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眺望未来


本站公告

    第二百九十九章瞭望未来

    产经联的第一次会议,总算是开完了,这其实是一次重工业发展的联合任务发布计划,分配了各自的领域,然后集中物资人力进行技术攻关,整个计划将动用华联目前所有的资源和时间。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但钟泱依旧强制着所有人,去完成这个计划。这种胁迫,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让商人放弃利润,去追逐高不可攀的梦想,这是童话故事般的难度。

    产经联的出现,以及政府经济发展计划的严峻调整,使得许多商人开始转移资金和产业。相比于越来越不自由的华联,正在努力振兴轻工业发展的**政府,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了。

    离开了酒店,钟泱乘着自己的专车,返回了位于广州南郊的别墅,在那里,还有一场小型会议要召开。

    新修好的马路,在广州城内编织着一张大网,这是经济繁荣的根本所在。但这一切,又能持续多久呢?坐在车厢后排,钟泱也是幽幽叹息,时势维艰,哪里又能两全其美呢?

    这么多年下来,钟泱不断致力于技术开发,这才明白工业化道路的困难所在。的确,有着智能工厂,就能够仿冒别人的产品,并且在价格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实际上,这只是中下游产品,尤其是在日常民用工业制品身上才能体现出来的优势。工业化的发展,可不是想当然的一帆风顺,也不是一味仿冒产品获得利润就能攀爬顶峰。

    工业涉及到了各种学问领域,这都需要科研人员去努力研发,并且积累经验。智能工厂能够原封不动的复制出一条产品生产线,也能够仿造任何钟泱所见过的机械加工设备。但这种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匹敌。

    对钟泱触动最大的事情,是一套德国金属加工设备的装配。陈泽出访英国的时候,从那里购买回来了一套加工汽车引擎所需要使用的设备,也即是德国一战后被没收的生产工具。

    虽说是旧货,但其性能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影响,依旧能够继续使用。用市场价购买回来之后,陈泽也是安排了技师进行组装,希望能让这条生产线派上用场。

    但结果却让天宇集团非常难堪,那就是车床的加工精度下降了一个等级。这个标准可是在英国那时测试的,后来经过询问和分析,才明白了是机床装配的问题。

    零件的安装,其实误差并不大,但是这么多的零部件,在完成组装之后,误差就很惊人了。在国外,有特地的机床安装人员,这是数花费近年才积累下来的经验,而中国的技术工人,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经验。

    最后还是通过寻求德国技师的协助,才处理了这个难题。他们也将一部分技巧,教授给了中国工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零部件安装时,将误差有意识地向同一个方向偏转,这样就降低了误差的调整难度。

    问题虽然处理了,却反映出了一个很深刻的现象,那就是华联的工业改革进程,其实只是在原地踏步。

    无论是天宇集团,还是兴华社,他们的运营计划一直在向利润倾斜。技术的研发也多是有着商业效益的领域,很多重工业的技术开发,严峻依赖钟泱的支援。

    哪怕是有着智能工厂,和一批专业的研究团队,钟泱又怎能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领域上独自领航?更何况,陈泽和刘浩然他们的脚步,也没有紧随其后。

    就连伊忠明,也是关注于商业和民用化学领域更多,开辟的产品也多是这两个方向。在长期的技术投资项目上,很少重视。

    要不是这次机床装配事件暴露了这个问题的本质,钟泱还沉醉于那个工业兴国的美梦之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最终还是作出了这个痛苦的决定,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在中国走得通,但却是死路。

    列强已经是工业制品大国,全球的市场日渐趋于饱和,而中国也是个大国。哪怕仅仅是华联这样一个横跨五省的政治势力,也已经开始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转了。

    简单来说,那就是工业生产,需要物资流通。而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以华联目前的工业规模,是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长此以往,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世界大战,本质就是经济危机引发的国际冲突,在这种时候大量向别国倾销产品,只会导致怨恨地积累,然后是敌视,最终导致战争的迸发。

    在思考着这些问题的时候,车子也是驶达了目的地,电子程控的大门慢慢而开。车窗外面,还是下着大雨,狂暴的雷声在天空中滚滚而下,斗大的水珠砸落在地面上,溅起了水花。

    府中还有下人,从屋子里面急急忙忙的跑出来,撑着雨伞。钟泱面色温和,带着淡淡的笑意,但眸光之中,还是有着冷漠的光,摄人心魄。

    进到屋内,先是换了一身便服,这才走向书房方向。这时,穿着淑女装的张茵茵,迎上前来,朱唇轻启:“泱,王先生来了,正在书房里等着你。”

