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规模发展


本站公告

    “解放军东海舰队”开始实施分头打击倭寇的行动。三艘战舰轮番出去,到扶桑近海,巡回作战。每次或多或少,总有些斩获。因为知道了远洋大船的稀有性,王直开始重视起来,规定只要敌船损毁不大,一律捎带回来。毕竟东海舰队的强大,需要更多的船只。

    事业发展得很顺利,无名荒岛附近停泊的海船逐渐多了起来。里边大多都装载了金银财宝。

    船多了,兵总觉得不够用。所以出去扫荡囚岛,带回新兵,也成了日常任务之一。

    火枪、大炮、弹药开始成了制约东海舰队发展的主要因素。弹药越用越少,显然紧缺。铁砂、铅球使用之后,往往遗落,不便回收。火药的原料有三种:硫磺、木炭和硝石,前两样好弄些,后边的就有点麻烦,需要去扶桑本岛,少量少量地收罗购买。波多原带了些人,乘着普通的船只,过去采购,使得勉强够用。种子岛也去过,但那儿的火药以及铁的价格,被抬得出奇地贵。

    铁也是个难题。因为资源短缺,扶桑的铁比较紧俏,虽然价格高,老百姓愿意拿出来卖的,也不多。通过收集海盗的兵器,得到了许多倭刀,但王直舍不得浪费这么好的钢料。从损坏严重、不便带走的敌船上,弄来的大铁锚,在王直眼里,也比较稀罕,需要在将来用于铸炮。而且荒岛上的条件太差,想搞出作坊,熔炼钢铁,生产东西,也不容易,得慢慢来。那么填装三艘战舰大炮的铁砂或者铁球(铅球替代品)的来源,就成了问题。

    王直充分发挥了21世纪低碳经济的理念,用在荒岛上,收集硫磺时分拣出的碎石块,替代原先的粗铁砂。混合在火药里,填装大炮。由于这些碎石很坚硬,杀敌效果也差得不远。

    至于铅球,少使用,用完后,能回收尽量回收。越来越少,也是没办法的事。王直很想用石球代替,可磨制一个石球,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王直也想过,可以造些陶球试试。但好像没人精通这方面的工艺。要弄出完全合乎球形的陶器,也确实有难度。

    虽然困难很多,但并不影响东海舰队的快速发展。东海舰队在较短时间内,就在船数上,具备了规模。不客气地说,全是打完仗抢来的。绝大部分都有残损,因为条件限制,最多只能简单修补。不太紧要的地方的破洞,甚至不予修复。所以船上有这洞、那洞,是正常事。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