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四省响应
山东省,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自然存在着省议院,如今议院内的议员们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执。
“我赞成救援南京,作为我们帝国的首都,我们必须保住他,那是一处高于现实的象征性城市,作为首都,他是我们国家民族崛起的证明,绝对不能落于叛军手中!”一名参议员在山东省议会上进行演讲,着重讲述了南京对于整个中国来说的意义。
但是他还没有说完,另外一名议员就站了起来,扬声道:“为了一个象征性意义的城市,而抛弃我们山东的安全吗?我们要为山东的百姓生命和财产负责,如果敬礼以及大量民兵抽调,那么对于我们山东来说实属是一场灾难,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山东几乎就等同于没有法制的社会,而且叛军也是由各省议会推举出来的,他们有着法定的身份,他们是五省的民意,只能说,中央政府某些地方做的不错,只能说激起了民众的反抗,自古民为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了民族的公正,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参与此次事件!”
在山东的议会上,虽说有不少议员赞成支援南京,但是也有不少的议员持反对意见,因为双方都看到了机会。
支持的一方,他们觉得,邓森在国内的权势,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同时他们还看到邓森手中掌握着的国防军党卫军强悍战力。
而反对的一方,他们同样是投机者,他们看到这场战争,由于南京没有正规部队,所以他们觉得叛军有可能成功,只要南京陷落,那么邓森的权势将会一落千丈。
“议员们,伙计们,我们不光要进行议会参议,同样的我们也要关注一下我们平民同胞的想法,如今无数农村城市自发组成的轻装队伍都已经在等待着我们的会议结果,相信从这一点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伟大的元首在民间的声望,至此我们认为我们山东应该组建五万人的增员人马,并且修改铁路临时法令,所有火车紧急调用,运送支援部队前往南京。”议会长赵元兴拿出一份报告,其中是各地自行组织的请愿书。
这些请愿书,一一传给在坐了三百六十七位议员,在每个省都拥有这样议员数,他们都是民选产生,只有议会长需要中央审核,其他议员分属于每省地级市,由当地公民进行选择,以此保证议会代表各地公民的利益。
加入一名议院它属于枣庄市,是枣庄市市民以及各县选举而来的,那么他必须尽可能完成其参选时候自己承诺的一些事情,在三年之后的选举中他才有可能继续担任省议员的职务。
而帝国议院规模更大,有六百四十名议院,议院长需要内阁提名,而每个省份十名省选议员,以及三百二十名各地知名民选议院在此处理国家大事。
当然,议院所的职能,在中国被消弱,和外国的议院相比,中国的议院不能够对战争进行表决,这是由现任政府才能做出的决定,即战争不经过议院。
但是现在不是战争问题,而是内政问题,所以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议会模式。
各省省长都是民选省长,他们同样受制于省议会,这是邓森为了保证省级官员不会出现贪污**和独裁专权专门设立的,但是现在问题出现了,由于中国刚刚统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投机倒把。
众多议员看过请愿书一个个沉思起来,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目的,但是投机者也非常的谨慎,他们心中原本的想法,在看过请愿书之后开始动摇。
半小时之后,议院进行了投票,三百六十七位议员,以三百四十三票通过,其余反对的票数通过了增援南京,组织民兵部队的提议,并且紧急执行。
同山东一样河北,江西也进行了议会选举,而深受邓森影响比较大的浙江第一时间派出了部队,一会根本没有进行商讨,直接通过,而福州广州的一些旧势力虽然略微抬头,但是很快便消散了下去,大约二十万各省临时组织的援军向南京星夜驰骋。
