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起点点头:“是的,在92号铀元素之前,还有原子序数为43、61、72、85等元素没有发现。”
“那为什么不继续去探索这几种未知元素的踪迹,反而去研究一种科学仪器呢?”纽曼教授有些不解。
孙元起说:“这几种元素,到现在还没有被科学界发现,我们有理由推断是由如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该种元素不稳定,在漫长的岁月里早已演变为其他元素;其次,该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壳中存量极其微小,目前还没有找到它们存在的证据;最后,就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即便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也没有办法找到他们。”
与会人员纷纷颌首,对这个分析都表示赞同。
“在座的或许有人知道,我在数年前提出的‘核反应’。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孙元起循循善诱,“以前我们发现新元素,都是被动地就已有的物质进行分析提纯,然后经过测定对比而得到。现在,我们有一个全新的思路,就是通过核反应来‘制造’新元素。”
“制造新元素?”参会的人员都在心里咀嚼回味这个新理念。
孙元起接着说:“制造新元素,包括两个方面工作:一个是制造已有元素的同位素;另一个则是发现新元素。新元素除了指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的空缺,还包括铀之后的超铀元素。
“现在我们已经确切知道,铀及其前面的氡,都具有放射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衰变,会变成另外的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断定:铀以后的超铀元素都具有放射性,而且半衰期更短,甚至短到几秒、几毫秒,乃至几微秒。如果说铀之前的元素还有可能在自然界发现,那么超铀元素恐怕只能在实验室被制造出来。
“所以,以后要发现和制造新元素,必须依赖于实验室中科学仪器的进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粒子加速器。至于为什么要建回旋粒子加速器、以及如何建造等问题,在我这篇论文中有详细阐述。近期我将把它投到《Science》杂志上发表,大家可以先传阅一下!”
说着,孙元起拿出论文,递给身边的人依次传阅。像校长麦卡尔、校友会会长派克,只是大致翻翻,并不细看。其实他们即便看了,也未必看得明白。只有几个自然科学的教授及实验室人员,才认真阅读。尤其是教授会主席纽曼先生,更是频频和身边的几个人交换意见。
良久看罢,纽曼教授才说道:“鉴于回旋粒子加速器对于发现元素的重要作用,我们教授会一致建议,校方重点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当然,为了保证耶鲁大学、乃至美国在科研中的领先地位,我们希望约翰逊教授在加速器建造完成之前,不要将此篇论文公之于世。”
孙元起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的时候,就有此隐忧。现在见校方提出这一要求,好比瞌睡遇到枕头,当下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耶鲁大学向来是教授当家作主。教授会通过之后,很快,校方就把资金和人员调集到位。
虽说如今现在要做的,就是重复以前劳伦斯的路数。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孙元起有自知之明:这加速器的原理自己是懂的,可加速器的实物,当年只在实验室中见过几眼,要想就这么还原出来,绝对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孙元起不是神——虽然在实验室里同事们一直认为他是。故而,他把原理图和大致的设计图交给大家之后,便把艰辛的研制、安装、调试工作交给同事,做了回甩手掌柜。
实验室同事不以为忤:人家大牛都能凿空把原理想出来,难道还要他来动手研制?如果他再研制出来,那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再说,人家不参与研制,那是因为还有更伟大的成果和理论等着他去发现!
孙元起留下陈骥德、潘咸等数名学生,让他们参与粒子回旋加速器的研制工作。自己带着惹祸包刘斌匆匆离开耶鲁。
此行的目的,既不是去MIT,尽管那里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自己去处理;也不是去见莉莉丝和小怀祖,虽然已经近一年没见,时刻萦绕于怀;更不是去遥远的加拿大McGill见兄长一般的卢瑟福。而是去长岛的沃登克里弗(Wardenclyffe)塔,拜见一位传奇人物:科学神教教主、“被历史遗忘的天才”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作为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更多时候,是以科学怪才的面目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而在正统的物理学课本中,这位最杰出的电气工程师之所以被人记住,除了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以及以他命名的“特斯拉线圈”,还有现在全世界仍在广泛使用的交流电电力系统。——这是他与爱迪生斗法的结果。
19世纪与20世纪之间,在电气发明方面,爱迪生与特斯拉可以说的上是**并峙,每人都有数百项以上的专利。两人第一次见面,特斯拉还是刚刚踏上美国国土的时候,而爱迪生已经在美国闯下了一番事业。特斯拉之所以拜访爱迪生,是因为前雇主查尔斯?巴奇勒为他所写的推荐函。信是写给爱迪生的,信中说:“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了。”于是,爱迪生雇用了特斯拉,并安排他在爱迪生机械公司工作。特斯拉辛勤工作,为公司解决了无数难题。
有一天,爱迪生对他说:“如果你完成马达和发电机的改进工作,我将付给你5万美元。”这几乎相当于今时今日两倍的诺贝尔奖金。特斯拉的艰苦研究持续了将近一年,几乎将整个发电机重新设计,最终完成了爱迪生交付的任务,使公司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和无数的专利所有权。当特斯拉向爱迪生索取5万美元时,据传闻爱迪生是这样回答他的:“特斯拉,你不懂我们美国人的幽默!”就此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于是二人反目成仇。特斯拉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开始自己创业。很快,两人的仇隙在输变电问题上演变成直流、交流的利弊争辩。尽管爱迪生了解交流电的诸多好处,不过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依然坚持直流电,并千方百计攻讦交流电的缺陷。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在实际效益这个问题上,各大电力公司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一回合上,特斯拉取得了完胜,报了5万美元之仇!
