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民生富庶而著称的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三市。常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2700多年的古城建设史和2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
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梁两代15个皇帝,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传说常州古有龙气,因而出了这么多皇帝,所以又说常州为龙城,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1988年的10月9日,正是主人公殷允瑄3周岁的生日,或许是出生时未曾足月的关系,长得有些瘦弱。这天殷父和殷母带着瘦弱的儿子来天宁寺上香祷福,拜过大雄宝殿的三世如来佛像,忽有沙弥来请,说是方丈松纯大师相邀一见。殷父殷母闻言一阵欣喜,却又感到十分困惑,到天宁寺上香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从没遇见过这种情况。虽说殷家是改革以来的第一批万元户,每年给天宁寺的香火钱虽然不少,可也实在不多,没理由会有方丈相邀这种待遇啊。
正思索间,沙弥催促了:“方丈等着呢,有什么疑问见过方丈就知道了。”殷父一想也是,自己家小业小,况且佛门清净之地,想来也没人会惦记,就携着老婆儿子去见方丈。
走着来到一座木屋,四周幽静的很。木屋内,只有一桌一床几个蒲团,最引人眼球的就是一尊佛祖金像,殷父有种错觉,这尊像好像比外面的都要灵动。这时,蒲团上端坐着的老和尚张开了眼睛,宣了声“阿弥陀佛”,殷父和殷母赶紧见礼,口称“见过松纯大师”。而与殷父殷母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小允瑄,只见他蹒跚着走向和尚,揪了揪松纯的胡子,然后呵呵笑了起来。殷父看到这种情况,刚要训斥,却见方丈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松纯抱起允瑄,示意殷父殷母坐下,然后让小沙弥上茶,说道:“这孩子出生时未成足月,所以先天体虚。你们去茅山,他的缘分在茅山那里。”
殷父谢过方丈,却有疑惑的问到:“我看见来上香的也不只我们一家,为何方丈特别关照我们呢?”
松纯微微一笑:“佛曰:不可说。”又把允瑄交给殷母抱着,吩咐小沙弥:“去包点素食让殷施主带回。”然后就闭上眼开始诵经。
现在殷父殷母是满肚子疑惑,却又没有人解答,只得抱着允瑄,带着素食回家了。
晚上,夫妻俩一商议,觉得松纯大师是常州有名的高僧大德,没有必要诓骗他们,就决定第二天带上允瑄去茅山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殷父殷母就带上熟睡的允瑄赶往茅山。
茅山在句容和金坛的交界处,自唐宋以来,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不过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那十年浩劫之后,茅山却显得有些衰败,虽然在八十年代初期经过了修复,但仍然难现鼎盛时期的香火。
一行三人还没走到九霄万福宫,便有一个小道童来接引,说是祖师有请。殷父殷母这两天疑惑太多,也就无心追问为何。沿着山间小道慢行,游客渐渐稀少,等转入一片竹林,更是只有破败道观一间,周围绕着一泓溪水。小道童带着三人走进道观,便先行退出了。
观内,正中间儿供着上清真人老子像,前有一蒲团,坐着一老道,须发皆白,确脸色红润,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气势。殷父殷母赶忙上前见礼,口称上仙。老道也不客气,只是斜坐在蒲团上,坦然受之。与见松纯大师不同,这次小允瑄反而有些害怕的样子,缩在母亲身后。殷父殷母不禁大感困惑。
老道示意殷父殷母坐在蒲团上,只是讲了一句:“此子与老道有缘,不知可否让他拜老道为师?”
