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安家落户


本站公告

    9月3日,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挣扎,迪厄斯终于宣布辞去肯尼亚代理总统一职,并且打算移民澳大利亚。

    青竹化工集团承诺在澳大利亚帮他和他的家族置办一套产业,成立一家效益还不错的化工厂,或许再也没有生杀予夺的权柄,但子孙后代却可以享受累世的富贵。

    这到底是福还是祸,迪厄斯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为了这个条件,迪厄斯也在他最后的任期内与伊子卓签署了一份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将马林迪这个商业港租给伊家一百年,并且在租期满了之后,还可以优先续约。

    不知道为啥,站在签约现场的黄猛,忽然想到了香港。

    貌似以前也是这样,满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了大英帝国,就如同今日,肯尼亚将马林迪割让给了中国。

    同样都是以“租借”的方式,只不过,马林迪被交到了一个私人企业组织的手中。

    在马林迪港,刚刚签署完协议的迪厄斯,马上就准备称作邮轮离开,和许多非洲的部族酋长一样,他很不相信飞机的安全性。

    飞在天上,让他觉得临近死亡,他很怕死。

    “迪厄斯先生,很感谢您的帮助。”签署了协议,伊子卓的语气也是相当的和善,伊家的商业法则中,没有过桥抽板这样的字句,凡事公道一些,才会有人愿意和你合作。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迪厄斯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木木的说着:“今日的决定,不知道是对是错,肯尼亚虽小,但也是一个国家,或许以后在非洲的历史上,我会成为罪人吧。”

    将马林迪港割让给外国人,这放在中国的历史书上,绝对就是一个汉奸,在这里。叫肯尼亚奸。

    “迪厄斯先生,非洲原本就没有太浓厚的主权意识,别忘了肯尼亚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伊子卓劝慰着迪厄斯,“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不会可以欺压任何人种,我来这里,是为了传播明,将肯尼亚带入新的时代。”

    伊子卓一直在强调自身承包商的角色,淡化背后的政治背景,毕竟以后实际控制马林迪并非华夏联邦政府,而是伊家。

    “但愿如此。”事到如今,迪厄斯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希望你能说道做到。”

    踏上邮轮的迪厄斯,最后一次深切的望着这一片生养他的土地。

    背井离乡的人啊。心中的凄苦,又有谁人知道?

    送别迪厄斯一家人后,伊子卓也上了车,返回马林迪市区,他进驻这里已经有四天时间了,在迪厄斯的帮助下,也接纳了一批很有才华的黑人内政官。

    这些人可以继续做他们擅长的管理工作,不过老板不再是迪厄斯,而是伊子卓。

    坐在车内柔软的垫子上,黄猛这个保镖兼合伙人也出声说这话:“老板。迪厄斯不是已经辞职了吗?他签署的委任状,怎么会被新政府承认呢?”

    霍尔督巴现在是下一任肯尼亚总统的最热门人选,他与迪厄斯的关系众所周知,在黄猛开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承认迪厄斯与伊子卓签署的这份割让协议。

    “呵呵。你以为霍尔督巴能够当选?”伊子卓没有回答,他反问道:“再说了。以我们公司的实力,就算新政府不承认又能如何?”

    伊子卓还真不怕对方动粗,蒙巴萨基地就在一旁,数万华夏联邦军驻军可不是开玩笑的。

    历史上,英国从满清手里强取香港,革命政府难道收回了吗?

    这是恃强凌弱,在强国面前,弱国的外交权力根本没有伸展的余地。如果你无力反抗,谁又会在意你的意见?

    但是听了这样的话,黄猛的心情多少有些不舒服,或许是受他妻子苏曼的影响,他对非洲这样的弱小民族和穷国总是充满怜悯。

    一看黄猛的表情,伊子卓就知道他的想法。

    “黄猛,你觉得我们是在欺负肯尼亚这样的小国?”

    “难道不是吗?”

    “是,也不是。”伊子卓望着坐在身旁的这个魁梧汉子,轻声笑着:“以我们取得马林迪的手段来看,我们就是在明抢。但对于当地的黑人来说,我们却相当于救世主。”

    “救世主?”黄猛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对,救世主,为混乱的世界带来秩序,给予这些苦难的人和平与幸福。首先,我们不是为了廉价的原材料而来,也不是为了压榨这点可怜的劳动力,就算脱光他们最后一条内裤,我们又能挣得几个钱?”

