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祖上有遗训,不准再提此事,于庄二百多口人,像我这岁数的有二十几人,对此事也是略知一二,是小时候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具体与事实是否相符,没有人给我们说明,又不敢去老叔哪里求证!至于年轻人,知道此事的就更少啦!”
<>
郭清怀担心于得露情绪激动会影响身体,插言道:“于大哥,来,喝酒!慢慢说!”顺势将于得露的酒盅端到他的面前,于得露用手挡了回去,“说起此事,就没了喝酒的心情,自上次见到道士后,心里一直堵得慌,我把道士与于庄祖辈的经历联系起来,更令我寝食难安,我替全村人你担心啊!你让我说出来,或许好受些!”
<>
郭清怀只好将酒盅放回原处。
<>
“听家父说,老叔的父亲共计兄弟六人,最小的叫于瑞远,于瑞远十几岁时,恰逢闹饥荒,于家根本无力养活如此多的孩子,有一年的冬天,村里来了一位叫智信的和尚,他自称是五台山下来化缘的。
<>
看他慈眉善目的样子,于瑞远的父母产生了让瑞远出家当和尚的念头!出家,在农村实属无奈,当时的情况只不过是出去混口饭吃,如果真与佛家有缘,经过修行,或许能成佛。
<>
起先,智信和尚并未答应,他说,你们于家从孩子到家长,并非出于对佛祖的虔诚之心让瑞远进入佛门。
<>
再看看于家的境况,如果不把瑞远带走,不是冻死、就是饿死。本着普度众生的念头,答应了于家的要求。
<>
要说这位智信和尚真有一颗仁慈的心,临行前,将去五台山的路线和自己的法号详细记录留给于家,嘱咐于家的日子有了起色或反悔时,可以去山上找他。
<>
想到出去能拣条活命,于家人放心地让智信和尚将瑞远带走,那年,瑞远十三岁,全村人凑了些棉絮和布,给瑞远做了一套新棉衣,给智信和尚送了些银两,嘱咐他好生看管瑞远,智信大师点头应允。说是送银两,那年头,送的肯定不会太多!
<>
刚走的几年,人们在茶余饭后还能说起瑞远,时间久了,慢慢地也就淡忘了。
<>
没想到,七年后的冬天,智信和尚只身一人又来到于庄,那时,于瑞远的父母已经早于几年过世,父母离世,家中的老大自然担起一家之主的重担,于瑞远的大哥叫于瑞超,也就是于满堂的父亲。
<>
于瑞超接待了智信和尚,问法师怎么是一人来到于庄?瑞远那?
<>
当智信和尚说明来意,说出瑞远的一些事情后,在场的于家人无不感到意外!惊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
作者诚求:收藏、推荐!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多谢!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