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的名片?不,是你的名片


本站公告

    最终,华夏国内的媒体并没有报道此事。

    后续的调查情况,也没有人告知尹勤,倒是朝野那边,得到了一些信息,据说海军的人追查到了某座荒岛上,起先没什么发现,等直升机过去之后,岛上有了反应。

    岛上的人逃的逃,攻击的攻击,但最终一个都没跑掉。

    事后检查,发现那里是一处制毒窝点,设备先进,产量颇大。

    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枪支弹药,有一个加强排的规模,磨掉钢印的制式武器,也发现了不少,各个国家的都有,且都是军用货色。

    这处掩藏在荒岛下的基地,应该与尹勤之前的遇到的麻丨黄丨碱事件有关,那批原料,很可能就是要运往此处,然后再制成毒丨品,由船只接上“产品”,销往各地。

    据说,查到的原料和产品,不仅仅有国内的,也有境外的。

    至于后面怎么调查,朝野也不知道内情,看来这件事情,是碰线了,以朝野的等级还不能涉及此事。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底层和高层都可以参与,但中层却失去了参与的资格。

    对于最终捣毁了制丨毒窝点,尹勤感到由衷的欣慰。此事利国利民,良心上,也到了慰籍……

    但是,对“赌船事件”的处理意见,也因为案子移交了出去,而被东瀚省搁置。显然,对于这件事,领导们有不同的看法。

    不单单是东瀚省,华夏全国的某一个阶层内,都能够看到此事的详细经过。当然,这是尹勤他们提供的经过,还有相关人员的记叙,除了一些事情有点巧合外,尹勤他们的事迹基本都是带有正能量的。

    他们看到的这份资料,没有任何评论,如果将这份资料理解为“风向标”,还不如把它理解为纪实学。

    但是话又说回来,既然通篇都是偏向正面的词汇,那么也算是一种暗示了。

    而且,此次的事情真的超出想象,某一阶层都在思考,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治下,自己该如何处理?还有上面的态度究竟如何?作为领导,是该趁热打铁,从这次的意外冲突中领会开拓海疆这一信号,并赶紧跟进。还是该明哲保身,等更大范围的交流后,有了定论再……

    等等,到那时候,就没有所谓的“再”了。等有了定论,自然就不需要作出选择,那时候,最多只能算是遵从指示,而不是锦上添花。

    让人举棋不定的是,“锦上添花”未必就能走对路线。

    一时间,沿海省市的一些领导,对尹勤这个名字,有了新的认识。好事者当然会帮领导去调查一、二,真有能力的,便搞到了一些尹勤的资料。

    至于那些远离沿海地区的领导,则在思考中冷眼旁观,等着吸取“经验”或者“教训”。

    干部交流,从来都是天南地北,尤其是有望上进的大员们,指不定,将来就会被分配到沿海的省市去,多长点见识,也是好的。

    ……………………………………

    同样纠结的,不仅有大领导,一些准备靠“意外”出头的人,除了暗暗叫苦外,大部分都停止了行动。

    如果没有尹勤的事情,他们“意外”逮到一些新划定的执法范围内的违规现象,还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质疑声,表示自己的行为纯属意外,并没有要对外引起争议的意思,根据新的规定,他们能够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但是现在……第一个可以说是意外,不过后来者,在享受有例可循的待遇时,也就成了有意识的行为。

    管你是不是真的意外,自由心证即可,人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在报告中,肯定要把尹勤他们的例子拿出来。问题是,尹勤他们的例子,还没有定论呢,到时候尹勤的案例,是当作正面依据,还是当作反面依据,那就不好说了。

    魏兵成,也在纠结于此,做还是不做?能不能做成?

    原本,他已经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了,正准备去堵一下某艘违法倾倒废弃物的船,然后追远点,这样就算是新公布的海疆内,第一起执法案例了。

    哪知道,海上出了大事,这让他犹豫起来。与此同时,已经盯住的那个目标,未必就会在这段时间内再次活动,之前的计划算是泡汤。

    魏兵成在这件事上和家里有不同的意见,他父亲是不同意他这样冒险的,但魏兵成觉得,既然风向定了,那么早出头,不仅能够占得先机,同时也好蹲在“山头”上再观望,不行的话,再下来好了,大不了调动个单位,两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他以往的资历在那摆着呢,别人最多说他“有冲劲”,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

    可惜,尹勤也是这样想的,并且提前做了,而且捅出了大篓子,但偏偏又化险为夷了,还讨了个让高层都举棋不定的大彩头,只好暂时压一压。

    完全可以用“跌宕起伏”四字来形容,加上幕后的故事,就更有说服力了……

    前世的尹勤,确实不如老魏,当年他可没有这种谋虑。但现在的尹勤,比起魏兵成,或者还有超出。

    之前的一些行为,已经成了铺垫,相信那些调查尹勤的部门,应该得出了符合尹勤猜想的结果——尹勤同志,滑头或许有些,脾气或许有些,但基本上,还是党的好干部。

    他胆大,肯干。虽然有点灾星气质,有点野蛮强硬的作风,可他目前经历的事情,并没有造成什么灾难性的后果,反而都化险为夷了。这一点,不论是对他个人,还是对集体,都有如此。

