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散魂香


本站公告

    再进棺材山,三老了却了牵挂二十年的心愿,常叔找到了失踪二十年的亲人,姥爷却失去了跟随四十年的顾二叔,说不出是喜是悲,是轻松还是沉重。棺材山上两座相伴的坟茔,昭示着一个不变的永恒,那里才是永远的归宿。

    月余之后,柳一一和常安邦都按照事先的约定,回到了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行前的一段日子,所有人都放下了心中的纠结,重理顺了所经历的一切。

    常爷没有突破窠臼门的情况下,进入到石窟地『穴』之中,显然是另辟蹊径。

    从庞大复杂的地下网络,和众多卫道之士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有强大的国力为支撑。这里究竟有多大?究竟还有多少秘密还没有被发现?如今都已成为了不解的谜团。

    事后不久,棺材山间的寒潭不再冰冷彻骨,恢复了正常。水位也上涨了许多,就连皇帝道士慕容儁仙游的洞府也淹没水面之下。

    心结一旦打开,曾经的千般等待、万般挂念,就犹如高天流云,风摇之下了无痕迹。圆珠、吸风吞天吼和玉猪的奇异组合,所焕发出来的异特之能,让大家深信磷石之玉,这个世界上真实存过。

    也许是几千年的岁月雕琢,它们已步入迟暮,重聚之后幻化成后的磷光。此时,再探讨青铜虎子吸风吞天吼作为磷石之玉的一部分,是怎么流落到孤竹国,又是怎么出现伯夷叔齐的悬棺之中,圆珠是谁施术置于石窟地『穴』之内,摄压孽兽窫窳。还有冥鬼魂灯、狉煔、七星祭坛等等,已经没有意义了。

    种种迹象中抽丝剥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慕容家族尤其是慕容儁一定深知棺材山的秘密。但是,他没有能力掌控这里的局面,也无力解开这千古的谜团。我们也是冥冥之中,机缘巧遇之下得到了天助,要知道青铜虎子吸风吞天吼离他的梦想只有咫尺之遥。

    磷石之玉消失了,就好象从没有这个世界上存过一样,它终结的是一个千古传说,一个承载着三燕慕容王国雄霸天下的梦想。

    韩爷因为顾二叔之死,一直深陷自责之中。不管是他,我们每个人都搞不明白,白冬所作何为,为什么会众目睽睽之下劫宝杀人。也许,常爷舍身护住的水晶盒子,会说出答案。

    水晶盒子里所缺的,就是白冬抢走的半块儿龟甲。面对剩下的半块儿,大家都是愁眉不展。

    龟甲已经呈深黄『色』,甲质之中的髓油已经枯干,显然年头已经很久远了。龟甲上灼烧的痕迹清晰明显,痕迹不是九尾斑斓猛虎烈焰所致,是原来就有的。上面的灼痕,凌『乱』繁琐没有丝毫的规律可循,错综复杂的简直无从辨认。

    占卜问天的卦具、慕容宝藏的密图、主人珍爱的玩物……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同。

    待三老及大『毛』、二『毛』哥俩被四叔接走,去军营疗伤。我便与韩汝志也动身启程,远去贵州的乌蒙山。此行的目的无它----追凶!

    一路奔波,韩汝志带着我几乎穿越了大半个中国,直到车行无路,我们才到达乌蒙山脚下一个偏远小镇。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事先并没有和韩爷的亲属打招呼。

    七八天的旅途,身疲体倦不说,给养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于是,便抓紧时间补充,毕竟我们要去的地方----韩家寨,离这里还有三天三夜的路程。

    小镇不大,也不繁华,相比于东北的乡镇,甚或有些萧条和寒酸。但是,偏安一隅的小镇古风犹,并没有被喧嚣和功利所侵染。徜徉其间,有说不出的安闲和宁静。这也是一种生活。

    从杂货铺出来,就见一位老者躺店外的躺椅上,手擎一杆长长的土烟枪,悠然地品味着自己的乐趣。见到他的一刹那,我想起了姥爷。他们年龄相仿,却不及这位老人怡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时光。

    一时兴起,便坐下与老人闲聊起来。老人很是健谈,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我听的一知半解。聊天唠地之时,老人拿出个小香炉,点上香料放躺椅边的小桌上。

    小香炉不大,石头雕刻而成,四条刻工洗练拙朴的小龙,仰首伏贴正对着香炉盖子。一股幽香从香炉上的四条龙口中袅袅而出。香飘三尺便凝而不散,味淡悠长,丝毫没有华奢外泄之感,让人闻了还想闻,流连不已。

