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金恭允奏道:渤海国宣王大仁秀亲自来收复江南,其势锐不可当。现在将门之后金昌勇已经无力再战,派别人去更是不堪设想。依臣之见,此战不宜再打下去,应该主动向大仁秀求和。
宪德王金彦升道:现在大仁秀屯兵在江南,就算我们不想再打下去,他不肯退兵又该如何是好?
金恭允道:大仁秀已经重新占有江南,我们再帮他实现追杀叛臣的目标,他就没有理由不退兵。
国师道义和尚奏道:本和尚还有一计,可使大仁秀欣然退兵。
宪德王问道:国师有何妙计,快快奏来!
道义和尚道:在雪岳山陈田寺,软禁着一个渤海国僧人,他法号叫贞素,却是渤海国王族成员,原名叫大能信。十年前渤海国康王大嵩嶙派使团出使rì本国,贞素是这个使团的副使,担负着向rì本国天皇呈交灵仙法师手抄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任务。使团的船在海上遇到强大风暴,贞素副使乘坐的船竟然漂流到新罗国来了。当时新罗国元圣王金敬信正担心渤海国会来收复江南土地,就把贞素扣留下来当做人质。那时本僧刚刚从大唐求法归来,在雪岳山陈田寺弘法,听说渤海国和尚贞素身上带着rì本国灵仙和尚新译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就请元圣王把贞素交给陈田寺看管。这十年,贞素一直在陈田寺讲经,外界无人知晓。本僧的妙计就是送渤海国和尚贞素法师带着佛经归国,用佛法来化解两国的怨恨。
昭圣王道:这是佛家的事,就请国师去安排。只要能使大仁秀退兵就好。
于是,宰相金恭允派人去给驻在开城的金昌勇下达命令,立即拘捕张才智,送交渤海国宣王处置。同时国师道义和尚派人到雪岳山陈田寺,把软禁在寺中达十年之久的渤海国和尚贞素法师送到开城,让金昌勇把他送还给宣王大仁秀。
金昌勇得到宰相的密令,立刻摆了个鸿门宴,在酒宴上把张才智生擒活捉。两天后,雪岳山陈田寺的和尚又把渤海国僧人贞素送到开城来。金昌勇用囚车载着张才智,用轿车载着贞素和尚,再修书一封,派人送到渤海军大营,向宣王大仁秀请求议和。
宣王大仁秀不仅得到叛贼张才智,还得到失踪多年的高僧贞素和尚,真是喜出望外,当即给金昌勇写了回信,同意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界,相约共同设立边界标志,各守本境,互不侵犯。金昌勇对这样的结局是求之不得。于是,宣王大仁秀留下西京鸭绿府都督关庆余,和南京南海府都督赵庆利来处理善后,其余人马班师还朝。
宣王大仁秀登基第一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张才智之乱,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收复了大同江南岸大谷城等十四县,使失陷二十多年来的江南土地重归渤海国,渤海国南部二府迅速恢复生机,这就预示着渤海国的中兴大业正在迅速展开,长白山前后左右五千里锦绣山河将大放异彩。
张才智叛乱被宣王迅速平定了,许多因张才智叛乱而拖延下来的大事又重新摆上rì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大唐皇帝上表讨封。大唐皇帝历来册封的渤海郡王和国王都是大祚荣的嫡系子孙,现在王权转移到大野勃的嫡系子孙手中,是一次改朝换代的大转折,取得大唐皇帝认可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讨封顺利成功,就必须派个十分得力的使臣。宣王大仁秀一直在考虑这件事。他把满朝臣属逐个想了一遍,觉得只有取得过大唐进士荣誉的大内相乌海光才能胜任。
宣王大仁秀将大德新的安葬事处理完毕,立即召见乌海光,说道:孤王登基已近一年,向大唐皇帝讨封刻不容缓。
乌海光奏道:臣已替基下备好表,只等基下任命使臣。
宣王道:这次讨封任务艰巨,只有你这位大唐进士出马,孤王才能放心。
乌海光道:臣愿为基下奔走。
宣王道:让二王子大多英做你的副手。还要有个使节去rì本国沟通贸易。
乌海光道:政堂省右允李承英可以胜任。
宣王道:李承英有勇有谋,担任赴rì大使,可以定下来。