    从尹勤同志在狗牙坪受伤等等事件中的表现看来,他是个懂得顾全大局的。同时,尹勤有自学精神,水平还当真不错。他明白与时俱进的重要道理,并且在接近一年的工作生活中,多有出彩的表现。比起那些不干事的人,尹勤目前被调查出来的履历,简直优秀……

    此外,尹勤还得到了一些老干部的歪嘴,无论是军方,还是党政方面,居然都有过问此事的宿老,甚至元老……

    因此,关于尹勤的调查报告,显得很客观,同时充满了正能量。至于那些“断人手脚尹队长”的牺牲品,也就成为了“野蛮作风”的概括内容。

    用退居二线的前省委书记、前部长,关山越同志的话来说,他见到尹队长的时候,尹队长还是个“穿军装的毛头小子”呢,做事“直截了当”一些,有问题吗?军人做事,就当如此!警察怎么就不是兵?

    在老干部中都很有份量的关山越同志这样说了,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因为关山越同志,在建国那一批人中,虽然算是小字辈,但到了现在,已经妥妥是爷字辈的人,以后是要盖旗子,接受国家领导人送别,去八丨宝丨山的……

    这属于意外之喜,尹勤就算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共同附身,也不可能算到这一点。

    因为连尹勤自己都不知道,他坐长途车回家,还能遇到打酱油路过的爷字辈人物,顺便还帮了对方一个大忙,又勾起了对方的回忆,调查人员都对此表示惊叹,心说:怎么遇到这事的不是我……

    谁能想到关山越同志还有坐长途汽车的可能性?

    不过说到底,还是尹勤之前的基础打得好,意外成了有力的助推器。

    即便有人看出了尹勤的行为中,透出一股刻意的味道,但毕竟不可能知晓尹勤是重生者,只能当作尹队长做事火急火燎,东一榔头西一棒,可偏偏运气很好。

    …………………………………………

    风平浪静的盐巷,真的就风平浪静下来,尹队长在玉湖市休息了四天后,回到了盐巷。

    又是半个月过去,盐巷依旧风平浪静,只是尹队长似乎彻底和镇委、镇政府剥离开来,除了该交的报告,以及该有的任务和指示,便没有别的交流,仿佛盐巷的治安中队和当地政丨府,不再是处于华夏社会中,而是真的成为了机器里的两个零件,一切公事公办,既没有了矛盾带来的刁难,也没有了关怀带来的便利……

    这天,尹队长和古老三、孙丽颖等人又坐到一处,一起吃了个饭。

    席间,尹队长告诉古老三,不用担心柱子的事情,柱子有立功表现,以前的案底也不严重,判三缓五,很快就可以回来。

    古老三很清楚,尹勤的努力或者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有关方面更加放心年书记……

    末了,尹队长和孙丽颖同行,请她去自己办公室坐一坐。

    路上,尹勤递了一张卡片给孙丽颖,卡片是对折的,摸在手上有些厚。

    孙丽颖接过,笑道:“怎么,是你的新名片?这次,你是肯定能得到你想要的了吧?”

    尹勤转身站定,说道:“我就算了,倒是你,很镇定嘛……我的名片?不,这是你的名片。”

    孙丽颖目光微动,单手用手指撑开了折起的名片,上面果然是孙丽颖的姓氏“孙”,和她的电话号码,没有其他的头衔标注,单纯的联络用的卡片。

    孙丽颖叹了口气,脸上反而像是剥下了一层面具,变得生动不少,她问道:“怎么,准备把我抓起来?”

    尹勤没有回答,他问道:“我很好奇,我拿到的钱中,有没有……毒丨品带来的收益?”

    孙丽颖同样没有回答,她自顾自说道:“其实那些人来找了古老三,却没有来找我,我就猜到了一种可能性……这次,还真是意外呢!对你是,对我也是,不过,也许同样算是解脱。还要谢谢你,发生了这些事,看到了这个,还肯帮我遮掩。如果是别人搜到了这张名片,现在估计我还被羁押在某处呢。”

    尹勤打量一眼外表光鲜,但明显又消瘦了一些,仿佛成了一具空壳人偶的孙丽颖。

    “我很想听听其中的事情,这可关系到至少两条……不,四条人命。我有我的规矩,不管怎样,希望你能够告诉我事实。”

    “好,我都告诉你,但你可能要失望了,我可不是什么‘地下女王’之类能够引起人征服欲丨望的女人。”说着,孙丽颖露出一个以前常见的媚色笑容。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