    这种说法,把黄猛逗笑了,他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么回事。

    “其次,来的时候我就说了,我要在这里投资建厂,发展农业,增加财富的产出,并且将明输出到这里。当年的欧洲殖民者,要么是被对金钱的渴望所驱使,要么本身就是走投无路的混蛋,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和我们抱着一样的目的来到这一片大陆。”

    伊子卓也是好好读过世界史的人,和许多新一代的华夏年轻人一样,他拥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历史知识。

    他明白,非洲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正等待着一个宝石加工师的到来。

    “从明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是入侵者,但从可遇见的结果上来看,马林迪的黑人并不会过得比以前更差。”

    见黄猛还是有些不理解,伊子卓就给他据的例子,“就拿香港来做比喻,你说香港的经济和民生,是在清廷统治时期好,还是在英国统治时期好?”

    “英国统治时期好。”

    这是历史事实。不容黄猛否定。无论他的心情如何,也只能如实回答。

    “没错,从感情上,我们把香港看做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从历史上看,外来者的统治反而比原本残暴的政府更能带给一个地区繁荣,现在的肯尼亚和马林迪,不也是这样吗?”

    这样的话,也有些道理,不过黄猛是民族主义者,还是很难接受这种事情。他反驳道:“那当地人也会这样想,被一群不同肤色的人统治,不会感到屈辱吗?”

    “那当年,被建奴骑在头上。香港的汉民就不感到屈辱吗?英国人的欺压,至少还遵从表面上的道德和律法,建奴的血腥统治,却是毫无底线的愚昧和残暴。我让你选择的话,你愿意选择建奴还是英国人?”

    “这……”黄猛被伊子卓的话语噎住了,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话。

    伊子卓却没有打算就此罢手,他继续用新颖的理念来冲击黄猛固化的思维,“你是军人世家的子弟,所受的教育也是精忠报国,要为大义牺牲。”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政府的宣传手法,在外部竖立一个敌人,然后对内排除异己,将人心聚拢起来,放弃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而成为一种死士。”

    对于这种说法,黄猛实在没法接受,“我们是中国人,当然要有为国牺牲的觉悟,要不是这样的决心。我们如何能够战胜列强,建立起**而富强的新国家?”

    “然后呢,外敌被打倒了,民族就富强和自由了吗?”伊子卓的表情很镇定,“对于个人而言。被外国人压迫和被本国人压迫,有什么区别吗?如果要找不服的理由。地域、民族、宗教、国家的差别,哪一样不能被当作理由呢?”

    黄猛被说得晕头转向,以前的他,生在在一个军人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所接触的人生经历,都在让他成为一个为了保护而生存的士兵。

    这种经历,这种教育,淡化了他身为人的自由,强调的是杀敌卫国。

    或许在动乱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思想能够激起人的斗志,更好的驱逐来自外部的入侵和伤害。

    可是当战争结束,这种思想却成为上层统治者控制和奴役下层百姓的思想工具。奴隶社会,奴隶主用制度和武力来奴役那些什么都没有的奴隶。

    时代在进步,除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人类的政治也推进到了新的高度——利用一种叫做“爱国”的思想,来奴役人心。

    “难道你要我不爱国家?不保卫我们的民族?”黄猛想不到更好的说辞,只能这么质问。

    “这是个度的问题,古语有云,过犹不及。”伊子卓依旧用平稳的语速娓娓道来:“爱国也是要讲理性和适度的,什么对国家和民族好,什么是被人利用,导致压迫和独裁,你要分清楚。”

    “革命党当初就是分不清楚,所以导致了无数的悲剧。”

    这件事,黄猛也知道,在北边,曾经发生过民众支持日本军队打击革命党部队的事情。难道是因为这些百姓都是没有血性的汉奸?

    未必全都是,他们只是被革命政府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会宁愿帮着外人来对付自己人。

    当初为了抗日,革命政府让百姓去送死,或许是战术上的无奈,也或许是为了最终的胜利而保存实力。

    但最后,革命政府却把自己的未来都输掉了。

    国家和政府,是为了保护民众而存在的,不是相反。

    当一个国家号召百姓要为之牺牲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是悲哀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中的人民,也是悲惨的。

    伊子卓看着黄猛低头不语的样子,就知道他一时间很难接受这种观点,不过伊子卓并不着急。已经为黄猛打开了一扇看向外面的窗户,只有有足够的时间,黄猛自己就会慢慢开窍。

    在非洲,有的是时间。

    而之所以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和伊忠明说这些话,也不是毫无目的。

    华夏联邦的秋季的大选很快就要开始,而看现在的形势,其实大概已经猜出谁是下一任华联元首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空前胜利的中国人。并没有为此而感到心安。比起过去,现在的国人更加渴望强有力的保护者。

    在所有的候选人中,李宗仁是唯一一个上将出身的,并且他以国家安全为由,大肆宣扬北约和美国的挑衅。

    利用美国的存在,来向国人散播恐惧,然后收获狂人的信仰和忠诚。

    利用民&主选举来达成独裁统治,这看似荒谬,但难道真的是不可能做到的吗?

