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上古时代的十大魔神

    一、魔神蚩尤

    蚩尤是上古黄河下游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据野史《龟甲记事》记载:蚩尤出生于黄河下游的一个氏族首领的家庭,因受深埋于庭下的盘古斧神气的影响而拥有天生神力,出生时一声哭啼便惊起山潭中休眠的三条孽龙,族人预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后来,黄帝氏靠强大的武力从黄河上游出兵于版泉之战击败了位于黄河中游的炎帝氏部落建立了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华夏部落,华夏部落不断东进,击败了黄河下游很多部落。蚩尤的部族不愿臣服于轩辕,便联合黄河下游的九个部族组成九黎族对抗黄帝。九黎与华夏之战中,蚩尤联合刑天与夸父,又得火神康回与风伯雨师的帮助,一连打败黄帝七十二战。后来黄帝请来北极紫薇太皇大帝的女儿僵尸始祖女魃才于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蚩尤于逐鹿之野兵败被应龙所杀,颈血飞天形成蚩尤之旗封天,使女魃、应龙等不能回天,为东夷部落的南迁提供了机会。尸体归葬濮阳西水坡,称“帝丘”。蚩尤,死于涿鹿之战。

    二、战神刑天

    刑天是上古炎帝部落东部的一个部族的首领,后来加入了东夷部落,成为九黎族的主要首领。据《山海经》记载:刑天与黄帝厮杀,最后被黄帝砍断了头,把他葬在常羊山麓。刑天虽断了头,却仍不泯志。他以**为目,以肚脐为口,操盾牌、大斧继续挥舞,与黄帝再决雌雄.而《元阳志略》中称:刑天拥有圣灵之石,持戈戚与应龙战于逐鹿,打的天昏地暗难分难舍,于是黄帝乘机乘龙从后偷袭,砍下他的头颅,但刑天依旧屹立不倒在战场上嘶杀不已。后来九天玄女派玄天玉女给刑天说了一句话,他才倒下,后安葬于常羊山略。刑天,死于涿鹿之战。

    三、星神夸父

    夸父是上古苗蛮部落三苗部族夸父营的巨人部落的首领,后来北进加入东夷部落。民间杂史《书林通志》中记载:夸父与女魃战于逐鹿之野,女魃在地面上打不过夸父,便长出血蝠之翼飞上天空,浑身围住烈火,从地面上望去,犹如中间有只黑鸟的太阳。夸父使出法术使身高增高数倍挥着桃木仗继续追赶女魃,直至被烈火蒸干了身体,饥渴疲惫,终于被活活累死了。夸父,死于涿鹿之战。

    四、水神共工

    共工是九天玄女的弟子,是玄天玉女的师兄。《元阳志略》中称:共工又名康回,业水以为法。九天玄女与女娲不和,便派共工去帮蚩尤与被女娲支持的黄帝为敌,炎帝在逐鹿南野袭击蚩尤的部队,共工前去迎战,一人独当炎帝坐下的祝融、力牧、句芒、英照等四员大将亦不占下风,后来女娲在不周之山设坛封天,使蚩尤的部队不能后退,共工大怒,对天大骂天神不公。而后一头撞塌不周山而死,破了女娲的封天阵,使九黎族的部队可以在战败后逃亡。共工,死于涿鹿之战。

    五、风伯飞廉

    《古史箴记》中称:风伯飞廉鹿身雀首,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帮助蚩尤一方参加华夏九黎之战。曾联合雨师屏翳击败冰神应龙。后被女魃击败,于涿鹿之战中被擒杀。飞廉,死于涿鹿之战。

    六、雨师屏翳

    《古史箴记》中称雨师屏翳:形如七寸细蚕,背生鳞翅,帮助蚩尤一方参加华夏九黎之战。曾联合风伯飞廉击败冰神应龙。后被女魃击败,于涿鹿之战中被擒杀。屏翳,死于涿鹿之战。

    七、冥神神荼

    《龟甲记事》中称神荼为魑魅魍魉之首,归顺于蚩尤,后来在涿鹿之战中被擒,降于轩辕。被女娲任命为冥府之神,和冥神郁垒一起掌管冥界。

    八、冥神郁垒

    《龟甲记事》中称郁垒和神荼同为魑魅魍魉之首,涿鹿之战中被擒投降。被女娲任命为冥府之神,和神荼一起掌管冥界。

    九、魔星后卿

    《元阳志略》中记载,后卿为后土皇帝诋的亲弟弟,由后土派去帮助黄帝战蚩尤。不料后卿受蚩尤等人的影响加入东夷与黄帝作对,甚至不惜把自己变成和女魃一样的飞尸。以至死后化为魔星到处生事也无人能制。后来女娲联合后土、紫薇、勾陈、地藏以五行阵法将其封印。

