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荒唐命令


本站公告

    原本傲视天下的奥特曼帝国,在诸多野心家的窃喜中彻底陷入了混乱,而生活在军阀割据、混战年月中的帝国民众,却没有权贵们那么多那么大的野心。

    他们一般都是老婆孩子在身边,上有茅屋遮挡,身有单衣穿着,能够填饱肚子,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能过上衣食住行都无忧的日子。

    所以帝国民众一般没有兴趣,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在意城头上变换的王旗到底是哪一方的,不过在这一段时间,所有帝国民众都忍不住和左邻右舍、乡里亲朋探讨一下某件事情。

    这件吸引世人目光的事情就是,奥特曼帝国帝都的掌权者不知道发什么神经,居然突然派出上万名使者,携带一道命令奔向全国各地,这些使者一到目的地,立刻把命令书交给当地所有有名有号的军阀权贵土豪。

    由于使者人数众多,而且都挂着帝都使者的身分,并且是一路宣扬自己携带的命令,所以虽然被路上的野心家、阴谋家谋杀了一部分,但仍让这些使者搞得全天下的民众都清楚的知道了命令书的内容。

    帝国民众对这道命令只是当作一个闲谈的话题,当然也免不了一些对帝国死忠的民众激动万分。

    手握兵权的军阀们,要不把命令书扔到一边置之不理,要么就是嘲笑发布命令的人痴心妄想。而那些皇子公主则叫嚣着,不承认发布命令的人有资格发布这个命令,要求立刻停止这种僭越行为!

    不过虽然世人各有各的想法,但大家都张开眼睛竖起耳朵,看看有哪个傻蛋接受这个命令。

    为什么说接受这个命令的是傻蛋呢?很简单,因为这个命令是要求各地军阀向帝都如实禀报自己麾下军制,也就是需要把自己拥有多少军官兵丁、拥有什么装备、官兵籍贯等如实报告上来。

    如果单单是这样,估计大多数的军阀都会上报,而且要是帝都愿意承认编制并负责补给的话,相信所有的军阀都会争先恐后的上报。

    可惜,命令书上明确要求,上报编制后,帝都将决定编制的大小,并且要求该编制部队服从帝都命令。

    虽然文书里没有提起帝都负不负责补给,但只要想想成为孤岛的帝都就可知道,就算帝都愿意负责补给,铁定也是送不出去的。

    天哪,这些条件一出,岂不是连以前正规军时代都不如?

    既然这样,已经当了军阀的人谁愿意干啊?愿意干的都是傻蛋!

    就在大家都在讨论整个帝国有没有傻蛋出现的时候,帝国边陲地带的海滨省,突然冒出一个军阀表示愿意遵从命令,并且派出人手把军队编制和官兵籍册送往帝都。

    对这队挂着旗帜,万般招摇着策马奔向帝都的使者,路途上的民众或官员都好奇的打听那个傻蛋的名字。

    就这样,康斯上校的大名,藉此机会传遍了整个帝国。当然,此刻,康斯这两个字就是傻蛋的代名词。

    奥特曼帝国帝都,皇宫。

    此时,距离一月一日的新年时刻,也就是帝国新皇即位的日子,大约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虽然这个即将成为皇帝的皇太子,控制的只是帝都这一块地皮,其他地方都已经被皇子公主及权贵军阀们割据了,可以说是帝国这么多权贵中地盘面积最小的。

    可是,令人无法小觑的是,帝都范围内的军队却是全帝国的精锐,而且帝都是政治中心的同时,也是经济中心和物资储存中心,这里库存的物资可是占了天下所有物资中的四成!

    再加上代表军队和官员的两根擎天柱都站在新皇身边,帝都人还是很看好自己所属势力的。所以皇宫内的人都尽心尽力的为自己的新主子效力。

    此刻,皇宫正殿侧边,上朝大臣休息的偏殿内,帝国的皇太子这个未来的皇帝陛下││维因。赖尔哈特,此刻正皱着眉来回踱步,而帝国元帅左特拉。莱茵哈特,和帝国丞相尼科尔。奥伦特斯公爵两人则坐在一旁很是惬意的品着茶水。

    奥特曼帝国情报总长突赖尔。库左伯爵和帝国宪兵总监奥特。凯米拉伯爵这两个地位比较低的臣子,则有点拘束的坐在位子上,并用很是恭敬的目光跟随着太子殿下的身影移动。

    可以说,现在这个年月还在帝都内的上代重臣,就剩下偏殿内的这四人了。元帅和丞相的根基都在帝都,不愿离开很正常,而另外两个臣子则因为自己的职务问题,以前就属于元帅丞相这一派的,自家老大不走,小弟没办法走,根本不可能投靠他人的他们只好紧跟着主子了。

