眉头轻皱一下,以他现在的力道,想要挣开王振的拉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着王振拉着他。

    丢了下银子给农家,方旭他们又重新踏上了路途,因为耽误了两天的缘故,今天王振吩咐李四加快速度,不再一边走一边游玩了。

    “停,停,停停。”

    急促的叫声从王振的口中发出,一把掀开车帘,王振一脸痛苦的对李四说道:“李四找个地方停下来休息,赶了一天的路,腰酸背痛,浑身不舒服,头也晕了,受不了了。”

    因为之前王振说过要加快赶路速度,所以李四自然就加快了速度,这一天基本上都是马不停蹄,足足赶了几十里的路程,别说是马了,就算是坐在马车中的方旭和王振,都被这颠簸的路途给晃的头晕眼花。

    方旭因为修炼了的缘故,身体强壮了不少,还能够承受,但是王振何时受过这种罪,所以连忙叫停了。

    王振拉着方旭走出了马车,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他本来就胖,此时更是汗水淋漓的,浑身冒着热气,既是给颠簸的,也是被马车闷的。

    对于古代的这**车,方旭也不是很适应,完全没有汽车舒适,既闷又巅的,很不舒服。

    “李四,这里是什么地界?”

    因为官道管制严格,所以方旭他们所走的地方并不是官道,而是走的小道,此时他们不远绕道,所以走的地方比较偏僻。周围是一片荒地,不远处是树林,显得很安静。

    李四看了看周围,答道:“少爷,这里应该是金华县地界。”

    “金华县啊。”王振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我们现在离杭州城还有多远?”

    李四低头算了算,然后抬起头道:“从武陵县到杭州城一共两百多里的路程,我们现在已经赶了将近一百里路,大概还有一百多里。少爷,按照我们的速度的话,大约再有三天左右就可以到达杭州城了。”

    “还有三天吗?时间还算是绰绰有余。”

    一听李四的回答,王振总算是松了口气,麓山学院戒律极严,若是不能在开学那rì报道的话,重则可能被逐出学院,所以王振才会这么紧张。

    “这下就放心了,东升,东升,哎,东升,你怎么了?发什么呆啊?”

    王振对方旭说着,可是却没有得到回应,这让他奇怪的转过头,正好看到方旭正低着头,好像是在发呆,根本没有听到他所说的话。

    直到王振推了方旭一下,方旭才反应了过来,一脸茫然的问道:“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我刚刚说的话你一个字也没听见吗?”王振一脸无语的问道。

    方旭尴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说道:“白兄,真是对不起,刚刚在想一些事情。”

    王振好奇的问道:“你在想什么?连我说话都不在意。”

    方旭淡然道:“没什么,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哦。”王振见方旭不想说,他也没有多问。

    方旭坐在地上,表情异样,暗道:金华县?这个名字好熟悉啊,总感觉在哪里听到过。

    “好酒,好酒出自咱的手,好酒。”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滋yīn壮阳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

    “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忽如其来的歌声惊动了方旭三人,方旭和王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见到了深深的惊骇,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这么大的口气?

    “一人敢走青刹口,见了皇帝不磕头!好大的豪气,好大的口气,这首曲虽然不是诗,但是却比诗更加震撼人心,到底是什么人?”

    方旭听着这首曲子,心中无比的震撼,这首歌虽然不是诗,但是却透露出一股藐视权贵,不可一世的豪情盖气。

    青刹口是大夏王朝和蛮族元国的交界处,在hūn秋战国时代,杀神白起曾坑杀赵国数十万降兵,本身就是煞气冲天。再加上又是夏国和元国的交界处,常年作战,杀伐不断,导致了那里怨气冲天,犹如鬼国,传闻还经常见到鬼怪,恐怖异常,寻常之人根本连靠近都不敢靠近。

    不过更让方旭和王振惊惧的是此人的胆量,‘见了皇帝不磕头’,在这个封建社会,君臣有别,天子大于一切的时代,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若是被朝中之人听到,就是死罪啊。

    举目望去,一道模糊的身影摇摇晃晃的从远处走来。开始见到时,他还是百丈之外,可是再一望的时候,他居然出现在了不远处。

    这是一个道人,道袍青黄,背上背着一把青sè长剑,手中提着一酒葫芦,唱一句走一步,神情好不惬意。摇摇晃晃的好似随时都会倒下,但是走了那么多步,却轻飘飘的安安稳稳。

    方旭不由得仔细打量起来,这道人的形态倒是和他第一次见到的那个道士有些相似。留着络腮大胡子,醉醺醺的眼神看似温和,却不时的流露出jīng光,凌厉无比,那未出鞘的青sè长剑不知为何,方旭感觉到它透露着森冷的寒意。但是最吸引方旭的却是,那道人的葫芦之中散发出来的浓郁馨香的酒香。

    那道人醉眼迷蒙,醉醺醺的却有不失礼节,洒然拱手道:“某家打扰了,望两位公子见谅。”

    方旭迅速的站立起来,露出了淡淡的微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长人好,酒好,歌更好!”

    王振满目惊奇的看着这个大胡子道长,讶然道:“你是哪来的道士,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酒?而且还口气这么大,你不怕杀头吗?”

    “哈哈,杀头?谁若是能够拿走某家的头,就来吧!哈哈。”道人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豪气,充满了睥睨一切的气势,令方旭心中狂震。

    道人毫不在乎风范,随意的往地上一坐,方旭也坐在他的身旁,问道:“道长气度过人,在下佩服,未请教道长法号?”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