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净居寺后,黛玉听见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慧远大师已经在之前回来了。而这个消息,不出她的预料。现在的京城,哪怕只是和尚这一块,能被人称作“大师”的,似乎就有相当不少。
再想想那另外两位“大师”的话多半已经传到了贾母的耳里,黛玉就忍不住在心底叹气。
但已经有一个一路上神思不属的惜春了,连惜春现在在想什么都不敢肯定的黛玉自然不好把这份心思摆在面上,只拉了惜春去见贾母。
虽她们是一大早去宁国府的,拖了这么些时候回来,却连素日里晚膳的时辰都错过了。贾母倒是在院子里面。黛玉和惜春到时,王夫人和邢夫人却也在。
而这三位知道宁国府真相的夫人,显然也都从宝玉那儿知道了后继的事件。
黛玉分明觉得,贾母也好,两位舅母也罢,看她的眼神都颇有些异样。
黛玉只好暂且当做不知,自顾自的拉着惜春见了礼。
贾母虽眼神有些异样,言语行径上却不曾表现什么,只安慰惜春道“我已听宝玉来说了。保不定是两位大师都不愿在另一位面前施法,是以,我已经让宝玉再去求求空禅大师了。让两位大师撞在了一块儿,原是我们做事不够周到。”
这安慰的话,真和黛玉说得几乎一样。
惜春只默默的听着,她不知道,久不去宁国府,去了也不过在众人的环绕下待上小半天的贾母知不知道,宁府的“邪祟”另有别情。
可她能去问吗?
自然只能听着。
至于“解决邪祟”对此她已经不抱任何指望。
而黛玉的心里却是有些欢喜。她知道,贾母是个信僧道的——虽现在可能已经没有之前信了,依然是信的——可不管她对那两位大师的话信了几分,也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贾母至少在面上,不准备将之当真。
这于她来说是好事。
坐下来后,黛玉就问“几位姐妹呢?可都在〖房〗中?”
贾母笑道“慧远大师和方丈明崇大师辩经,我年纪大了,就有些坐不住,先回来了。你两位舅母陪着我。让你几个姐妹在那儿替我们听讲呢。想来也快讲完了。”
以黛玉对贾母和时局的了解,只听贾母这么一句话,她也就知道情况了。
无疑,贾母已经有点儿怀疑那位慧远大师。
也许是因为东安郡王妃暴lù出来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净居寺方丈明崇的提醒。
为了避免东安郡王妃和那慧远大师联手下什么陷阱——毕竟那空禅两位大师并没能“解决”宁府的邪祟,贾母干脆借着年老的借口避开了。
而邢王两位夫人……
黛玉则可以肯定,贾母是怕这两位坏事,也干脆拉了开来。
至于宝钗、迎春等姑娘,最大的也不过是十一岁,能知道些什么,又能做什么主?
留下她们代替长辈,不怠慢,却也不至于出事。
可以说这样的一番计较,足以看出贾母的眼力和决断。但只因为之前在宁府的所见所闻,黛玉却有些担忧起来。
只因她再次想起了在那白茫茫的空间里看到的东西——
在宝钗、探春她们身上,该不会也有什么见鬼的“天命”吧?还有迎春、青玉,都是来自稀奇古怪的地方。也不知那慧远能不能看出来?看出来了,又会如何反应?
对儒家教育已刻入骨髓的黛玉来说,哪怕亲身经历了许多的玄异之事,身上也有些异于常人的本事,她的心里始终是认定了一点的——
这世上不管是否真有转生之事,是否真有什么鬼神,生而为人,今生的、自身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
这所谓的“天命”即使是真的有,道理也一样。
可是,这“天命”之说放到现在来看,简直都有点儿像是把柄了。
黛玉忍不住就问了一声“也不知这辩经是何时开始的?我们倒是错过了。”
她不喜和尚道士,倒是都快成了人尽皆知的事。这么一问,连贾母都惊奇“你难道也想听经不成?”
黛玉笑道“我听说如今的佛家和古时已有不同,也算是听取了不少圣人之言,故此,如今的佛家道理,撇开那些前生后世、超度净土的话,还是很有些可听之处的。”
贾母在净居寺待了两日,虽年纪大了,留心之下,也有些明白了净土宗和禅宗的差别。
听见黛玉这么说,就略略点了点头“听说这慧远大师是精通佛门数宗的道理的。”一边又答了黛玉的问题“这经会是午后的事了,如今也有了一个下午。想来这大师也没有不用晚膳的,就略略晚了些,也不会太久。”
黛玉道“要这么说,青玉也至少听了一个下午了?”
