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滚烫的热情


本站公告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八章滚烫的热情

    男同学不服气地正与乔星竹比划身高呢,大家在一旁笑着。

    三大队大队长乔向文刚好从外面走过,听到声音,进来刚好看到了这一幕,笑而不言,只是站在人群背后注视着。

    许一梅和几个干部忙站起来敬礼。

    星竹有点尴尬,给哥哥看到了这一场景,不乐意呢。

    能说会道的那位男学生一看来了领导,喜出望外,立马抓住机会,口袋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乔向文。

    乔向文打开一看,是文峰中学的一封推荐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刘一凡同学政治思想好,家庭出身好,同意推荐他参加**队伍。

    “样,首长,我没骗人吧,别小看我,我可是我们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学校都同意我南下参加**了。”

    乔向文笑着问了一下,原来这名同学名叫刘一凡,父亲是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母亲是一位民主党派的成员、医生,为我地下党做过不少工作。他在学校一直要求进步,多次配合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和平示威,表现勇敢,政治思想非常可靠。

    乔向文又细问了几句,刘一凡对答如流。

    当乔向文同意破格录用他时,个子那么高的男孩子竟兴奋得跳了起来。

    “刘一凡同学,不,现在开始是刘一凡同志了,你北京地方熟悉,家里人又都是进步人士,我们虽然有年龄要求,但是年龄也并不是唯一条件,你马上回家准备一下,后就担任乔星竹同志的助手,在这里继续帮助招人,但是不许你再为别人开后门哦。”

    刘一凡开心坏了,转身就对着乔星竹来了一个大鞠躬,反倒把她弄了个大红脸。

    解放了的北平群众的热情,大大超过了预期。

    曾几何时,部队招人,麻烦不少,只嫌招不到人,不管在山东,还是在东北,乔向文和部队都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形。

    这会儿,麻烦大大地不同了,变成了拒绝人。

    编制有限哦,三大队核准的编制就是一千,纵队来的八十多名干部之外,也就九百多个名额,可是,连日前来报名咨询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管这支队伍要去哪里,不管跟随部队作战风险多大,不管对于新生政权了解多少,不管将来能在新国家的建设中担任何种角色,人家就几句话,我要参加共产党,我要参加南下支队,为国家做贡献,你们要不要。

    有意思的例子一箩筐,举不胜举。

    这一天,乔向文收到了一封北京地方上转来的封信,读了很是感动。

    信是一名印度尼西亚华侨的子女写的:

    首先祝福我们的祖国早日恢复和平,不断强盛,祝贵军战不胜攻不取。

    我们全家前不久回北平探亲,那天有幸在长安街上目睹了了解放军入城的盛大神圣仪式。那神奇威武的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队列,那歌声震天的国际歌和解放军进行曲,深深震撼了我,你们为百姓打江山,谋福祉,受到广大市民那种发自内心的欢迎,让我们全家感动不已,在我回到新加坡后,那些画面经久不散,我们全家都对着照片天天议论,华侨邻居们羡慕不已,和外公家里通,得知你们在招人,经过父母同意,他们都支持我加入你们的队伍,为祖国效力。

    。。。。。。

    在大队集体商量后,派出了人员对他的北平亲属进行了政审,完全合格。

    父母都在雅加达从事橡胶生产加工,属于爱国华侨,抗战期间先后多次在当地募集物资,支援中国抗日。

    关键是,这名华侨子女大学读的专业,让乔向文很是认同欣赏,企业管理。

    在一个即将解放的城市,建设一个暂新的政权,发展经济是必不可少的,而经济对于绝大部分军队干部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况且调查走访中得知,这同学英语非常好。

    联想到未来的工作,迫切需要懂英语善于对外交流的人才,乔向文动心了。

    但是,一个问题把他难住了:

    对于吸收华裔外籍人士加队伍,当年的先例还不太多,尤其是涉及到将要参加政府工作,政策性很强。

    乔向文拿定主意后,专门去找了南下副支队长、总部政治部干部部的李部长。

    对于乔向文的想法,李部长本能地加以了拒绝。

    当年,虽然有很多国际友人、华侨人士以各种形式帮助中国共产党,提供各类支持和援助,但是,要加入部队拥有军籍,同时参与政府的工作,这样的例子还是极为罕见的。

    乔向文惜才如命,好说歹说,最终被他的执著所感动,李部长专门跟政治部打了报告,转呈罗政委亲自审批后,才算办成。

    就在这过程中,乔向文的为人正直和深谋远虑,给了李部长深刻的印象。

    乔向文对李部长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风格也记忆很深。

    许久以后,当乔向文身陷囹圄之时,正是李部长及时赶到,这也不能不说是两个人的一种缘分。

    罗政委批复一到,很快,这名新加坡华裔成为了三大队的一名,分在了白兵的中队里。

    这位同学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梁亮。

    报名的人多,名额有限,办?

    文化考试、面试、体检一个都没有少。

    最终九百二十名有文化、觉悟高、身体好的热血青年,脱去各式各样的西装、长衫、旗袍和裙子,统一了发型,换上了人民解放军的军装,成为南下支队三大队的学员。

    对了,这里江湖插一句。

    根据中央和毛伟人的决定,解放军的称号隆重登场。49年3月11日起,东野正式改了名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了,101还是一号,此前,西北野战军已经改为第一野战军,曾经的八路军副总指挥、现在的解放军副总司令彭老总,亲自挂帅兼任一野司令员,中原野战军改为二野,那就是著名的刘邓大军,华东野战军这回改叫三野了,原来的新四军军长、后来接替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担任一把手。

    四个野战军加起来,二百多万人。

    四野,占了其间的一半左右,一百万出头。

    声名赫赫的四野不费吹灰之力,打下天津,拿下北平,这会前来招人,你说够吸引力不?

    最终的南下支队队员中,有不少地下党员、多次爱国民主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当然还有一大批大中学校的学生。

    队员们爱国热情很高,文化水准较高,当新中国熊熊燃起的火炬一传到了他们的手里,他们立刻释放出了加倍的热情,信仰着,奔跑着,传递着。

    一穿上军装,全新的军营生活就开始了。

    他们的人生的轨迹,从此转变。

    他们都有一个光荣的称谓,南下干部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南下接管城市,建设新政权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八章滚烫的热情

    
百度搜索吧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http://www./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