    十、遁神银灵子

    《元阳志略》称,银灵子为东夷大将,善于自保。蚩尤死后山鬼带领东夷部族的一部分南下迁到夸父的苗蛮地区,剩下的东夷人就跟他东迁到泰山以东,逃过了黄帝坐下大将王亥的追杀。

    洪荒第一神器——太虚神甲

    十大神器之首,也是惟一一件不具攻击性的神器。

    相传,当年盘古始祖开天辟地之时,一斧裂天地,清气升为天,浊气坠而成地,在清浊之间则是玄黄一片。

    天地虽裂,但盘古始祖却发现巨斧竟被一物所缠,神斧不仅无法将其毁坏,更被缠于其中,无法拔四,于是神斧便在混沌渐开的天地之中横放了三百年。

    盘古始祖在三百年后再取神斧之时,却发现斧头之上包裹着一玄色皮膜,呈玄黄之质,耀日月之光华,灵气四溢。

    拔回神斧,那皮膜则若霓虹般飘落,盘古始祖这才恍悟昔日便是这东西在混炖之中缠住了神斧,但它经历了无数风雨雷电的洗礼,在日月下暴露了三百年,这才逐渐于燥成皮,使神斧得以松脱。

    盘古始祖后来花了数百年的时间,将之缝为一件奇衣,这便是后来的大虚神甲。

    世人不知其质地,皆因它乃天地的胎膜,天地混沌之初,便是因为这层胎膜所粘.而盘古始祖破天地,使天地分开,而这以玄黄所凝成的胎膜则独成了一体。

    也正因太虚神甲乃是天地之轴,是以被列为十大神器之首,排在开天斧之上。

    轩辕黄帝就曾经用它挡住天魔罗修绝的致命一击。在涿席之战后,此甲就由轩辕存封起来,后传给了其孙帝颛顼。

    洪荒第二神器——开天斧

    十大神器中排在第二位,乃是攻击力最强的神器。

    传说乃盘古始祖的一魂三魄借混炖之中的至阴之气所凝而成。

    盘古始祖乃是混沌中的异物,也有人说,他是来自天外之天,开天斧乃是他带自天外的神物。他来到这个混沌的世界后,觉得极不适应,于是挥斧劈开了天地。

    此斧本无名,但因其有劈开天地之功,因此后人将其命名为开天之斧。

    盘古氏也是依*这神器征服天下万族而建立了神族,直到后来神族没落,开天斧被天神据比偷走,再落到刑天手中,而刑天就以手中的神刃横扫漠北,终在极北之地立下了不灭神威,后他在神殿大战之时被伏羲所伤,再闭关修练前将此斧传于其弟刑地。但他做梦也没有料到,拥有天下排名第二的神刃在其弟刑地手中竟不能完全发挥它的威力,终被轩辕所夺。

    涿鹿之战后,当华联盟统一天下之时,轩辕将此神斧赐给了最大功臣叶皇,后流入祝融氏的手中,一直封存,到百余年后大禹治理洪水之时才复请出开天斧劈山开路,清除河道,以泄江流,造福苍生。

    洪荒第三种器——昆吾剑

    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三,乃剑中之祖。

    昆吾剑乃是盘古氏第八代始祖的脊椎骨所化。

    盘古氏第八代始祖功夫通天,在昆仑之巅大悟结界之秘,终于让他在苦悟了两百七十年之时,打通了精神结,思感和精神竟可无休止地引动天外天之力但他却做了一件最失误的事,他根本就未能打通生命结。

    在他调引天外天之力时,突然发现已经无法控制这股力量,在不能承受之时,他便只好将所有生机和精神全部内敛于脊椎骨中。虽然他有天纵之资,却无法抗拒天外天的力量,终于被爆成粉碎,惟有一根完整的脊椎骨化成了一柄剑。

    凝于剑中的是盘古氏第八代始祖的精神和生机,而这股生机和精神却在天外天的力量摧退之下与他的脊椎骨完美结合,也便创出了一柄完美而奇异的剑,因其出于昆仑,因此叫昆吾剑。

