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沈婺华,沈观音!


本站公告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长久。

    玉树后-庭花,陈后主叔宝所作,广为流传,历来被视作亡国之音。全诗如下: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凭良心讲,这首诗实在不咋地,除了最后两句有些意境,前面六句基本上没什么水准,但因为是皇帝老儿所写,写得再烂,照样风靡。

    陈后主,南朝陈国最后一位皇帝,名叔宝,字元秀,公元553年生人,做过太子,当过皇帝,也当过俘虏,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与李煜李后主齐名,江湖人称“二后主”。

    两人也有些相似,同样的奢侈,同样的好色,同样的不务正业,当然了,同样淫得一手好湿,哦,错了,是吟得一首好诗。

    同为文人,李煜的文学造诣,比之陈叔宝,强了百倍千倍。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千古传诵;一首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更是百读不厌。

    除了诗词,李后主书法绘画同样精通。

    书法方面:“其善书,笔法遒劲如寒松苍竹,谓之‘金错刀’。”;绢帛写字,更是拿手好戏,世谓“撮襟书”;至于绘画,更是了得,“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可惜没有书画流传后世。

    回到正题,继续说陈叔宝。

    陈叔宝其人,喜新厌旧,负心薄幸,他本有一个皇后,姓沈,名婺华,温柔贤惠,端庄宁静,但后主宠幸贵妃张丽华,对结发正妻终年冷落,半年难见一次面。

    某日,后主去探望沈皇后,屁股还没坐热,转身就走,走就走罢,还赋诗一首调戏老婆: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这首诗大大有名,相信后面十个字,人人会背。后世不知哪位猛人,似乎觉得人字不够豪气,于是大笔一挥,改为爷字。当生活中受到冷落,诸事不顺,想跳槽时,人们往往会吼上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真有够过瘾!

    在我们喊出这句口号时,不要忘了,这可是陈后主首创的!

    关于这位沈皇后的结局,有必要说两句。

    隋灭陈,后主与皇后作为俘虏,一起被押至长安,后来转到洛阳。隋炀帝死后,天下大乱,沈婺华潜逃至毗陵(今江苏常州),出家为尼,在天静寺修行,法号观音。

    注意,是观音!

    没有错,佛教中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原型就是沈婺华。

    事情还得从唐武德四年(621)说起。

    隋朝末年,义军蜂拥而起,多不胜数,有一个义军领袖叫李子通,他是打鱼的,山东人,乱世之中日子活不下去,于是起兵造反。一开始投效长白山义军,干了一阵子,觉得义军没有纪律,见钱就抢,不管好人坏人,穷人富人,全不放过,跟土匪没什么区别。于是愤而出走,去江淮投奔杜伏威。

    杜伏威年轻气盛,刚愎自用,不怎么待见李子通。李子通刚到江淮,人生地不熟的,脚跟还没站稳,就遭到隋军攻打,本指望杜伏威前来救援,孰料这厮偏偏不讲义气,硬是不发兵。

    李子通无奈,兵败,只得退走海陵(江苏泰州),招兵买马,决定单干!

    单干第一票买卖,就是攻打江都(扬州),还别说,真攻下了。

    占领了江都,李子通有些飘飘然,头脑发热,想当皇帝,于是登基,自号吴帝。

    又过了两年,天下起义军七零八落,大吃小,强吃弱,死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李渊,王世充,窦建德三足鼎立。

    杜伏威这时也跟李渊勾勾搭搭,眉来眼去,于武德五年(622)投降李渊。

    杜伏威在投降前干了一件事,跟李子通争地盘,杜伏威势力在江淮,李子通大本营在扬州。两人挨得很近,脾气又合不来,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爽,终于干起来了。

    杜伏威实力强悍,几番拼斗,李子通撑不住了,兵越打越少,没办法,只好抓劳力了。

    什么?没劳力,男人壮丁都死得差不多啦。那就抓老的,女的,小孩,只要是人就行。

    李子通因兵源短缺,在毗陵(常州),也就是沈婺华修行的地方,抓了一千多名老弱妇孺。这事给沈观音知道了,也不知她用了什么法子,将这一千多人全部救出。

    这些被救的百姓逃亡各地,至死不忘沈婺华恩情,于是图影画像,朝夕叩拜,慢慢的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远传越神,沈婺华名气也就越来越大。

    李世明当了皇帝后,沈婺华辗转来到东莱山(山东)白云庵修道,那时沈婺华已经很出名啦,李小子仰慕沈仙子,于是派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全国最大的官,名义上的,没实权),驾着玉辇銮驾(皇帝跟太后用的)将沈婺华接到了长安定居。

    这规格,这待遇,没得说了!

    沈婺华因在白云庵修道,故白云庵也称“天下第一庵”。

    后来沈婺华在长安圆寂。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