    皇太子和以前相比显然成熟了许多,身上也出现了以前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上位者气势。

    只见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身冲着情报总长││突赖尔。库左伯爵说道:「我的伯爵大人,你的情报部门是怎么回事?我派出的使者早就抵达目的地了,为什么你保证的对象至今还没有向我效忠?」

    情报总长立刻一脸慌张的起身说道:「殿下,您也知道帝国领土的辽阔,也许他们的效忠书正在路上传递呢。」

    皇太子一摆手:「这些琐事我不管,我只想知道,全帝国能够效忠我的到底能有多少人?」

    情报总长隐蔽的看了一下悠然自得的元帅和丞相,吞吞口水后说道:「殿下,按照我们情报部门的统计和推算,还担任郡府长,并且有可能向殿下效忠的大概有三十来人左右。

    「而掌控一个联队以上,并有可能向殿下效忠的军官,全国大概有三、四百人左右。」

    情报总长的动作虽然隐蔽,还是让皇太子看在了眼中。未来的新皇虽然心中有点气愤,但他也知道,自己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效忠,绝对是因为丞相和元帅这两位重臣的缘故。

    如果和他们闹翻的话,恐怕整座皇宫里都没有人会支援自己,所以当前只能对他们保持恭敬了,这点小事自然也只能装作没看见了。

    对自己分量轻重颇有自觉的皇太子,一脸恭敬的向元帅行礼说道:「元帅大人,不知道兵丁整顿得如何了?」

    元帅也不托大,起身行礼说道:「殿下,现在已经训练整编完毕的,包括三个步兵军团,二个骑兵师团,加上一个师团的城卫军和一个师团的禁卫军,共拥有四个军团,一百六十多万兵丁正枕戈待命。」

    听到这个巨大的兵丁数量,其他国家或者一般百姓大概都会大吃一惊,仅仅掌握着一个首都的势力圈子,居然还能够搞出了各兵种俱全的一百六十万大军,实在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不过皇太子却并不满意,只见他皱着眉头,叹口气说道:「唉,想想以前,单单帝都外围就驻扎了七个军团两百八十万人。不算地方师团,帝都内外总共二十个正规军团,八百万久经战事的精锐兵丁,再想想现在花了这么大力气,才组建训练完毕的四个军团……」

    皇太子说到这,突然意识到这话有点埋怨元帅本事不够,不能把原来的七个军团留下来的味道,不由得连忙闭嘴。可一时又不知道怎么转移话题,只好哼哼几句「元帅厉害,短短时间就编组训练完成四个军团,自己这个太子殿下非常感激」之类的话语。

    在场的四个官员都是人精,皇太子的话一出口,情报总长和宪兵总长都低头不语,而丞相大人则是略微一皱眉头。

    元帅阁下倒是没有什么反应或表情,只是在太子拍马屁的时候,很客套的说了几句什么「一切多得皇太子和丞相大人的威望所致,自己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组建训练完毕四个军团」之类的套话。

    见到这样的状况,丞相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这个皇太子还有点不成熟啊,明知道军方完全控制在元帅手中,居然还敢当面暗讽,是认为元帅属于非常忠诚,任你欺辱都不会背叛的人吗?

    不过未来的皇帝陛下要是只有这么点程度,对自己这些位高权重的臣子来说,其实也是不错啊,要是像其他几个皇子那样奸阴狠毒,那自己这些亲近大臣可就要整天提心吊胆的了。

    如果所有皇子都是一派心狠手辣的话,那自己还真懒得站出来维持奥特曼帝国的名头呢,早带着家人迁往其他国家逍遥过日了。

    皇太子显然不知道四位大臣心底是怎么想的,听到元帅的奉承话后,他便单纯地以为,自己刚才那一番失言并没有被人注意,心情随即稳定下来,开始思考帝国内乱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

    帝国内乱刚开始的时候,皇太子着实被吓得够呛,要知道他这个皇太子只是个虚衔,代表他皇家长子的身分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当然也没有继位大统的资格。

    像自己这样无权无势的太子,最好的结果就是弄个挂名亲王的爵位,躲到乡下过完平淡的一生。不过,这个奢侈的愿望在帝国建国以来,其实也只有寥寥几个太子能够达成,其他的都给他们的弟弟灭掉了。

    看到皇子和大臣们开始外逃,皇太子一开始也傻愣愣的准备逃走。

    不过,多年来一直四处寻找并试着抓住机会的皇太子,突然冒出个想法:如果所有皇子权贵都离开帝都了,那帝都这个地方岂不就是自己的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自己总是挂了个太子名位在身上的啊!

