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章 剑拔弩张


本站公告

    第五百二十四章 剑拔弩张

    在安达曼海和格雷特海峡之间所生的两次导弹战和今后不久所要生的大海战相比实在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不过它确为下次大海战的某些战术确定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基调

    那就是按照许江文的命令,对敌进行饱和进攻。(DANK AN赢话费,

    而在看过详细的战报以及评估之后,陈炯明亦于翌日启程,突然造访了负责研制生产反舰导弹的工厂。

    接到元阁下突然来访的消息,正在这里坐镇攻关第二代反舰导弹和船体之间关系技术的海军后勤总装备部部长杨达中急匆匆的前来迎接。

    “元阁下,您的这次来访可是太突然了,一点准备都没有……”

    杨达中没有象工厂接待那样到厂区门口迎接陈炯明,而是直接站在工厂大门口等待对方的到来。

    他深知陈炯明不喜欢按部就班的被别人安排着参观,这位务实的政治家更喜欢直接从最核心或者是从外围的某个环节开始参观。

    这样做虽然很挑战接待人员的水平,但是杨达中知道,陈炯明实际上在很多方面算是半个懂行的入门者,那些弯弯绕的东西对来来说是浪费时间。

    这不,车队在经过厂区大门口的检查之后没有去迎宾处,而是直接杀到了工厂最后的生产区,看到陈炯明在几名警卫的保护下下车,杨达中偷偷的笑了起来,因为他看到工厂的迎接者正满头大汗的从厂区大门那边跑过来。

    “达中你在这?怎么,不欢迎我的突然到访?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还是怕我看后骂人?”看到杨达中在,陈炯明也有些高兴,先调侃调侃两句先。

    “哪里哪里,人歪不怕影子正!我们这随时恭候元阁下的到来视察!”杨达中故意将那句俗语给说反说错,回应着陈炯明的调侃。

    让旁边刚刚赶到的工厂迎接人听了之后头上的汗珠噌噌的往外涌。杨老啊杨老,虽然您在海军武器装备界是德高望重,但是对方可是中国最高的领导人物,您这样和他开玩笑,您胆子可忒大了!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陈炯明居然不介意杨学艺的这种反调侃,反而开心的笑了起来。“那最好了,有个内行的行家老熟人来陪同的确好过别人太过恭敬的陪同,就劳烦打扰你点时间陪我走走。”

    说完陈炯明也不客气,直接就和杨达中有说有笑的往里面走,留下几个工厂负责人咂舌着在后面跟着。因为他们是第二代成长起来的领导者和研究者,他们不知道,杨达中和陈炯明的身份差距很大,然而他却是在海军组建之初就亲身参与过这个计划的元老。

    陈炯明和杨达中还有其他几个老厂、大厂的工人、研究者们可是在各种简陋条件下一同挥汗如雨,共同商量、讨论、建设着中国海军的根基。

    如果现在站在这迎接的是已经退居二线的老厂长在这里,他甚至敢上前掏陈炯明的衣兜弄好烟抽。

    “产量跟得上吗?”

    一路跟着杨达中和几个工厂领导参观过来,现在穿上纯棉的防静电服和防头掉落到厂区的帽子,陈炯明现在和整个厂区里的人没什么差别。

    如果不是他身边总是有几个安全警卫和工厂的领导在他身边,他简直和这里的工人没有任何分别。

    “你问一代还是二代?”杨达中狡黠的眨眨眼睛,变相的在向陈炯明通报着什么邀功。

    “哟,第二代给你们弄出来了?反舰还是防空?”

    陈炯明自从加入了华联,得以出任国家元一职,确实也在科技方面下了不少苦功,所以算得上半个门内汉。

    他也注意到不远的几个核心组装台上,几枚体型明显要比第一代导弹小很多的导弹正敞开肚皮接受着身边工作人员往体内安装着零件。

    “两者都有。”看到自己的招数成功,陈炯明明显的被自己钓起了兴趣之后,杨达中这才不紧不慢的继续介绍到。

    “一代就不用说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流水化的作业,而且各部件的基础零件在全国也有很多工厂能提供出来,产量已经基本能开始满足海军的需要。”

    “第二代的防空导弹已经研制出来,反应力、还有自导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可以基本摆脱第一代依靠地面无线电引导遥控的自导寻找目标。体积上也有了相当大的瘦身,原本一辆卡车才能携带两枚的防空导弹,现在一辆车可以带四枚。”

    “同时还采用了箱体式的设计,方便了平时的运输和贮存。现在已经安排第一批导弹去云南的靶场进行多项实验,我相信很快你的案头上便会收到相关的报道。”

