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刘表身死失荆州 曹刘孙南战赤壁(4)


本站公告

    刘表众将闻听有人支持刘琦继位皆是大惊,众人以目视之,出言之人乃是幕僚李珪。

    蔡瑁闻言大怒道:“你一小官也敢乱言违逆主公遗命,还不退下!”

    李珪大骂道:“你与蔡氏同谋假造遗命,骗得了何人?如今废长立幼,荆襄九郡送于蔡氏之手。主公在天有灵,你等不得好死!”

    蔡瑁听李珪直言自己的龌龊之事更是大怒,喝令左右推出斩首,李珪至死大骂不绝。蔡瑁杀了李珪,见无人再敢反对,遂立刘琮为主。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卫荆州以防刘琦、刘备,竟不将刘表死讯告知二人。

    荆州众人治丧已毕,便聚在一处商议如何应对曹兵。刘琮年幼,万事全由蔡夫人与蔡瑁做主。关键是这二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让他们抢班夺权还行,出战曹操就不灵了,只能集思广益。

    东曹掾傅巽进言道:“如今堪忧者除曹操之外,还有江夏的大公子,新野的刘玄德,若此二人兴兵问罪,不等曹操兵到,荆襄危矣。我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

    蔡瑁喜道:“不知何计?”

    傅巽道:“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曹操必厚待主公。”

    刘琮虽说年幼,却也聪明懂事,否则不会得刘表喜欢。他听傅巽说完不由插话道:“这算何计?我才承父亲基业,尚未坐稳,你便要献与他人是何道理?”

    年幼的刘琮当然不知道傅巽打算,可是蔡瑁、蒯越等人却明白傅巽的心思。便是刘表在世与刘备合力也不一定能挡得住曹操大军,如今刘琮继位,刘备、刘琦虎视眈眈,就更没希望胜过曹操。既然明知必败,还不如早降,曹操是否善待刘琮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肯定会善待他们这些提议投降的将官。

    蒯越出言道:“傅公悌之言是也!有道是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曹操以朝廷为名挥兵南下,主公拒之便是抗拒朝廷,其名不顺。且主公新立,外患内忧,曹操势大,安能取胜?献城而降总好过兵败被俘。”

    刘琮一个孩子,就算再聪明也辩不过蒯越,只能犹豫道:“诸公所言甚善!只是将父亲基业让与他人,岂不贻笑天下?”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小将挺身而出道:“我有一计可挡曹兵!”

    众人闻言看来,只见这个小将生的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虽为男子俊美却不输女子。蔡瑁知此人乃是新投刘表麾下的小将陆逊,字伯言。其祖父是庐江太守陆康,因庐江被孙策攻陷而死。陆康死后陆家便离了庐江隐居,直到去年陆逊学有所成才出仕刘表,就是因为刘表与孙权有仇。刘表见陆逊相貌俊朗才华过人甚是喜爱,便留在麾下为将。

    蔡瑁听陆逊有计破曹,便问道:“你有何计?”

    陆逊道:“先主与江东孙氏有仇,却与交州光华国师交好。如今曹操挥兵南下,何不求助于国师?若国师出兵相助,曹操何足惧哉?”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他们光想着眼前的敌人是曹操、刘备、刘琦,却忘了自己还有外援,此时听陆逊一提纷纷议论起来,觉得此计确有可行之处。

    傅巽是提议降曹的,此时听陆逊与自己意见相左自然不悦,便道:“国师或可抵挡曹操,但国师一向不喜与人争锋,岂会为荆州出兵抗曹?”

    陆逊闻言笑道:“傅公此言差矣!谁说国师不喜与人争锋?若国师不喜征战,张角、董卓、李傕、袁绍等人又是何人所平?国师又因何被封为大将军?只是国师仁义,从不兴无义之师罢了。”

    傅巽抓住陆逊话中漏洞道:“曹操奉朝廷旨意南征,名正而言顺。国师又与曹操交厚,便是出兵也只会助曹操,岂会助我等?”

    陆逊从容道:“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天子曾以衣带血诏讨之,岂是义师?国师曾救曹操之父,曹操却杀国师岳丈马腾将军,如此恩将仇报又何谈交厚?若主公答应,我愿为使者,凭三寸不烂之舌请国师出兵抗曹。”说罢看向刘琮。

    刘琮心理上是支持陆逊提议的,可是他却不敢自作主张,而是看向旁边的母亲蔡夫人。蔡夫人则是看向了蔡瑁。蔡瑁想了想,觉得陆逊既年轻又无名望,恐怕很难请动南烨。于是摇头道:“此事关系荆州百姓存亡,岂可放在你一小辈身上?国师不来,荆州岂不危矣?我看不如降曹稳妥。”

    陆逊见蔡瑁轻视自己,当时高声道:“左右要降,还不如降了国师。若降国师,国师必来救援,此其一也。其二,曹操是敌,国师是友,降敌不如降友。其三,西凉韩遂降曹便被囚禁许昌,南中董斟降了国师还是一郡之主。曹操狡诈,国师仁慈,何不去降国师?”