    皇太子虽然无权无势,但也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自从知道自己这个太子只是个帝国门面,他就开始在暗地里笼络人手了。虽然手底下没有几个能上场面的,但这么多年下来,真心实意效忠的心腹手下总是还有那么一个两个。

    在他想明白这些后,皇太子立刻派出这些心腹人手,趁着谣言大兴的时候在边上煽风点火,同时也开始寻找能够支持自己,同时又愿意留在帝都的大臣。

    皇太子第一个想到的人,不是那位身兼太子舅爷与丞相大位的老者,而是被他暗暗提防的元帅阁下。

    原因无他,丞相虽是自己舅爷,但同时也是所有皇子、公主的舅爷,谁知道他心里看中的是谁?

    而元帅在军队中的声望与威势,虽然让皇太子感到深深的妒嫉与戒备,但皇太子也知道,这个元帅说好听点是为国为民,说难听点就是死忠愚忠,只要自己卖弄一番口舌,让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太子愿意留在帝都和帝都民众共患难,不难说服他投效过来。

    当然,如果看错了元帅,他根本不是愚忠而是想自立,那自己就等于去送死,不过没有风险又哪来的收获?

    如果他不想默默沉寂下去,那么就只能冒险一搏了。

    结果他的冒险成功了,元帅确实如自己想像的一样,是个忠心之臣,没多作考虑,就表示愿意支持自己登基为帝。

    不过皇太子偶尔也会好奇,元帅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支持自己,是因为帝都里只剩下自己一个皇子存在,再也没有其他选择的缘故呢?还是真的选择并效忠了他这个皇太子呢?

    不管怎么说,有了元帅的支持再去找丞相,那就水到渠成了。

    有了这两个重臣之中的重臣支持,属于元帅派系,掌管全国情报的情报总长、属于丞相派系,掌管帝都治安的宪兵总长,自然也就乖乖的投靠过来了。有了这四个实权重臣的加入,宫廷、禁卫军、城防军也轻易落入了他的手中。

    而有了禁卫军和城防军当作基石,就有了收编城外军团的能力。只可惜,自己的兄弟姐妹和那些权贵们,把城外军团渗透得太厉害了,最后留给自己收编的兵丁军官只能编制出两个完整军团,这还是他们都是帝都人的缘故。

    其他数以十万计外地户籍的兵丁军官全都擅自离职,各自投奔其他皇子公主权贵了。没有办法之下,最后只有强征帝都内的壮丁来补充兵力。

    虽然徵募的都是新丁,新兵中的新兵,但忠诚度却是绝对能够保证,这样一批不会被人拉走的帝都兵,太子非常满意,战斗力不足也能忍受了。

    当军政进入正轨,并且都安插了亲信人手后,皇太子开始大肆招揽人手和参与军政,要是不趁眼前元帅和丞相都需要自己这个名头,而且他们还没有表露什么野心的时刻,放肆行动,大力组建自己的根基,那自己还真是傻瓜了。

    在自己有了一定根基后,不知道是丞相和元帅授意,还是情报总长自己的主意,总之情报总长呈上了一分建议,能够让一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官员和军官向自己效忠。

    对这个建议自己有点迟疑,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这些贴着元帅丞相标签的臣子,真的会为自己尽忠。

    不过在手下的提醒下,发觉这倒是分辨敌我的好方法,于是就搞出了不久前那个轰动全国的命令发布。只可惜,都这么多天过去了,却没有任何一个消息传回来,甚至连情报总长拍胸膛保证的那些文武官员都没有任何动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自己这个占据帝都的皇太子真的只能做个任何人都瞧不起的小瘪三?