    “反舰导弹也如此,在威力和射程不减的情况下,反舰导弹可以由一艘导弹驱逐舰一次射四枚变成八枚。不过反舰导弹的进度要慢一点,估计还要两个月后才能最终申请靶场实验。”

    看着杨达中脸上的得色,虽然段国学心中也很高兴,这意味着自己的手头上又多了一份力量,不过陈炯明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反击反击泼泼冷水。

    “先别得意,现在第一代的导弹抗干扰力不强,对手们也对导弹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安达曼海的两次海战估计对方已经咂摸出味道出来了,一旦对方有进行干扰,我估计现在的命中率要打个对折甚至更低。”

    陈炯明这句话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古文会的内部,他得以了解到许多非常前的技术资料。

    他知道第一代的反舰导弹采用的主动雷达制导设备由于体积小功率不高,同时也伴随着抗干扰能力不强。

    别看这几次出手都是打了漂亮仗,但那都是基于对方不了解特性的情况下造成对方措手不及的突袭、偷袭。如果是在对方知道部分特点后进行有目的的干扰正儿八经的战斗,估计这第一代的反舰导弹还真会有不少成为迷失的羔羊。

    “放心,已经做了专项的研究和公关,就是力保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仍旧保持目前的高命中率。对方能想到的手段我们早就想过,逆向思维。”

    杨达中用右手食指在前面逆时针的旋转划动着空气,这是和最初一起搞研究的各领域研究人员喜欢用的一个手势,人类的手指习惯性的喜欢顺时针旋转。

    过去的老一辈科学家正是用这个大家经常看到的手势在经常提醒着身边的研究人员在思维枯竭和研究各种东西时,要从各种角度去思考,特别是逆向思维。

    一路视察下来,陈炯明很满意整个工厂一直都保持着洁净、高效率的生产,为了不打扰工人们的工作,他甚至都没有刻意去在某个工人身边去观察、询问工人的工作,只是用他那锐利的双眼不断的将一切小细节收入眼中,印入脑海里。

    从他那嘴角一直若有若无的微笑来看,其他的几个工厂领导人现在有些放心了,因为总指挥似乎心情相当好,老厂长和老一辈员工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和高素质员工培养的优良传统让自己能在任何时刻接受最严格的检查。

    现任厂长甚至还几次看到陈炯明的几个小动作,他在不经意间走到某处角落时用手指划过,然后将手指放到眼前查看上面的灰迹,但是每次这个动作之后,陈炯明都是面带淡淡笑容的。

    保持卫生和保证生产关联虽然不象高精密工厂里那样要求苛刻极致,在这个厂子里要求不高,但是这么大的工厂厂房能做到每个角落都如此洁净不是几个卫生工能保证的,而是要全体员工每天都要带着一颗主人翁的心态爱护这个工厂。

    老厂长和老一辈员工所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怎么样,元阁下,这次视察还满意?”

    结束完参观,杨达中一边脱着外面的防静电服,一边笑着询问着陈炯明,其实这个结果他早就料到了,正是和新厂长所想的那样,老厂长和老一辈员工所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能让工厂随时随地的迎接各种检查视察。

    “不错,我很满意,有了你们现在这个生产度,还有刚才在仓库里看到的库存,我心中就有底了。”陈炯明点点头,算是一个回答。

    “元阁下,我是搞研究和负责生产类的,有一句话我想问问……”杨达中难得有些局促的向陈炯明开口到。

    “说。”

    “奥古斯塔港的战斗,真的会升级到打海战吗?”虽然杨达中是抓生产和研究类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对军事一窍不通。

    恰恰相反,他对军事理论特别是海军战斗相当的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那他就不知道什么样的武器在战争中最实用。

    配合目前现有的第一代莽山烙铁头防空导弹,还有舰队中的战斗机以及舰队中的防空火力搭配,远中近三重防空理论正是他所提出来的。

    “会!为什么不会,奥古斯塔港的地理环境注定了它是一个不适合防守方战斗的区域位置,你图,从斯潘塞湾这个大凹口进去,海军可以直接威胁到奥古斯塔港和我们陆军的防区,美国海军不来就是傻子。”陈炯明毫不犹豫的便肯定了杨达中的猜测。

    “那美国佬会来多少海军?”

    “那我不清楚,不过对方押多少筹码,这得要看我们摆出来的筹码有多大,有多诱人。不过我相信,这场海战,会是一个大海战,而且会是一个级大的大海战!”