    问着妻子身上的馨香,钟泱心情也是愉快了不少:“嗯,我这就去,今晚我在家吃饭,你安排一下。”张开双臂抱了一下张茵茵,说着夫妻之间的温情话语,这才继续走着,去往书房方向。

    得知丈夫今晚在家用膳,张茵茵也是欢喜,连忙去吩咐厨房安排一下,她自己也会做菜,当然是亲身下厨。

    进得书房,果然看见一个体态魁梧的汉子,大脸粗腰肢粗壮。咋一看,还以为是一个性格豪迈的军官,但实际上,却是一位有着大学学历的先生。这人正是王仕聪,向来比较低调,但毫无疑问是古文会的核心元老。

    两人本就熟悉,也不客套,钟泱坐下之后,直奔主题:“仕聪,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规划调整方案已经完成,这是初本,你看看还有没有问题?”王仕聪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文件,交到了钟泱手中。

    雪白的封面上,印着《产业运营联合规划调整演讲书》这几个大字,原来正是这次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意向书。虽说还不是正式确定计划正本,也想去不远了,只需钟泱点头认可,这份计划就要敲定了。

    “泱,真要依照这个计划执行吗?很多人都对这份计划表示疑虑,而且近来也有不少资金开始撤离,我担心会引发大规模的经济动荡。”见钟泱看着资料,王仕聪也有些担心,商人的撤资风潮,对华联的经济影响还是很大的,必须重视。

    一边大致看着计划书的方略,一边也是回应着王仕聪的提示:“仕聪,现在调整虽然困难,但还不至于积重难返。无论现在丧失有多大,这终究是关乎未来的大战略,有所牺牲也在所不惜。”

    “唉,希望你的决定是对的,用三代人的痛苦,去换取无限光明的未来,还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看着钟泱坚持不懈的决心,王仕聪也安下心来,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总是做别人想象不到的事,并且总是对的。

    钟泱的工业发展战略,非常简单,同时对社会的体系调整,也是如此。注重效率,而这个效率,和经济效益无关,而是说在工业技术开发上的积累速度。

    第一步,其实是大型科研基地的建立,古文会以产经联作为桥梁,控制着整个华联的政体和工商业界,形成一个笼罩社会的庞大组织。

    然后聚集起大部分的学问分子,在技术领域上不计成果的科技研发,完全舍弃经济效益,而是注重技术本身的发展。产经联所辖的企业组织,也是整个庞大研究团队中的一环,有着自己的任务,并且有着积分制度。

    这些计分,关乎到自己能够获得多少资源分配额度,并且企业也是自己的,不会出现好吃懒做的现象。

    原本只是作为战时手段的计划经济,也保持了下来,改革也不是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以间接行政干涉为主。

    通过战争,古月军指挥着两大基金强行从许多不愿配合行动的资本商人手中恶性受够了许多产业,并配合华联政府部门通过金融紧急措施、农地改革等,在战后猛烈的通货膨胀中用纸币赎买各种资产。

    到了四月份,所有非三大财阀系的主要企业,大部分股份被集中到古文会的手中。等到重组结束,华联的大企业有国家股,个人股,各企业间也相互高比例持股,牵扯不清。

    三大集团的运营者结成商业联合协会,如天宇集团的陈泽,兴华社的刘浩然,青竹化工的伊忠明,以及粤海商业协会的段亦天等人。他们以产经联作为统筹机构,进行情报交换和协调行动,统一及调整集团意志,占有全部的运营权力。

    在这种体制下,根本不能指望个人通过买卖股权或参与股东会议来影响企业的运营活动。

    在现实上,是古文会操纵着产经联,而产经联有操纵着政府和工商业体系,形成了层层指导的金字塔型。这是一种稳固的权力形态,也非常有利于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去开辟有着长远战略意义的技术。

    产经联的诞生,使得拥有大部分工业资产的财阀家族难以诞生,已经有着类似苗头的陈、刘、伊等家族,也在这次改革浪潮冲击之下,得到了机会。整个华联都变成了一个企业,在这样的体制下,是无法依靠资本积累形成门阀的。

