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新中国远胜民国的动员力和太祖无以伦比的号召力,每年动员百万以上的内地青年入疆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人口比例彻底逆转,汉人(汉族和其他汉语民族)占到了总人口的八成以上,xīn jiāng就会成为第二个东北了......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胡卫东却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其实历史上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尤其是在那段特殊时期zhōng yāngzhèng fǔ一直坚持大量动员知青前往边疆地区,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构成,汉人最多时占到了一大半,而且同时期的民族关系甚至比后来还好,但最终由于政策的变化,入疆的大部分知青一旦有了zì yóu选择的权利便又纷纷返回东部,再加上后来一胎制的推行,使得人口结构迅速逆转,前三十年的努力最终功亏一篑......
为了避免这样的遗憾重演,作为西北局第一书记。胡卫东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要将内地的青年拉到xīn jiāng来,还得设法让他们来了就不再离开。仅靠行政命令,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rì后人亡政息在所难免,但如果能够将xīn jiāng发展成为全国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到时候恐怕赶都赶不走,还不断会有人赶来xīn jiāng谋求发展,那样才算是将xīn jiāng的民族问题彻底解决了。
而且xīn jiāng经济发展起来后,各族人民得了实惠,也必然会更加拥护zhōng yāng。与政策照顾得来的眼前利益相比。经济发展带来的富裕生活更加可靠,而且是靠各族人民自己的劳动获得的,不易滋生出好逸恶劳、甚至“升米恩、斗米仇”的现象......
胡卫东选择xīn jiāng作为全国工业化的旗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xīn jiāng本地人口不多。而来xīn jiāng的内地青年却至少有初中以上化程度、高中化程度的也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有了这样的化程度作为基础。他们很容易被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工人。以目前内地向xīn jiāng移民和本地普及教育的速度,五年之后达到工业化要求的人口就能够占到xīn jiāng总人口的70%以上,十年后更是可以超过90%。到那时只需再来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将xīn jiāng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地区,承担起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和向全国扩散工业和技术的重任。同时,xīn jiāng也将作为一个样板地区,让那些崇洋媚外的人看到,中国并不是没有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只是基础差、国家大,所以整体上的差距难以迅速弥补罢了......
与之相比,三大传统工业区虽然底子更好,但因为本身人口、尤其是没接受过教育的人口太多,即使工业建设有了很大的成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稀释掉,而且其本身根深蒂固的农业社会传统和不能满足需要的基础设施(注2)也会持续不断对工业化社会的建立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这些地区或许工业增长的总量更大,但水平提高的速度却不可能与xīn jiāng这样的新工业区相比,而工业与技术水平高对于中国在某些领域紧跟乃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相当必要的。这个时空新中国工业与科技的起点比历史上高得多,如果还像历史上那样从低端做起慢慢追赶,那就太可惜了。
胡卫东的策略是,一方面先在几个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工业化,以避免、至少也得延缓中国之前因为跟外国进行技术交换而获得的先进工业和技术水平被发达国家重新拉开差距,另一方面则在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发展低端产业以夯实基础,并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提供“量”的支持。等到rì后中国全国的平均识字率超过80%、并且全国已经有3000-5000万人口进入了真正的工业化社会后,中国就可以像当初苏联一样,只是两个五年计划过后就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之一,而且以中国的人口数量,到时候肯定远比当初的苏联还要强大得多......
注1:这个时空的新中国受苏联的影响比历史上小了很多,因此没有像历史上为了追求民族数量尽可能多而将很多几千、甚至仅仅几百人口的部族也算成民族,自然也不会同样纯属自找麻烦地给他们专门设计独有的字了,这样对那些部族的青少年来说也大大减轻了学业负担,历史上他们还得多学一门用处不大的语言字(而且国家规定必须学,不能不学。),导致在教育上先天就吃了大亏,即使有分数的优惠也不足以弥补,本来是为了帮助扶持这些落后部族的政策,最后反而收到了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无话可说......
人口一万人以下的不算民族,使得那些小部族之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并入了较大的少数民族,令多个民族提前摘下了“少数民族”的帽子,不过人口增加最多的还是汉族,选**族为“汉”的那些小部族人口比加入其他民族的总和还多一倍以上.......
注2:xīn jiāng虽然也差,但因为人口少的缘故,达标相对容易得多。而且因为当初盛世才的治理(和民国时期的大部分军阀相比,盛世才对工业建设还是很重视的。)和后来解放区zhèng fǔ的努力,现在xīn jiāng的基建水平已经位居全国前列了。(未完待续。。)(去 读 读 .qududu.om)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