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烂到了骨子里了


本站公告

    吃完酒饭,李国强告诉赵三,以后就由赵令德代表自己跟他联系,自己还有事拜托他,赵三点头答应。

    下午在城里顺便买了点东西,李国强和赵令德就回了李家庄。

    银子的威力果然强大,前后不过10天,中间李国强去了一次县衙,签了书,事情就办好了,结果比预想的还好。

    落籍没什么变化,而地契的面积则是多了不少,按赵三的话说:李老爷仁义(赵三把李国强升级成老爷了),这原本就是荒地,户房的书吏笔一歪,师爷心照不宣,递上李国强孝敬的银子,县太爷把大印一盖,这一片地方在法理上就属于李国强了,这只是小意思。

    李国强拿着这大明的地契,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事,这地契上写的买地银子才区区30两银子,按1两银子换算600RMB的话,李国强买下的这片土地,1亩地还不值RMB0.1元,真是莫大的讽刺。

    而那位jīng通四书五经、八股高手的县太爷,对计算田亩这样的具体事,认为这是细枝末节,心里面充满了鄙视,整天和几个县城里面的老夫子谈诗论词,玩得不亦悅乎,压根就没这件事放在心上,但银子,县太爷还是拿了大头。

    剩下的银子就被师爷,书吏,赵三几个私分了,大家皆大欢喜。

    这大明朝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而且烂到了骨子里了。怕是朱元璋从坟墓里爬出来,也挽救不了这朱明王朝了。

    身份的事已经没问题了,李国强把地契丢给慧娘后,就把这件事丢在脑后,现在基本上已经安定下来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虽然地契上只花了30两银子,但实际上,李国强前前后后也用了120多两银子,钱也用了一小半,淘金毕竟只能干一时,下一步就是赚银子,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包括几千里外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分割线---------*------------*------------*

    大明崇祯7年2月初一公元1634年大朝会

    “皇上驾到~~”大殿里太监那特别的嗓音响了起来。

    站在大殿两边的人群整理好衣帽,按顺序跪在地上,一边口呼万岁,一边磕头。

    崇祯面无表情的座在高高的龙椅上面,等大臣礼毕,按规矩叫大臣们起来。

    刚一开始奏事,下面的大臣就攻讦不止,群臣互喷口水,乱成一团。

    看着下面大臣打口水仗,崇祯感到万般无奈。

    他今年才23岁,正是一个年轻人风华正茂的时候,但由于他的自负,急躁,他的刚愎自用,虽然他很勤奋,大明帝国的情况却是越来越糟糕,皱纹已经悄悄爬上了他的脸,鬓角也开始出现了白发,而他身边的人都不敢跟他说。

    登基7年来,初登大宝,便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清除的成就感,早已远去。

    崇祯2年的建奴寇关,让他感到震惊,花费了无数银子的宁锦防线成了摆设,京师附近的十几个州县陷落,死伤无数,损失巨大。让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没做好,愧对天下万民。

    虽然最后杀了袁崇焕,才平息了大臣们和万民的怒火,不过这个袁蛮子也的确可恨,“五年平辽”?擅杀毛龙,要银子给银子,朕都满足了他,他居然放建奴入关。

    可恨,该死的袁蛮子!......想到袁崇焕该死,崇祯的腮帮子直抽抽。

    这几年辽东好像平稳多了,奏报说,建奴正跟林丹汗打得厉害。

    打得好啊,让他们狗咬狗,死绝了最好。

    看来建奴这个疥癣之疾可以放一放了,流寇才是心腹之患啊。

    想到流寇,崇祯更是满腔怒火。

    从崇祯二年开始围剿流寇,打了5年了,这流寇不仅剿不完,而是越剿越多。

    昨天的奏报说,最大的贼寇高迎祥,10余万人突破了官军包围,转进至豫西楚北,以郧阳为中心,分别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其他的小股贼寇则在陕西、河南、四川流窜,真是让朕头痛啊。

    想着剿不完的流寇,看着大殿上还在兴奋的打嘴仗的大臣,崇祯气得脖子上的青筋直跳。

    看着下面吵嘴的大臣,崇祯心里说道:一群废物,没一个好东西。

    “诸位爱卿可说完了?”崇祯yīn沉着脸说道。

    众大臣吵了一个多时辰,也吵累了,看见皇帝说话了,个个都停了下来,各归各位,等着皇帝陛下发话。

    “既然各位爱卿不说了,那就听朕说吧。”

    崇祯看着旁边的大太监王承恩说道:“大拌,把昨天兵部的奏报给诸位爱卿念念吧。”

    王承恩领命,拿出一份奏报念道:“崇祯六年,贼寇以假降,乘黄河封冻,潜从毛家寨飞渡入豫,.......崇祯7年一月贼寇破渑池......二月破伊阳、卢氏二县。......二月二十贼寇间道卢氏山,走内乡,经枣阳、当阳进入湖广,三月十二破夔州,.....现贼寇正进逼四川。”①

    看着王承恩念完,崇祯开口说道:“各位爱卿听清楚了?可有什么办法教朕?”

    喷口水、搞内斗、搞党争是这些大臣的拿手好戏,说道正事,大部分的人都哑巴了。

    眼看就要冷场了,兵部尚书张凤翼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这是兵事,别人可以当缩头乌龟,他躲不了。

    “皇上,微臣以为: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而流寇来去如风,实难聚歼。”张凤翼还是做了一些功课,这几句话还是说道了点子上。

    和流寇打了5年,流寇是越打越jīng,而朝廷中的一些聪明人也看出了门道。

    既然张凤翼开了头,马上就有人跳了出来说道:“张大人说的极是,臣附议。”

    一看有人抢了先,马上争先恐后的跳出来几人,大叫:“臣附议!”

    崇祯没理会这几人,目光看向张凤翼:“张爱卿,可有解决办法?”

    张凤翼只好硬着头皮,把这几rì和幕僚商议的方法说了出来:“皇上,微臣以为,要改变目前的剿贼局面,唯有改变事权不一、相互观望之被动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围剿”,微臣建议,朝廷应设大臣统之,总督山陕、河南、湖广、四川诸路军马,那么流寇可灭。”

    崇祯点了点头,这张凤翼今天表现不错,就是这总督人选派谁去呢?

    “臣举荐洪承畴。”一大臣跳出来说道。

    “臣附议!”“臣附议!”

    “皇上,臣不同意洪承畴,臣举荐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陈奇瑜。”

    “臣附议!”

    下面又开始吵了起来,互喷口水。

    看见崇祯皱起了眉头,首辅温体仁不得不站了出来,看见首辅站出来了,一群人都闭了嘴,看首辅怎么说。

    “皇上,洪承畴刚督三边,不宜动,臣以为陈奇瑜可。”

    洪承畴刚督三边,确实不宜动,如果硬要洪承畴为五省总督,怕是要出乱子,陈奇瑜到是合适的人选。

    “首辅所言,甚合朕心,准奏!”怕下面的大臣再喷口水,崇祯直接乾纲独断了。

    ①:这里跟正史有差别,史学家不要较真。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