    就在皇太子沉浸在自己苦恼中的时候,外面的宫闱依旧跟往日一样。

    由于距离皇太子登基的日子只有数十天的时间,整个帝都都在进行装点,皇宫就更不用说了,满宫的太监宫女都在皇宫各处忙碌着,根本没有一个闲人存在。

    在这么多忙碌的人群中,一个急速奔跑的内侍太监就显得是极度的碍眼了,不过周边忙碌的人看到这个太监,全都退到两旁弯腰行礼,听着他们一声声「总管大人」的问候,就可以知道这个太监的身分了。

    总管太监没有理会周围手下巴结的神态,满脸喜色的他只顾抓着手中的一件书卷埋头狂奔。这倒让一些眼尖的家伙暗自猜测,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这位宫廷总管大人如此欢喜和激动。

    门口的卫兵当然知道这个太监是什么人,不但没有阻拦,反而很是殷勤的帮忙推开殿门,让他可以继续狂奔进去。

    总管太监冲过正在装潢的皇宫正殿,来到让大臣朝会前休息的偏殿门口,这时他才缓下脚步,猛喘几口气,平稳一下急促的心跳,也不整理衣服,满头汗水的冲进了进去,大声喊着:「殿下,有消息了!」。

    正在烦恼的皇太子身子一震,立刻问道:「什么消息?」

    「殿下,帝国边境的海滨省,有一位名叫康斯。雷伦特的上校上奏,表示愿意服从命令!这就是刚传过来的,康斯上校上报的军队编制和户籍资料。」总管太监跪在地上,带着一副欣喜表情,双手奉上那件卷轴。

    皇太子显然对这个内宫总管太监的表现感觉很满意,在拿起卷轴的时候,顺口夸奖了一下。

    也不怪皇太子此刻有这个心思先夸人后看卷轴,刚才总管太监已经说明了这个服从命令的军阀的身分。帝国边疆省分的一个上校——在这军阀满地,是人不是人都敢自称将军大帅的年代,一个只敢自称上校的货色能够好到什么地方去?

    在皇太子心中,这个康斯上校肯定是个弱小得可怜的小军阀,藉着服从帝都命令的虎皮来震慑周边军阀呢,根本就不用在意。

    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之中,有点自以为是的皇太子没有注意到,当总管太监说出康斯名字的时候,在场的四位大臣,有两位脸色都动了动。如果皇太子注意到这点的话,心里的想法肯定会跟着改变。

    皇太子虽然对一个小小的上校不感兴趣,但怎么说他都是第一个向天下明确宣告站在自己这边的军阀,就算这个上校无能透顶,弱得只有一个联队的士兵,那也要好好重赏一番。

    这方法可是借鉴远东古国的一个什么人用一千枚金币买一副马骨,向世人表示自己爱马心态的典故。

    心里其实不怎么在意的皇太子,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打开卷轴后亲自念了起来,开头的都是客套话,大家都没注意听,等皇太子念道:「两个步兵旅团编制?才三万来人,呵呵,半个师团都没有啊。」皇太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不过当他看到下面的讯息,不由点头说道:「一个联队的骑兵?嗯,不错,实力还算可以。」

    也难怪皇太子如此赞赏,虽然以前帝国拉出十万骑兵是很轻易的事,反攻大草原的事都做过,但上次三个军团覆没在大草原,帝国战马凭空没了大半,骑兵的稀有度当下就提高了不少。

    而且在这军阀割据时代,剩下的战马早都给瓜分干净,就是有钱、有人、有货的帝都,辛苦万分也才只弄出一个骑兵师团的兵力,小小的地方军阀能有一个联队的骑兵,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嗯?没有部队编制了?」

    皇太子发现兵力编制到这里就没了,不由万分失望的准备收起卷轴,不过他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的,贴近卷轴,用万般吃惊的语气说道:「步骑兵装备完全依照旧例配备,兵丁入伍年限,十年的一成,五年的二成,三年的七成!

    「而且全部兵丁都拥有十次以上的战争经历!这不可能吧!」此刻的皇太子已经把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的了。

    听到皇太子这话,本来一直不甚在意的四位大臣立刻也是目光一闪,脸上纷纷出现惊讶的神情。

    三年军龄以上的兵丁已经可以说是精兵了,而经历十场战斗以上的则完全可以说是精兵中的精兵!

    虽然现在帝都内的四个军团,一百六十万人当中肯定能找出一个师团的精兵来,可谁会把这些精兵集结在一起?有了这么多次的战斗经历,就是原本是个列兵,现在也有资格颁个少校了,集结这么多军官,下面的部队都不用带了。

