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帝王杀戮


本站公告

    胡惟庸案、蓝玉案从开始到结束,历经十七年,大明开国的臣武将基本被诛杀殆尽,朱元璋龙御归天之后,洪武三年册封的侯爵以上元勋,仅有耿炳一人而已,从龙求富贵的人死亡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这数起大案之中,朱元璋以锦衣卫为鹰爪犬牙,侦骑四处权倾天下,仅凭一张锦衣卫驾贴,就可以随意拘捕朝廷二品大员,同时朝廷官员之间诬告成风,亲朋友好转眼成为生死仇敌,骨肉父子顷刻间怒目相向,为求活命肆意诬告。处罚时候大兴株连做法,一人获罪全家遭难,甚至祸及家族、姻亲。

    被捕官员进入锦衣卫诏狱,真可谓九死一生,受尽各种非人酷刑,钩肠扒皮火烙水烫,就算仅仅听一遍,就会让人不寒而栗。锦衣卫诏狱冤死之人不知道有多少。

    于此同时,作为朝廷审理案件的司法衙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三法司,沦落成锦衣卫的附庸,仅仅变成定罪量刑的招牌,也就是说一个人该死还是该活,锦衣卫已经定下基调,只是让三法司出具正式的判决书而已。当然,所有锦衣卫的行为都受到朱元璋的指使和默许,对案件的定xìng量刑也是要看朱元璋的心情。

    所有官员都陷入惊恐之中,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遭难的会不会是自己,人人自危天天害怕,官员家属早上惜别晚上相见则欣喜不已,好不容易又多活一天,整个大明管理体系已经失去管理的功能。

    理所当然,当国家因为杀戮几近崩溃之际,呲牙咬人的走狗就成为代罪羔羊,所有的过错都被推到锦衣卫身上,朱元璋为平息臣怨气,诛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然后在群臣的歌功颂德中继续做他千古一帝的美梦。

    纵观洪武朝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三十年的杀戮斗争史,前十年对外以扫除北元、对内休养生息为主要目标,朝廷政局还略算安稳。从胡惟庸案以后,一个大案接着一个大案,前一个案子还没有株连杀完,后一个案子就再举屠刀。这几个大案,都以谋逆和贪腐为名,可是那些死去的人,真的都于此有关吗?

    除去这有名的四大案,那些针对官员牵连几十数百人的小案不知凡几,一部御制《大诰》,所罗列的案例以及刑法,让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耿府书房内,耿炳慢慢的说,朱允炆静静的听。言者泪流满面,听着心惊肉跳。耿炳作为亲历目睹那一段血腥时间的见证者,有些事不知道全貌,可是真实见过人世间的悲惨。谁家妻女被卖入乐户为jì,谁家儿孙成为官家奴仆受尽打骂,谁家亲戚被株连流放充军,受尽折磨而死。这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悲惨往事,让朱允炆听着都害怕,听着都反胃。

    实在想不到,那些读过圣贤书的人,在权力的胁逼和刺激下,能够如此的坏,坏到无法想想的地步,普通人可以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朱允炆怎么想都无法想象,都是吃大米白面长成的人,竟然可以如此邪恶,如此残暴,这样的人只能把他们看成两脚狼而已,诡异的是大明众多官员,都不自觉的变为两脚狼,还以此为荣,却不知今天害了别人明天成为他人的血食。

    朱元璋的杀戮,在大明以前的朝代,可谓亘古未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也有部分腐儒为长者讳,无限夸大这些杀戮中包含的反腐正义,还说诸多开国功勋之死皆因其有不法事,可是仔细想来,纵然真的有贪腐和不法事,但罪不至死。如此大量的残杀,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解释为朱元璋一种病态的心理,滋滋不倦的以杀戮为乐,所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他倒有无穷的乐趣,可怜天下臣子只有无尽的苦难。

    在朱允炆前世今生的记忆中,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屠杀,可谓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作为一个历史票友,他也曾苦苦的思索为何如此,为何勤劳善良的中国人,煌煌青史中都是血腥的杀戮;有着几千年生命力不绝的儒化传承,养出的大都是两脚狼式的人物。在耿炳低沉、悲伤的诉说中,朱允炆似乎想通一些东西。

    在朱允炆记忆中他所知的历史里,大规模对开国元勋加以杀戮和清洗的朝代有三个。第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第二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个就是天朝太祖。

    中国自古朝代更替不断,大大小小权力被取代的游戏玩过几十次,对敌人的残忍和杀戮还可以略微理解,可是对自家臣子和战友如此憎恨和整治就难以理解。

    把这三个时代并在一起,就可以看到很多相同和不同的东西。

    相同的是,刘邦、朱元璋等人在所有朝代帝王中都是贫贱出身,刘邦是地痞亭长,朱元璋曾是贱民为僧。化水平不高,估计这两位曾经连论语都读不全,所谓刘项不读书,朱元璋也差不多。都在登基为帝以后,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杀害昔rì的臣子和战友。后世史学家的分析,不外乎王权控固论和心理自卑论,这两种论调有一定的道理。

