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迎皇诏康王登基


本站公告

    ()    渤海国使张仙寿来到大唐都城长安,向鸿胪寺报号。鸿胪寺卿乔正章立即派人把他软禁起来。原来这时正有另一位渤海国的使臣在等待皇帝召见。那人是大宏伟派来的讨封使臣孙祥林。孙祥林向鸿胪寺申报的觐见理由是,王大钦茂病逝,临终前留下禅位诏书,禅位于大内相大元义,大元义又不幸病逝,其子大宏伟权知国事,请求册封。而张仙寿申报的觐见理由是,王大钦茂被国贼大元义谋杀,王子大嵩嶙权知国事,请求册封。两个使臣为两个主子讨封,表内容又相去甚远,引起了鸿胪寺的jǐng觉。鸿胪寺卿乔正章把两个使臣软禁起来,再向宰相请示处置办法。宰相李泌派人向平卢节度使查询,才确认张仙寿的使命可信。

    张仙寿被软禁了两个月之后,才得到觐见大唐德宗皇帝的机会。德宗皇帝看了张仙寿带来的表,知道渤海国发生了动乱,老国王大钦茂遇害身亡,很为大钦茂挽惜,向张仙寿说了许多安慰的话。

    德宗皇帝说道:大钦茂是大唐的四朝元老,在安史之乱中为朝廷做出过贡献,把渤海国治理得繁荣昌盛,堪称列国诸候中的楷模,可惜晚年有些胡涂,让大元义这样的国贼有机可乘,竟被国贼谋杀了。朕为失去大钦茂这样的藩王深感悲痛。

    张仙寿奏道:所幸王后继有人。三王子大嵩嶙雄才大略,平定乱党,深得民心,定能为陛下善治海东。

    德宗皇帝道:朕盼望大嵩嶙能像大钦茂一样忠诚皇室,为朕分忧。朕将派钦差大臣前往渤海国颁诏,册封大嵩嶙为国王,并赐锦帛珍宝等物。伪王大宏伟的使臣就地处决了吧!

    张仙寿道:臣替大嵩嶙谢陛下隆恩。

    张仙寿奉诏监斩了孙祥林,又等了二十余rì,才和大唐钦差大臣殷志瞻一起离开长安。他们来到渤海国上京的时候,已是隆冬季节。大嵩嶙盼望已久的大唐钦差终于来了,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带着百官迎出百里之外。

    公元七百九十五年,大唐贞元十一年,正月初一,大嵩嶙遵照大唐皇帝诏命,在上京王宫正式登基,称渤海国康王,改元正历。正历康王降下圣教,册封张hūn梅为贵妃,乌士元为大内相,张仙寿为左相,大宏森为右相。经历过一年多的动乱之后,渤海国又重新恢复了有序的统治。

    大唐钦差殷志瞻在上京受到渤海国君臣的热情恭敬和款待,也听到了一些让他感到不安的传闻。他觉得大元义乱国案还有许多迷团,钦差还朝时无法向皇帝说明白,有必要对康王做些引导。这天,他单独和康王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殷志瞻问道:大元义乱国,非同小可。不知康王基下对其余党是如何处理的?

    康王道:大元义是挟国王以令百官,如今大元义已死,百官纷纷弃暗投明,本王以宽仁治国,对投明的人一律从轻发落。

    殷志瞻道:除恶不尽,必有后患。大宏伟这样的乱臣贼子是不可轻易放过的。

    康王道:大宏伟患了痴呆症。渤海国遵循大唐律法,有十不杀,痴呆人就是其一。

    殷志瞻道:大唐律法不能这样曲解。乱国之贼,十恶不赦。不要说是痴呆了,就是死了,也要掘坟斩尸,以儆后人。大宏伟不仅是协从,他还向皇帝上表讨封,是不折不扣的国贼。

    康王道:钦差大人的指教,让本王茅塞顿开。大宏伟罪不可恕,应该伏法。

    殷志瞻再问道:成王大华屿是否享有祭祀?

    康王道:大华屿抢班夺权,虽然登基称王,却难逃忤逆之罪。本王是王的继承人,不便在太庙中给大华屿安排灵位。

    殷志瞻道:大华屿是王确认的副王。当大元义敌国之际,大华屿登基称王,号令勘乱,不负王厚望,应该受到尊敬。如果基下对成王责之过苛,会使追随成王讨伐乱党的人感到不安,这也不利于基下大展鸿图。对大元义的后事也要仔细斟酌。他虽然是乱国之贼,可是他称王却有王的禅位诏书做依据,也应该有个妥善的处置,才能让后人信服。

    康王道:钦差大人真是高瞻远瞩。大华屿和大元义的后事,关系到长治久安,本王一定会妥善处理。

    次rì早朝,康王颂下圣教:念成王大华屿勘乱有功,不可埋没,在太庙设置中兴成王大华屿灵位,享受祭祀。大元义乱国,死有余辜,但王禅位诏书不容废弃,谥大元义废王称号,入享太庙。大宏伟向大唐皇帝上表讨封,恣意窃国,罪证确凿,不必审判,立即处死。

    这道圣教一出,满朝震惊。百官纷纷上表,赞扬康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张驰有节,宽严得法。康王在赞扬声中,却在认真领会钦差的点拔,考虑更深层次的治国之策。几天之后,又发布了更加振奋百官的王教。

