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八岁那年,他无意中打死了一个小太监,刘瑾刘公公只是迟了一步把他从尸体旁抱开,结果就被张太后处罚,跪在东宫那条青石板路上两日一夜。
要知道,当时可是深秋,京师的深秋,可不仅仅是红叶满地,更多的却是透骨的寒意。
朱寿只记得,从此之后,刘老大在张太后面前,有如是温顺之极的小狗,远远地便汪汪出声。就算是自己登基之后,刘老大日渐登上高位,但每次经过慈宁宫,总是要过来跪地问安。
就算是再不通世事的宅男,有了这种记忆,也知道眼前这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女子,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善良温和。
“照儿,还在生气?”张太后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这是在慈宁宫的偏殿内,四张大大的案几上,摆着丰富的佳肴美食、时令水果,四位娘娘就坐在案几后,斯地坐着,也没动筷,因为太后和皇帝还在聊天。
在朱寿面前,有两张膳桌,一张是自己的,另一张是张太后的,两人并排坐着。
膳桌上只有一碟炒青菜、一碟浓酱鸡肉丝、一碗米饭,还有一小碗蛋花汤。
两张膳桌一模一样,量不算多,依朱寿的饭量来看,完全是吃不饱的。
膳桌旁也没有管理膳牌的太监,而且也不像四位娘娘的面前,有川流不息的大小太监和宫女们侍候。
什么上菜、布菜、进试毒银针、尝膳等等正常皇家吃饭程序,在这两张桌几上,也都完全没有。
膳桌旁几只金边熏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没有,母……娘亲,孩儿并没有生气,只是王伴伴他身体弱,怕是禁不住杖责。”朱寿只好随便找了个借口,来掩饰自己对于这种另类皇家亲情的不安。
“真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张太后笑了笑,夹起一根青菜,递到朱寿碗里,“你有两个多月没来陪我吃饭了,来尝尝看新摘下来的菜,对了,这些鸡肉,就是那只小花的,你去喂它,还差点啄了你一下。”
朱寿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些东西居然是张太后亲自做的。朱厚照的记忆一下子涌入他的脑海:在慈宁宫里,专门开辟出了一个花圃,供张太后种菜和养鸡,而自己,就经常去陪她摘菜、洗菜,还有喂鸡。
他忽然又想起登基之前的事,那时父皇还在,自己还是东宫太子,整天不着调地瞎胡闹,只有在张太后这个母亲面前,他才会像个小孩似的撒娇,行为也会收敛许多。
这种另类的皇家生活,其实也不错,至少没有那种冷血无情的味道。
朱寿穿越以来,平日里最怕的就是所谓的皇室感情,他甚至从来没有去过夏皇后、吴德妃和沈贤妃的宫中。
除了跟这三个人不熟外,还有层意思,就是这三个都是朱厚照的老婆,朱寿这几日都无意识地把自己和朱厚照区分开来,即使他们就是同一个人,但朱寿一直抗拒把自己完全当作是朱厚照。
只有王昭妃,那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推倒的第一个妹纸,他跟她之间,天生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就是朱寿一直呆在王昭妃宫中的原因。
“傻孩子,”张太后爱怜地摸了一下朱寿的头发,缓缓说道,“既然你想不明白,那我就给你讲讲这宫中的琐事,王伴伴跟你一起长大,关系不同旁人,等刘瑾他们老了之后,他就将是司礼监的首领太监,还有苏进、陈敬等小太监,这些人,都是你的亲随,他们跟其他人不同,不仅是你的奴仆,而且也是你的内臣,因此不能放纵他们的行为。”
“那王伴伴哪里做错了呢?”朱寿有点不明白,他查遍了朱厚照的记忆,也没找到原因。
“你不懂这些奴仆、嫔妃们的规矩,因为你是皇上,不需要懂,”张太后微笑道,指着那四位娘娘,“但她们,还有这些奴仆,每个人都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王伟没有在王昭妃进门之前阻止,就是失职,就应该被处罚。”
“失职的奴仆有很多啊,”朱寿有点横纠蛮缠的说道,“倘若不是大错,朕都没有打他们。”
张太后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略有些生气地说道:“傻孩子,若不是看在他是你的伴伴,在慈宁宫,犯了这种错,就是被活活打死的份儿,慈不掌兵,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丝毫都大意不得。”
朱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夹起一根青菜吃了下去,没想味道还不错,又多吃了几根。
那道浓酱鸡肉丝也不错,他越吃越有家庭的感觉,似乎这儿不是大明朝的慈宁宫,而是后世的那个三室一厅了。
张太后瞧在眼里,嘴角绽开了笑容,从身边的宫女手上接过一碗汤,递到朱寿面前:“来,喝了它,吃慢点,又没人跟你抢。”
朱寿很自然地接过碗,喝了一大口,笑道:“谢谢妈。”
说完之后才发现不对,连忙改口道:“多谢娘亲。”
张太后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说道:“一家人,不用那么拘谨,前些日子,你外公和舅舅他们来我这儿作客,太后长太后短的,跟我生分了许多。”
朱寿没有接母亲的话,忽然说道:“二舅前些日子,又杀了两个商人,李阁老把折子给朕看了。”
张太后不以为意地笑道:“李宾之这人,一件小事到他手里,也能弄成大事,刘瑾知道如何处置的。”
对于皇室来说,两个小小的商人,杀了也就杀了,有如两只被踩死的蚂蚁,人怎么可能去管两只蚂蚁的死活?