    心理自卑论的说法是刘邦、朱元璋出身低贱,在那些士大夫面前不可抑制的产生自卑心里,因自卑而求自尊,因自尊而敏感,因为敏感而杀戮。比较一下,朱元璋还真有点自卑心理,从他诸多的字忌讳可以看出这一点,可是刘邦好像没有,刘邦在萧何、陈平、叔孙通等人儒士人面前,还真没有自卑。

    王权控固论的说法是刘邦、朱元璋带着一帮兄弟打下江山,自己坐上龙椅当上皇帝,还要传给儿子孙子以及后世,要让自己创建的江山千秋万代国祚永存。可是那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臣子,都变成些骄兵悍将,除了自己谁也管不住,为了自己死后儿子能稳稳的掌控江山,就要把这些给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都统统杀掉。这个论点有几分道理,可是朝代更替又不仅仅是刘邦、朱元璋玩过,为何别人没有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刘秀杀过吗?杨坚杀过吗?李渊杀过吗?赵匡胤杀过吗?

    没有,最低没有大范围的屠杀功臣,可是开国帝王屠杀功臣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的心理习惯,‘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成了人们的共识,‘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成为出世保命的准侧。就连被誉为完美帝王第一人的刘秀,民间也要编排一出斩铫期午门外碰死马武马子张的戏;就算是被后世儒家多有赞誉的赵匡胤,民间也编排醉酒误杀郑恩郑王爷,宫门外逼反陶三hūn的戏。可见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熏陶教育都难以抗衡兔死狗烹的习惯认知。

    所以说心理自卑论和江山控固论不足解释这种杀戮的本质内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几位出身低微的开国君王,面目憎狞高举屠刀戕害有功臣子?

    从这几场杀戮的对比看,在范围上刘邦的屠杀人数最少,只杀死数位异xìng王,其中以兵仙韩信之死让后人最为惋惜和伤感。朱元璋的屠杀范围就扩大很多,囊括大明整个官场,不但包括那些被说成骄兵悍将的勋贵,还包括京城地方坐堂办差的官,无论是前期归附的臣还后期科举入仕的学子都难逃浩劫。而第三场劫难范围更为广泛,天下官民,三教九流,亿兆百姓都被波及。

    为什么会发生,不仅仅是来自人内心的自卑和邪恶,也不仅仅是因为私利的传承,而是历史选择让他们开创、选择和制定一种新的国家体制。正是因为体制的选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选择了同样一种方式——杀戮。刘邦以消灭造反为借口,朱元璋以反贪为理由,后世以运动为方式。

    朱允炆曾经读过的教科书说,古代朝代更替就是穿新鞋走老路,就是老调重弹换汤不换药,是地主阶级斗争之后的更替,用大师兄的话说就是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不外乎就是嬴家的地主被消灭,刘家地主走上台;元朝地主被赶跑朱家地主把权力掌控。

    有点正确,可是那些脑残的教科书作者从来不会思考。刘邦、朱元璋是造反起家,赶跑的前面一个地主当上皇帝,把秦朝的帝王集权火锅店变成刘家的,把元朝的帝王集权火锅店变成朱家的。火锅店还是那个火锅店,刘老板、朱老板换了汤,还要换几味自己喜欢的主料,就是因为要换新料,就必然产生杀戮。

    具体说就是刘邦选择郡县制,朱元璋要终结丞相制。古代开国君主除了这两位以外,其他人都没有想着换主料,所以君王和臣子都相安无事皆大欢喜,你当你的皇上,我享我的富贵。最多就是在更换店家姓名以后,把几味主料更换名字而已。李渊建立的大唐还是刘邦选择的郡县制,改名为左右仆shè的那个官职还是丞相而已。

    不就是老板要给自家火锅里换几味主料吗,换就换呗,和咱打工跑腿的什么关系,至于那么狠心的要杀人吗?如果事情真的如此简单,那就好办啦,天下太平其乐融融。可是,换料意味着打工跑腿人的利益和习惯受到很大的影响,老板不狠心换不成!

    大秦就是郡县制呀!刘邦、项羽推翻大秦以后,刘邦被扔到汉中为王,其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取关中定都长安,逼死项羽登基为帝,不就是郡县制吗?为何还要选择郡县制?

    事实并非如此,秦是郡县制,大汉后来是郡县制,可是在推翻暴秦以后,在帝国的体制上需要一次智慧的选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