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扬手止住了一些大臣,坐在高高的金銮殿上,气势十足地指着下面的众臣开玩笑似的说道,但是却听得众多大臣背上出了一身汗,脸色也苍白了起来。
好在刘辩似乎只是开了个玩笑,说完之后就转移了话题,让大家讨论一下大鸿胪陈宫提出来的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今天当朝就得定下来。
“各位爱卿,本宫想说几句。”此时,一直在玉帘之后默默不语的何太后突然出声了,此时文武百官纷纷垂手恭敬地立着,面向金銮殿上,聆听着何太后的懿旨:
“少帝新立,年纪尚幼,处理政事还不周全,须得各位大臣多多辅助。不过,今天本宫观少帝言行,心中颇为欣喜,因为少帝虽然年幼,但是思虑问题却并无偏颇,当然这也是众位大臣集思广益的结果。在处理修建先帝陵寝和安排民间春耕这两件事情上面,少帝的做法颇为妥当,本宫认为可以施行,这样两件事情齐头并进,互相不误。当然,本宫不欲干预朝政。一切还得看众位大臣的意思,少帝若有想得不周全的地方,大家就帮忙周全周全吧。”
何太后这一发话。自然文武百官都不会反对了,而对于朝廷拨款的事情,经过了大臣们商议计算,规定了给予民夫的工钱数目。同时还决定用畜耕农具做为酬劳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国库只需要再拨十五万两金银就足够了。
刘辩当即拍板定了下来,不过为了防止有关官员中饱私囊,刘辩派新任的三公司徒王允跟进此事,全程负责司徒王允放民夫的工钱问题。并且按时向刘辩汇报。
对于司徒王允,刘辩通过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人心中颇为忠直,在国难之时临死不逃,所以将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刘辩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今日大典就此结束,各位爱卿下来将朝会上的一切布置安排下去吧,务必保证春耕和先帝陵寝两年事情不得耽误了。”
散朝之后。何太后命人将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兄弟二人宣进宫去。当面向他们承说了厉害,直言余人可降而何氏不可降的道理,命令他们必须无条件支持少帝的任何决定,而大将军何进默然应允,只有车骑将军何苗口中称是但心中却不以为然。
刘辩没有去管何太后所做的事情,而是随后将四位辅政大臣召进宫去。他们是大将军何进、后将军袁隗、太傅蔡邕、太保陈耽,并在御书房摆下御宴。招待他们一同进餐,向他们请教了许多治国之理。
三日之后。在朝廷机器的高速运转之下,十万民夫已经挑选出来,送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且还带回去了新式农具和畜耕之法,与邻里一起互相帮助忙碌着春耕之事。
而另外二十万民夫则得到了前一段时间的工钱,而且得知朝廷已经想到办法解决了他们春耕的烦恼后,个个热情高涨,加上生活得到了改善,民夫们干起活来干劲十足,工程的进展立即快了起来,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甚至是整个司隶各郡县的老百姓中,都在流传着少帝登基当日解决了二件难事的故事,大家都对少帝充满了信心,觉得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以后大汉肯定能够恢复安定的局面的。
朝廷之中,大臣们各司其职,一切都非常有序,众多大臣工作起来非常热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因为刘辩有意地疏远了一些朝臣,他们都是在历史上变节之人,也包括了所有的中常侍,现在刘辩基本上不用到他们了,只要他们不弄些事情出来,就不管他们。
当然,刘辩也知道这些人是不会安稳地,所以一直派出绿八哥在宫廷之中四处潜藏,收集着一些可疑的信息,同时让灰鹰在高空中监控着整个皇宫,特别是一些他不放心的地方,如董太后的宫中,如渤海王刘协的寝宫,如那些中常侍中黄门太监的住处。
数日之后,那些被疏远的大臣和宦官们竟然都悄悄地聚焦到了董太后所住的未央宫去了,他们借着为董太后祝寿的理由,其实想要谋求自己的利益。
“恭请太皇太后圣安。”
中常侍赵忠、张让、中黄门段圭、侯览、曹节、夏辉、郭胜、程旷,骠骑将军董重,永乐少府樊陵、河南尹许相、太尉张温、廷尉崔烈、司空丁宫等人齐齐跪在董太后的面前。
董太后虽然已经五十许了,但是一向注重保养,因此看起来不过四十左右,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她一向与先帝不和睦,虽然住在宫中,却少以露面,只有一些亲近的大臣时不时来向她请安。
现在先帝驾崩,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而未央宫已经彻底冷清了下来,让董太后的心里也跟着冷了,只是没有想到这才没几天时间,就有这么多朝廷重臣前来向自己请安了,而且就连三公之中的太尉张温、司空丁宫也来了,让她倍觉兴奋。
“众位爱卿请起,大家都是朝廷重臣,政事繁忙,今日如何得闲来看我这个糟老太婆呀?”董太后微笑着对大家说道,皇子刘协就坐在她的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盘糯米糕。。。)
s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