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远东之行(上)


本站公告

    李晓峰自然不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马占山身上,从此人之前的表现看,在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压力时他会摇摆,会对日本人妥协。[顶][点]小说 wm而很显然,从1933年到1937年这一段时间对立志于抗日的仁人志士们来说,是一段特别煎熬的日子。

    李晓峰可不敢保证马占山一直能在东北坚持到最后,自然的多选几个备胎也是必然的了。比如说冯玉祥他就非常看好。实际上冯玉祥对于苏联抛出的橄榄枝也相当的有兴趣,欣然接受了合作意向。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抗日热情最高的这两位,在当时来说势力并不大,属于流亡跛脚一族。马占山自然不用说了,部队被日本人打残了,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苏联境内躲避。而冯玉祥也强不到哪去,在中原大战中,他被“常氏物流公司”击败,被迫下野,其西北军也被迫接受“改编”,在此时哪怕是之前对他忠心耿耿的那些老部下,都不一定会听其命令了。

    此时,在内蒙、华北和山西势力最大的是两家,退入关内的张少帅所部东北军以及醋老西阎锡山。实话实说,这两家矛盾重重,谁都不信任谁,指望他们全力抗日基本是不现实的。

    而李晓峰其实最想争取的是张少帅,因为他退入关内的东北军实力和装备最好,而且大部分人都希望打回老家一雪前耻,如果东北军能豁出去抗战,不说收复东北,至少能暂时遏制日本人进入关内的野心。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张少帅本性软弱。面对虎狼一般的日本人首先从意志上都不够坚强。一直寄希望于所谓的国联帮忙抵制日本人,还以为吞并东北能满足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根本就不了解这群魔鬼有多么贪婪和残忍。

    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尤其是在南京方面的压力下,张少帅是步步后退,哪怕是苏联方面承诺援助,依然无法是他坚定抗日的决心。

    对此,李晓峰也是无奈加遗憾。这就是张少帅的命,从本质上说这位真心是个公子哥,根本就不适合当军人、当政治家,可命运却鬼使神差的让他继承了这么一份基业。真心不知道这是他幸运还是不幸!

    好在李晓峰也没有对张少帅报太多的希望,只要他的东北军不跟中央军一起给抗战添乱那就是谢天谢地了。

    “准备了多少军火?”李晓峰又问道。

    “已经起运和之前存放在远东的大约有步枪十几万支,弹药几百万发。”雅科夫报出了数据,“主要是统计数据比较混乱,相当一部分内战的剩余军火和相关物资还在重新整理和统计当中。”

    李晓峰点点头表示了解,内战结束之后,红军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员。一战和内战中剩余的军火大部分都被封存了起来,而且红军本来就是一只粗放性部队。管理上真心是比较马虎的。此时要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恐怕是比较为难的。

    “为什么不直接支援红军的制式武器呢?和那些缴获和购买的外**火相比,我们的制式武器保养更好而且后勤补充也更加方便不是吗?”

    站在一边旁听了很久的雾风耶维奇忽然问了一句,对于他的提问,李晓峰只是笑了笑,朝雅科夫努努嘴示意他来回答。

    “我们不适合直接支援中国的抗日力量,毕竟我们还没有做好同日本进行战争的准备,哪怕是局部战争的准备都没有做好。所以直接给他们红军的制式武器很容易给日本人口实,容易让我们在外交上陷于被动。而之前的那些战争剩余物资,就没有这种忌讳了……”

    其实所谓的战争剩余物资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在波兰缴获的一战德国武器,包括大量g98步枪和mg08机枪(马克沁德国版),这些“破烂”之前都存放在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给民兵使用;另一个就是一战日本侵占俄国远东时期留下的以及被缴获的部分日本军火,大部分都是三八式步枪及弹药。

    对于俄国来说这些都是破烂,属于那种留在军火库里都嫌占地方的垃圾。但是对于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工业,军用装备基本靠进口的中国来说,这些垃圾就是宝贝了。

    而且这些德国和日本垃圾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后勤方便的意义,毕竟当年的中国最流行是德国的毫米步枪弹(实际上是8x57 j弹),不管是仿制88委员会步枪的汉阳造,还是常凯申倡导的中正式步枪,用的都是这种弹药。

    至于友坂式步枪弹,随着日军大举侵华,相信从战场上也不难缴获。对于后勤薄弱的抗日武装而言,这两种弹药来源比较方面的步枪比莫辛纳干更加适合,而且苏联的压力也小。反正这两种步枪在中国是比较泛滥的,日本就算想从外交上找茬都没办法。

    当然,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批步枪的保存状态恐怕是相当不理想的,甚至有不少恐怕已经变成了烧火棍。等远东红旗方面军做好了相应的战争准备之后,也就不用这么偷偷摸摸的送垃圾了。