    后世之剑便是仿照此剑而炼,因此,昆吾剑乃是剑中之祖。

    在轩辕一统中原之后,他忆起九天玄女门对亡妻雁菲菲的再造之恩,亲自将昆吾剑送回姬水旁边的九天玄女门。而后,九天玄大门逐渐西传,其剑再未出现神州大地。

    有人猜测,可能是被西王母国的人暗中从九天玄大门取走,但西王母国是一个极为神秘的国度,即使轩辕曾三踏西昆仑,也没找到其所居之地。

    洪荒第四神器——尊神刀

    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四,乃是刀中之祖。

    此刀出自盘古氏第九代始祖,而且此刀乃是以盘古九代始祖一位亲兄弟的骨骼所铸而成。

    那年,盘古氏因夺权,其宗族内部发生了极大的矛盾。九代始祖之弟与其兄争夺帝位而展开了大战,后来其弟大败,九代始祖便将其弟之骨肉放入火炉之中煅炼。

    九代始祖与其弟都是功力通神的人物,其筋骨早已刀枪不入,皮肉比金铁还硬。

    而九代始祖也是极为暴戾残忍之人,竟将其弟骨肉置入火炉之中苦练三月有余,并不断以重锤敲打。

    其弟在烈火重锤之中挣扎之时,其生机自然也慢慢内收转化,后终于死于炉火之中。但其整个躯体已成了奇异的物质,无血无水,竟被煅造成一柄奇异的兵刃,其锋芒不下于昆吾剑和开天斧。

    后人也便将此兵刃列为神族十大神器之中,排在第四位。

    轩辕在一统中原之后,将此刀赐给了贰负。留于龙族成为龙族之宝。

    洪荒第五神器……极乐弓

    十大神器中排行第五,乃是弓中之祖。

    传说,极乐神弓乃是盘古第九代始祖的肉身所化。

    盘古第九代始祖乃是死于其侄手中,当年他狠心将亲弟煅造成刀,却未斩草除根。后来,其侄长大成人,暗中害死盘古第九代始祖而登上帝位,即为盘古十代始祖。

    十代始祖为报其父仇,竟以仇人之椎骨为弓背的基本材料,将几根骨头拼接而成弓形。以仇人之筋与皮搓成弓弦,以肋骨打制成极乐箭。而后,十代始祖将弓与玄放入地火之中,以奇异的方式炼化为一体,使得弓背晶莹如玉,弯角更是碧绿之色,肋骨箭身则呈乌黑色,弦丝也化成了金黄之色。

    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人明白,那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炼化的。

    极乐弓后来为满苍夷所得,满苍夷也是为轩辕打得天下的大功臣后被轩辕封为电母。

    数百年后,逸电宗出了一个极为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便是……后羿。

    极乐神弓传到后羿之手,更被其发扬光大,因此,也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后羿的故事,更传说后羿用此弓射落九个大阳。

    当然,那只是后话。

    洪荒第六神器——惊夜枪

    十大神器之中,名列第六,乃枪中之祖。

    此枪乃是取自天外陨星之精华所铸而成。当年,盘古第十二代始祖在英山之巅练功,因其引动天劫,使划过夜空的慧星失控,坠落地面。

    慧星所落之处,正是英山之下,没有尽的慧星陨石,正是其精华所在,盘古第十二代始祖大喜,将之拖回宫中,花了五十六年的时间,终于铸成了一柄神枪,而此枪使许多工匠血溅其中。

    经过了一万余次的反复磨炼才成形,同时之间,还炼出了另外一件神器……无量尺。

    第十二代始祖有感于慧星坠落当晚的奇异天象,是以,他为此枪命名为惊夜神枪。

    后来,此枪为陶唐氏所得,一直存于陶唐氏之中。一百余年后,帝尧更凭借此枪威服南方三苗,成其不朽帝业。

    洪荒第七神器——无量尺

    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七,乃是十大神器中惟一不像兵刃的兵刃。

    无量尺,乃是惊夜枪的兄弟兵刃,同取于天外慧星之精华,经过五十六年才煅造而成。

    之所以将其列入神器之中,只是因为它是取自天外慧星之精华,有着与惊夜枪一般的历史,颇具纪念价值。

    当然,无量尺还有另一个好处,那便是可以排解百毒,因其具有慧星之中奇异的力量,而拥有了这种奇异的能力。

    惊夜枪却无此功效,因惊夜枪上沾有大多铸造者的血液,使那种奇效消失。而无量尺却没沾过血液,因此少了一份杀性,多了一份灵性,这也是无量尺能排在十大神器之列的原因。

    无量尺后来被轩辕赠给其弟神农,神农带着无量尺行遍天下,尝遍百草而不死,正是因为无量尺的功效,使其中毒立解。

    神农能遍尝百草,发现五谷,无量尺功不可没。

    洪荒第八神器——损魔鞭

    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八,乃是鞭中之祖。

    鞭长七节,乃是盘古第十三代始祖所驯服的一只奇兽之椎骨。

    此奇兽以人喂之,食虎豹,凶恶无伦,大如巨象,力大无穷,却没有人叫得出其名字。

    盘古十三代始祖驯养此兽一百二十余年,而此兽年龄早已逾两千多岁后因此兽食人太多,使得神族内部众神联合抗议。盘古十三代始祖不得不将此兽诛杀,并用此凶兽之椎骨铸成兵刃……七节之鞭。

