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称他为先主。
郑成功,名森,字大木,南明隆武太师郑芝龙之子。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家称他为郑延平,国姓爷。
刘备自称是汉室之后,虽然至今有争议。不过汉献帝信了,我们也就信他是汉宗室之后。郑成功的父亲原本是海贼,不过郑芝龙后来放弃了海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在崇祯元年时就归降明朝,摇身一变成为武将,最后隆武帝时官至太师。因此两人都勉强可以算的是名门之后。
刘备与郑成功年轻时都曾经师从当世大儒,刘备师卢植,而郑成功师钱谦益。不过这两个人读书时应该没有认真读书的,不然就不会在起兵时就能自己带兵作战,怕是将读书的时间都花费在练武上了。
刘备会武功,前期经常自己冲锋陷阵,但大家都知道他的武艺实在是不怎么样,勉强算是三流武将。郑成功前期也是要自己带队拼杀的,不过从史书上看他的武艺也很一般。在武艺上这两人应该相差无几。
刘备和郑成功的军事指挥能力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更加没有名师指点。所依靠是自己多年来行军打战积累的经验,因此这两个人在军事指挥、大局观都只能算是勉强及格。
刘备一出场就标榜自己要“匡扶汉室”,而郑成功则反复称要“反清复明”,于是他们都起兵开始追逐梦想了!
刘备和郑成功出自名门,但两人起兵时却都是一穷二白的状况。刘备祖父那代爵位就给撤了,到他时,都要靠织草鞋来维持生计,可想当时多么的贫困。刘备起兵时,是靠着三弟张飞散尽家资,然后拉了赞助商张世平、苏双才得以聚集义士攻打黄巾贼。
郑成功是有个有钱又有兵的老爹,但问题是他老爹一心想着降清,看到郑成功不听话,就断了他的零用钱。结果到郑芝龙降清后,钱全部给清朝刮走了,而郑成功则变成了一穷二白的负二代了。至于兵将,郑成功当时威望不足,他爹的将士没有几个肯跟随他。一部分士兵随着郑芝龙降清,一部分给他堂兄郑彩、郑联等人拉走,最后一部分归降了他叔父郑鸿逹。郑成功起兵时兵将战舰百无一备,最后只好沿海各地招兵买马、劝服郑芝龙旧部,才得以拉起数千人的部队。
两人在事业奋斗的前期都有过受宗室收留庇佑的经历。
刘表收留了刘备,还划出一块地给刘备养兵。郑鸿逹让郑成功在他的地盘上练兵,同时资助了郑成功钱粮、士卒。
两人在事业小成的时候都给自己的亲人坑苦了,而且都是在奉圣旨的情况下。
那时刘备刚将徐州拿到手,还没有坐稳。圣旨一下,他就要硬着头皮去攻打袁术。关二弟要随军参谋,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安排自己的张三弟来守徐州。结果张飞弟喝酒误事,吕布率大军攻城时,张飞还在宿醉中,不能出战。要靠十八骑燕将保着才杀出东门逃跑了。弄到刘备无家可归,最后只好委曲求全地在吕布给出的一小块地生存了。
那时郑成功好不容易有了厦门容身,还没有平稳周边的势力时,就要奉旨南下勤王了。叔父郑鸿逹要随军一起出征,郑成功也只能安排叔叔郑芝莞来守家。想不到清军偷袭厦门,郑芝莞未战先怯,将私人财物搬运至船上就先逃跑了。清军高兴地卷走了郑成功所有财产、军饷,然后拍拍屁股就回去了。郑成功却是一夜间就从辛辛苦苦奋斗多年的高富帅变成了穷**丝,只能重头再奋斗过。
刘备和郑成功两人都是打不赢老对手,流离转转多年后,才靠抢占宗室的地盘才得以发展,名留青史。
刘备打不赢曹āo,于是霸占了刘琦、刘璋的地盘,最终三分天下。而郑成功是打不赢清军,于是抢夺了郑联、郑鸿逹的地盘,最终奠定了收复台湾的基础。
刘备和郑成功两人都在自家最强盛的时候都犯下了自傲不听劝的毛病,以至于到最后自己亲手将实现自己宏大志向的希望彻底摧毁了。
刘备为报仇,亲率大军讨伐吴国。前期进军的顺利使得刘备自傲了,于是不听从将士的意见。最后中了陆逊的火攻之计,败走白帝城,使得蜀国大伤元气,也失去了匡扶汉室的最后机会。
郑成功为夺取南京扩充反清势力,亲率大军北伐。前期同样顺利,也同样是自傲,不听从将士意见。最后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损兵折将,只能退守厦门,再无力复明。
最后刘备和郑成功这两人都是在遗憾中死去,同时两人辛辛苦苦拼杀多年创立的基业,同样被儿孙败送了,然后促成了老对手儿孙的全国统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