    实际上在李晓峰设想中,马占山和冯玉祥的抗日武装能够保住察哈尔就算成功,只要能在长城以北占领一块能跟蒙古接壤的根据地,在未来就能比较方便的获得援助,才能坚持更久。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晓峰再一次前往了远东,经过几天几天的跋涉,他抵达了共青城。和1919年相比,1933年的远东显得更加有活力了,大量的青年人涌入这座城市,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建设,这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无疑让人非常的感慨。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当苏联解体之后。随着经济的衰败。远东的人流将重新回流欧洲。诸如共青城这样的新兴城市都再一次有变成鬼城的倾向。看一看此时为了社 会主义建设流汗流泪的青年们,再想一想他们的后辈逃离这里的情景,除了感叹之外恐怕就是无尽的唏嘘了。

    此时共青城里青年建设大军的士气是很不错的,真心就是保尔柯察金描绘的那种狂热场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一座崭新的城市在沼泽和原始森林中拔地而起了。

    共青城将是苏联加强对远东控制的核心之一,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市,不如说这是一座工业基地。阿穆尔斯克造船厂、阿穆尔钢厂、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共青城石油加工厂。林林总总的工厂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显得生机勃勃。

    李晓峰视察了飞机制造厂和造船厂之后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造船厂仅仅能够生产轻型舰艇,飞机制造厂生产的也是老实的伊5战斗机,更“新型”的伊15和伊16暂时还无法生产,但对于一座从零开始的城市,你不能要求太高不是。

    总而言之,共青城的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红旗远东方面军的情况就真心不太好了。普遍来说兵源紧张、士气不高,而且装备是相当凑合,真心只能欺负欺负战斗意志不咋地的东北军。如果想让远东红旗方面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加大投入。

    当然,这也是李晓峰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导师大人希望他能搞清楚远东红旗方面军的第一手情况,相对于下面那些人的汇报,导师大人还是更相信某人的亲眼所见。

    “安德烈同志,情况很糟糕,”布柳赫尔面色严峻地说道,“相对于我的部队需要防御的面积而言,我的部队数量实在太少了,而且补给严重困难,这样是没办法打胜仗的,不!是根本没办法打仗的!”

    “我明白,”李晓峰点点头,安慰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和乌博列维奇同志已经同意了,在今后几年内远东红旗方面军将是重点建设单位,新出厂的飞机和坦克将首先装备给您的小伙子。”

    布柳赫尔叹了口气,对于他来说仅仅是这样的承诺还不够好,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不是,而且围绕部队的机械化建设问题,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是水火不容了,谁敢说后面会是一方风顺?万一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撕吧起来,新的坦克飞机恐怕是根本走不上生产线。

    想到此,布柳赫尔认为他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某人要顾全大局:“安德烈同志,暂时而言,对红军来说最缺的不是高性能的坦克和飞机,完全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数量上的绝对缺乏,我们迫切需要坦克、飞机和大炮,哪怕性能不够好,我们也能接受的!”

    李晓峰自然明白布柳赫尔的意思,很显然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元帅希望他能让着图哈切夫斯基一点。不过李晓峰却不想谈这个话题,因为这根本不是让与不让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立刻岔开了话题,问道:“您对直升机和真正的运输机有兴趣吗?”

    布柳赫尔明显一愣,也第一次感到了某人跟图哈切夫斯基之间的矛盾恐怕是不可调和的,顿时叹气不已。而李晓峰似乎是故意装作没看见布柳赫尔的遗憾,反而是不遗余力地推荐直升机和真正的运输机。

    布柳赫尔问道:“直升机是什么?有什么用?”

    “这是一种可以垂直起升和垂直降落的新式飞行器,对机场的依赖相当的小,而且还可以悬停在半空,是比炮兵气球更加稳定和好用的观测平台。”

    直升机真正的用途自然不止这么一点儿,但是在那个年代,很简陋的早期直升机真心能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充当稳定的炮兵观测平台,并承担一点儿轻量的侦察任务,这就是直升机的极限了。

    不过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当李晓峰向布柳赫尔详细的描述了什么是直升机之后,布柳赫尔产生了相当的兴趣,对于地广人稀条件恶劣的远东来说,一款垂直起升降落的飞行器还是有相当吸引力的,至少比坑爹危险的炮兵观测气球好用不是。

    不过布柳赫尔也没有被李晓峰描绘美好前景忽悠。他很想实验性的使用过这种新飞行器之后再做评价。对此李晓峰自然也是能够理解的。很快就致电eo公司。让其抽调一部分状况比较好的俄国山寨版r-4直升机运往远东。

