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要拖延时间,等待着在船台上的战舰大量下水后,才可以逐渐拉开双方的差距,既然质量上已经无法保证,那么我们必须在数量上尽可能的占有优势,利用规模和巨大的火炮口径来吓退敌人!如果一开始就拼的话,大英帝国可能会在一天之内就输掉战争。大英帝国大舰队不惧怕任何挑战,但是也不能把帝国的国运轻于一掷!”费舍尔爵士平静的说道。
“杰里科他是一个军人,一个纯粹的军人,在军事角度来看,他是完美的,他知道舰队需要什么样的战舰才能取得胜利。但是从政治上来看的话,他又是不合格的。他不明白什么样的舰队才具有震慑力!同样的价钱,我们大英帝国的造船厂可以造出5艘装备有10门寸火炮的战列舰,一共有50门火炮。而如果交给华夏共和国的话。他们可能只能造出4艘装备有9门火炮的战列舰。50门火炮和36门谁更有震慑?我想这个问题一目了然!”
“而在交战的过程,我认为5艘我国的新式无畏舰也将比华夏共和国生产的4艘精锐战列舰更加强大,毕竟对方的火力投射量只有我们的7成。当然。也许杰里科将军他们可能认为后者更占优势,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了。从战场上分析也许他们是对的,但即使4艘平衡型战舰更加强大,我依然有充足的道理来继续我的计划。”
“从我的角度来看,拥有更多的战舰和更强的火力显然比拥有数量较少的战舰,同时以火力换防御更合适。大英帝国舰队的强大应该体现在规模上而不是质量上。此外,如果我们按照新的计划建造战舰的话。那么战舰的建造周期将缩短到2年内,在战时我们将拥有更多的服役战舰,而不是在船台上的战舰。缩短周期后。我们将可以像流水线一般生产战舰。而对方精工细作的战舰可能需要3到4年的时间。在战舰补充速度和数量上都将大大超过对手,从而让整个舰队占据绝对优势!”费舍尔在自己的日记这样阐述自己的战略目的。
(历史上英国的乔治五世型超无畏舰的建造工期在2年以内,而德国的国王级战列舰建造周期短则两年零个月,长则三年零三个月。不得不说。英国人生产超无畏的速度确实比德国人快多了。一方面是战舰的问题,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战舰产能的问题。)
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英国人也懂。甚至作为曾经的地海舰队司令,费舍尔将军也希望拥有一支全部都是精良战舰构成的强大舰队,这是任何一个海军将军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从战术角度来说也堪称最优。但是可惜的是,当费舍尔爵士坐到了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后,他就必须将自己从海军将军的位置转移到一名海军政策的制定者。而不巧的是,当费舍尔坐上了首席海军大臣的宝座上后。英国人已经失去了当年一个打n个的能力,仅仅一个德国海军就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作为海军的掌门人。费舍尔必须保证在无论战争什么时候发生,英国人都可以获得至少场面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不管实际上如何,必须在舰艇数量和吨位上压倒对手。依靠大舰队的整体力量赢得战争。国人有一句俗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英国可能没有类似的话,但是费舍尔肯定明白类似的意思,在英国人眼,只要德国海军不出北海,不到英国周边活动的话,那么即使无法消灭德国舰队又如何?存在舰队的理念在英国人那里一分不值!就像当年英国人对付拿破仑的庞大舰队一样,一场特拉法尔加海战后,法国人的海军其实就已经被打断了脊梁,即使有规模再庞大的舰队,不敢使用这支力量也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在费舍尔看来,如果是单舰或者小规模的舰队交战的话,单舰的素质确实会决定战争的胜负,因为小样本事件存在着太多的偶然因素,也许一发炮弹就可以决定战斗的胜负。(比如说历史上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大战胡德和乔治五世,其实德国舰队的实力不如对方,如果不是一炮把胡德的弹药库给读了,恐怕完蛋的就是德国人了,而且刚开始胡德号认错了目标,将欧根亲王当成了俾斯麦号导致了对俾斯麦的压制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大规模交战,这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会被降到最低,比如说小舰队交战,一艘战舰的弹药库被对方秒了,导致战斗失败,但是大规模交战,总不能期望着对方全部战舰都被秒了吧?因为炮弹把弹药库打穿而沉没的例子有几个?所以费舍尔认为依靠超强的投射量压制对手,进而影响对方的输出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英国海军的炮弹装的**比较多,即就算我打不穿你,靠半穿甲弹的高比例装药我也打废了你!这就是强势海军的战略,他们不依靠超强的穿甲能力来取胜,而是通过投射量压制对方,击伤对方,进而依靠航速最终追上掉队者,随后聚而歼之!
