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本站公告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我是怎样发现这段远古历史的。

    看到古籍有一段记载,说大禹治水前,计划治理十二个州,但后来结合实际,实地勘察之后,确定治理九个州,把天下统一为九州。我在想,为什么有九州和十二州的分别呢?还有三个州没有治理,在统一的天下之外,究竟在哪里呢?

    为了搞清楚舜和大禹曾经规划天下十二州,后来确定天下为九州的关系,我继续深入研究,在各种古籍文献中寻找证据。

    后来在《尚书》里发现了。经过对《尚书》的仔细研读,深入体会之后,终于从“舜典篇”找到了原因。摘录一段“舜典”的记载如下:

    原文: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

    把这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大意是:

    舜代理天子(大洪水发生之后,尧帝退位,到各地巡狩),打算把天下重新布局,改变原来天下五个山区的划分,规划为十二州,在每个州封一座名山,共有十二座名山,用于举行祭祀活动。计划疏通各地的河道。

    为了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舜在器物上,刻画出五种常用的刑罚。

    这些刑罚是:

    一、用流放的办法处置犯了五刑的罪人;

    二、用鞭打的方法作为官员的处罚;

    三、用木条鞭打作为学校使用的处罚;

    四、用铜钱作为犯人赎罪的刑罚。

    如果是过失造成犯罪,就赦免他;如果犯人依仗权势,不知悔改,就要加倍刑罚。谨慎啊,谨慎啊,刑罚一定要慎重啊!

    于是,舜决定遵循尧帝的吩咐,把几个违反法律的大贵族实行处罚: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之外,把治水不力的鲧在羽山处死。

    处罚了四个抗拒天下统一的大贵族之后,天下人都心悦诚服了。

    看了这段译文,大家有什么意见吗?可能文字表达不够精炼准确,但应该不会在基本意思上有什么大的出入。

    为什么现代人无法理解远古留下来的文献的意思呢?其实,不是人们古文学得不好,而是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了,思想被束缚了,不敢相信古人的记载是事实,因为古人的描述与我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呀。

    比如,大家都以为黄帝创立的天下,是像清朝那样的封建奴役专制社会,所以各个媒体请来的嘉宾,开口就是五千年封建文化意识,什么什么的。

    其实,远古社会和今日社会,完全是两回事。当时是万邦林立的自然道德社会。正如老子所说,最好的天子是无为的,天下由百姓当家作主。那时的天下,是由百姓当家作主的。天子不是皇帝,他从不发号施令。

    那么,当时的朝廷是干什么的呢?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使天下的运行符合自然的法则;负责提供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场所,收取市场费和交易税;对各国的利益纷争进行仲裁,纠正人们的不道德的行为。

    明白远古天下朝廷的职责和天下百姓的自由很重要。否则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反对天下统一,而且是非常坚决,豪不动摇的。现在清楚了吧,因为那是黄帝当初创立天下的根基呀!

    尧舜在大洪水之后,放弃老祖宗立下的规矩,改变一贯以来的做法,搞天下统一,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那是一个破天荒的创举。当然也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地球的运行规律改变了。

    当时反对天下统一的四大贵族被处罚,就是古籍所记载的四罪。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大贵族究竟是什么社会政治背景呢?原来,共工是尧帝的重要大臣,灌兜(即丹朱)是尧的儿子,三苗也是尧帝的重要大臣,鲧是大禹的父亲。

    当时强烈反对天下统一的氏族,除了四罪之外,还有比较著名的,就是四凶。

    四凶又是谁呢?据古籍注解,一是浑敦(继承黄帝香火的子孙);二是穷奇(继承少昊香火的子孙);三是梼杌(继承颛顼香火的子孙);四是饕餮(炎帝后裔,缙云氏的儿子)。

    以四罪四凶为代表的氏族,原来都有自己的国家,也有人在朝廷做官,势力很大,收入丰厚。因此,往往有恃强凌弱,胡作非为,令百姓深恶痛绝的行为。

    天下统一之后,他们的所有特权都将失去。这也是一个事实。您说,他们能甘心失去原来拥有的一切吗?两千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也是这个原因,使秦朝无法延续下去呀!

    因此,舜帝当天子之后,决定将他们流放到九州之外,就是今日的印度河、两河、尼罗河三角洲。正好填补了因人口太少,没有及时进行治理,所留下的重要地域的空缺。

    天下虽然没有全部统一,但天下依然是华夏人的天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