    和原版的r-4略有不同,俄国版的r-4要大一些,实际上更接近西科斯基后来的s-51。该机现在的编号是s-11,也就是西科斯基公司第十一种飞行器。当然之前的那十种确实是不成功,几乎每一种都只生产了一架原型机。

    s-11旋翼直径15米,空中吨,最大起飞重量吨,使用一台布里斯托尔木星6发动机。也就是苏联的m-22发动机(480马力),最大平飞速度170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450公里。可以携带一名驾驶员和三名乘客。

    总而言之,s-11几乎比历史上的r-4大了一倍,飞行性能也提高了很多,至少是能驮四个人了。这对于充当炮兵观测机而言算是及格了。

    当然,相对于s-11,布柳赫尔更感兴趣的是某仙人所言的真正的运输机。对于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异常落后的远东来说,交通是个大问题。而远东红旗方面军的防区又相当的广阔,延绵上千公里。在如此大的阵线上指挥部队真心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布柳赫尔视察部队就觉得累得慌。得跨好几个时区。反正他是受够了远东的恶劣交通,而且一旦战时敌人袭击了铁路线。那布柳赫尔真心只能抓瞎。

    再说这个年头图哈切夫斯基又在折腾空降兵,对于空降作战的前景是相当的看好,连带着影响了一大批苏联高级将领,大家都对空降以及空运相当的有兴趣。

    布柳赫尔自然也不能免俗,不过观看过几次空降演习,以及乘坐过让人蛋碎的tb-1轰炸机之后,他对这种蹩脚的飞行器在空降作战中能发挥的作用是相当的怀疑。甚至认为仅仅依靠tb-1图哈切夫斯基所希望的那种空降作战根本不可能实现。

    对此,李晓峰表示赞同,不光是tb-1,甚至是tb-3也完全不顶用,这些半路出家的轰炸机真心不是干这个用的。而他刚刚收购的dc-1却不一样,这是一架专门的运输机(客机),乘坐舒适,速度也比较快,唯一的遗憾是运力稍低。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李晓峰根本就没准备将dc-1作为空降兵载具,在他看来dc-1还是更合适干老本行,用来当客机,具体来说是用来当公务机是非常合适的。

    比如从莫斯科到共青城,坐火车怎么也要个把星期,换用dc-1呢?顶多也就是一天。而且完全可以对dc-1进行适当的改造,安装更完善的无线电通信设施,可以让其成为战场指挥和调度载具。

    除了dc-1确实很优秀之外,李晓峰还是想从布柳赫尔这里打开突破口,如果布柳赫尔也能支持安装12ybrs发动机的dc-1,那么图哈切夫斯基的阻挠就显得更加微弱。

    “这款飞机真有这么好?”布柳赫尔表示怀疑,而这也是李晓峰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那就是dc-1还没有成品,没图没真相啊!

    想到这儿,李晓峰一面向布柳赫尔拍着胸脯保证dc-1性能绝对没有问题,另一方面也赶紧给娜塔莉亚发电报,要求道格拉斯公司必须加快速度,务必要尽快拿出成品。甚至某仙人强调道:“务必在一到两个月内解决这个问题,钱不是问题!”

    一句钱不是问题就让道格拉斯公司亢奋了,在某仙人提供的三倍加班费用作用下,饱受失业困扰的工人们爆发了,24小时连轴转,大干快干愣是提前两个月让dc-1原型机飞上了天空,而且请注意,首飞的原型机不是一架,而是两架,一架是装备原本的莱特旋风r1820发动机的“美国版”,另一架则是装备12ybrs发动机的苏联版。

    而且后者完成了首飞之后,很快就移师阿拉斯加高纬度地区进行试飞,并且在这两架原型机之后,还有四架原型机正在紧张的制造当中,按照某仙人的意思,只要第一批原型机没有大问题,第二批完成了厂家试飞之后直接飞苏联,然后一边试用一边改进。

    应该说这么做还是比较冒险的,也就是不差钱以及急疯了的某仙人敢这么干。好在道格拉斯公司的设计还是很成功的,总体而言dc-1没有什么缺陷,试飞以及试用顺风顺水,尤其是红军,对这种美国飞机十分欣赏,认为其比tb系列强太多了!

    当然,这些是后话,对李晓峰来说,他来远东的重要人物不仅仅是视察以及推销,更重要的是同中国抗日力量首脑进行接触,让他们接受苏联的主张,充当苏联恶心日本人的马前卒。说心里话,这并不容易,因为马占山、冯玉祥并不是傻瓜,想要忽悠他们,想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卖命,很困难……(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hawkli、悠善v、hzwangdd、光辉的宪章和尤文图斯同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