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扫荡


本站公告

    八月上旬,牧浩洋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更新更快

    只是,最后确定下来的作战方案,已经与他最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了。

    按照新制订的作战计划,海军的首要任务是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掩护陆战队扫荡密克罗尼西亚,主要攻占莫克洛特群岛中的波纳佩岛,把防线向东推进一千里,并且在此建立一座综合性军事基地。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主要就是在主力舰队南下的时候,不用担心来自后方的威胁。

    也就是说,在占领波纳佩岛之后,至少需要一个月进行工程建设。

    到时候,将在岛上部署数十架反潜巡逻机。

    如此一来,攻占波纳佩岛的不得晚于十月底,因此作战行动必须在九月份开始,争取在十月中旬登陆。

    问题是,到九月份的时候,海军只有两艘航母可用。

    所幸的是,李明阳送来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美国海军新服役的三艘航母将在八月份返回圣迭戈,进行服役后的首次检修。准确的说,是在完成海军验收测试后,进行必要的维护与调整。

    到了八月二十日,军事情报局再次发来消息,三艘“美国”级航母都有问题,而且不是小问题,很有可能在圣迭戈呆到年底。也就是说,在中国海军攻打波纳佩岛的时候,美国海军能用的只有第三舰队。

    毫无疑问,这份情报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八月二十一日,牧浩洋签署了攻打密克罗尼西亚的作战命令,而且陆战队已经在八月中旬开始进行作战准备。

    二十二日,舰队离开了那霸。

    总共是两支舰队,而不是一支舰队。看最新章节来

    担任太平洋第一舰队指挥官的是龚继飞中将,由他指挥的战舰为两艘航母、八艘大型综合战舰与八艘反潜战舰。担任太平洋第二舰队指挥官的是佟少云少将,由他指挥的战舰为八艘大型综合战舰与八艘反潜战舰。

    此外,陆战队还从扶桑出动了一支登陆舰队,由司马文正中将指挥。

    因为已有四艘护航航母与八艘火力支援舰完成了改装,所以登陆舰队得到加强,具有相当可观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里面,最引人瞩目的不是护航航母,而是火力支援舰。

    从外观上看,护航航母非常像二战时的直通甲板航母,只是在飞行甲板前部安装了一台电磁弹射器。因为没有采用斜角甲板,所以无法同时起飞与回收战斗机。对于专门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的护航航母来说,这不是太大的问题,而且护航航母的主要载机是具备垂直降落能力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也就是说,即便倾斜旋转翼飞机在满载时得滑跑起飞,也能同时进行回收作业。只有在使用舰载战斗机与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时候,才只能单独进行起飞或者回收作业。

    有趣的是,当时护航航母的舰载战斗机是J-25M,而不是J-33,也不是J-32。

    当然,这与护航航母的用途有关,即其主要用途是为陆战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不承担舰队作战任务。在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时,经过改进的J-25M不比J-33差,而且作战效费比更高。主要就是,J-25M的翼载比J-33大,低空稳定性更好,且具有更好的任务弹性。

    事实上,这也与陆战队的地位有关。

    大战爆发前,中国陆战队得到“升级”,主要就是仿效最强大的对手,组建了单独的航空兵。

    问题是,在陆战队航空兵成立的时候,空军与海军都持反对意见,连陆军都借此机会要求扩大陆军航空兵。结果就是,陆战队航空兵的规模很有限,而且得到的全是海军淘汰下来的战斗机。

    也就是说,到大战爆发的时候,只有陆战队航空兵装备了J-25M。

    有趣的是,这些战斗机没有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因为两栖攻击舰没有弹射器,也没有跃飞甲板,无法让J-25M正常起降。结果就是,陆战队的J-25M全部部署在地面上,更像是一种摆设。

    战争爆发当天,美军甚至没有轰炸停放在跃龙基地里的J-25M机群。

    大概,在美军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些早已落后的战斗机上浪费昂贵的巡航导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时部署在四艘护航航母上的四十多架J-25M,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就部署在跃龙基地。

    相对而言,真正强大的支援战舰,还是用集装箱货轮改装的火力支援舰。

    当时,八艘火力支援舰上,各有四门大口径电磁炮,只不过是较为老式的轨道炮,主要是线圈电磁炮的产量不是很大,而且得首先提供给大型综合战舰。结果就是,海军把为“台湾”级巡洋舰储备的轨道电磁炮拿了出来,临时改装之后,以集装箱组合的方式布置到了火力支援舰上。为此,海军还从陆军那里借用了八套小型聚变反应堆电力供应系统,为火力支援舰上的电磁炮供电。

