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娘坐在床脚正做着一些零碎的针线活,她生在农家,平日里少不得要做一些粗活,肤色有些偏黄,虽然是那种健康的麦色,但在光线昏暗的房中看去就有些黯然。此时她眉头紧锁,额宇间透着一丝隐隐的忧色,形容看上去颇为憔悴。
“啊……”一时没有注意,手中的铁针不慎刺到另一只手的食指上,迅速的将手放到嘴里吮了吮。
“怎么了?”陈恩双手撑着床板坐起来,探过身子关切地问道。
“不碍事的,被针尖扎了一下,你躺下休息吧。”宋三娘站起来走到陈恩床头,想要服侍他躺好。
“先把手上的活计放下吧,这几日真是苦了你了,也不急在一时。”陈恩俯身用没有伤的太严重的右手从宋三娘手中夺过针线,“你这是何苦……”
宋三娘怕碰到陈恩伤口,不敢硬抢回他手中的东西,神色却是有些焦急:“如今家中已经容不下我了,我们两人寄宿在陈家已有半月,不说一日两餐的吃食,便是这药钱都花去几贯了,却还不曾为他们做过一星半点的事情,再不做些活计自食其力,如何过意的去?”
陈恩叹了口气,又重复了一句:“你这是何苦……为了我坏了名声不说,如今连家都回不得了。跟了我之后没能让你享过一天福,却要你为了操劳憔悴,昨日你也只趴在床头睡了一个时辰,你说过意不去,我又于心何忍啊……”
“说这些做什么,把针线给我吧,赶着做好这一趟,明日还能与人换五十钱。”
陈恩有些意兴阑珊地靠到床头的墙上,自从那日的事情之后,他心中无时不在受着煎熬,原本也算是衣食无忧的小康程度,如今却是变得几乎一无所有,恩情、仇恨、生存各种压力全都堆在他病弱的身躯上,整个人都变得沉郁不少。
“唉……可惜少爷生在富贵之家没有太多阅历,虽然文才能力皆为上等,却是有些好高骛远了。不知几时才能耐下心性,我也好尽力辅佐一番,那时才有可能让你过上好日子啊。”
宋三娘从陈恩手边捡起被捏的有些散乱的针线,说道:“瞎说什么,少爷自有少爷的思量,虽说他说不要靠家势赚得一月一百贯钱,但他们这些贵家公子岂是我们能看得明白的,说不定另有别的办法?”
陈恩摆了摆绑着绷带的手,这“绷带”还是陈越上次来时特意给他找来为他弄上的,听说用烈酒消过毒,他也不是很明白,不过也只得听之任之。
“你不懂的,东华寺建寺百年,占地百亩,但若是去掉香客捐的香油钱,只凭香烛斋菜每月才能进利多少?不过几百贯罢了,整个东华寺可是光田地都能卖上几千贯,少爷那可是只拿着十贯钱做本钱……”
“法光大哥!”纤儿推门走了进来,见到宋三娘,又唤了一声:“嫂嫂。”
陈恩见纤儿过来,住口不提刚才的话头,笑道:“纤儿姑娘来了。”
宋三娘赶紧放下手中的针线,过千将她迎进来:“纤儿怎么这个时辰过来,少爷出门了?”
“没有,少爷给老爷罚了禁闭,在屋里抄书呢。”纤儿举着手上的一张纸笺,对着陈恩道:“这是少爷写的,说是让你伤好些之后照着上面做,钱物到我这里领就好了。”
陈恩伸出右手接过来往纸笺上看去,仅仅看了两三行,眉头就皱了起来:“少爷这是……临江的酒楼一座、金玉两种牌子各三十张……这些都是要我购置?”
“嗯,”纤儿点了点小脑袋,“少爷说法光大哥你身上的伤还没好,也不必急在一时,不过从前你在东华寺里做过知客僧,对各样的商人都熟悉,便把这事交托给你来办,只要到时候去跟他汇报一声,他看过同意便可。”
陈恩眼中立时浮现一丝喜色,问道:“可是家中拨了钱物要让少爷一试身手?”
纤儿摇了摇小脑袋:“没有啊,少爷自己出的钱,不过现在可能还不够,说让你在这一两月间办妥便好了,到时便有了钱。”
“这……”陈恩眼中刚刚浮起的喜色又黯了下去,“不说其他什物,光是这一座酒楼,便是运气好碰到急需要钱贱价租的,哪怕是最差的地段少说也要一百四五十贯一年,若是地段好的酒楼,怕是要在八百贯往上,这钱要少爷自己出,如何出的起了……”
“我既已入陈家,自然要为少爷打算,我曾在寺里度过司马公的《史记》,记得上面有句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今有些话我也不得不说了,”不顾宋三娘连连使的脸色,陈恩还是继续说道,“少爷先前说要拿十贯做本钱,一月赚得百贯,如今又想要置办上千贯的产业……我知少爷志不在小,但南来北往的商旅富贾我也见得多了,有几个能这般一步登天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待我伤好之后,我自会鞠躬尽瘁报答他的恩情,但如今拿出来的这些打算,说出去有谁能信?”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将心中的话一口气说了出来,陈恩轻舒一口浊气,靠回身后的墙上,摆了摆手:“纤儿姑娘便按我的话去回禀少爷吧……”
纤儿看了眼旁边一脸焦急的宋三娘,眨了眨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脚步却没有动:“其实当初我也是不信的……”
==============================================================================================================================================================================
小康不是现在才有的名词,《晋书·孙楚传》:“山陵既固,中夏小康。”《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於五代,粗为小康。”是古时便有的概念,只是与现在稍有不同。康,安也。大意便是能够过的基本安乐吧。
同理,汇报也是。例如《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及一年期满,汇报税银赢亏数目。”
本书交流群群号:246194570,入群只要不骂人不发黄图不发广告即可。刚建的,人不多。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