    陈炯明和杨达中所说的问题的确是对于美军一个诱人的大蛋糕,奥古斯塔港很重要,就是重要在那两座桥上,没有那两座连接东西大陆的桥,奥古斯塔港实际上的作用并不大。

    况且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奥古斯塔港实际上也不是一个打防御战的好地方。坏就坏在他同样太靠近海边,一些吨位小点的驱逐舰甚至可以从斯潘塞湾一路逆流北上。

    在这片海域,小驱逐舰来了没用,五英寸口径一下的舰炮打的还没有中国同口径火炮打的远,更不用说陆军还有一六零这样重口径的火炮。

    这些炮手正愁没地撒气,澳军曾经想用两艘小军舰上来占点便宜,结果还没等进入射程就被中国陆军的火炮揍了个屁滚尿流,此后再也没有澳军军舰敢进入到那个窄窄的入海口内去尝试中国人的火炮威力了。

    不过小军舰和中国陆军对抗落了下风,但并不代表着大军舰同样会吃亏,只是大吨位体积的军舰吃水较深,航道极为狭小,再加上体积庞大,度不快和一固定靶差不多。

    虽然皮糙肉厚抗得住挨打,但是抗不住中国飞机的轰炸,唯一能进去的轻型巡洋舰和体重较轻点的巡洋舰虽说也勉强能进去,但对于从天空中轰炸的飞机来说就显得太轻松了,度慢的就是在炸固定靶,连俯冲都不需要。

    澳军海军在尝试过传统海军无法能够进入到更深之后,放弃了从入海口进入攻击中国*军队的念头。

    就在此时,巴顿由于战斗受挫,和中国*军队玩起了累积木的后勤战。并且美军又成功的在莱特湾登陆,美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一下子清闲起来,这时候,很多人的目光就集中到了美国那庞大的海军舰队身上。

    尼米兹也不是瞎子、傻子,他当然看到了中国*军队现在的位置的一些不利和尴尬的局面。

    奥古斯塔港的位置确实很重要,美军也当然清楚的知道掌握住了奥古斯塔港就是掌握住了澳洲东西连地连接的命脉。

    可是无奈于中国人的独立团推进的太快太猛,而且守军又实在是有些无能,这才导致了两座大桥被中国人拿下。

    在拿下之后,紧跟而来的美军立即在皮里港和其他各地组织起了防御线,阻止了中国人更进一步的向东推进。

    随着巴顿和中国人堆积木般的比拼起后勤不断的添加着各自的力量之时,奥古斯塔港在防御体系上的不利之处便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只有两座大桥连接,中国人在东西两岸的部队就只能通过两座大桥来完成,虽然有消息情报说中国人正在搭建更多的浮桥和简易铁架桥。

    对于一场战役来说,隔岸作战的确是一件尾难顾相当困难的事情,如果不是现代的火炮和飞机可以从后方打到前方去,那么对于中国的部队来说这简直就是半渡而击那样毁灭性的灾难!

    不过巴顿的报告里面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军队强悍让所有人收起了轻视之心,即便只有一半左右的部队被部署在了东岸,但中国人的部队仍旧让所有对阵的美军眼皮子跳跳。

    面对这样的一个难啃的对手,对手的弱点便成为了大家相互关注的焦点。

    哪怕中国人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奥古斯塔到入海口一带设立了不少临时流动的侦查部队和警戒点,但那只能防御住小规模的传统舰炮海军。对于航空母舰舰队来说,完全可以远远的在百多公里外释放飞机前去作战!

    同时西岸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也是相当的重要,东岸丢失了大不了就后退,但是如果有一支足够强大、庞大的部队在西岸登陆,那么只要这些部队能成功。

    即便被中国人压制在滩头上那么中国人就不得不分兵两头作战,那才是真正的尾难顾!而如果一旦登陆成功了呢?

    那就意味着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后方对中国人进行任意的威胁,甚至是攻占铁路线断其后勤!这对于中国人来毁灭性的打击!

    只可惜这么浅显的战略分析,双方都是能够想到的,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中国人已经将奥古斯塔港到西岸最南端的林肯港,西边延伸到五百公里外的福勒斯贝的海湾已经占领了。

    美军如果要想从澳岛这一面登陆断其中国人的后路,就要同样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具不可靠消息,至少有八个以上的装甲师部队正守在这一带,随时等候着美军在此一带登陆。

    虽说八个装甲师的兵力并不多,但是必须注意到报告中那两个含糊的词组——至少、以上!

    也就国人用来防御美军登陆的部队很可能不止这么点!

    不过不管怎样,单纯依靠陆军从东岸和中国人正面交锋肯定是一场恶战,战争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最小的力量去调动、消耗对方最大的力量。

    即便美军高层参谋在登陆地点上还有纷争,巴顿的意思是在林肯港一带登陆,因为这里交通方便,登陆之后便于机械化部队突进。

    同时这里距离奥古斯塔港较近,能最快的和东线的联军形成两线包围作战。而反对派的意见则是从更远的地方福勒斯贝一带登陆。

    !#

    ,注册用户天天登陆送Q币,话费**真给力!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