    却不想此鞭竟具开山裂地之威,于是便将之列入神族十大神器之中,排行第八,更名为损魔。

    洪荒三大高手齐攻熊城之时,太昊之子伏朗因没有接下魔布蚩尤一招,在此战自刎而亡,而太昊也因此战身受重伤,忘了收回此鞭,以至落在轩辕手中,在涿席之战后轩辕将此鞭送给狐姬。后来,此鞭也不知什么原因落入帝舜的手中,使其立下不灭之威德,而被帝尧所欣赏,终传帝位于他。

    帝舜也曾凭此鞭大战三苗。

    洪荒第九神器——含沙剑

    十大神器之中名列第九,乃是取自九幽之玄铁而铸就的神器。

    比之前八件神器,它除了锋利和坚韧之外,别无所长,但这却是因人而出名的神器。

    此剑不知是谁人所铸,但却在四百年前,由剑宗的创始之人青鹤开始,带着此剑行走洪荒万国,战无敌手。

    后来青鹤仗剑与大神伏羲交手,交手千招,最后落败,后加入神族,成立剑宗。时值神族八大神器的太虚神甲和尊神刀失窃,不能凑足八件神器,便将青鹤的含沙剑也列入神器之列。

    后来此剑一直在剑宗之中流传,直至传到木青的手中。

    在轩辕未成名之前,全仗木青所送的此剑,多次解危,以至后来可一统洪荒,成为千古第一黄帝,此剑可谓功不可没,涿鹿之战后,轩辕将此剑还于木青,而木青也依凭成为剑宗之主。

    洪荒第十神器——辟邪剑

    十大神器之中,名列第十,此剑以地火中之精铁所铸而成。

    与含沙剑一样,乃是因其主人而成名,无异力,只具神锋和坚韧,无人知其铸造者。

    它的第一位主人乃是与青鹤同出洪荒的年轻高手伯鸣。

    伯鸣的名字传遍洪荒并不是像青鹤一样,打遍天下万国,而是因为他偷了神族的太虚神甲和尊神刀两大神器,而后被神族众高手追杀。

    青鹤最后也与伯鸣交过手,两人战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而伯鸣也因此战而名动天下。后与青鹤惺惺相惜,不仅交出了偷盗的神族两件神器,还将自己的剑也一并交给青鹤带回向盘古大帝交差,而他自此之后再也未露面洪荒,许多人都以为他已死了,但也有人知道青鹤当年无法杀他,伯鸣只是退出了洪荒。

    后来有人传说伯鸣与广成仙派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是以,神族许多高手都去找广成子比斗,就是因为伯鸣;也有人说广成子就是伯鸣;还有人说,广成子是伯鸣的师兄……总之各种说法不一,但传说终归是传说,没有人能证实。

    伯鸣的辟邪到由青鹤带回神族,便被放入了圣殿之中,这是青鹤的要求。

    剑宗之人更将辟邪剑与含沙剑并称为两大神剑,称为剑宗两大宝物。

    而此时神族加上青鹤的含沙剑共有九件神器,为了凑齐整数,便将辟邪剑也列入其中,并称为神族十大神器。

    后来,涿鹿之战,轩辕将它赐于剑奴,没再收回,而剑奴成为君子国的护国长老后,此剑便留在了君子国,被君子国子民视为镇国之宝

    龙生九子之一·囚牛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龙生九子之二·睚眦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龙生九子之三·嘲风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龙生九子之四·蒲牢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龙生九子之五·狻猊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龙生九子之六·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龙生九子之七·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龙生九子之八·负屃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石碑两旁的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石刻,脍灸人口,千古称绝。而负屃十分爱好这种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它甘愿化做图案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

    龙生九子之九·螭吻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角端】

    传说中祥瑞之兽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其说始见于汉。

    《宋书·符瑞志下》:“角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中国神话传说之上古四大魔兽

    1、饕餮(toti):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根据晋代郭璞对《山海经》的注解,这里说的狍鸮即是指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后来,饕餮变成了图腾,刻于各种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殷周时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水云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狗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

