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战场距离函谷关十里,距离盟军大营也是十里,不偏不倚,双方都不吃亏。
这是去年年底双方休战时达成的共识,清楚无误地记录在战书上,战书一式两卷,双方各执一卷。
双方不管是谁想单方面毁约,战书就会立即公之于众。如此以来,毁约的一方必将失信于天下人,必将被世人唾弃,令其声名扫地,沦为世间最无信义之人。
而盟军之所以主动给李利下战书,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形势所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毕竟这是在李利的地盘上作战,拖延的时间越长,对盟军越不利。粮草、辎重和兵器都面临巨大压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给李利留下可趁之机,从而让盟军遭受不必要的巨大损失;先前飞云渡粮草大营被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此外还有一个促使盟军主动下战书的原因,那便是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一直据关死守,避而不战。这无形中就给盟军一种挥之不去的假象,认为李利不敢正面与盟军对战,一心想借城池之利拖垮盟军。
有鉴于此,经过各镇诸侯反复商议,最终一致决定正式向李利递交战书,开春二月二两军决战于娄底原。
正是因为双方签订了战书,才有一个多月的休战期,而今天便是约定的决战之日。
时间临近巳时(即上午八点多接近九点),两军终于列阵完毕,两军加起来将近五十万人聚集在这片二十里方圆的娄底原上。
娄底原西边。十六万西凉军的排兵布阵没有盟军那样复杂,整个阵型一目了然,就是普普通通的雁形阵。
陷阵营将士持巨盾位居中军阵前,曹性所部一万弓弩营紧随陷阵营之后,在中军阵前组成一道攻守兼备的防线。拱卫中军大纛。四万五千余余人的飞熊营和金猊卫为中军,朔风营和青龙营为右翼,由张辽担任左翼主将,居中指挥两营作战;龙骧营为左翼,主将就是典韦,不过他身边还有法正从旁辅助。而后军则由波才担任后军主将。统一指挥所有步军和重型攻击器械。这就是西凉军的战阵,很简单,十三万战骑是此次大战的进攻主力,余下弓弩营和步军全是辅助攻击,并不担负主攻任务。
如果此时站在函谷关上俯视两军阵型,可以清晰看到盟军战阵形似大鹏鸟。阵型十分庞大,但中军略显臃肿,两翼则显得有些单薄。这样一只身体丰硕而翅膀单薄的大鹏鸟,只怕很难飞起来,就像一只翅膀已经退化的大公鸡,身躯太过壮硕,纵有双翼也飞不起来。
与之相对的是。西凉军的战阵看起来是普通的雁形阵,实际却是一个极具攻击力的锋矢阵。中军六万战骑,右翼四万,左翼三万,一旦两军全面进攻,左右两翼只需向中军靠拢,十三万战骑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锋矢冲击阵,从而彻底放弃两翼进攻,专攻中军一路。
两军战阵之所以区别如此明显,是因为诸侯大军的兵力组成太过复杂。西凉军是一支完整的军队。全军统一号令,一声令下便可依令而动,机动灵活,不受任何干扰。而盟军则不同,盟军兵马众多。而且成员复杂,骑兵一分为二,步军分为六块方阵,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可实际上这每一个分块就代表着一路诸侯的人马。所幸袁绍手中握着盟军的粮草辎重,对盟军的掌控力度不弱,而盟军经过屡次厮杀之后存留下来的兵马都是精锐,战斗力强悍。
故而,盟军战阵虽然繁琐却不见得不如西凉战阵,而西凉军的锋矢阵固然攻击性十足,但终究能不能攻破盟军的万象大阵,也只有战后才知道。
总体而言,西凉军拥有战骑优势,盟军拥有兵力优势,两者剧烈碰撞之下孰强孰弱,确是犹未可知。
——————
“哒哒哒!”
当盟军战阵列阵完毕时,袁绍适时策马进入中军,而吕布、张燕、刘备、曹操、孙策和张扬等六位诸侯紧随其后出现在盟军阵前。
尽管此次决战与张扬、孙策二人并无直接关系,他们奉命驻守河东郡,兵马早已交给袁绍统一调遣;但如此空前大战,他们自然也要亲自赶来凑凑热闹。何况他们毕竟也是诸侯联盟中的一员,如此大战岂能置身事外?
