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建设——营房


本站公告

    觉华岛附近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青皮鱼、梭鱼等多种鱼类和螃蟹、皮皮虾、八爪鱼等适宜人类大量捕捞食用的海物。

    所以,当黄超将五百名村民专门分配去捕捞后整个觉华岛产出的食物已经足以供应五倍以上的人口温饱生活。

    因而,黄超心中的扩张想法便迅速展开。

    大量的由宁远运送来的粮食和每日多余的鱼虾都被黄超悄然兑换成了系统资源,转而又兑换了大量农夫。

    这一次,为了适应觉华岛的环境,黄超还特意在购买人口时选择了一些有沿海生活经验的村民。

    这些自带丰富在沿海地带生活经验的村民几乎都能熟练的从大海中获取生活资料。并不会给觉华岛带来太多的食物压力。

    不过,因为身边有了这些锦衣卫探子的关系,岛上多个几百人还不算明显。可要是多了几倍,这就藏不下去了。

    所以,黄超每增加三百人左右,便吩咐这些人在乘船出海打渔的功夫里将一部分生活物资悄然携带到觉华岛附属的磨盘山岛、杨家山岛和张家山岛上。

    几乎每天增加的新居民都会在打渔的过程中转移到这三座岛屿上。并且在这些岛屿上逐步建立一个个村落。

    而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宁远卫不断运来的粮食和物资也渐渐无法满足实际人口不断暴增的觉华岛。

    最终,觉华岛和附属三座小岛上的人口突破至五千之后,沉重的各项支出也让黄超不得不停止了人口的增加,并且开始考虑起粮草和建设物资的来源来……

    ……

    九月。

    觉华岛发展已至一个瓶颈的黄超决定开始在岛上推行自己的的布置。

    首先,他规定了整个岛屿的经济、军事和明年才会发展的农业重心将订立在觉华岛中段最大海湾所在的一侧。

    这里地势开阔,面朝大陆,不但是最适合抵御来自女真进攻的地点,也是极为适宜大规模人口居住的地方。

    于是,黄超决定将军营、校场和主要的居民全部集中于此。

    未来等岛屿上人口繁盛后的集中市场、学校也都将集中于此。

    当然,为了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黄超并没有逾越规矩的将这里命名为什么“镇”。而是直接命名为“觉华岛千户所”。

    其实实质上这里此时已经居住了超过两千人。

    其中除了上千名宁远卫配备的移民外,全部都是黄超后来鱼目混珠参杂在平民中的大量系统中购买的渔民、农民。

    因为建设尚且连三分之一还未完成,这些混居在杂乱的帐篷、木板简易房和泥坯房里的平民数量极难统计。

    所以,也不用担心被有心人看出人数问题。

    军队数量被黄超控制在五百人左右,按照明军习惯划分成了5个百户,10个总旗,50个小旗。

    此时全部驻扎在千户所中心位置,并且早已开始着手建设千户所的军营。

    营房的设计,黄超采用了砖瓦木梁的青砖大瓦房的结构。

    为此,黄超还特意加了点资源,在系统中购买了上百名懂得盖房的村民参与修建军营。

    木材一半使用觉华岛自产,一半花钱与宁远卫的木材商人购买。

    此时宁远卫的砖瓦也很廉价——盖因在建奴的屠杀中许多民宅都化作了废墟。流离失所的平民们也乐得拆掉这些无主房屋卖钱。

    再购买上一些廉价的石材和泥灰,这军营的建设速度还是极快的。

    黄超设计的军营采取全封闭式“口”字型结构。

    在整个军营的最外围是一道全封闭的木质围墙,只设有1个大门出入。正对着大门的就是一处偌大的校场。

    校场上,一道400米一圈的跑道,和中间空出,足够5个百户操练的空地。如果算上跑道和跑道外的空地部分,就算一个满编千户也能有足够的操练空间。

    在这宽阔的大校场除了对着大门的一侧外,全部是一趟趟整齐排列的长方形营房。此时大部分营房还在建设当中。

    但部分已经建设完毕的营房只差安装门窗、刷墙的功夫便能住人了。

    每一个营房呈长方形,青砖青瓦,坚实耐用的桦木窗框,没有同时代的那么多花样,横平竖直的井字形窗栏上贴上一张半透明的油毡纸,简单而且美观。

    从屋外看,3扇窗户右侧便是出入的房门。

    房门统一使用厚实的木材打造,以向外拉开的方式开门——这一点是黄超特意要求的。原因就是他考虑到被人突击,门外向内冲杀时,如果门是向内开的,显然是会助长了敌人的冲击速度。

    如果设计成向外拉开的形式,这样不但能稍稍阻碍一下进攻,而且能让士兵在冲出门时更加利落。

    而且既然考虑到被人堵在营房口的可能,一位木匠还建议在门内侧正中安装一双竖直的握手。

    这样一来,一旦发生被堵在门口的情况时,只要从屋内卸掉固定房门的折页,屋内的士兵就能举着门板充当大号盾牌。这样还能在箭矢下掩护后面的战友冲出……

    觉华岛地处辽西,冬季十分寒冷。

    在这个小冰河纪时代就是称为苦寒也无可厚非。

    所以,室内不设床铺,而一律使用通铺火炕。

    每一间小营房内的火炕刚好够10~11人睡觉。

    在最内侧的墙边则竖着一排崭新打造的木质长条柜子,这个结构的柜子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有些奇怪。

    不过,如果是后世之人,就一定会发现这种柜子和体育馆中常见的私人的储物柜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部狭长的空间如果合理利用的话,不但能叠放大量的衣裤,而且一侧的挂钩还能挂上冬季的大衣,战袄长衣。

    上下一共10个小柜子组成一个大号储物柜立在墙边,关上柜门,外侧的挂钩还能置放腰刀、小号盾牌等武器。

    窗户根上的墙角则可以竖着堆放长矛等占地方的长兵器。

    这样一间小营房可以居住一个小旗。

    而且只要注意卫生和秩序,生活的环境是要优于此时的大明士兵的。

    每10个这样的小屋连成一排,组成一个百户的大营房。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