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黛玉就领着丫鬟们回到了宝钗等人身边。
她的两个丫鬟,哪怕是平日里十分沉稳的朱鹭,这会儿也是一脸惊叹、jī动的表情。
而雪雁么,脸上简直明明白白的写满了“崇敬”二字!
黛玉对此还真是颇有些不是滋味。
倒不是说她不喜欢别人的崇敬,但着实是不想因为这个。她压根儿就不知道那“邪祟”、道士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说就目前的结果来看,这似乎是帮了她的忙
“林大妹妹”宝钗先携了黛玉的手,将她拉在身边,只是,在她的脸上,也有些钦羡之sè。
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对黛玉的好处,宝钗看得很清楚。有张家子弟的一句“正气”之后再说什么天命,也很难有什么坏词了。可那道士又太年轻,那目光似乎还总往黛玉身上溜,就又让宝钗有些不确定起来。
“蒋夫人,我们进去吧。”思量几转,宝钗还是立刻把话题转了开去。
宝钗觉着,在这个明明该注意避讳的场合,若是她不提起此事,只怕那蒋夫人和尤家的两个姐妹都会继续在这儿站着。
就连青玉,她的脸上是很莫名的惊喜,却也显然没想到什么复杂的东西。
果然,宝钗这么一提,本来表现得体的蒋夫人竟lù出几分恍然惊喜的神情,而尤氏姐妹则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去。
只是,尤三姐在低下头前,还yù言又止、抿了抿hún。
“我竟忘了。”蒋夫人恢复了大方温婉的模样。但她见到了那样的意外之事,其实也没什么心情和这么小的几个姑娘交谈了。
可之前说的话也不好转眼抛开,只得道“尤二姑娘,麻烦你了。”
接下来,蒋夫人倒是没说之前那邪祟的事,反而先问了荣府几位夫人、奶奶的情形,又问了几句黛玉等人的日常消遣,就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倒是黛玉这时候活泼了。
等到了尤氏〖房〗中,分宾主坐下,黛玉就笑问“我们姐妹几个是孤陋寡闻的,我们姐妹两个不用说,几位表姐妹也少出门呢。京城里的事情倒是知道得不多。不知平原侯府里有几位姑娘,多大了?平日里又作何消遣?”
黛玉所问,不算越礼。
蒋夫人虽心有旁骛,却也还是告诉了她“我们家的姑娘却是少的,三房人也不过是三个姑娘罢了,倒是都静静的,日日的待在闺房里做些针线。故此又从族里接了三位姑娘来陪着她们。”
大概也正是因为蒋夫人心事颇重的缘故,黛玉早注意到,这蒋夫人有些忽略了尤二姐、尤三姐。之前让领路的时候,就忘了之前说领路的是尤三姐。
这两姐妹都有些尴尬了。
以初见时蒋夫人的表现,黛玉可不觉得蒋夫人是太重身份,才不搭理尤氏姐妹。既然如此
黛玉忽道“当初母亲还在世时,我曾听母亲说过,当年她在京城,常与其他勋贵人家的姑娘交往,姑娘们见了面,又往往比些琴棋书画。那时候她自视甚高,不大把其他人家的姑娘视作对手,唯有几家的姑娘是不敢小觑的。当初的蒋二姑娘尤其厉害,不论诗词书画都是上上之选。我还说如今蒋家的姑娘也是一般呢。蒋夫人莫不是太自谦些?”
黛玉这话后面的那几句,实在称不上多么的礼貌、客气。
如宝钗青玉都知道,黛玉倘若是想要礼貌、客气,那绝对是能做得无懈可击。
她这番作态,是怎么回事?
蒋夫人显然也有些惊诧。
于她来说,黛玉这话十分之突兀,她从没想过类似的话会出自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之口。
可黛玉的话虽称不上礼貌客气,直接指责无礼也有失风度——因为也可以解释为率xìng、直接。
蒋夫人想想,还是道“如今我们府里的几个姑娘都是愚钝的,哪比得上王妃的绝佳天赋?且要说林夫人当年,那可是才名动京城的。王妃也十分敬服呢。”
王妃?
宝钗和青玉早知道这蒋夫人的事情有些不简单,故此才在更多时候保持了沉默。此时一听这称呼,才知道有多么不简单!当下两人更是下定了决心,在不够明白的时候,不要轻易插话。
宝钗的心底,还难免有那么几分埋怨。
自家母女上京投靠姨妈,虽有所求,但给姨妈的也不少。姨妈不说帮着她进宫也就罢了,竟连京城里官宦显贵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没有详细告诉她们!