故而,于情于理,孙策和张扬二人都不能缺席,如论如何也要赶来观战。
您没有看错,他们此番确实是来观战的,而不是参战。直到昨天下午,他们赶到大营,随行只带着几百名亲兵,帐下将领悉数留在河东郡。如此行径,俨然已经摆明态度,无疑是告诉盟军诸侯们,他们二人兵少将寡,已经接下驻守河东保护盟军粮道的重任,余下的事情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能为力。
“吼吼吼———!”
正当袁绍、曹操等诸侯策马阵前之际,只闻一阵惊天兽吼声从对面的西凉军阵后方传出,随即但见西凉中军战骑沿着帅旗所在的方向纷纷向两侧靠拢,让出一条一丈多宽、数里长的通道。
紧接着,只见一团金色流影以肉眼难觅的速度掠过通道,快如闪电地向中军帅旗疾掠而来。
“嘭——吼!”
顷刻之间,随着一声砰然止步声响传出,金色流影昂首而立,轰然怒吼。
直到此时,盟军阵前的各路诸侯和将士终于看清了金色流影为何物。其实他们早就猜到这道流影便是李利和他的坐骑金猊兽王,但猜测终归是臆断,亲眼看到这一幕时他们仍旧忍不住暗自惊叹,心中震撼不已。
尽管各镇诸侯都不会承认自己惧怕李利,但当再次见到李利出现在阵前之时,他们就下意识地想起李利在函谷关前的惊鸿一刀。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但李利斩杀韩德、韩猛叔侄二人的一幕却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其实不光各镇诸侯们没有忘记那一幕,此刻站在他们身后的三十二万盟军将士同样记得李利霸绝天下的雄姿,对李利当时灿若惊鸿的一刀记忆深刻。或许这段记忆将伴随他们一辈子,直到他们生命终结的那一刻,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将伴随他们的生命一起沉沦堙没。
“李贼还是这么狂妄,不过今日过后,此贼便再也没有嚣张的机会了!”
盟军阵前,袁绍脸色阴沉地怒视着驻足阵前的李利及金猊兽王的庞大身影,阴测测地沉声说道。
“盟主所言极是。”袁绍左侧一名仪表不凡的中年男子闻声点头,眼神灼灼地盯着五百步外的李利,语气不善地沉声道:“备之前不曾见过李贼,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李贼果然骄狂自大,面对我三十余万诸侯大军竟然还敢如此猖狂,真不知道如此妄自尊大之人如何能够活到今天!”
诚然,这位能与袁绍并肩而立,且自称“备”的相貌堂堂的男子,正是去岁从已故陶谦手里接掌徐州六郡的平原令刘备刘玄德。
刘备现在所立的位置此前一直是曹操的专属,但自从刘备一月前率部前来大营之后,曹操立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刘备,自此沉默寡言,很少发表意见。就像此时一样,曹操勒马驻足在最左侧,与张扬、孙策这等前来观战的人为伍,彻底远离了盟军的决策层。而素来与他亲近的袁绍最近一直忙着准备决战事宜,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琐碎之事,甚至已经渐渐习惯了曹操沉默寡言的样子,俨然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等于默认了把曹操挤出决策层的事实。
在这种情形下,新近参与盟军决策的刘备无形中取代了曹操的位置,经常与袁绍一起商议战事,而他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的谈吐也让袁绍十分赏识。再加上刘备战斗经验丰富,虽无奇策良谋,但临阵决策能力颇为不凡,在很多问题上与袁绍的想法不谋而合。这让袁绍大感刘备着实能力非凡,常常夸赞刘备文武双全,乃当世之英雄。
面对刘备初来乍到便与袁绍打得火热的情形,各镇诸侯皆是冷眼旁观,心中却对刘备甚为不喜。但是他们也知道刘备确实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单凭武艺而言,在盟军七路诸侯之中刘备的武艺或许仅在吕布和孙策之下,甚至与孙策相差无几。
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绝非毫无根据。昔日陈留会盟时,刘备三兄弟三人三骑前去入盟,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因此没有哪路诸侯看得起他们,都认为他们三兄弟是籍籍无名之辈。然而,随后他们三兄弟联手对战吕布,力战上百个回合,最终逼退吕布。经此一战,天下诸侯都知道刘备膂力奇大,一对双股剑诡异之极,武艺十分高强,算得上是草莽英雄。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9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