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大宏临火烧雄武


本站公告

    ()    自从李阳出兵幽燕以来,在辽河大营屯兵的吕德信和张茂林,就成了李阳和王之间的联络站。李阳和张茂森在营州和幽州获胜的战报,经由辽河大营转送上京龙泉府,向王报捷。当张茂森护送李阳往河南寻找唐军大营的战报送来时,让吕德信和张茂林十分不安。他们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不敢胡里胡涂向王禀报,就把这份战报压下来,只盼李阳和张茂森很快能有新的战报送来。

    四十天后,终于盼来李阳和张茂森新的战报。这份战报详述了李阳在冀鲁一带的遭遇,和李阳要在幽燕长期作战的计划。吕德信和张茂林便将前后两份战报一起送往上京。

    渤海国王大钦茂同意借兵给李阳去攻幽燕,实际上是要在大燕国将亡之际,从史思明背后捅上一刀,来提高渤海国的声望,把势力扩大到幽燕。现在得到吕德信发回来的最新战报,知道李阳归唐不成,已经决心在幽燕长期作战,王便开始考虑如何借李阳之手来实现自已的战略目标。

    这天朝会,王向百官说道:大燕国祸乱以来,因为其后方稳固,才使祸水绵延不绝。如今李阳在幽燕连战连胜,必将动摇大燕国根基。依孤王看来,大燕国灭亡之rì已不会太远。燕国灭亡之后,幽燕会是何种局面,对渤海国至关重要。孤王rì夜为此思虑,寝食难安。不知众官是否也有同感?

    右相大宝方奏道:幽燕重见天rì,是大唐国之福,也是渤海国之福。基下既然料到燕国将亡,应该庆幸天下太平,又何虑之有?

    左相乌召度奏道:安录山出任平卢军大帅以来,阻我通唐道路,致使渤海国和大唐国关系疏远。安史反叛以来,又使渤海国不能向长安纳贡。基下如果为此而感到不安,可立即派使节入唐沟通。

    大内相大元义一直在处心积虑地诱使王易储,每当朝中有大事发生,他首先想的是如何乘机把大宏临的副王地位搞掉,这时见王对右相和左相的发言都没有反应,就知道他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便心怀叵测地上前奏道:臣以为,幽燕是大唐东疆,也是渤海国西邻。燕国之后,幽州和营州落入谁人之手,不仅是大唐国的大事,也是渤海国的大事。基下出兵攻击幽燕,不仅是帮助李阳建功报国,更是要帮助李阳成为控制幽燕的封疆大吏。现在李阳已经不能重归大唐,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平卢节度使或范阳节度使。如果基下是为此烦恼,臣倒有个解忧之计。

    王目光一闪,说道:请大内相说下去。

    大元义就顺水推舟地把话题引向大宏临,奏道:请基下想一想,安庆绪灭亡之后,史思明为何又能重新造反?就是因为史思明手握重兵,实际上早已控制了幽燕大局。要想使李阳主宰幽燕,就必须给他增兵,让他成为控制幽燕的实力人物。不仅要让吕德信把留守的二万人马全部投入战场,还应该派个更得力的亲王去担任统帅。这样大唐皇帝面对的就不止是李阳,还要面对李阳的后盾渤海国王廷。到那时,基下再向大唐上皇帝推荐李阳主持幽燕,就会水到渠成。

    王面露喜sè,问道:大内相既然想到这般对策,想必是对统帅人选也有考虑,你想推荐谁呢?

    大元义见时机成熟,便从容奏道:臣推荐副王大宏临。理由有三,一是副王出征影响力大,让大唐和大燕各方都不敢轻视;二是可以让李阳放心接受指挥;三是副王本身也需要磨练。

    王沉思片刻,说道:就按大内相所奏,由副王大宏临做征燕大元帅,吕德信和张茂林为副元帅,聘请李阳为监军长史。大宏临听教,你此去务必乘燕国败亡之际,将辽西冀北牢牢控制起来,造成非李阳不能胜任的局面,让大唐皇帝别无选择。

    副王大宏临没有料到关键时刻大元义会推荐自已担当重任,当即兴奋地应道:儿臣一定谨记父王教诲。

    副王又转身向大元义说道:多谢大内相举荐。

    大元义笑道:是副王的雄才大略能够胜任,臣岂敢贪举荐之功。

    散朝之后,二王子大宏元立即来到大内相府,向大元义质问道:叔叔为何推荐大宏临出征,这不是给他创造立功的机会吗?

    大元义诡秘地笑道:你不要急燥。这是把大宏临送到火上去烤。你想想,他闭门读书就不会再出错,他不出错就不会失去副王之位,时机一到就会平安继位,还会有你的机会吗?

    大宏元忧虑道:他出征建功,地位岂不更加牢固,我岂不更无机会。

    大元义摇头道:你可真是目光短浅。他只要离开上京,是功是过就由不得他来说了。你在上书房处理奏章,该怎么做,还要叔叔教你吗?