公元八百二十年,大唐元和十五年,渤海国建兴二年,大仁秀以权知国备身份,派乌海光和大多英为正副使臣,带着贡品和讨封表,到大唐长安,向大唐皇帝上表讨封。与此同时,李承英率领使团赴rì本通商,也踏上旅途。
这时的大唐长安城,正经历一场政治动荡。老皇帝宪宗李纯平定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叛乱,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河朔四镇分裂割据的局面,大唐江山重归一统。宪宗皇帝就想长生不死,永坐江山。他听了宰相皇甫博的献媚,深信佛祖能保佑他长生不老,就把法门寺的佛骨迎到宫中,供奉三rì,再在长安各大寺院巡回供奉,掀起一股官民迎佛骨争施舍的热háo,贪官污吏乘机敲诈勒索,许多百姓为此倾家荡产。刑部侍郎韩愈上书劝谏,竟被贬为háo州剌史。
迎佛骨的盛事刚刚结束,宗正寺卿李道古又向宪宗皇帝献媚说,道士柳泌能制长生不老药。宪法宗立即把道士柳泌召进宫来炼金丹。柳泌炼了一大盆金丹之后,领了赏金还想做官,就对皇帝说,金丹虽好,不如仙草,天台山就有神仙种的灵芝仙草。宪宗皇帝又信以为真,就敕命柳泌去做台州剌史,专门采集灵芝仙草。一时间,采集灵芝仙草又使众多官员和百姓深受其苦。
宪宗皇帝李纯古稀之年服了大量金丹药和灵芝仙草,肝脾受损,xìng情暴燥,左右宦官稍有不慎就要被责打和杀头。宦官们都惶惶不可终rì,内侍总管陈弘志乘机发难,在这年正月初十的深夜,把走火入魔的宪宗皇帝勒死在龙床上。
渤海国使臣乌海光和大多英来到长安的时候,陈弘志等宦官刚刚拥立宪宗第三子李恒继位。穆宗皇帝李恒改元长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穆宗李恒登基,就把老皇帝那一页翻过去,对渤海国王权的转移也就不太在意。穆宗皇帝接到大仁秀的讨封表,又听了乌海光和大多英的陈诉,并不觉得渤海国的王权转移有什么不好,很爽快地降下诏命,册封大仁秀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国王,并赐锦帛玉器,并派钦差大臣李重玉持诏宣抚渤海国。
大唐钦差李重玉来到渤海国,颁布了皇帝诏书。这就让宣王大仁秀欢喜若狂。一个非正统的夺权者,得到大唐皇帝册封,成为名正言顺的渤海国王,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大喜事啊!宣王大仁秀倾尽所有的热情和孝敬来接待钦差。钦差李重玉也对宣王政权极力赞扬。大唐宗主国和渤海藩属国之间亲密亲系又恢复到王大钦茂时期的热度。
在上京欢腾的rì子里,却有一个人悲痛yù绝,那就是副王妃高如玉。她和大德新结婚五年多,恩爱正浓,突然yīn阳两分,怎能不悲伤呢?现在别人都在欢呼胜利,高如玉却只抱着三岁的幼儿暗自悲泣。王宫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副王妃的悲痛,只有她的娘家父母想到了。高德善夫妇特意到宫中来陪伴女儿。可是这样的陪伴只能是短暂的。母亲很替女儿担忧,她小小年纪,却贵为副王妃,难有再嫁的可能,以后的rì子可怎么过呢?
高德善夫妇冥思苦想,终于为女儿想出一个重获新生的好办法。这天母亲就向女儿进行了好一番劝诱。
高夫人向女儿说道:女人没了丈夫是最痛苦的事情。你想没想过再嫁呢?
高如玉道:妈妈不要说了。我是副王妃,再嫁可比登天还难。我就陪着我的儿子过一世了。
高夫人道:要想嫁给王室以外的人,当然是比登天还难。要是嫁给王室之内的人,却也不难。
高如玉道:妈妈想说什么呢?王室之内指的是谁呀?
高夫人道:我说的是二王子大多英。论年龄,他和你同庚;论身份,他是未婚王子,有可能被立为新的副王。
高如玉道:只怕他早已有了意中人。妈妈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了,免得让人笑话。
高夫人道:我只是给你指一条路。成与不成要看你是不是去争取。
高如玉嘴上虽然说不让母亲再说下去,可心里却起了烈火,从此就陷入了单相思,每天都在反复想着同一个问题:大多英平时对自己一向是客客气气,恭恭敬敬,谁能知道他心里有没有喜欢过我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