    众将谁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条出路,又是议论纷纷,这回他们可比刚才讨论的热烈多了。正如陆逊所言,一旦荆州献给南烨,南烨发兵抗曹便是板上钉钉绝无差错。此时他们讨论的已经不是降曹与抗曹的问题,而是究竟要投降哪一方的问题。众将官分成两派,一边支持降曹,一边支持降南,吵得不亦乐乎。

    陆逊冷眼旁观心中暗笑,觉得刘表麾下众将除了刚才死的李珪之外,全是一群没骨气的投降派。抗曹不积极,投降倒是挺积极的。

    蔡瑁见众人吵得厉害,耳朵都疼了,便大声道:“都给我住口!”

    众人见蔡瑁发怒,这才声音渐止,蔡瑁看向蒯越问道:“异度先生以为如何?”

    蒯越看了陆逊一眼露出赞许的神色,而后道:“伯言所云不失为一条妙策,也令我等多了一个抉择。不过依我之见,还是降曹为好。”

    众人闻言同时看向蒯越,陆逊眼中更是寒光一闪。蔡瑁闻言道:“愿闻先生高见。”

    蒯越道:“正如伯言所说,投降国师确实有些好处,可风险同样不小。我等若降曹操,国师必不来攻。我等若降国师,曹操与国师将必有一战。此战声势不小,战场定在我荆州,国师若胜,我等难免损兵折将,曹操若胜,我等死无葬身之地,此其一也。其二是交州路远,若等国师来救,我等先要挡住曹操,此事难矣。依我之见,降曹或是降南,不在二人仁义或是奸诈,而在于二人谁能得胜。曹操坐拥八州,兵强将广,显然更胜一筹,所以降南不如降曹,伯言以为如何?”

    陆逊见蒯越看向自己脑中快速思考了一番,而后向蒯越拱手道:“异度先生见识长远,所言极是!晚辈不如也!”

    蒯越闻言笑道:“伯言能想到国师已然优于堂上众人矣!”

    蔡夫人此时道:“既然公悌、异度、伯言所见相同,那便依计而行。不知何人愿去曹营献书?何人愿去告知各郡?”

    帐下宋忠出班道:“我愿往曹营送书!”

    众将见宋忠如此积极,这才反应过来去送降书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而是件美差。除了能和未来的主公曹操混个脸熟之外,赏赐也少不了,可惜被宋忠抢了先。至于去通知各郡就是个体力活了,少不了一路奔波,还没什么好处,众人也就不争了。

    陆逊见众人不去,便抢先一步道:“末将愿往告知各郡!”

    蔡瑁见两个差事皆有人应下,便点头答应。此时又有一将出班道:“荆襄九郡相隔甚远,末将愿与伯言同往送信,免得误事。”

    众人视之,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魏延,字文长。蔡瑁以为魏延说的有理,便让他与陆逊同往。陆逊与魏延相视一笑,便领命而出。宋忠也拿了降书前往曹营投献。

    曹操未到荆州地界便接到宋忠献上降书当时大喜,重赏宋忠。并让宋忠回复刘琮,若能献城迎接,将来便命他永为荆州之主。

    宋忠得了赏赐十分欢喜,拜辞曹操之后便回荆州传讯。行至半路,忽然前方一支人马拦住去路,正是关羽领兵巡视。宋忠回避不及被关羽唤住问起荆州之事。初时宋忠还想隐瞒,关羽见他说话吞吞吐吐便一再逼问,宋忠无奈只能将实情道出。

    关羽闻听刘表已死,刘琮降曹当时大惊,捉了宋忠回报刘备。刘备还等着刘表传位刘琦自己好辅政呢,结果听宋忠说完当时大哭,至于是哭刘表之死还是哭荆州归了曹操便不得而知了。

    张飞怒道:“事已至此,可先斩宋忠,在起兵渡江夺了襄阳,杀了蔡氏、刘琮,然后与曹操交战。”

    刘备倒是也想按张飞所言图个痛快,可惜他却不能这么做,全因为仁义二字束缚。他喝止张飞道:“你且住口,我自有斟酌。”说罢又对宋忠道:“如此大事你等何不早来报我?事到如今杀你无济于事,你可速去。”

    宋忠闻言抱头鼠窜而去。刘备心中忧闷正要招诸葛亮商议对策,却有下人来报道:“大公子刘琦差伊籍为使前来,言有要事相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