    因富贪欲故后世喻贪婪之人为"饕餮"。《左传·公十八年》有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2、穷奇: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另外一种说法说穷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岛上全身火红,状如牛的怪兽就是穷奇(身上有五色石南叶哦)。

    “穷奇”是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儺”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穷奇作为怪兽的形象有两种:《山海经.西次四经》上言“状如牛,音如狗”;《山海经.海内北经》上言“状如虎,有翼”。但不管是哪种形象,它都是一种食人怪兽,而且有着固定的原则,大致引《神异经.西北荒经》上的说法,它“知人语言,逢忠信之人,啮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邪则擒兽而伺之”。也就是说,好人遇到它会变成食物,而且先被咬掉脑袋,而坏人遇到它反而会得到它送来的野兽之类做食物。这样“是非分明”且付诸行动的怪兽的确少见。

    后来“穷奇”用来比喻背信弃义之人,《左传·公十八年》有云:“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

    3、梼杌(táoù):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两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名梼杌。”另有一说是神名,《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另外有一本战国时的书名叫《梼杌》是专门记载楚史的史书。

    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之人。之人,《左传·公十八年》有云:“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

    4、浑沌:

    浑沌,即浑敦。其状如犬,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

    浑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浑沌: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浑沌是《封神演义》中鸿钧道人的原型。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奇禽怪兽其他篇1

    夔(kui):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补充一下夔与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只以上是第一只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业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彘: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禺疆:“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孙。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猰貐(yyu):又称为“窫窳”(yyu)。传说猰貐曾是天神,被名为“危”的神杀死,后来被复活,但是变成了食人的怪兽。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九头鸟: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宣称如果九头鸟飞过,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有些传说宣称九头鸟的每一个头拥有一对翅膀,结果18只翅膀互相挤兑、导致全都派不上用场。另外,九头鸟也被称为“姑获鸟”,这种鸟掠食人类儿童,喜好群居。

    虚耗: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虚耗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据说唐玄宗曾经在梦中见到一个小鬼偷盗了自己地玉笛和杨贵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称叫“虚耗”、喜欢偷盗他人的财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欢乐、使他变得忧郁。玄宗大怒,立即唤人,于是有一个大鬼出现将虚耗撕成两半吃掉了。(大鬼指的是钟馗。)

    三足鸟: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鸟,人们敬仰太阳,三足鸟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鸟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鸟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

    玄蜂,《楚辞(招魂)》有载。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

    呲铁,《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

    山臊,《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火鼠,《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

    讹兽,《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

    钦原,《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蛰兽兽死,蛰树树枯。

    钩蛇,《水经注(若水)》有载。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

    远飞鸡,《洞冥记》有载。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

    腓腓,《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

    诸犍,《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应声虫,《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

    庆忌,《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黄色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

    中

    并封,《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

    当康,《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山蜘蛛,《南部新书》有载。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

    南海蝴蝶,《岭南异物志》有载。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

    幽(安鸟),《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因叫声得名。

    狸力,《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

    马交,《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

    媪,《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

    患,《搜神记》有载。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

    鬼车,《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有载。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瞭,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

    飞诞鸟,《广博物志》有载。

    鸟,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胶,用其洒在树上粘取飞禽食用,亦有时用其喷射,百发百中。(澳洲土著亦有用其法捕猎)

    九尾蛇,《续子不语》有载。

    巨蛇,体有鳞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铁碰撞之声。尾端有小孔,会喷射,如枪弹,中者非死即残。

    奚鼠,《神异经》有载。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为御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声可以传千里,

    它的毛发可以召集鼠类。

    傲因,《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

    罔象,参见“方相氏”。

    精怪名。即“无伤”。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尸穸》:“《周礼》方相氏欧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柏。墓上树柏,路口致石虎,为此也。”

    橫公鱼,《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傒囊,《搜神记》有载。

    象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应该不是动物,而是一种鬼怪吧。吸人魂气?)

    风狸,《抱朴子(仙药)》有载。

    别名风生兽。似貂,青色。火烧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锤击其头数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风立即复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杀之。其溺可入药,其脑和菊花服满十斤可寿五百。(此兽灭绝多半就是因为那个‘寿五百’上了,人类真是恐怖啊!)