    在伊子卓眼里,这个问题并不难猜测。更关键的是他不愿意让这种思想影响到他的计划。一旦终于国家和政府,那么士兵就很难忠诚于某个家族了。

    黄猛不仅是伊子卓的保镖,更是私军计划的训练者,同时还是利益上的合伙人。伊子卓不希望黄猛被革新会利用。

    迪厄斯政府倒台的事情,背后就有革新会的影子,无论是在梅罗支持霍尔督巴这样的叛军,还是向袭击内罗毕的游击队提供武器和消息,都说明了这个源自狂热派军人的秘密组织将插手肯尼亚的事物。

    一旦黄猛这样的人被策反,伊子卓就很被动了,以后处处都要受人制约。

    车子碾着碎石路,卷起烟尘阵阵,这里是马林迪的街头。

    马林迪是肯尼亚的东部港口,在加拉纳河口以南。西南距蒙巴萨104公里,有公路相通。曾为古代马林迪王国都城。

    历史上,这里是东非著名的港口,有葡人达.伽马在1498年修建的城堡遗址。周围则是肯尼亚全国重要的产棉区,伊子卓就打算利用这个优势,在这里发展纺织业。

    马林迪作为一个城镇何时出现,当地人尚且不得而知,伊子卓自然也不清楚。

    不过根据口头传说和后来的一些零星记载,以及一些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公元695年。一个名叫阿卜杜尔.马立克的叙利亚人及其追随者就已经在此地落户。

    公元14世纪,东非的斯瓦希里人在此定居下来。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迦玛率船队抵达马林迪。在这里他和他的船队出乎意料受到了当地居民欢迎。

    葡萄牙人与当时的马林迪国结成联盟,此后约一个世纪,马林迪一直是葡萄牙人在东非沿海的中心据点。

    后来。马林迪国征服并占领了蒙巴萨,并将权力中心转移至蒙巴萨。而马林迪则成为当时葡萄牙人的保护地。

    在18至19世纪,马林迪这里又成为奴隶贸易的集散地,见证了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卖到全世界的辛酸史。

    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马林迪却没有成为一座城市,如果硬要说,这里只是一个规模大一点的海滨渔村。

    人口不到两万人,这几年,不少中国商人涌入,带动起了一些当地的经济状况。可是和中国那些动辄上百万的大城市,马林迪确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渔村。

    因为有着被殖民的经历,黑人原住民对于新面孔的中国人并不排斥,甚至还很喜欢伊子卓这些“善心人”。

    伊子卓在来到马林迪的第一天,就宣布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所有权,前任市长在叛军洗成的时候被杀,很遗憾,他无法出来反对伊子卓的决定。

    就算他反对,当地百姓估计也不会听。

    因为伊子卓不仅带来了一万多移民,还在进入城市后的第二天,就给所有人都提供了一有真不错收入的工作。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伊子卓在马林迪修造道路,清扫街道,还安排工人修造工人居住的木屋。

    每一个工人,都可以按照所完成的工作获得合理的薪水,伊子卓以华元支付,如果你不喜欢钞票,还可以在伊子卓带来的商品中,按照折算的价格选取你想要的生活物资。

    一个成年男子,他如果能够完成辛勤的工作,他就可以养活三个人。这样的待遇,在整个非洲都是极其诱人的。

    并且伊子卓还未妇女和适龄的儿童安排了合适的工作,洗衣做饭,晒盐和腌制咸鱼,以及耕种从中国运来的良种蔬菜,顺便加强街道绿化。

    这些工作的薪酬虽然不高,但多多少少也是一笔收入。

    伊子卓不像那些贪婪而短视的西方殖民者,不会选择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在工业化时代,剥削的手段不再是大航海时代那种依靠剪刀差贸易来压榨殖民地最后一滴血泪。

    在剥削之前,应该先投资,让这些土著改善他们的生活,并且愿意追随于你的脚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生产模式。

    伊子卓需要的不仅仅是廉价的原材料,而是可以良性运转的生产和销售链条,通过控制这里的生产力来获取和扩大财富。

    马林迪就是伊子卓个人事业的起&点,他要在这里,像他的父亲一样,建立一个商业帝国。甚至比他的父亲要更进一步,建造和经营一座城市,并且永远的拥有这一切。

    贫瘠的土地,稀缺的人口,落后的生产力,这一切都无法成为阻挠伊子卓野心的障碍。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毫不犹豫,毫不怀疑,他将成为这一片土地的救世主。

    在靠近海边的一处空地上,有一栋雪一样白色鲜亮的别墅,这里原本是马林迪市长的官邸,现在却成了伊子卓的住所。

    他就在这里,考虑着马林迪的未来。(未完待续。。)

    s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