与爱迪生的纠纷,只是特斯拉平生三大斗法之一。另外两次,一个是与马可尼争夺无线电专利。开始是特斯拉在美国取得了无线电专利,但在马可尼的申辩下,美国专利局撤消了特斯拉的专利,转授给马可尼。自此,特斯拉开始了自己艰苦的维权活动。直到死后,美国专利局才最终恢复他对无线电专利的所有权。顺便说一句:他的交流电专利,也是在死后才通过专利审核的。之所以如此,就是美国财阀通过这种手段,避免支付巨额的专利使用费!
还有一次斗法,就是他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坚持传统的物理观。显然这与蓬勃发展起来原子物理学格格不入,再加上终身未婚,故而他的晚年颇为落拓,在八十六岁高龄寂寂然离开了人世。
特斯拉平生三次斗法的成绩,可以说是一胜一平一负。然而正是最后与相对论交锋的完败,导致他几乎被科学史除名。二十世纪末叶以来,随着翻案风的盛行,挖坟终于挖到了特斯拉的头上。人们通过文字考古、资料演绎,逐渐认定特斯拉对机器人、弹道学、信息科学、雷达系统、洲际导弹导航系统、人造卫星系统、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学等各种高科技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将之偶像化,进而把他推上了科学神教教主的宝座。
孙元起对于教主,那是如雷贯耳,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却是因为专利上的纠纷。前文说到,MIT电子学实验室在研制无线电广播过程中,申请了无数专利。结果,教主就认为其中触犯了他在1897年获得的无线电技术专利,把孙元起为首的一干人等告上法庭。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不知道是要集中精力对付来势汹汹的马可尼,还是意识到这两个专利确实属于风马牛不相及,教主答应和解,不过有一个额外条件,就是希望能和孙元起见上一面。那时候,孙元起早已归国。无奈之下,只有留待他日兑现。如今听闻孙元起到了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教主几次电报促驾。话说孙元起也想见见这位“灵魂穿越人士”究竟是何方神圣,自然有些迫不及待。
教主就是教主,居住的地方也非同一般。正好比日月神教的总坛要设在黑木崖,科学神教的总部位于纽约附近的长岛。1900年,特斯拉用15万美元在此建造沃登克里弗塔。并于1902年的七月,将研究所从休士顿街迁移到此处。
这座塔非常雄伟,当时的报纸称它为“特斯拉的百万大建筑”。后世有些无稽传言,认为该塔是一座复杂的电磁振荡器,教主用它来实现地球与电离层的共振,进而引发了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这就太富有科幻色彩,而脱离现实了。
孙元起带着刘斌来到长岛时,还是晴空万里。等在塔前下车的时候,天空忽然变得泼墨一般,还不时响起几声闷雷。好像是飓风要来,或者这里本来就很冷清,整条街上只有自己两个人。
刘斌上前按响门铃。在几声依依呀呀的电流噪音之后,是一个低沉的男子声音:“这里是尼古拉?特斯拉先生的研究室,请问您是谁?”
孙元起连忙上前,对着话筒回答道:“我是MIT电子学实验室的扬克?约翰逊,应邀前来拜见特斯拉先生。”
还是几声电流噪音,接着是一声“请进”。
话音刚落,两扇大门颤颤巍巍地滑向了两侧,中间露出一条路来,通往漆黑的塔里,只是深处偶尔闪烁几道蓝色的电光,旋即消逝。见大门无人自开,里面黑洞洞一片,不见人影,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斌也有些草鸡,疑惑地望着孙元起。
这种遥控门,在孙元起面前实在是太小儿科,所以视若无物,径自抬脚向屋内走出。还没走几步,黑暗中就有几只鸟扑棱棱地撞过来。孙元起连忙以手遮面,却听见身后刘斌一声尖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