    老人见我对小香炉很感兴趣,就介绍说这是他们祖辈生活的这片大山的守护神,和汉族对龙崇拜一样,这也是他们心中的神龙。

    聊了一会儿,就见到小镇上购买见面礼的韩汝志,拎着东西转了过来。看到我和老人家打得火热,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加快了脚步,丝毫没有了往日的沉稳。一见此景,我心知有异,就收住了话头儿。

    韩汝志快步来到老者面前,破天荒地挤着笑脸,主动上前搭讪。他俩叽里咕噜说着方言,反正我也听不懂,『性』就一旁品茶闻香。未几,他拉着我与老人告别,快速地离开了。

    走了一段距离,我就问他为何如此心急。他瞅了瞅四周,压低声音道,此地不是讲话之地,出了小镇再说。

    看了看日已过午,我就想当夜住镇上,养足精神才好跋山涉水,毕竟要去的地方还很远,明早赶路也不迟。

    他态度坚决,说原来的确是这么打算的,但如今却是不能了,只有连夜赶路。并告诫我,不要回头看,量加快速度。

    他的这番话,简直就象是敌占区搞地下工作,我感觉到很奇。不过,一想到对此地生疏,又不解当地习俗,也就只有跟着他一路走去。

    韩汝志的步伐很快,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简洁而实用。我揣摩了一阵子他的步幅、频率和行进特点,就现学现卖起来。果然,轻便快捷了许多。看来这几年的历练,却有许多过人之处。

    小镇坐落乌蒙山下,出去不远我们就拐进了山里。没有想到的是,绝大多数地方司空见惯的村级公路,这里却没有。山路异常的难以行走,只有一条羊肠石板小径,弯弯曲曲伸向茂密的森林之中。

    因为是第一次南国绿『色』中穿行,刚开始还感觉到满眼的奇,高大的树木密密匝匝,都附着苔藓透着绿意,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让人有一丝丝的醉意。

    可是,随着不断的深入,这种好奇和兴奋变成了枯燥和乏味。太阳光已经很难穿过如盖的树冠,就是偶尔『射』下几缕阳光,也只能幽暗的林子里留下光的轨迹。

    越往前走,温度越低,空气中的湿度也越来越大,只一会儿衣服就都被渗透了,粘身上黏糊糊的特别的难受。山水小溪逐渐多了起来,肆意的石板路上流淌,脚下也非常的湿滑。

    我俩默不作声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一处石头相对多的地方。一个急转弯过后,韩汝志突然开口,小声的向我要了些匿息散。撒下之后,拉着我快速离开小道钻进林子里。

    我刚要开口说话,他嘘了一下让我噤声。我满肚子疑问地看着他,他用头示意了一下石板路的方向。不过五分钟,一阵急急的脚步声传来。

    有人跟踪我们,马上就明白了韩汝志不让我说话的原因。来人沿着石板路向前跑去,脚步非常的轻盈,显然是个练家子。

    见他远去,我便要起身,韩汝志嘘了一声继续呆原地。过了一小会儿,那人又折了回来,撒下匿息散的地方,来回徘徊犹豫的很久,自言自语道:“咦,奇怪了,难道『插』翅难飞了不成?金『毛』,再好好看看他们藏哪里?”

    一听此话,韩汝志我的后背上加了把劲儿,把我紧紧按地上。吱吱吱吱,猴子的叫声连声响起。见没有发现的踪迹,那人也只好作罢,骂骂咧咧的又向前寻去。

    待那人走远,韩汝志带着我弃路而走,专拣野草丛生的地方行走。走出半个多小时后,见不再有尾巴,他才告诉我缘由。

    他这里生活了好几年,除了历练之外,主要是为了开他的眚眼。见我疑『惑』,他用手指着自己那只瞎眼,说据他爷爷讲他们韩家每隔几代,就会出现长眚眼的人。

    这眚眼,并不是那种传的神乎其神的,所谓白昼可见鬼魂幽魄的阴阳眼。凡是具有眚眼的人,黑夜之中是可以视物的,对于藏匿的东西,可以通过对其所发出的各种光『色』进行判断。

    他的眚眼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征兆。但是,很不稳定时有时无。所以,他爷爷让他来到乌蒙山,这个自然纯净、没有人为污染的地方,力求打开并稳定下来。

    他这一说,我就想起小时候我们一起藏猫猫玩儿,我和长虫几乎每次都被他抓住,原来这其中还有这么大的缘由。我捧起他的脸,仔细看着那只眼睛。白蒙蒙的一层,就像白内障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