    鸩,《山海经·中次八经》:“女几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兽多豹虎,多闾麋麖麂,其鸟多白乔鸟,多翟,多鸩。”郭璞注:“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头,雄名运日,雌名阴谐也。”按《选·左思〈吴都赋〉》刘逵注云:“鸩鸟,一名云白(按当作“云日”,即“运日”也),黑色,长颈赤喙,食蝮蛇,体有毒,古人谓之鸩毒。”《楚辞·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即此。宋罗愿《尔雅翼》卷十六云:“鸩,毒鸟也,食蝮蛇及橡实。知巨石大木间有蛇虺,即为禹步以禁之,或独或群,进退俯仰有度,逡巡石树,为之崩倒。昔有人入山,见其步法,归向其妻学之,妇正织而机翻。”亦为异闻。

    《山海经·中次十二经》:“瑶碧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名曰鸩。”郭璞注:“蜚,负盘也;音翡。”又注:“此更一种鸟,非食蛇之鸩也。”又郭亚注《尔雅·释虫》云:负盘,臭虫。

    契俞,《尔雅(释兽)》有载。

    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为食。遇有道之人则隐藏,遇无道之人则食之。

    魍魉,《国语(鲁语下)》、《说》有载。

    木石之怪,亦有说为山川之精。状如三岁小孩,红眼长耳,赤黑色,喜欢模仿人声用以迷惑人。

    螭魅,《神异经》,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山林异气所生,以为人害。

    鲛人,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即是西方神话中的人鱼,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说《博物志》、《述异记》并载之而小异。《述异记》卷上且云:“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又《太平御览》卷八0三引《博物志》(今本无)亦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鼠勺)犬,《周书(王会)》有载。

    类狗,能飞,食虎豹。

    率然,《神异经(西荒经)》、《博物志(异闻)》有载。

    五彩蛇,亦有说为两头。人物触之,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孙子兵法》中‘三军势如率然’即为此蛇)

    鲲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鬼母: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述异记》

    恒山神鸟:恒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四海,悲鸣而送之。《艺类聚》

    海中大蟹: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维舟登岸,息于水旁,半炊而林没,钯断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山海经补注》

    龙鱼: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一日虾,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山海经》

    乖龙,《亭夜话》有载。

    这个家伙厌烦了行雨,到行雨之时便四处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楼台厅阁;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旷野,无处逃避,往往钻入牛角,牧童往往因为受此牵累,被雷震死。

    牛鱼,《博物志》、《太平御览》有载。

    形如小牛,毛色青黄,喜欢睡卧,受惊动声如大牛,可传一里。把它的皮悬起,潮涨则毛起,潮退则毛伏。

    蜮,《博物志(异虫)》有载。

    甲类,生于山溪中。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所中之出发疮,不及时医治则死。

    彭侯,《搜神记》有载。

    吴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树,没砍几斧,突然有血出。树断,有一人面狗身(有说无尾)的东西跳出。太守说此为彭侯,杀了烹食,味道象狗。

    独角羊:觟至①都,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都,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论衡》

    (虫为)《管子(水地)》有载。

    川水之精。一头两身,类蛇,长八尺,呼其名,可取鱼鳖。

    药兽,《芸窗私志》有载。

    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传的不明语言告之。兽就到野外衔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愈。有说黄帝叫风后整理其资料,传后世。

    海蜘蛛,《香祖笔记》有载。

    生于海岛中。如车轮般大,身具五色,吐丝亦粗,虎豹触之亦不得脱,其毙而食之。(应该就是巨型蜘蛛,但其能毙虎豹亦为奇事,且生于海岛?)

    /

    虎鹰,《墨客挥犀》有载。

    飞鸟。身大如牛,翼广二丈余,能捉捕虎豹。

    强良,《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

    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

    谢豹,《虫经》有载。

    为杜鹃之别名。但有一虫亦名之。此虫圆如球,类虾蟆。见人就以前足遮头,象害羞一样。能钻地,速度很快。但有时在地上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脑裂而死。

    九尾狐

    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人。吃之不蛊。但其后被赋予象征子孙繁息之意,成为瑞兽,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立与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终受小说及民间传说所累,又变回了高等妖兽。(应该是指妲己......)

