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存档资料以后,朱允炆看的是心惊肉跳,被当做靠山利刃的月老师弊器,和这个真实的世界相比,还是很脆弱很渺小,稍有不慎,弊器就会把他带入歧途,一个自狂自大的歧途。
月老师写的神器,来自官方《明史》,辅以各种野史笔记,虽说资料来源广泛丰富,但是毕竟是经过人为删减的东西,是官家愿意让后人知道的信息。相反还有很多信息不想让后人知道,加以毁灭掩盖。朱允炆通过看资料,和这个时代人谈论倾听,了解很多不曾知道的东西。例如惨绝人寰的殉葬制度、朱元璋下令杀俘、红巾军的暴虐残忍等等。
再联系到他拼着老命都要消灭朱老四,保卫种/马大业这个宏伟目标,对朱老四的了解,全凭月老师的弊器,朱老四什么时候会进攻,如何进攻,他部下都是那些人,都做过怎样的迷信宣传等等。如果真实的朱老四是那样,朱允炆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可是这是真实的朱老四吗?显然不是,月老师写的,都是朱老四想让人知道的东西。他不曾让人知道的软肋、他的缺陷到底在哪里,是什么,就需要在真实的世界里打探寻找。
为此,朱允炆想到锦衣卫,这个被咒骂几百年的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只有这些锦衣卫,才能找来朱允炆想要信息。他先派出一些锦衣卫密探,传回来一些信息情报,不过都是表面的东西。朱允炆为了更好的刺探现在的战争情报,也为后期管理统治做准备,就想把锦衣卫重新组建起来。
锦衣卫是帝王一把刀,而且是绝世妖刀,在洪武时期,为朱元璋肃清吏治,屠戮功臣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也因为这样,锦衣卫恶名在外,天下尽知。蓝玉案以后,朱元璋为了稳定朝廷,安抚众多官员当众焚毁锦衣卫诏狱刑具,并昭告天下,限制锦衣卫权限,所有案件全部交给三法司处理。锦衣卫恢复基本的护卫皇帝职能,不在是帝王曾经血染天下的那把妖刀。
建帝登基以后,崇尚礼仪教,自诩周公信徒,自然不会重新启用锦衣卫。十几年过去了,锦衣卫中一些人老死病故,一些人散落他方,还有一些人不适合做情报工作。锦衣卫指挥使邓铭,开国六国公之一卫国公邓愈的孙子,因为恩荫担任此职,整天等吃混喝,无所事事,这个世家公子带领的锦衣卫,已经不复当年风采。
朱允炆想要建立一个情报网络,就必须重新组建锦衣卫。他把这个想法拿出来和几个看重的大臣商议,刚一提出就遭到几位大臣的极力反对,而且还异常激烈,没有半点妥协的余地。
今天已经是第三次讨论这件事,讨论的让朱允炆都烦透了,心情一团糟。给几位重臣好说歹说就是不行,不配合不支持,一旦朱允炆要强行安排,几个大臣往地上一跪,像泥人雕塑一般,啥话都不说,反正就是不行。
平心静气想,洪武朝的诸多大案惨案,牵连无数,尸横遍野,都是朱老爷子授意,锦衣卫背后推动。臣子们不敢批评太祖皇帝,就只能把这一盆子脏水泼到锦衣卫头上,他们反对也是难免。洪武时期有胡惟庸李善长之祸,武有蓝玉冯胜之难,谁也不想半夜在家,突然闯进来一拨人,不拿刑部公,就持一张驾贴,把一家老小都扔进大牢,最后还有牵连七大姑八大姨。这些大臣,为国为己,都不愿意让锦衣卫这把绝世妖刀重现天rì。
他们几个之所以反对重新启用锦衣卫,主要是锦衣卫名声太臭,洪武时期,锦衣卫出行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但是臭名扬天下,更担心朱允炆以朱元璋为榜样,视臣子如草芥,恣意杀戮,朝堂陷入恐怖之中。
当然,朱允炆也知道这几个大臣强硬的反对,还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
建帝重无谋,遇事无断的形象,在这些臣子心中还没有消退,总是以为皇上重新启用锦衣卫是一时心血来háo,只要给皇上说明锦衣卫存在的害处,皇上就会回心转意,重新依靠他们臣治理天下。
第二、朱允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凡是国家大事,总会和他们讨论,最后做出决定,让这几个人有点飘飘然的感觉,觉得他们才是大明的掌控者。
第三、固执,一种发自骨子里的腐儒的固执,凡是一切不符合孔孟之道的东西,都会反对;凡是有不良记录的东西,都一概不要,从不考虑改变和调整。
对于这些原因,朱允炆心知肚明,也曾意图开导说明,不过那几个人就是不信,就是不同意。朱允炆总不能说,他知道几百年以后的事,锦衣卫这种特务组织,以后的朝代很多的国家都有设置,美国有zhōng yāng情报局、俄罗斯有克格勃,以sè列有摩萨德。后人都在骂明朝的特务组织,不过都还是组建自己的特务组织。毕竟,治理国家不是每一件事都是要在阳光下进行,还是需要一些人如掏粪工人一样,做些许灰暗肮脏的事情,生活在黑暗中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保家卫国。
