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整军备战(1)


本站公告

    许康和冯德海又商量了一下部分改革需要注意的事项,便将他先行送走。其实许康对改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只是冯德海却不是可以商量的人,所以他还是决定找程远志来好好商量。当下便先将自己的想法写下,然后默记了下来,这是他以前的习惯,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这句话他一直奉为圭臬。做完这一切,他这才带人离开,前往程远志的住处。

    此时正值天寒,再加上固安城刚经战乱,因此街上冷冷清清,鲜有人迹。

    许康到的县衙大门后,守门人知道许康的身份,不用通报,许康径直来到程远志的住处。

    程远志见到许康也很热情,道:“怎么样?工作还顺手吗?”

    “有点小麻烦。”许康道,然后将冯德海找他的事告诉了程远志,道:“将领们如此私自招兵,不能不管。”

    程远志道:“这些事我也知道,将领们攻打固安城时死伤了不少兄弟,要求我给他们补充兵员,我听说城外难民营中人满为患,便让他们自己到去难民营里招募,谁知这些难民多是没有饭吃的,一听说当兵可以吃饱饭,纷纷来投,将领们也是看他们可怜,不忍心拒绝,只好全留了下来。”

    许康知道这是程远志为那些将领们找的借口,也不好反驳,道:“将军们的好心孩儿也明白,只是如此多的难民补入军队,良莠不齐,只会拖累我军的战斗力。”

    程远志道:“那你可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法?”

    许康道:“我看还是按照这些人的本事分类,让他们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

    程远志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如今大营内已经有很多闲人无事可做,若是按你的方法挑拣一番,那肯定又会有很多人被闲置起来。”

    许康道:“是的,是有些人没有特别的手艺,也不适合当兵,但是我们还有一种活计是不需要手艺的。那就是种粮。”

    程远志皱眉道:“但是种粮就要有地,有地就要派兵防守,可是我们现在兵力不足,若是分兵防守的话,还怎么去攻城。”

    许康道:“确实对我们来说,现在就要求他们种粮的话有些过早,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正现在我们手上的这么多人除了在战斗中摇旗呐喊以?声势外,实在没有太大的作用,不如把他们分开去屯粮,然后设置屯粮官管束他们。平时这些人种粮交租,闲事组织起来进行训练。这样一来可以练精兵。把我们手中真正的士兵解放出来,少了这些人的拖累,我们训练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二来可以培训人手。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一批干练的人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训练一批囤粮官员,以后我们不但要打天下,还要治天下,很明显,那些读书人是很难归降我们的,即使用也很难让人放心。不如我们自己训练,到时候这些官员都可以做一县之长,对我们的统治也会更有利。三来可以全名声,若我们不事生产,只知掠夺,过一些少则抢夺,饱则弃余的生活。那就算我们招募再多的百姓,也只不过是一群流民而已,难成大事。有此三点,我觉得我们不妨一试。”

    程远志思虑一会儿,喜道:“不是你说,险些误了大事。好,就按你说的办,我马上召集众将,将你的这个方法推行下去。”

    许康道:“不急,现在还有一件事比这更急。”

    程远志惊讶道:“还有何事?”

    “正名分。”许康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乱必起。比如说我,如今,外面的人有人叫我将军,有的叫大人,有的叫公子,也有的叫少爷,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若是平时,也无所谓,但现在正是人心惶惶之际,尤其是军中,更不可以这样。义父也知道,咱们的那些将领不过是瘸子里面挑将军,有能力者着实不多,若是再称谓繁多,必然造成军令纷乱,对军中的稳定实在是大害。”

    程远志点头道:“你说的确实有理,那你可有对策?”

    许康道:“很简单,我们可以参照汉军的军制,只是我们的训练和装备皆不如汉军,为了能和官军一战,只有在人数上略有增加了。”

    程远志道:“那要如何增加?”