    与线圈电磁炮相比,轨道电磁炮唯一的缺点就是射程只有四百里。

    显然,在支持陆战队登陆的战斗中,四百里的最大射程已经非常充足了,而且实战中的射程往往不会超过两百里,因为担任支援任务的舰队肯定得留在登陆场附近,不会与登陆舰队离得太远。

    正是如此,海军后来对轨道电磁炮进行了简化,在把射程降低到三百里后,把投掷能力提高了一倍,即让这些原本该淘汰的电磁炮能够投掷重达三百斤的炮弹,大幅度提高了电磁炮的打击能力。

    在所有轨道电磁炮都用光之后,海军还开发了一种口径为三百毫米、能够把五百斤炮弹投掷到四百里外的线圈电磁炮,专门用来装备火力支援舰,而且开发出了高性能的钻地炮弹,使火力支援舰获得了打击地下坚固目标的能力。实战证明,高性能钻地炮弹的作战效率超过了钻地炸弹。

    当时,八艘火力支援舰上有三十二门电磁炮,能在一分钟内投掷近四百发炮弹。

    要,这些都是质量为一百五十斤的重型炮弹,其打击效果与二百五十斤级航空炸弹差不多。如果投掷四百枚二百五十斤航空炸弹,至少需要让二十架J-25M以最大载弹量出动一次。如果考虑到持续打击能力,那么八艘火力支援舰提供的炮火支援,相当于四百架J-25M。

    当然,这并不是说火力支援舰能够取代战斗机。

    在实战应用中,火力支援舰主要负责打击地面目标、半掩埋目标与敏感目标,而战斗机主要携带一千斤级、甚至是两千斤级炸弹,打击深埋目标、以及那些由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坚固工事。

    显然,在得到了十二艘支援战舰后,登陆舰队不再需要作战舰队的直接支援了。

    八月二十七日,中国海军首先攻打了帕劳群岛的科洛尔。

    准确的说不是攻打,而是出兵占领。科洛尔没有美军驻扎,甚至没有军队,只有一支用手枪武装起来的治安部队。结果就是,在中国陆战队赶到之前,佟少云少将派出的一支登陆部队就接管了科洛尔。

    为了这件事,司马文正还把状到了战争部,说佟少云越权行动。

    当然,牧浩洋没有处罚佟少云,只是让他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不要去做原本应该由陆战队做的事情。

    事实上,这也是牧浩洋搞出来的矛盾。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牧浩洋让龚继飞的第一舰队在后方,佟少云的第二舰队在前方,以尽量避免遭到美军舰队突然袭击。只是,第二舰队还有一个任务,即提前打击沿途岛屿上的军事设施。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替陆战队开路。

    问题是,牧浩洋在安排任务的时候,没有把话说清楚,即在计划中需要攻占的岛屿上没有守军的情况下,第二舰队有没有责任占领岛屿,还是应该把占领岛屿的行动留给跟进的陆战队。

    要,每艘战舰上都有一支陆战队,一般为一个班、或者一个排。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陆战队的主力部队,第二舰队也能凑出一支营级规模的陆战队,执行毫无悬念的登陆任务。别忘了,大型综合战舰与反潜战舰上都有倾斜旋转翼飞机,能把陆战队送上岸。

    随着中国海军攻占科洛尔,太平洋战场上风云再起。

    其实,八月二十三日,即中国舰队从那霸出发的第二天,尼克松少将就接到了弗伦奇上将的命令,率领第三舰队离开了圣文森特湾,即阿德莱德港。只是敌情不明,第三舰队一直在塔斯曼海活动。

    直到八月二十七日,尼克松才再次收到命令,率领舰队北上前往珊瑚海。

    弗伦奇的命令很直接:舰队在所罗门群岛以南海域活动,没有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直接命令,不得主动寻找中国舰队交战。

    事实上,这道命令有点多余,因为尼克松少将压根没有想找中国舰队决战。

    要知道,当时美国海军上下,包括弗伦奇上将在内,都得了“炮火恐惧症”,根本没有信心击败中国舰队。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