    不死药:《山海经》,时代:上古,长生不死之药。

    华盖,《古今注》有载。

    黄帝与蚩尤战时,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停在其头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称为华盖。

    宝鼎:《世本》,时代:黄帝时,宝物名,可占吉凶存亡。

    九钟:《山海经》,时代:上古,钟名,霜降则钟鸣。

    九鼎:《史记》,时代:禹上古神器,刻天下精怪于上。

    九曲珠:《广博物志》,时代:春秋,珠中有九曲,使蚁通之。

    履水珠:《杜阳杂编》,时代:唐,着之可履水而行。

    赭鞭:《搜神记》,时代:神农,神农以辨百草之宝鞭。

    聚宝盆:《坚瓠余集》,时代:明,可聚钱财。

    风狸杖,《岭南异物志》有载。

    这个东东本应该和风生兽一块发的。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能,《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载。

    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传说为鳐死后所化。)

    酒泉,《神异经》有载。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镜。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该泉和天地同,永无干涸之时。有说饮此酒者,与天地同寿。

    照海镜,《续子不语》有载。

    圆形,围长二尺余,外圈绀色,似玉非玉;中间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里之外照见怪鱼及一切礁石,以利回避。

    龟宝,《虚谷闲抄》有载。

    希世之灵物。尝有海客得一如婴儿拳大小之琉璃瓶,内有一寸长之小龟,在不停转动,但瓶口极小,不知如何进去的(这个可以作到,并不稀奇)。但立刻为众龟所围,不得脱,只得弃之,龟群方散。有识者称其名龟宝,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于家,则必得宝藏。(估计如同聚宝盆之类,或可令龟衔宝来聚之类)

    白鵺,《山海经》有载。

    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鸟焉,其状如雉,而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辟疟镜,《庚己编》有载。

    尝有陈姓人家,有祖传古镜一面,直径大约寸。凡是患疟疾的人,用它照自己,必然看到自己背上有一模模糊糊,面目不清的东西附着。此物一被照到,立刻象受惊一般,突然消失,病就好了。猜测此物为疟鬼,羞于见己,故遁。世间称此为宝。后来有兄弟分家,将此镜一分为二,再照疟疾,不复见鬼。(可惜了这面宝镜)

    照妖镜:《洞冥记》,可照见鬼魅,不获隐形。

    秦淮古镜:《太平广记》,可鉴五脏六腑筋骨。

    蜈蚣珠:《坚瓠秘集》,时代:晋,宝物名,蜈蚣腹中之宝珠,夜放光。

    洞光珠:《锦绣万花谷后集》,时代:春秋,宝物名,可使百神不能隐其精灵。

    游仙枕:《开元天宝遗事》,时代:炎帝,宝物名,若枕之,可梦游五湖四海。

    息壤:《拾遗记》,时代:禹,可生土之宝物。

    旃檀鼓:《酉阳杂俎》,鼓名,敌至可自鸣。

    追复:《神异经》,脯,食之不尽

    视肉:《山海经》,时代:上古,巨肉有眼,食之不尽。

    定水带:《蓴乡赘笔》,宝物名,可使苦水变甜。

    阴阳石:《水经注》,石名,可预测天气。

    玉醴泉:《十洲记》,酒名,饮之令人长生。

    玉膏:《山海经》,时代:黄帝,酒名,令人长生

    <

    玉横:《淮南子》,盛不死药之器。

    火浣布:《列子》,时代:春秋周穆王,宝物名,不畏火,遇火则洗。

    中国神话传说之奇花异草1

    不死草,时代:上古,《淮南子·墬形训》:南方有不死之草。禹诛防风氏。……防风神见禹,怒射之。……神惧,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瘞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国。

    九穗禾,《拾遗记》,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三桑,时代:上古。

    《山海经·北次二经》: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

    《山海经·海外北经》: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山海经·大荒北经》:竹(帝俊竹林)南有赤泽水,名为封渊。有三桑无枝。

    不死树,时代:上古。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开明北有“不死树”。又:“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山海经·大荒南经》:甘木即不死树,食之不老。

    《山海经·海外南经》: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不尽木,时代:上古。

    《述异记》卷上:南荒个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昼夜火,得暴风不猛,暴雨不灭。

    《神异经·南荒经》:南方有炎火山,四月生火,十二月火灭。火灭之后,草木皆生枝条。至火生,草木叶落,如中国寒时也。取此木以为薪,之不烬。

    反魂树,《十洲记》,时代:上古。

    聚窟洲,在西海中。……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人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

    车马芝,《太平御览》卷九八六引《仙人采芝图》:车马芝生于名山之中,此尧时七车马化为之。能得食之,乘云而行,上有云气覆之。晋张华《博物志·物产》:名山生神芝、不死之草。上芝为车马(形),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形)。

    三珠树,《山海经·海外南经》,时代:上古,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

    大茗,时代:上古。《古小说钩沈》辑《王浮神异记》

    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又: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蚁之余,不相遗也。”因立奠祀。后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女树,《旧小说·戊集二·笔塵》,时代:不详。

