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四海出黑儿


本站公告

    张围公路是指从隆化的张三营到围场这段路程。在承围公路没有修好之前,这是进入围场的唯一通道。据说最早是一条羊肠小路,清代康熙打猎到此。发现了山清水秀的围场,决定把此处设为皇家猎苑,才修的这条路。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过关于这条路具体什么时候有的,县志也没有记载。只是这黄沙铺就的里面确实极具古风,使得传说也有几分可信。

    路面是由围场当地特有的黄沙铺成,这种黄沙是附近裸露的山石长期风化而成。沙粒均匀、酥软,很适合铺路用。夏季雨水多得适合,道路冲的沟壑纵横,这时候就地取材的维护,也很是方便。

    从张三营出发,沿着公路,翻过一个叫小拨梁山头,就进入了围场境内。一进围场,风景立时一变,再不是荒山秃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山绿水。两边林立的群山都不是很高,但沟壑纵横,连绵不绝,别有一番塞北风韵。山上高大的松树、桦树、椴树以及当地特有的柞木,还有满山的灌木从,高大矮小的漫山遍野。

    清初,康熙大手一挥便把这里划成了皇家猎苑,皇上相中的地方,风光自然不必细说。

    顺着公路走,路两边很难见到几个人。因为围场这个地方地广人稀,相隔很远,才能在一个山沟里面看见个村子,有的小村子只有六七户人家。

    这时倘若是骑着高头大马,戴着黑纱斗篷,斜挎七星宝刀,在这黄沙古道扬鞭疾驰而过,真有金庸或者古龙笔下飘逸侠士出尘的意境。后面再扬起一骑尘土,用现在话说,那就更拉风了。

    尘土过后,又现出几个追兵。且追且喊道,孙长老,您就收了神通吧!!!

    ......这个......这个就不知道是啥意境了.....

    不过这样的剧本指定是郭德纲写的。

    .

    1965年,秋,天高云淡,金秋送爽,山水相映,如诗似画。

    这个时候赵四海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一个山弯里面拐了出来。车子蹬的很慢,看的出他心情不错。车座子调的很高,蹬的时候,屁股很有节奏的左右一扭。从后面看去很是别扭,他却觉得很是不错。嘴里还哼诸葛亮的空城计。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yīn阳如反掌博古通今......

    赵四海有个50多岁,是个yīn阳先生。他这个yīn阳先生,就是谁家死人了才会找他,去给画个符,查个rì子,看个坟地啥的,其他时候没啥大用。

    可他却觉得自己懂风水、知八卦;晓得奇门遁甲、五行命理啥的。这本事要搁早已那可了不得,随便找个衙门口儿,就能混碗管饭吃。却偏偏的生在这个时候,全国都在忙着建设社会主义,顾得上搭理他。空有这满身的本事,没地方施展。唉!为这个,站在他家房子的后山上没少叹息。

    今天是三梁子的老刘头走了,刘家的人来请他出黑儿。

    出黑儿是围场当地的一种叫法,就是人走了,yīn阳先生去打理后事。

    本来刘家的人要他跟着一起走,他却没那么干。把人打发走了以后,自己又泡了一大茶缸子一毛钱买半斤的花茶,喝完了才从家出来。

    为啥不一起走呢?他有他得道理啊。他觉得,大人物总得最后出场不是,书上都这么写的,让他们先去乱乎一阵子,自己最后咔嚓一上场,三下五除二的把事一办,那叫一个露脸!!!

    心里想着这些,越想越美。

    经常赶路的人都有这个感觉,越是很赶,就越觉得路很禁走,时间过去老长了还没到地方。要是不经意的走,很快的就到地方了。

    赵四海也是,一抬头,看见过河口的岔口了。一拧车把就拐了弯,又骑着二里多远的石子土路,就到了三梁子村。有二十多户人家靠山根的一个村子。

    刚到村口,赵四海就下来车子了,把身上的土拍打拍打,帽子正了正,…咳…咳…的清了清嗓子。然后才推着车子奔老刘家去了。

    老刘家石头垒的院墙不高,赵四海远远的就看见院子里头搭着的灵棚。不少的人在旁边站着,乱哄哄的吵吵着。原来大家都等着yīn阳先生来,看看时辰、忌什么属相的,好赶紧把死人搭出来,老在屋里炕上躺着算怎么回事啊。

    把车子在大门口刚支好,等了他半天的人赶紧过来问是赵先生不?