蒋家出的王妃,可笑得很,她连是哪家的王妃都不知道。
不过,宝钗两个也不用担心不明白局势说错话了。
蒋夫人本来就已经无心多待,黛玉这么说话一不客气,就更没心思多待了。
她很快就告辞。
照着面子情,几个姑娘难免的开口挽留,可她们都是后辈,不过就是张张口罢了。那尤三姐见蒋夫人忽视她们两个,早觉得不满又无趣,倒是干脆的出门找了尤氏,又请人通知了贾珍。
大约因为不是亲戚就是世交家夫人的缘故,尤氏没来,贾珍倒是很快就不避讳的来了。
他的脸上倒也有些憔悴,不过精神看着还好,约莫和蒋夫人客套两句,也就将人送了出去。
黛玉此时已经知道他和秦氏的事,难免再次想起自己见过的那百二回本来。
那上面,倒是没明着说秦氏和贾珍的,但秦氏死后,却写了贾珍的悲不自抑,连棺木都强求好的。
如今看着的贾珍呢?
虽有悲sè,却不过分,之前在停灵处见着的秦氏的棺木,因着如今黛玉对好木材也颇有些了解,也早看了出来,用的该是上好的榆木——不算简陋也不算奢华。
——果然,那上面的东西有许多是不可信的。
贾珍是何等人?哪能死了儿媳fù就摆出如丧考妣的模样来?
可这样的贾珍,黛玉却又觉得,比之前所知,还要让人寒心。
送走了蒋夫人,贾珍又回来对黛玉好一通谢。黛玉因不明白前后,却不肯受,只说要回荣府去。
贾珍只得说之后再送谢仪,再安排了车子送人。
宝钗和青玉都按捺着,虽尤家姐妹看着也不是轻浮的人,青玉还对这两位颇为同情,此时却也无心与她们结交。
待得上了车,宝钗忙问黛玉“那蒋夫人,还有王妃是怎么回事?我们竟是全然不知,要是说错了话可就不好了。”
黛玉早猜到了她的反应,倒是回答得很快“是忠烈亲王妃。”说到这儿,黛玉忽地摇头道“这位忠烈王妃,比我母亲要小六岁呢。”
宝钗一愣,忽地想起之前黛玉说的话来——她那番话听着,仿佛她母亲和王妃像是惺惺相惜的姐妹一般。
但贾家的事情她还是知道的,贾敏十七岁时出阁,要两人差着六岁,那时候,还是“蒋二姑娘”的忠烈王妃只怕才出门交际不久,就是有才名,也不过是崭lù头角才对。
为什么黛玉那么说?
还有
“我若是没有记错,这忠烈王妃岂不该是永乐十五年生人?可忠烈亲王封王,却是洪熙九年的事情了”宝钗在心底算算,顿时觉得不可思议。
只因若是如此,这忠烈王妃是23岁才出嫁!
这也是宝钗之前压根儿就没想到忠烈王妃头上去的缘故。她还道那“王妃”与贾敏差不多的年纪。
黛玉见宝钗反应这样快,颔首道“正是如此——曾经的蒋二姑娘乃是庶女。我倒是知道些旧闻。据说,虽她母亲出身不高,才学却好。忠烈王妃的一身才学就是承自母亲,huā信之年时,倒是因此得了一桩好亲事——镇国公府上门求了亲。偏王妃的生母去世,照着规矩本不用如何,王妃却到嫡母面前,要为生母守孝。故此,镇国公府的亲事就给了当时嫡出的蒋三姑娘。”
宝钗青玉听着,都若有所思。
黛玉又接着道“偏忠烈王妃的运气也不知该如何说的。生母的孝守完了,嫡父嫡母却又相继因病去世,这孝一守就是六年,彻底误了huā期。本来说已经没有好人家可嫁,忠烈王妃又不愿为人继室、侧室,便自请住去观里。谁知平原候府都已经应了,忠烈亲王又在这时封王,皇后娘娘竟还记得当初才名动京城的蒋二姑娘,将她许了亲王”
黛玉说得平淡,如宝钗却听出了很多。
比如说一个庶女名动京城,她听出了宠妾灭妻;
比如说庶女母亲死亡的时机,比如说庶女在生母去世后的选择
还有,黛玉之前的那番话,分明是在确认,蒋家现在的姑娘,和这超品诰命的王妃,是亲近还是不亲近!
显然〖答〗案是“不亲近”。
那么
身为忠烈王妃的娘家蒋家,在今日里那样的异常举动,到底算不算是为忠烈王府奔走?
因得了迎春的指点,宝钗对如今朝堂的三方势力倒是有些了解的。当下也有些疑huò起来。略思忖一番,又干脆的问了“那林大妹妹,这宁府的事,是不是和忠烈亲王有些关系?”
谁知,之前还有些“无所不知”意味的黛玉却是无奈摇头了“宝姐姐你也知道,父亲母亲都有些年没回京城了。外祖母也有些年,不曾出去走动了。”(未完待续!。(去 读 读 .qududu.om)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