贾母笑道“可不是,可见你这妹妹平日里看着虽活泼,有正事时,也是定得下xìng来的。”
黛玉对此可有点怀疑。
平日里学的那些女红、女四书,可都是姑娘们正经要学的,青玉都是在“忍耐”还不能忍耐太长时间。那佛经佛法,即没有什么吸引她的地方,也不是什么一定要懂的——且也多半不好懂——怎么青玉就能“定得下xìng”来?
她想到前事,更是有些不安。
幸而这时,外面有丫鬟报“姑娘们回来了!”
这么说时,宝钗和迎春就打了头,领着探春和青玉走了进来,纷纷给几位长辈见礼。同时,哪怕是平日里最能端着架子的宝钗,脸上的神情也有些掩饰不住的奇异!
黛玉心中暗暗摇头。
她就知道,如果有什么事,那事情肯定早发生了。
而宝钗她们的神情,除了依然心不在焉的惜春之外,贾母和两位夫人显然也一眼就注意到了,贾母就忙问道“难道连经会上也出了什么事?”
宝钗和迎春两个对望一眼,都没立刻吭声。
倒是后面的青玉嘴快,忍不住的先道“是那个慧远大师说的。说是宝姐姐和三姐姐身上都是负着天命的。还有,说我和二姐姐身上没半点儿先天运势——不带好运也不带厄运,倒像是没有前世的人。一家子的姑娘都这样特殊,是极少见的事。”
青玉说着,哪怕她这一年多也多有锻炼,却也依然不由得lù出了几分惊讶叹服的神情来。
黛玉的态度让她多多少少的受了点儿影响,不大指望“寺庙遇高僧”之类的情节发生在身上了。谁知道,来了这寺庙一趟,居然真让她碰着了!
她们这些穿越者,在这个被架空了的世界里,不就是没前世的人?
而所谓的天命,那就更好理解了……
但青玉显然忘了一件事。
她受到自己前生记忆的影响,不小心就将“遇高僧、被批命”的事件视作了寻常,却没想到,这世所传诵的高僧,难道就一定是超然物外,四大皆空的?
“高僧”也是有立场的。
是以,贾母听了青玉的话,并没有半点〖兴〗奋或者疑huò之情,甚至没追问这话的详细涵义,反而立刻向身边追问道“这慧远大师是在玉儿她们离开不久之后,就到了这净居寺的吧?”
朱嬷嬷沉稳道“正是。估mō着那时候,林大姑娘和四姑娘也才到宁府呢。”
贾母又道“我听说这大师来了,就一直在方丈禅室那儿待着?”
朱嬷嬷就又应了一声“是”。
“此后就是辩经了。”
贾母若有所思的接了一句,这才问迎春“二丫头,那辩经开始后,慧远大师可曾离席?除了方丈,可有人说些什么?“迎春忙道“不曾。两位大师辩经,我们连听也听不明白,能说什么?还有几家女眷也来了,只是,我们就连拜见也不曾呢。因都是来听辩经的,既如此,谁敢在辩经不曾结束前乱来呢?连交际也不敢的。”
因事前有些预料的缘故,黛玉这会儿倒是注意到了另外的事。
不管是贾母待迎春,还是迎春待贾母,态度都和之前有了不同。
贾母对迎春多了两分亲近、考量,而迎春待贾母也多了两分真心的感觉。
黛玉知道,只怕在她没注意到的时间里,迎春已经雷厉风行的找贾母说过自己的打算了。虽黛玉觉得,迎春的那番打算并不是为了贾家,依然是为了她自己,但对现在缺乏人才的贾家来说,她的打算无疑是积极、有用的。
贾母却当然没有黛玉那样的“先见之明”。
她本来一听青玉的话,就当是慧远得到了消息以后,想要设什么陷阱。
但现在想想看……
哪怕是年老成精,到这个时候,贾母忍不住就瞅了黛玉一眼。不知为何,她的心猛然一沉,有一种奇特的不安感油然而生。
“……即如此,你们可问了,这‘天命’与‘无先天运势’何解?”
迎春看了宝钗一眼,道“因那慧远大师将我们认作了一家子,当做稀奇事告诉了明崇方丈,明崇方丈就和我们说了。这‘无先天运势’,是说不受前生因果牵连,倒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倒是‘天命’一词,有些难说,明崇方丈说,人生在世,所遇诸事,皆与前世今生的因果有关。这天命,就是说前生的因果极大,以致今生命运早定,连八字命格也不再重要,且极难更改……这两样人,在世上都是极少的。”(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