    但由于这些原本财阀家族下属的企业之间分工配合紧密,股权又多半被收归产经联,在短时间内,三大企业集团还是在产经联内部保持了领导地位,华联的经济又重新被大企业集团所控制。

    与战前相比,垄断程度变本加厉,而企业股权又多集中在政府或由企业相互持有,经济体系距离理想的自由市场经济越来越远。

    各种银行也开始相继出现,分别对应各自的集团,比如天宇银行,兴华银行还有青竹银行等。这些大型集团的成立,并非各个组成企业各自的**选择,而是华联经济部门在产经联的指导下统一的规划所致。

    这一系列的变动,估计会在九月份全部完成,并且开始运转。

    产业调整之后,华联的内部市场,实行商品配给制度。基本消费品只维持在人口基数的两倍左右,不会大量生产过剩的产品,也不会费尽心思考虑出口创汇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维持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然后认为控制市场供应,将物资和人力,全都投入重工业技术开发之中。

    原本的许多轻工产业,会向**政府那里转移,包括各种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回以合适的价格,销售给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金陵政权。

    产经联就是一个大企业集团,本身掌握了华联的核心资产,还能够干涉大量集团外企业的活动,进而掌握了整个华联经济的脉搏。按照钟泱所设定好的经济模型,它们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两种:

    第一是利用金融进行投资控制和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控制。金融控制是指大企业集团所控制的银行为外部企业提供资金战前各个财阀银行主要给本集团的企业融资,如今各个大集团银行大约只有20的贷款是提供给下属企业。

    这使大量的中小企业听命于大集团,增强了大集团的控制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大股东必然会消失,剩下的股权将主要集中在以金融机关为中心的法人手中。

    产经联左右政府,以统一计划指导贷款的投向来达到控制华联所有企业的目的。因为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银行大量的呆坏帐简直是必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政府随时做好大量购买银行股份或向银行大量注入资金的准备,将私有企业现实上国有化。

    当然了,这个国,不是指的政府,而是指古文会。

    大企业的集团负责人,基本不拥有股份,而是由从业员逐步提拔上来的管理者,所有权和运营权完全分离。真正拥有股份的人,逐步从具体运营过程中脱离出来,接受统一安排。

    技术优势控制是指以大企业为核心,控制大量的配件工厂、合作工厂等中小企业群。大企业不断挑选中小企业进行间接控制,通过持股、金融援助、人员派遣等进行运营指导。

    特别进行质量管理等技术指导,还把它们编入自己的运营计划。也即是集团细化各种下级企业或者商业协会,而自己本身则不负责这类产业分工。

    当然,鉴于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结合之紧密,两种控制方式并没有被严格区分,例如大集团的下属银行采取一种被称为“系列单边支配”的独特投资政策,对新兴产业进行统合配套的投资,便于系统地利用外国技术,中小企业只是在表面上才享有运营上的**性。

    这套体制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整体协调,二是价格控制,三是进出口控制,完全舍弃了自由市场的竞争淘汰机制。除了内部的垄断或寡头运营外,华联还设定了严格的对外贸管制,并且打算不断持续到五十年之后,其中尤其以技术引进为甚。

    华联企业引进技术是需要个别申请,由外资审议会后才能获得外汇和引进许可的。主要不是为了节约外汇,而是着眼长远,防止成套技术引进打击国内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此产经联还促成华联商业部制定了如下的审查基准。

    只能推进不能损伤自主技术的发展;技术导入不能使即存的产业秩序发生混乱;技术导入不能使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技术导入的企业有其它相关技术和资金配套,能够灵活使用导入的技术。

    引进技术,或者说频发使用钟泱提供的技术,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工业技术研发,必须要依靠整个社会共同发力,才能在无限广阔的科学领域上,做出愈加广泛的拓展。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自主研发能力和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开始研究到得出成果,有着智能工厂的协助,钟泱的研发团队的确是少走了很多弯路。但也正因为如此,错过了更多的机会。

    在科研工作中,错误并非毫无价值,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来源于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且正是因为科研队伍的庞大基数,才促成了科技领域的繁花似锦。

    如果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只去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和产品,那么华联得到的,将是自己的未来。钟泱觉得,这不是华夏应该走得道路,中国人应该能够走得更远。.。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