    海中有银山,生树,名女树。天明时皆生婴儿,日出能行,至食时皆成少年,日中壮盛,日昃衰老,日没死。日出复然。

    长春树,《述异记》卷下,时代:春秋。

    燕昭王种长春树,叶如莲花,树身似桂树,花随四时之色,春生碧花,春尽则落;夏生红花,夏末则凋;秋生白花,秋残则萎;冬生紫花,遇雪则谢。故号长春树。

    蛇衔,《异苑》有载。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只伤蛇在边上。另一只蛇衔一草覆于伤处,隔日伤蛇愈。后用其草治疮,皆灵。

    圣木曼兑,《山海经》,时代:上古,食之令人圣智。

    帝休,《山海经》,时代:上古,木名,食之可忘忧。

    蔓金苔,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晋朝时,有邻国向宫中敬献一种叫做蔓金苔的苔类植物。其色如金,宛若无数只荧火虫聚在一起,体态有如鸡蛋一般。若将它投入水中,则蔓延于水波之上,所发出的光亮闪烁夺目。因此,也有人称“夜明苔”。

    龙刍,《诉异记》有载。

    草名。马食之,一日千里。古语云'一株龙刍,化为龙驹。'穆天子尝以此养八骏。有说为龙的口水所化。

    藤花,《异苑》有载。

    形似菱菜。朝紫,中绿,午黄,暮青,夜赤,五色变幻。

    怀梦草,《洞冥记》有载。

    似蒲,色红,白天缩在地里,夜晚才露出地面。怀着它的叶子可以知道梦的吉凶,立刻灵验。

    但有佚事: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东方朔(此人超强)献此草,帝怀子,夜果梦之。(好象心理探测......)

    斑竹

    亦名“湘妃竹”。晋张华《博物志·史补》:“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明王象晋《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其斑如泪痕。世传二妃将沈湘水,望苍梧而泣,洒泪成斑”。又《民间学》一九八0年第十期《湘妃竹》略云:昔九嶷山有恶龙九,时在湘江嬉游,致令洪水暴涨,危害人民。舜帝闻知,从北来南,助百姓剪除群龙,解其漂溺之苦。不幸病死,众遂葬之此地,聚土成高坟以报其恩。复有九嶷山仙鹤从南海衔来珍珠,撒布坟上,遂成珍珠墓。舜帝除龙所用三齿耙,乃化而为墓前三巨石,因名三峰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寻夫至九嶷山,见三峰石与珍珠墓,闻乡人言之,方知舜帝死葬于此。二妃悲痛泣血,挥泪竹上成斑,遂成所谓“湘妃竹”。按今时所传珍珠墓疑即晋王嘉《拾遗记》中所谓珠丘。今人有“斑竹一支千滴泪”,盖引是典。

    养神芝

    秦皇时,旺死者众。有鸟衔草覆于死人面,立刻复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给鬼谷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琼田中,叶如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

    影木,《拾遗记》有载。

    一种植物。白天看它,一叶百影;花会发光,夜晚就如星星一般。万年才结果,果如瓜大,青皮黑子,食之则身轻。

    如何,《神异经(南荒经)》有载。

    大树。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花色朱,果实正黄色。高五十丈,叶长一丈,宽二尺多。果实有核,形状象枣子,长五尺,宽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则味酸,用芦刀切则味苦。食之则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前段感觉有点象王母娘娘的蟠桃)

    云阳,《抱朴子(登涉)》有载。

    山中有会说话的大树,并非树的缘故,而是因为树精云阳。正确叫出它的名字就无事了。

    洞冥草,《洞冥记》有载。

    一种植物。会发光,折下枝条可以用来当火把。可以照见鬼物。可服食,常食之身体亦会发光。

    酸与,《山海经(北次三经)》有载。

    鸟类。形状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现之则该地有恐慌。

    玉红草

    应该是玉红色的一种植物。据说食它的果实会醉三百年,然后再醒来。《尸子》有载。

    栾,《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郭璞注:“攻谓槎伐其林木”。又注:言山有精灵,复变生此木于赤石之上。又注:“言树花实皆为神药”。按经及注中,当隐括一段神话故事,然其详已不可知。又《海内南经》所记*建木,“其实如栾”,“栾”即此木。

    玉桃,《诉异记》、《神农经》有载。

    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服之可长生不死。(后世生出许多变化,如‘王母桃’、‘仙桃’、‘蟠桃’等。)

    〈山海经〉:有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赤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山海经〉: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