    康王教道:孤王受大唐皇帝隆恩,忝当国王,常思报效,不敢安眠。孤王子息年幼,不能入侍长安,令孤王深感愧疚。所幸王族青年众多,可以为孤王分忧。选大廷功亲王之子大启泰为入侍王弟,随钦差入唐。点大廷方亲王之子大能信为护送钦差使臣,侍钦差还朝。五品以上大臣有年轻男儿的,可同时送往长安求学。

    大廷功是拥戴过成王大华屿的亲王,大廷方是追随过废王大元义的亲王。康王对这两个亲王的后人特别关注,意在消除王晚年留下的yīn影,弥合王族的分歧,增进王族的团结。康王作出这样的决定,不仅让大启泰和大能信欢欣鼓舞,也让大唐钦差赞不绝口。三省六部大臣纷纷送儿子随钦差入唐。其中有大内相乌士元的儿子乌海光,右相大宏森的儿子大庆义,六部尚书的儿子杨泰师、杨成规、周伯、高元广、何学正、李进宪。

    可是,也有人对康王这一系列新政策恨之入骨,这个人就是大白翎。她原本是借着张才华的保护伞,让父母免遭审判和杀头,到了上京之后把父母安置在府宅外一个辟静小院中,派人护理,供给衣食,让他在痴呆中安度晚年,虽然不能如正常人那般生活,也比被砍头好得多。不料祸从天降,康王突然降教追杀国贼大宏伟,礼部立即执行,连禁卫军大将军张才华都没有机会挽救。大白翎眼睁睁地看着父母被礼部的捕杀队拉走,心中的仇恨立刻聚集成一股复仇的动力。

    这时大白翎刚刚过了二十岁生rì,因为没有了迷神药,她开始露出妖孽本相,发誓要置康王于死地,还要让康王断子绝孙。她首先想到的是拉丈夫张才华做帮凶。张才华虽然是她的丈夫,却是康王的忠诚维护者。夫妇二人看上去恩恩爱爱,实际上是隔着心的。张才华根本不知道大白翎从一开始就是诈降的,更不知道现在爱妻要对他施展一连串的策反行动。

    大白翎第一个策反行动是让张才华为岳父母收尸。她说:原本以为嫁了你这大将军可以保住父母的xìng命,没想到你也是这般无能。就算大宏伟罪当斩首,你这做女婿的也该尽点孝道。替他们收尸总是该做的吧?

    张才华拒绝道:派几个家丁去收尸就可以了。我不能出面,你也不能出面。我们犯不着为死人招灾惹祸。

    大白翎的第二个策反动是拉张才华去祭拜废王大元义。她说:康王把把义王贬为废王,真够恶毒,可毕竟还在太庙立了牌位。我要去祭奠祖父大元义,你陪我去吧!

    张才华道:太庙中立了废王的牌位,人人都可以祭奠。可是你怀着仇恨康王的情绪去祭奠,就有叛逆之嫌,我不能陪你去。

    大白翎几经试探,都不能动摇张才华对康王的忠诚。大白翎就不再指望张才华能帮她,只是把他当做一道挡箭牌来利用。

    大白翎把视线投向那些在东京时得到过义王大元义好处的官员,想在他们中间找到同谋者。恰在这时,康王下达了新的教命,大廷方的儿子大能信被委以护送钦差归朝的重任。这让大白翎暗中窃喜。大廷方本是东京朝廷中的左相,是义王大元义的亲信,是为了替义王大元义解东京之围而被南军砍头的。这样想来,大能信和康王大嵩嶙有杀父之仇,应该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拉大能信来联手除掉康王应该不成问题。

    大白翎如同妖魔附体一般,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行动。她堂而皇之地来拜访大能信,说道:听说大能信王爷被委以护送钦差的重要使命,我特来祝贺。

    大能信和大白翎本是十分熟悉的。在东京时,大白翎是公主,大能信是左相之子,两人少年时经常在一起玩耍。现在大白翎虽然不是公主了,可也是张才华大将军的夫人,这样屈尊来给一个五品官员道贺,让大能信有些不敢接受。他说:一个护送专使,不过是五品临时差事,不值一提,更不敢当大将军夫人亲自来祝贺。

    大白翎道:和你父亲生前左相的职位相比,护送专使是算不得什么。我向你祝贺,是因为你终于有了出头之rì。

    大能信道:其实我并不想做官。这次接受护送钦差的使命,一是感谢康王的信任,二是想借此机会到长安开开眼界。

    大白翎道:有一件大事,你不想做也得做。

    大能信道:我却不觉得有什么必须要做的大事。

    大白翎道:杀父之仇,你能不报吗?

    大能信惊疑地看着大白翎,心想,杀害我父亲的人就是你的丈夫张才华,你怎么可以这样来和我说话,难道你是怕我对张才华寻报复吗?张才华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还会怕我这个无职无权的小小王爷吗?大白翎究竟想要向我暗示什么呢?

    大白翎见大能信满脸疑惑和恐惧,就说道:你别怕,我不会逼你做什么。等你从长安回来再说。

    过了清明,大能信护送大唐钦差殷志瞻启程还朝,入侍王子大启泰和众多学生与钦差同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