但朱寿却不这么认为,他是从后世穿越来的,有着大明朝皇帝们没有的一些道德观,别说两个人被杀,就是两条狗被压死,他这个宅男也会动动恻隐之心。
也许是看见儿子的脸色不豫,张太后从身旁拿起一柄玉如意,放在手上,略微一侧,如意掉在了地上,摔成两截。
“知道玉如意为何会断吗?”张太后淡淡问道。
朱寿老老实实地回答:“掉在地上了。”
“为何会掉?”
“娘亲的手翻转了一下。”
张太后盯着儿子,缓缓说道:“不是我的手翻转,而是这柄玉如意失去了它的位置,记不记得你父皇曾经说过什么?”
朱寿的脑海里顿时浮现一个画面:弘治皇帝拿着一杆称,旁边是笑嘻嘻的自己,还有抱着自己的张太后。
帝王之道,首在均衡。
这是弘治皇帝的原意,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均衡的重要性,不能让大臣们组成一股势力,得分化,再分化,然后从中找到均衡点。
如果朝官们太强,就扶持内宫太监起来;如果太监们太强,就支持朝官们。在朝官之中,如果官势力太强,就扶持武臣勋贵;如果武臣们太强,就扶持官。
一个地方势力太强,就扶持邻近的势力与它对抗;一个敌国太强,就扶持另一个敌国。
总之一句话,帝王,就如同拿称的人,要始终掌握重量的均衡。
“我是个妇人,依照祖训,不得干政,”张太后忽然大声说道,“夏皇后,你们听见哀家的话么?”
四个娘娘连忙站了起来,走到张太后的案几前,伏地道:“回太后,臣妾谨记于心。”
张太后挥了挥手,让四人退去,才转头对儿子笑道:“你看,这就是位置,君有君威,臣有臣道,各循己路,各守其职,才能天下太平。”
朱寿不解地问道:“娘亲,这些道理,朕都明白,但跟二舅杀人有何关系?”
他今天所说的话,大概是穿越以来说得最多的一次,这也难怪,他平时接触的,不是臣仆,就是太监,还有就是女人,都不是可以平等说话的对象。
而太后,是大明唯一管得着他的人,话自然就多了些。
“我不能干政,你怎么处置你二舅,娘亲不能多说,”张太后说道,“不过古语有云,刑不上士大夫。”
张太后这句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升斗小民的死活,是不用去关心的琐事,你要想处置你舅舅,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大明律法,那是用来管百姓们的,不是拿来管皇室的,天家的脸面,可比律法重要得多。
来自于朱厚照的记忆,给了朱寿一个如此结论。
走出慈宁宫,坐在御舆上,看着周围的太监、宫女和侍卫们,朱寿的面容举止都变得沉重起来。
要知道,他并不是真正的朱厚照,他是穿越而来的,是后世一个混吃等死的宅男。
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思想,张太后的话,已经深深地刺激到了他的思想深处。
这让他一直没有去想,也不敢想的那个问题,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我究竟是朱寿,还是朱厚照?
时近黄昏,彩色的晚霞给朱寿的眼帘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色彩,四周的宫殿有如野兽般潜伏着,两旁的宫墙显得阴森而冷肃,似乎在讲述着前朝发生的血腥事迹。
这让朱寿的心里有些压抑,还有一些迷茫。
我来到这个世界,难道就是天天混吃等死玩女人么?还是去完成萝莉的任务?抑或是征服草原一统天下?或者真的就打造一支强大舰队,和西班牙葡萄牙争夺四海?
穿越之后,朱寿的心里,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是谁”这个哲学问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