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篇《无私奉献不能丢》


本站公告

    无私奉献传统永远不能丢一看到这个题目,必定使许多人心存反感,有些人干脆就不看下去了,而有些人心里则会想:哼,当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啊?都啥年代了,谁还讲无私奉献啊?

  其实无私奉献是我国一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德,在人民群众中历来就有广泛深厚的基础。一些人对无私奉献产生思想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几千年存在的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现象,使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长期被压抑、被扭曲。特别是十年“文革”的破环,受“左”的思想影响,导致人们对无私奉献的研究、继承不够。加上这些年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人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发生扭曲,造成不少人对无私奉献精神淡漠、鄙视。

  当前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抓社会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抛弃,使一些人思想观念落后,惟利是图、损人利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主要表现在许多人“一切向钱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淡薄,感情距离不断疏远。所谓“世界观”“人生价值”“无私奉献”在有些方面只不过是空喊口号而已。

  所谓无私奉献,顾名思义,内含奉送敬献之意,与“贡献”属于同义词。无私奉献指的是奉献者本人出于一种理想信念的驱动,对于他人、组织或社会,甘愿作出无回报的劳动投入或者物质赠送行为。它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有人把这个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事例有很多。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秋;当前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很多人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

  令人感动的是2008年2月20日《唐山劳动日报》刊登了题为“感动中国”的文章,内容讲的是唐山市十三位农民自发自费南下抗灾纪实。发生在南方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没人组织,没人动员,唐山市13名农民兄弟不顾自身安危,依然自费奔赴灾区救灾,他们的义举震撼九州,催人泪下。13位农民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虽然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却有博大宽阔的胸襟,甚至有的人家里可谓贫穷,却心中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他们的朴实无华,从不夸夸其谈,能迅速把爱心落实到行动,正是彰显了唐山人民无私奉献的抗震精神。

  倡导奉献精神,讲求无私奉献,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的统一。这就要求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要自觉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坚持奉献第一,以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直至完全奉献出个人利益乃至生命。先进模范人物之所以先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把个人的名利地位待遇看得很淡。也有很多反面典型事例事告诉我们,贪求物的人为了地位、金钱,机关用尽,利熏心,迷失了本,他们在本质上同无私奉献背道而驰。那些只为了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巧取豪夺、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的败类,只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成为千古罪人。

  无私奉献精神是最先进的文化、最可贵的品质、最崇高的境界、最伟大的主观能动。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一种向善求真、奋发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求生存、图发展、能创造、有作为。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管你的职位高低,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有无私奉献精神。当领导的要始终不要忘记你是人民的公仆,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就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不能忘记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就是普通的公民也必须做到热爱国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乐于助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绝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好生活做奉献。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