殷父殷母听到这话不禁皱了皱眉,夫妻俩虽然平时礼敬佛门道教,不过是求个心安而已。况且殷父是**员,殷母是小学教师,也都受过“破四旧”的教育,贸贸然让儿子拜一个不清楚来历的老道士为师,心里委实有点难以接受。
不过允瑄倒也早慧,虽然对这位看上去仙风道骨的老道有些害怕,却本能一般地对老道行起了三跪九叩的拜师大礼,口称“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殷父殷母也是豁达之人,再说道教又不是佛门,不禁婚娶,见到已成事实,也就答应了下来,只是对回去怎么向孩子的奶奶解释感到为难。
这时老道又说:“我姓陶,随你们叫陶老道、陶骗子都可以,出家人不讲究这些。”殷父殷母都有些忍俊不禁,不过还是连声说“不敢不敢”。既然已经收儿子为徒弟,也就同辈论交,只是称呼老道为“陶真人”。
这时殷父又把这两天的疑惑问了出来,老道说:“这小子有慧根,天定在我道门修行,却又不入我道门。”殷父的疑惑更多了,老道不待他追问,自顾自地解释起来:“10月9日,这个日子很特别啊!2500多年前,孔圣人就是这个日子出生的。他在我道门修行,一如当年孔子问道于老子啊,允瑄终有一天还是要归儒门的。”
殷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才问:“那陶真人,什么时候送他过来?”
老道摆了摆手:“没什么特定的日子,就下个周末吧。给你们点时间处理处理事情,以后在我这儿修行可是不能常见到了。”说完,就示意三人可以走了。这时允瑄也很严肃的对着老道说了声“师父再见”,三人就下了山一路乘车回家。
回家之后,夫妻两人犹豫着该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件事情,老爷子去的早,没见到允瑄出生就离开了,这些年,老太太辛苦养育的三子二女也都纷纷成家立业,自打允瑄出生,就宝贝得不得了,真真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看在眼里都怕丢了。这一去学道,不知要多久才能见一面,不知道老太太会怎样闹呢。
殷父狠了狠心,带着允瑄走进了老太太的屋子。老太太这些年过得顺心,自打老爷子去了,瞅着儿子纷纷成家,有了孙子外孙,就虔诚地礼起佛来。家里供着的玉观音,是前些年大儿子儿媳妇去灵隐寺旅游的时候,专程为老太太请回来的,每逢初一十五,也都吃素食,每日每天早上么起床为小儿子家弄个早饭,之后就是和周围的邻居老爷老太聊聊天、打打麻将什么的,日子倒也滋润。老太太正看着电视,看到小儿子领着允瑄进来,就问今儿去茅山有什么收获。
于是殷父就把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和老太太说了起来,老太太关了电视,沉吟了一会儿,就问起了允瑄。允瑄虽然才三岁,确是半年会走路,一岁会说话,不说是神童,倒也让乡里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允瑄点了点头,说道:“奶奶,我看到松纯大师就会从心里感到亲近,看到师父就好像认定他要做我师父一样。奶奶不要伤心,允瑄就经常回来看你的。”
老太太听到允瑄这么说,顿时欢喜得不得了,对小儿子说:“你怕我会不同意?”殷父艰难地点了点头,这件事让他这个做儿子的总感觉对不起老母亲。老太太又说:“那下周就带他去吧,别人问起来就说送他去亲戚家玩了。老太婆我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不过这几天可得让我这个宝贝孙子多待在我身边。”
殷父听到老太太这么说,才松了口气。老太太给儿子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小时候老爷子身患哮喘,身体一直不好,老太太又当爹又当妈,对几个儿子女儿很是严厉,直到纷纷成家,才收敛了性子。
余下这几天,老太太也不打麻将了,整日里就带着小孙子到处转悠,说说民间的掌故,也不管小孩子听不听得懂。殷父殷母也每天早早回家,一家人分外珍惜分别前的一段团聚在一起的时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10月16号这天,殷父殷母带着允瑄跟老太太辞行。老太太帮允瑄整了整衣服,又使劲抱了抱,对儿子说:“去吧,又不是不回来。”说是这么说,可是眼睛已经湿润了。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行三人来到了茅山,循着上次的路,又见到了老道。这时老道正在扫道观门前的枯叶子,见到允瑄被父母带来,也喜不自胜,口中呢喃着说着什么。殷父殷母向老道行了礼,说道:“小子不成器,今后就麻烦道长了。”然后带着殷母与儿子分别不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