    大宏元恍然大悟,笑道:叔叔真是深谋远虑,运筹周全。今后基下只能见到他的败讯,不会见到他的捷报。

    大元义笑道:路已经给你铺好,能不能走好还要看你自已。你好自为之吧。

    大宏临接了出征幽燕的重任,高高兴兴回到本宫,向王妃张玉环说道:没想到一向和我作对的大元义关键时刻会推荐我去出征,看来过去是我对他过份苛求了。

    副王妃张玉环却忧心忡忡地说道:只怕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你还是要小心提防才好。

    大宏临笑道:不管怎么说,闭门读书的苦rì子终于结束了。我此去兵权在握,就算他大元义是只老狐狸,也奈何不了我。

    次rì,大宏临告别了父王和妻子儿子,带着亲兵卫队离开上京奔赴前线。到了辽河大营,立即命令吕德信和张茂林向幽州进军。此时燕国留守幽燕的各镇各营将领,已被李阳的人马sāo扰得如惊弓之鸟,全部龟缩在营州和幽州等十余座府县大城。大宏临的人马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毫无阻挡,十天后就顺利地进了榆关。

    大宏临在马上想道,过了榆关就进入燕国的腹地。现在李阳已经打遍幽州二十余座县城,正在围困幽州。我去与他会师,只不过是增强了他的声势,就算打了胜仗,也是步他的后尘。我必须另辟战场,出奇致胜,才能显出渤海国副王的威风。

    大宏临当即传令道:停止前进,在榆关安营。

    吕德信问道:增援李阳,兵贵神速,为何要在此安营?

    大宏临反问道:吕将军在辽河屯兵半年多,可知除了幽州城和营州城之外,还有哪座城是幽燕战场的要害?

    吕德信道:纵观幽燕,虽然幽州和营州是必争的要地,可是真正的要害之地却在雄武城。自安录山控制幽燕以来,雄武城就是叛军屯粮之地。如果先将此城拿下,不仅能使李怀仙成为惊弓之鸟,就连史思明也会成为竭泽之鱼。可惜李阳却只顾围困幽州,没有把重兵用在雄武城。

    大宏临道:现在营州和幽州的叛军不敢出战,正是我军突袭雄武城的好机会。在此休整三天,然后直取雄武。

    张茂林兴奋道:副王这样用兵,必将事半功倍,要比李阳高明得多。现在雄武城只有五千人马守备,我军只要备足攻城的装备,必能一鼓作气将其攻克。

    大宏临道:就请吕将军和张将军谋划一下攻城战术,备好装备。

    吕德信道:雄武城是安录山十年前督建的新城,专门用来储备武器粮草,不仅城墙既高又厚,而且城门用三层铁皮包裹,号称铁壁铜墙,用通常的攻城战术根本不可能攻破。我曾为李阳谋划了一种新型攻城装备,还没有来得及制造,请副王殿下先看一看图样。

    大宏临接过图样来一看,只见那上面画着一座二丈五尺高的木塔,并无特别之处。大宏临不禁问道:这东西能有何用?

    吕德信上前解释道:通常攻城是用云梯。我这木塔是用四个云梯合成。将数百个木塔连接起来,就是一座比雄武城还在高出五尺的木城。从木城上向雄武城发起攻击,就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张茂林赞道:把云梯携带到雄武城下既方便又隐蔽,架起木城来既神速又高大,需要登城时又可以拆开来变成云梯,这可真是奇巧得很。

    大宏临道:榆关城外有取之不竭的树木,命令各营立即打造木梯。

    十天后,大宏临率领二万人马,携带三千架云梯,来到雄武城下,一夜之间就在雄武城外架起一座环形木城,把雄武城团团围住。木城比雄武城高出五尺。大宏临在亲兵卫队的牛皮盾牌护卫下,登上木城向雄武城瞭望。只见雄武城内库房鳞次皆毗,粮草堆积如山;城头上储备了一堆堆的滚木擂石和箭簇;城垛后面虽然只有数千军兵在守卫,却井然有序,毫不惊慌。大宏临心想,这样一座铜墙铁壁的城池,不过是储备粮草的大仓库,我费力攻下来又有何用,不如四面八方投下火种去放火烧他个粮草成灰。

    大宏临回到中军大营,立即传令道:各营预备火箭,今夜放火烧城。

    吕德信谏道:城中粮草正可为我军所用,一把火烧了岂不可惜?

    张茂林也劝道:雄武城已在我军掌握之中,烧粮不如夺粮。请殿下三思。

    大宏临道:这雄武城是安录山和史思明造反的标志,毁灭此城,便是挖了燕国的祖坟,其功下亚于活捉罗思明。这一把火必将使渤海国名扬天下,不仅让李阳望尘莫及,也会让大唐皇帝欢喜若狂,这正是本王出征幽燕要达到的目标。二位速按军令行事,违令者斩!

    吕德信和张茂林只好遵令而行。

    这时正是隆冬季节,到了夜里,月黑风高,木城上的渤海军突然向雄武城施放火箭。转眼之间,密如繁星的火箭倾泻到城中,干草烧起来,粮食烧起来,牛羊油烧起来,衣甲帐蓬烧起来,全城火光冲天。城头上的军兵见城内变成火海,救火已是不可能,被火烧火燎得无处躲藏,纷纷从二丈高的城头上向城外跳下来。可怜那五千守备军兵,不是烧死就是摔死,不是被摔死就是被渤海军杀死,无一幸存。

    雄武城象一个硕大的火盆,把安录山史思明多年的储备化作熊熊烈焰。这股烈焰升腾而起,在凛冽的寒风中化作龙卷风冲上云霄。环城扎营的渤海军官兵,白天只见那股火焰旋风冲天而起,到了夜间则可清楚地看到那股火焰旋风直奔天狼星座。第三天的午夜,人们看到天狼星发出一阵炫目的闪光之后,又喷发出一团巨大的火球,如流星一般划过天空,坠入东海。

    第四天黎明,大火象是在一瞬间突然熄灭。大宏临登上木城眺望,只见雄武城被烧焦了的城墻之内一片死寂,已经没有任何生灵。大宏临望着那满城废墟,放声大笑道:哈哈哈,首战告捷,天赐奇功。立即向上京报捷!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