但是这二十万人并没有多少武器,而南京,以及基地的武器也无法足够装备这二十万人,因此中央政府向私营武器生产商尽够了大量的单兵武器,这些武器都是民用枪支,型号口径较为杂乱,但是有一点好处就是,由于中国的发展,以及武器等各个方面的出口,中国的武器生产商越来越多,大部分集中在上海,他们的武器尽皆出售给外国的小国,以及一些反抗组织,因此存货不少,步枪机枪和子弹可以支持二十万人的战斗。
四个省份的响应,立即将国内的风言风语全部遮住,所有人都看得出,中央政府在国内的支持率有多高,要知道中国虽然有三十多个省份,但是唯有长江淮河黄河和珠江下游省份富硕人口众多,如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北直隶,广州等,这些省份有的是直属中央管辖,原本就是东部三省,其他的也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代表着中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生产力,以及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由此所有人觉得再无悬念,只要南京战线不崩溃,那么用不了多久,这场叛乱就将会被平息掉。
而南京,不管是公务员还是百姓,在听到数省支援的时候,原本的担忧化作了平静,看来这场战争已经有惊无险了。
“一定要将那些可耻的叛变者严厉的惩处,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来破坏我们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国家建设,都应该处死。”一些市民对于叛军非常的痛恨,因为如果不是叛军,南京这个时候可能非常的热闹,他们也都不会受到影响,同样生活在帝国的首都,他们亲身沐浴在荣耀之内,早已经将帝国的荣耀当做自己的一部分。
中国东部的铁路线现在已经修建的比较完善,在不计奴隶土著的损失下,进度非常的快,各市纷纷都有着铁路相连,而在各省通往南京的火车道上,一辆辆奔腾的列车正在急速的前进,车厢内挤满了人,有很多人都没有座位,一个五十人的车厢,整整塞了近百人,他们的目的地是神圣的南京,帝国的首都,这些青年抱着保卫首都,保卫元首的信念,在这样的车厢内忍受着,他们之中有市民,有学生,也有农村的年轻人,不管是谁,都对邓森有着绝对的崇拜。
在南京火车站,接到各省电报之后,邓森就命人在这里等待接应,安排好来援士兵的住所,并且准备好帝国神圣卫队军服,这种布衣布帽外带党卫军军靴的服装,服装的胸膛口袋上有着一行字,民族卫队,这是邓森给这些自愿士兵组成的军队起的一个名字。
民族卫队,保卫民族,同时他们也是神圣的,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他们奋不顾身,因此不管是南京这个帝都还是他们自己本身,都是神圣的因此也被成为帝国神圣卫队。
这个称号非常的尊崇神圣,但是同样很适合这支自愿军队。
在车站,一队一百多人的党卫军站在那里,等待着列车的来临,不一会随着火车的轰鸣声,一辆列车驶进站台,很快在列车人员的吆喝之下,一名名青年从火车走下。
随后在党卫军连队的带领下前往他们的营地。
浩浩荡荡的数千人仅仅是第一批,整整一个晚上,从山东而来的列车上下来一车车的青年,他们带着狂热的心,来到这里。
援军的到来给所有抵抗士兵一剂强心剂,战场上,的形式也略微好转,如今的战场,叛军的攻击已经有些无力,但是其兵力损失有限,而守军则损失巨大。
仅仅五六天的战斗,守卫军队损失了十万人,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震惊愤怒的数字,一场内战单方面就阵亡了这么多人,让所有人为之惋惜。
在战场上,满怀热情的战士们还是无法和那些杀人不眨眼似军如匪的叛军对战,对方不如中华帝国主力部队强大,但是却异常凶狠,因此使得守军往往处于下风。
战场上的情况非常奇特,占据下风的守军气势高昂,占据上风一直处于进攻方的叛军却士气低迷。
三四十万大军,攻击这处由大量新兵组成的战线,竟然数天没有攻破战线而且损失了七八万人,不得不说是给他们的沉重打击,而且由于各省援军的到来,一时间叛军之中也出现了不小的骚动,可是这些骚动很容易就被压制了下来,阎锡山用邓森对待俘虏,对待叛变者的故事告诫所有的叛军士兵,如果打下去,答应了可以荣华富贵,如果打输了他们就绝无翻身的可能。
因此即便士气不高,所有的叛军依旧在拼命的进攻,期望可以快些打破守军的防御,攻入南京,杀了邓森,以解除自身的危险。
!@#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