    「库左伯爵,这事属实吗?」丞相突然出声向情报总长问道。

    被问话的库左伯爵有点尴尬的说道:「情报部门的汇报还没有传上来。」

    他顿了顿,随即有点肯定地说道:「不过,如果这位康斯。雷伦特上校是那个康斯上校的话,那么他上报的资料应该属实,就算有水分也虚假不了多少。」

    丞相眯着眼睛笑了笑:「库左大人认识这个康斯上校?」

    库左伯爵先说了句:「下官还不敢肯定。」接着向皇太子行个礼问道:「殿下,下官敢问这个康斯上校的履历是……」

    早就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并一直留意着大臣对话的皇太子,看了下卷轴,说道:「他上报的资料说,他是海滨行省地方警备师团第五旅团第五联队的参谋,后来因为边境战争,第五联队全军覆没,临时担任城防官的他自动成为驻地主官。后因战功,被海滨行省警备师团长临时任命为第五联队主官,晋职为上校。」

    按理皇太子不可能跟文书一样,进行这样的工作,不过谁叫卷轴就在他手中,而且除了四大臣又没有其他人存在,不想显得过于高傲的皇太子只能做这个工作了。

    库左伯爵一拍掌:「这就对了,就是他,这么说,他现在手中应该确实掌握着三万精兵没错。」

    宪兵总长很是疑惑的问道:「怎么?这个康斯上校很厉害吗?」

    情报总长点点头:「确实厉害,他最早是元帅大人的亲兵,后来……」

    情报总长就把康斯带一个大队横跨大草原的往事给说了出来。

    丞相等人都很是惊讶的点着头,不怪他们不清楚康斯的威风史,对他们这些帝国顶层的人物来说,师团长这一级别才能入他们的耳目,少将以下的军官对他们来说和普通士兵没啥两样。

    听到康斯的事迹后,丞相面无表情,宪兵总长深深皱眉,皇太子则是小心翼翼地看了脸上出现笑容的元帅一眼。

    元帅也发现了皇太子的举动,笑道:「殿下,其实下官一直让库左大人注意康斯上校的行踪,只是之前康斯上校的领地遭到海泉警备师团长攻击后,他就音讯全无了。

    「当时下官以为康斯上校已经殉职,也就让库左大人停止了关注,只是没想到这康斯不但逃过一劫,甚至还拥有了一批精锐的兵丁,实在是让人意外啊。」

    丞相此刻突然笑道:「噢,看来这康斯就是你栽培的种子了,不知道这样的种子还有多少个?能说来听听吗?」

    丞相这话一出,让皇太子心中一阵暗抖,该死的,这元帅暗地里到底布置了多少人手啊!

    元帅苦涩的摇摇头:「他不算是我栽培的,他能够达到这一步,完全是靠他自己的运道和能力,实在是想不到,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皇太子眨眨眼问道:「呃,元帅大人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表示栽培的种子现在都……」

    元帅点点头:「没错,以前为帝国栽培的种子,不是野心蓬勃自立为军阀了,就是投靠他人成了帮凶,剩下的要么倒霉的死于战乱,要么隐居避世,现在还能入眼的,就只剩下康斯上校一人而已。」

    皇太子暗自撇撇嘴,为帝国栽培的?只有康斯一人?哼!信你才怪!

    当然,想是这样想,皇太子还是展露出一副遗憾的神情,并很是感慨地叹口气。

    丞相再次开口:「好了,先不管他怎么得到这些兵力,也不管他是否拥有这么多精兵,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该怎么嘉奖这个全帝国第一个向帝都效忠的小军阀吧。」

    皇太子闻言,心中暗自咒骂:「为什么要说向帝都效忠,而不是向我这个未来皇帝效忠?这老家伙安的什么心?」

    宪兵总长一脸憨厚的提议:「大张旗鼓的提升他的军衔,并发送一批物资给他,这样如何?」

    情报总长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地说道:「提升军衔很容易,只要发布一道命令就行了,只是这物资怎么送达海滨行省?

    「不说路途遥远,周边可都是虎视眈眈的军阀啊,恐怕这物资还没离开帝都多远就被人夺走了。」

    皇太子皱眉说道:「这也是,只是如果单单提拔军衔而不给物资的话,岂不是像给个空头许诺?这样的榜样可吸引不到什么人啊。」

    「殿下,老臣以为,不说物资能不能送到康斯手里,就是能送到,经过路途上的耗损,等送到他手上,十成里起码也没了七成,不但无法让人感激,还会显得小家子气,所以干脆就不要给物资了。」丞相说道。

    「可是单单只提拔军衔,许诺扩编军制也不太好吧?这样显得有点空头许诺的样子。」皇太子有点苦涩的说道。

    这年月谁还在乎军衔和军制啊,各地军阀连元帅军衔都敢自任,敢把势力内的所有壮丁徵为兵丁,这两个条件对军阀来说等于没有。

    代表正统的自己要是只给出这个奖赏的话,绝对会被天下人小瞧,那康斯上校也会坐实了傻蛋的称号。恐怕康斯在接到这样嘉奖的时候,就会在第一时间向全天下表示不愿接受嘉奖呢。