现在该怎样破这个局,锦衣卫能顺利组建启用,还不让几位大臣过分担心,朱允炆坐在椅子上,用手按压着太阳穴,时间过去很久,大臣依然沉默的跪着,朱允炆依然无言的坐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允炆没怒气消退,头脑冷静。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和大臣过招的种种情形回想一遍,再整理一下这件事的目的,和他们反对的理由和心态,朱允炆慢慢有了决断。
朱允炆喝口热茶,踱着步子,走到几位大臣面前,盯着这几个他非常器重的人,看着这几个可以保卫自己,愿意为了理念忠诚慷慨赴死的臣子,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他缓缓的对着几个人说:“朕意已决,锦衣卫必须组建,而且尽快启用,你们的劝谏朕都明白,不过朕不会更改心意。”
礼部尚书陈迪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挽回和阻挡的机会,他们几个已经是第三次采用这种方式劝谏皇上,皇上没有像太祖皇帝那样当庭打屁股已经是格外开恩。不过,这样的结果让陈迪心痛不已,那个恐怖的时代又要来临吗?陈迪趴在地上,带着哭声回禀:“皇上三思呀,锦衣卫权柄太重,恣意行事,视朝廷律法为儿戏,贻害天下,会败坏皇上的仁德之名。望皇上三思!”
徐祖辉、卓敬、杨士奇也都磕头,齐声劝谏:“皇上三思,锦衣卫万不可重新启用!”
朱允炆没有生气,继续用平稳的语气说:“朕知道你们的担心,也知道你们忠君忠国,可是锦衣卫对现在的朝局非常重要,不能不启用。北边战事已进行一年有余,葛诚死后,消息不通,朝廷连北平的一点信息都没有。坐在京城,闭门造车,怎么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而且,还有北元余孽,一旦他们再次完成统一,就又是朝廷之害。锦衣卫虽说昔rì有过错,但是他们刺探敌**情方面,也是很有作用。徐祖辉,朕说的对吗?”
徐祖辉答道:“皇上所言不虚,洪武时,朝廷历次对北元用兵,锦衣卫刺探的情报,为大军出了很多力。不过,皇上,锦衣卫也曾经害民害官,洪武朝作恶多端,是在朝廷一大祸害。臣请皇上明察。”
“这些朕也知道,锦衣卫只遵皇命,蔑视百官,所有刺探缉拿,不经三法司,在很多事情上,确实为恶甚重。朕意,锦衣卫启用后,多加限制,只用其刺探军情,察访各地隐情为主,没有缉拿官员的职责和权力,只是作为朝廷决策的依据。尔等以为如何?”
朱允炆如此说,也算是一种退让,几个臣子能听出来,不过还是不愿意支持,都继续保持沉默。
朱允炆继续说:“朕意,锦衣卫启用之后,更名为禁衣卫,禁止的禁,不穿飞鱼服,依律便衣行事,没有缉捕任何官民权力。禁衣卫隶属兵部管辖,仅作刺探军情的机构。”
跪着的几个人,都抬起头来,没有一个人说话。皇上做出退让,他们该怎么办?难道还是要继续劝谏,继续反对吗?或者就此同意,同意之后皇上会不会改变决定?
“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朕也不想任何人漠视朝廷律法,有罪不经三法司审理。朕以后也不会给禁衣卫更大的权力。最后,朕要说的是,你们几个可以不同意,但是不代表朝廷所有臣子都会如你们这般,敢于劝谏朕。”
朱允炆说完,静静的看着他们几个人。过一会,对着站在墙边的那个武将一招手,说道:“邓铭,今天就会同他们几个,重新梳理原锦衣卫所有人员,只遴选各类jīng于情报刺探的人员进入禁衣卫,最多组建万人左右,其他人员由兵部另行安排。兵部主事胡濙调入禁衣卫,委任为禁衣卫佥事。禁衣卫指挥使品秩降为四品,隶属兵部管辖。你们几个,今天就拟出禁衣卫的条例。”
朱允炆说完,也不等地下臣子回答,就拿起桌上夏元吉的密奏,走出谨身殿,带着吴亮和思琪向乾清宫走去。只有他这个当皇帝的离开之后,几个臣子才会理xìng的考虑刚才的安排,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他们依然还是反对,朱允炆只能另外启用他人,大明朝听话的官员更多。
朱允炆刚甩开书房内的烦恼,没想到,乾清宫内一个麻烦还在等着他。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īng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