    赵四海点了点头,“恩,是我。”

    那个人赶紧的上车把上把赵四海的包拿下来,然后又说等您半天了,可把您等来了,都等着您呢,快进院子吧,边说着边往院子里面让。赵四海也没客气,头前走了。

    进了院子里面,院子里面的人见进来个人都楞了。心说,霍!这是哪个干部来了!!!立时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了。

    这家伙今天穿了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戴了个绿军帽,上衣兜别了一只笔,还戴了一副黑框的眼镜,特别像个化人。跟院子里的人一比较,显得特别出众。

    大伙都赶紧的往两边一闪,给他让出条道来。这万一自己把他衣服给蹭脏了,再讹上自己。

    看了看院子里的人,赵四海心里这叫一个舒服。也没说话,头一扬,手一背,迈着八字步就往屋子里走。

    到屋门口的时候,忽然想起该跟村里人打个招呼。转身冲院子里的人挥了挥手,还点了点头,然后才转身要进屋。低着头寻思,瞧瞧,我这派头,别说干个乡长了,县长也没问题啊。

    想着乡长的事,低头往屋里走,没想到老刘家房子是以前最早盖的那种草房,屋门框很低。梆的一下,结结实实的撞上门框了,把帽子都撞歪了,疼的他抱着脑袋蹲地上呲牙咧嘴哎吆半天。

    院子里的人从赵四海进来的时候,就一直行注目礼。这会看到他蹲地上哎吆,开始还憋一小会儿,结果没憋住嘎嘎的全乐了。

    赵四海听见后面的人乐,才想起这还在院子里呢。心想这丢人丢大发了,也顾不上乡长啥的了,低头赶紧进屋了。

    老刘头的儿子叫刘大海,在屋里隔着窗户就看见赵四海了,赶紧从里屋迎出来。到外屋的时候,帮忙的人喊他找东西,耽搁了一下。听见门口咣一声,回头看见赵四海蹲着呢。

    “哎呀,赵先生啊,你看我家这门框太低了,赶紧进屋看看碰出血没。”

    说着话上前把赵四海搀着进屋了。

    要是平时,刘大海也乐了,不过现在是一点心思都没有。给赵四海找了个凳子,又给他倒了杯水。

    赵四海坐到凳子上,摘了帽子摸了摸脑袋,起了一个大包,还好没出血。

    刘大海一边站着,觉得挺尴尬的。心里也埋怨院子里的人乐个啥劲啊。见赵四海手从脑袋上拿开了,赶忙就问:"赵先生,我爸是今个上午十一点多走的。您给看看,这个犯啥说法不?用避什么属相不?”

    在围场当地的风俗中,死人老(lo三声,就是死的意思)的时辰,还有入殓(就是装棺材里的时候)和下葬的时候,要避属相。也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说有的人八字和属相跟死去的人犯相。如果死者入殓或者下葬的时候,有犯相的属相在一边,据说可能会让死去的人yīn魂不得安宁,扰乱死者的正常轮回;还有就是对活着的人带来疾病什么的。

    赵四海听刘大海这么问,赶紧把帽子戴好,然后眼睛一闭,掐着手指头鼓捣了半天。好大一会,才睁开眼睛慢声慢语的说:“算好了,没啥犯的。就算真的犯啥,我一道灵符下去,保证也啥事没有!”

    回身端起躺柜子上的水,喝了一口把杯子放下了后,接着又说:“我看看老爷子,没啥事好搭到灵棚里入殓,老在炕上也不是个事。”说着站起来走到炕沿边。刘大海心里说,我也知道不是个事,问题是你也不早点到啊。

    农村的风俗是这样的,yīn阳先生没来的时候,尸体先放着,拿个单子盖好,胸口还要用一个犁铧子(农村的的木犁杖前面的铁尖,据说辟邪)压着。说是这样能防止诈尸。等yīn阳先生来了,看要避什么属相的,算算时辰,然后才能搭到灵棚里入殓。

    赵四海到了炕沿边,站在老刘头尸首上面,掀起单子,低头瞄了一眼老刘头后又盖上了单子。转身刚要走,忽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稍微想了下,猛的吸了口气。

    ....单子下面老刘头的眼睛是.....是睁着的!!!

    赵四海激灵一下,心突突猛跳了一阵子。

    ......妈的,真nǎinǎi的是,碰到个这个事。

    心里又立刻的安慰自己,刚才肯定是眼花了没看清楚。再说大白天的,这屋子里里外外的还这么多人,能闹妖咋的。壮着胆子来到了老刘头跟前,深深喘了一口气。嗖一下,把老刘头身上盖着的单子整个都掀起来了,压着的的犁铧尖也掀到一边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刘头猛的坐了起来。

    “......妈呀,我这个天爷爷.....”

    赵四海叫了一声,腿儿一软,窟通坐地上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