    许康道:“我见官军统辖下的各军实行的基本是2进制,我们就实行3进制,这样一军就比官军多出一半的人数,那打起来也不算吃亏。”

    程远志道:“好,我马上召集大伙过来,到时候我们就宣布这些改革方法。”

    县衙外,各信使打马出营,飞散四方。而县衙内,许康则与程远志开始商讨一些关于改革的具体的步骤。

    下午申时,各处管事将领被招入县衙。如今由于太平道众扩张迅速,各处管事的人数也整长了1倍有余。

    待个人坐定,程远志首先勉励了诸位几句,然后才将自己打算改革的事说出。这里,他并没有提出许康,主要是许康年纪尚幼,若是众人知道这些主意是他出的,难免惹众人疑虑,说不定,会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便由程远志把改革的具体内容说出,然后由许康在旁帮腔作势。

    第一是正名位,为各军各职设定名位。这一点在称呼也多沿用官制,只有几个莽汉道:咱们是反汉的,岂能再用汉制,许康则用汉灭秦,却沿用秦朝官职名称反驳。其他人造反也大多是想谋一官半职,如今宿愿得偿,岂有异议,所以这第一条通过的还算顺利。

    二是扩军兵,但是对各军各兵种的扩军人数都做了限制,并且以后将以此限制提供粮草辎重。关于这一点,很快在座分成两派:一派是将领,他们坚决抵制,并不是他们不想扩军,而是根据新的规定,这次扩军虽然由5000人提高到了10000人,但目前军队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万余人,若按规定,那他们的军人将不得不裁撤一半。另一派是以程老为代表的“官”的支持,因为对他们来说兵多则民少,兵少则民多,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管辖下的民众能多一些。双方为此争吵不休,于是许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便是建辅兵,将裁撤下来的军队编入辅兵行列。辅兵做为辅助兵种,待遇只有正规士卒的一半,这样便很好的堵住了将领们兵力不足的借口,虽然还有几个不识趣的坚持,但有程远志的拍板,以及邓茂的支持,这一项也算是通过了。

    三是行屯田,屯田分军屯和民屯。军屯是将辅兵分散,实行屯田,得到的粮食正好可以供应军队,民屯是招募流民,开垦荒田。不过由于如今太平众只得到一城之地,而且此时又是冬季封冻之时,民屯现在只是提议而已。众人主要讨论的是军屯。这一点上,无论官武将皆提出异议,觉得若是搞屯田之策,则兵被其所困,若官军来剿,则退兵粮无所得,不退则难挡官兵。

    这一点,许康也极其坚持,因为他知道三国中实行屯田最早最成功的便是曹操。翻看中国历史,历代帝王得成大业,大多施行的是抢边角,然后定中原,图天下。中原四战之地,乃是英雄用兵之所,每次改朝换代,一直都是中原百姓经历的战争最多,很难形成巩固的后方,因此逃亡也就最多。但只有曹操,虽然他也常年征战,但并没有将民心拖垮,拖乱,靠的除了迎立天子以正名分外,还有就是实行屯田,稳定民心。所以许康觉得即使屯田困难巨大,但仅凭其练军士,稳民心这一点,就值得许康去尽全力尝试。

    这一点上,程远志无疑是支持许康的,因此大力赞成,并且凭借他目前在军中的威望,不理众人的反对,强行推行。并将此事教给程老,让他拿出一个实行的办法来。

    最后,定军规,设立军正一职。许康觉得官军一向被认为军力高于农民军,有一个原因便是,官军的军规森严,有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之说。所以官军遇战不敢退,只能以死相拼。而农民军则组织散乱,打顺风仗时英勇无比,一旦遇挫,立刻做鸟兽散,难成气候。所以许康才会要求严格执行军规,想要把这只军队变成一支敢打硬仗的军队。在这一点上,除了军中一些将领有些牢骚,觉得这样以后恐怕招不到兵,但其他人都是坚决支持。对程老为主的“民官”来说,军中的纪律才是另他们最头疼的。

    不过许康觉得让一帮散漫的农民马上变成一帮纪律严明的军队也有些不现实,便将官军中的那些条列进行缩减,只保留了其中的8条。

    分别是: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的悖军罪,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的慢军罪,犯者斩之。

    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的懈军罪,犯者斩之。

    四: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的欺军罪,犯者斩之。

    五: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的谤军罪,犯者斩之。

    六: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的奸军嘴,犯者斩之。

    七: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的盗军罪,犯者斩之。

    八: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的误军罪,犯者斩之。

    许康觉得有此八条,暂时应该够用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