    丞相笑道:「呵呵,也不只是单单这些,殿下不要小瞧了您代表的帝国正统的身分,这身分对野心家们是没有什么用处,但对帝国平民却依然具备威慑力,有了我们的承认,康斯就拥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

    「而且我们也不单可以给予这样的赏赐,我们还可以通过维尔特商业联盟的商人支付给康斯一笔资金,有了钱,临海的他,还怕没有物资吗?」

    皇太子点点头说道:「嗯,这倒是好办法,虽然维尔特的商人在帝国内四处放贷,吸血鬼般的掠夺帝国的血液,但也让层层割据的帝国没有因此出现物资运转的困难。那要提拔康斯什么军衔?要给多少金币?」

    丞相和元帅相视一笑,丞相开口地说:「殿下,这应该由您来决定。」

    两巨头都这个意思,本来想插嘴的两小巨头当然只能跟着点头。

    皇太子立刻兴奋起来,虽然他在自己手下面前威风无限,万事都由自己决断,不然他也不会锻链出现在的气质,不过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却都是四巨头和自己商量决定的,现在第一次遇到由自己决定的机会,哪能不兴奋啊。

    就在皇太子准备下达决定的时候,门外的护卫突然喊道:「殿下,诸位大人,情报总长的部下紧急求见。」

    情报总长向众人行礼就准备离去,不过却被丞相劝阻道:「让你那部下进来汇报吧,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居然找到这儿来。」

    情报总长看大家都点头,只好让自己的部下进来禀报。他也好奇自己的手下怎么如此急切呢,会不会是附近军阀出现异动准备攻打帝都?

    他心中暗想,这倒是很欢迎啊,拥有数个军团护卫的帝都,敌方不在城墙下死伤数十万,那是绝对连外城都无法突破的。

    一个模样普通的汉子进来跪下行礼后,捧上一张薄纸说道:「殿下,诸位大人,获报康斯上校攻灭敌对的凯鲁士军阀,完全取代了凯鲁士军阀在海滨行省东部地区的统治地位。」

    这话一出,在场的五个人全都傻了眼,刚才还以为这康斯上校是个不起眼的小军阀,没想到刚冒出来就取代了一个早就站稳脚跟的军阀!

    他真的只有三万人的精兵?

    情报总长立刻把这疑问替大家问了出来。

    那个情报人员立刻点头:「是的,康斯上校只出动了两个步兵旅团和一个骑兵联队,就轻易的消灭了凯鲁士家强行徵召的十数万大军,并且击溃了周边军阀趁火打劫的十数万部队。

    「截至消息发出时,康斯上校的两个步兵旅团和一个骑兵联队的编制已经恢复完整建制。」

    众人再次倒吸一口冷气,这康斯的部队不但战斗力强,一比十的兵力对比都能打赢,而且恢复速度极快,从情报日期来看,这一战发生的时间只比康斯上报的那卷轴迟上数十天而已。

    至于相隔数十天时间,情报和卷轴怎么会同时抵达?很简单,卷轴要人送,情报却可以使用飞禽。

    挥退情报人员后,在场五人互相张望了一下,好一会儿,丞相才开口说道:「殿下,您已经决定了对康斯上校的嘉奖吗?」

    皇太子挺起腰杆,点了点头,只不过他还是再想了一下后,才用有点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不如提拔康斯为帝国军少将,一个师团编制,赏金币一万枚如何?」

    这话一出,皇太子就发现宪兵总长的脸色跟着一僵,而一旁的情报总长则立刻低下头来。

    虽然元帅和丞相迟疑了一下才点头称是,但这些人的表情已经告诉皇太子,他们一定是觉得自己太小气了呢。

    想想也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人,而且已经灭掉一个军阀的能人,居然才只获得提拔一级和一万枚金币的奖赏?

    人家可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啊,这点职务和钱财哪能被看在眼里!至于那一个师团的编制?在这你能养活多少兵丁就拉多少壮丁的军阀时代,编制权限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皇太子心中一笑,先在脸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换上有点羞涩、有些懊恼的神色,接着又是一副有点迟疑的表情说道:「要不,再任命康斯少将担任海滨、海泉两省的督军如何?」

    「督军!还是海滨、海泉两省的督军!」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