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人提出民主素质论,认为搞民主需要很高的国民素质才可行,我认为,民主就像游泳,人都有游泳的素质,就看你下不下水学。
中华民族的素质在西周王朝时就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是顶峰,此后一直下滑,为什么?动乱和**是国民素质下滑的主要原因,外族入侵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冷兵器时代,战胜蛮族的主要武器一是残忍,二是肌肉,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文明倒退。
决定民主进程的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其他问题,究竟是什么难题?如何解决?这就是让我思考了好几年,在我的有生之年也要回答的内容。
西部欧洲是自愿联合,公民投票。
美国当年13个殖民地也是自愿联合。
所有超大规模的非自愿联合政治体,不是江河流域强制形成,就是军事征服的结果,前者如中国,后者如沙俄。
当时,中国的国境线必须囊括全流域,不能统治半条河,中国历史上有南北分治,很少有东西分治的原因就在这里,若上流域和下流域不属一个国家,就会有把水断掉的行为,进行水利战争,可能同归于尽。
埃及的灭亡就是上下埃及不能统一。
黄河和长江都是六千多公里,这么大规模的农业文明会产生三个依赖:
一是水利依赖,不下雨的情况下,有的地方旱,需要水利灌溉,需要庞大的水利工程,所有河流国家都有洪水的故事,中国古代尧舜不是最伟大的英雄,最伟大的英雄是禹,把全国山川都治理了。
二是安全依赖,大农业社会担心外族入侵,中国非常不幸地靠近中亚地带,这是世界三大蛮族的生成地带:第一个是匈奴,中华民族跟匈奴战斗了800年,最后才把他们彻底赶走;第二个是突厥;第三个是蒙古。
打败匈奴和突厥后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更**,一部分人更野蛮化。
三是救灾依赖,国家越大,受灾面积的比例就越小,痊愈的可能就越大,国家规模越大救灾能力越强。
三大依赖决定了当时的中国规模越大,水利修建得越漂亮,抗击蛮族的能力也越强,救灾的能力就越强。
规模依赖也会带来压力,产生五大偏好:
第一,个人崇拜偏好,国家大了,几百个民族聚合在一起,必须有对一个人的认可,否则统治力会下降。
第二,资源动员与中央集权的偏好,《禹贡》讨论农业问题,缴纳税收、贡品,要有强大的中央权力,进行资源动员,夏商两朝的权力结构应当定义为平面中央集权。
第三,稳定偏好,国家越大,越不希望混乱,比如《甘誓》,写对甘部族的讨伐,“干得好,在祖庙面前封赏,干得不好,杀你和你的妻子。”
这的确很残忍。
第四,一元化偏好,《胤征》是写时间的一元化,不仅土地、空间被皇帝一元化占有,连时间都属于国家属于皇帝,王正月就是只有一个标准时间,即王的时间。
第五,停滞与依附偏好,国家大,离心力会增加,为了防止离心力的增加,有几种选择:
一是增加摩擦力,比如让所有人依附于土地。
二是减少质量,如让老百姓贫穷。
三是集中资源,如秦始皇把六国贵族迁到首都。
有这五大偏好,国家一定**,国家规模的扩大和**程度的增强成正比,扩张与**循环推进,这样就被称为霸权铁律。
比如,为何偏偏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最早建立郡县制?为何恰恰是秦国在那个时代成为一个斯巴达式的军国主义国家?
首先,是因为只有他的扩张不受周王朝谴责,反而受鼓励。
为什么?分封时,它只有方圆五十公里那么大,西边全是蛮族——犬戎,非常危险,如果他打败了犬戎,西周的都城就安全了,每打败一次犬戎,周王朝就给秦一些礼,结果它灭了西戎12国,面积直径相当于一千里,东方所有大国的土地扩张都没秦国那么大。
而且他们不分封,分封是一种自杀体制,像一柱香,不管香有多高,每代郡主都分封,一点点地烧,最后就没了。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政权自杀,就是西周,其他政权都是他杀,西周被秦国收编时只有一个现在的镇子管辖的那么大——5万人,完全是个饿死的政权。
秦国扩张完后,为了不变成分封制,中央为了直接掌握资源,就建立了郡县制。
“县”字通“悬”,权力先不封下去,悬在那儿,县越多,中央权力越大,动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军队就越强大,然后扩张,**,再扩张,成了西边最强大的国家,最后把六国吞掉。
罗马一开始是共和制,不断扩张,征服北非、征服中东、埃及、和伊朗,每个地区都有好几个国家那么大,脑袋很小,身体很大,指挥不了,怎么办?必须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政治体制,这是罗马共和国蜕变为罗马帝国的最重要原因。凯撒完成了这个政治使命,内部动乱才停下来。
既然霸权铁律是**推动侵略,侵略推动**,岂不是没有穷尽?国家把整个地球统治了,还统治宇宙?不会,到一定阶段会饱和。
这有三个极限:
一是收益极限,统治规模达到一定限度后,收益就可能小于成本,边际效益等于零。
二是生存极限,扩张到一定程度会更加**,**到一定程度,老百姓的生活资料只能维持生存,这是临界点,如果再多榨取一点,人就会死亡,生存率会下降,军队力量不能补充。
三是能力极限,在规定时间里不能平叛,不能制止动乱。
中华帝国的饱和边际点是当国家身体强大、胃口大、牙口好时,把能想到的地方全吞了,胃溃疡,就把它们吐出去,牙口好了,又开始吞,吞吞吐吐3000年,演变到现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