而且在舰队数量上来后,还方便调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法国海军是肯定扛不住意大利人和奥匈帝国的。英国海军必须在地海留有一直分舰队。而这种情况在印度洋也适用。英国也需要在印度的孟买或者其它地方留下一直快速舰队来攻击土耳其和德国的快速战列舰,如果数量少的话,英国舰队根本不够分啊,所以即使从调动的灵活性程度上来说,先保证数量再兼顾质量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就是费舍尔的整体思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满足随时开始的情况下,费舍尔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最符合现在英国情况的!他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来建造了规模尽可能大的舰队,同时获取了最高的火力投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战舰建造周期缩短,所以不会出现过多的烂尾情况,防止了资金被舒服在船台而无法转化成战斗力的情况发生。无论战争何时开始,费舍尔都可以组织一直强大的舰队来迎接德国人的挑战。如果这种做法都无法做到胜利的话,费舍尔不认为还有别的办法可以取得胜利。
除了战略上的考量之外,费舍尔还必须兼顾国内造船业的生产情况,为了让尽可能多的造船厂从海军的建造计划获益,所以费舍尔需要把一块大蛋糕尽可能的切成小块来分给造船厂。以防止有的船厂被撑死,而有的才船厂什么都分不到的情况发生,作为海军方面,费舍尔自然希望船厂越多,竞争越激烈越好。所以说费舍尔将一单240万英镑左右,变成了一单200万左右!这样的话,原本4个船厂分的订单就可以变成5个船厂。
至于说取得数量优势之后,费舍尔不介意在军费允许的情况,建造一些精锐战舰。尤其是不用花自己的钱的时候。杰里科和贝蒂等人合伙搞的行动并不能瞒过这个已经在皇家海军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人。他知道杰里科和贝蒂对自己的决断有意见,也知道自己的设想只是建立在推论的基础上,到底是否有用还要看实战的检验。更为重要的是,华夏共和国开工的两艘战舰是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的钱,既然有人愿意花钱,那么英国皇家海军也不介意增加几艘新式均衡型战舰,所以对杰里科的行动,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操作了。
费舍尔知道目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权宜之计。在他设想,当英国舰队的数量可以维持一个还算可以的数量优势后,费舍尔也同意建造一些各方面性能都堪称优秀的完美型战列舰。寸的巨炮在他看来还是小了一些,这样技术优势还不算很大。如果舰炮能提高到15寸级别的话,费舍尔认为这将是现代工业的极限,也就是说,不会被对方轻易超越。到那时候,大英帝国新造的完美战舰才可以在尽可能长的时间保持优势。
英国人的15寸火炮搭载舰的计划并不是空穴来风,费舍尔早已经开始谋划相关的工作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费舍尔确实称得上深谋远虑。虽然他的逻辑有很多的漏洞,但是也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费舍尔依然知道即使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海军依然没有优势。自己不够乐读窝,法国人发展陆军,那么现在是彻底让小弟挖潜的时候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死是土木鬼、lnh的月票支持~~~。昨天订阅不及前天的三分之一,直接降到了本月最低读.......。心那个郁闷啊--!(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