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讲,中美基本矛盾不在政治上,而是在经济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傅秀波执政的时候,中国领导阶层就有了共识,即中国要想超越美国,首先就得打破由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国必须由游戏参与者变成规则制定者,才能取代美国。
这个共识,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接下来三十多年间的基本政策。
显然,这里说的规则,不是政治与外交原则,而是利益分配原则,即由谁来决定如何分配全球利益。
从根本上讲,这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经济层面上的矛盾。
要知道,自从工业**之后,西方集团已经统治全球数百年,即便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是西方集团之间的斗争,东方文明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在国际经济领域根本没有发言权。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西方世界领袖,但是最根本的东西并没发生改变,即真正主宰美国的依然是以财团为首的西方既得利益集团,而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通过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金融、文化、科技等等手段,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权。
随着中国迅速崛起,西方集团主掌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了。
对西方集团来说,结局只有两个:一是战胜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集团,继续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权,保持西方国家的领先地位;二是败下阵来,把主掌全球利益分配的权力移交给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集团。
显然,对西方集团来说,后者意味着毁灭性的结果。
要知道,在国家与民族的斗争中,或者说在文明的斗争中,掌握了生杀大权的东方集团在对待竞争对手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任何怜悯。就算西方集团不会考虑民众受到的影响,也会拼死捍卫既得利益。
从这个层面上讲,中美矛盾根本以和平方式化解。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两个超级大国一步步的走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生死存亡的斗争中,西方集团的表现丝毫不比东方集团差,而在其中起到领头羊作用的正是西方财团。
从某种意义上讲,渴望战争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主宰美国的财团。
在中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财团就开始行动。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早在二零三五年,美国的六大财团就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即通过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刺激消费的方式加快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把美国的战争潜力释放出来。
表面上看,这是还利于民。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财团降低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把更多的利益让了出来,从而使劳动者获益。
可是从长远来看,这是财团为了生存必须做的事,而且是首要大事。
要知道,如果美国国内经济不振,那么在与中国的军备竞赛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财团将随同美国消亡而完蛋。
在历史上,也有先例。
比如在二十世纪八零年代,里根政府执政期间,美国的企业盈利水平就大幅度降低,国内消费水平空前高涨,使美国保持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而美国的军备扩张也在这十年内达到巅峰,最终使前苏联在巨大的军备竞赛压力下轰然倒塌,使美国兵不刃血的打赢了冷战。
这次,美国采取的是同样的办法。
事实上,也正是从二零三五年之后,美国迎来了二十一世纪增长速度最快、周期最长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扣除全球自然灾害期间的三年,从二零三八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百分之十五以上,而且在最初几年还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国内消费市场也因此急剧膨胀。
可以说,在这十多年里,美国带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国的军费开支连年上涨,而且上涨幅度一直在经济增长幅度之上。
二零五一到二零五二财年度,美国的国防预算已经占到联邦财政总预算的百分之四十九点六,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七,而预计下一财年度的国防开支将占联邦财政总预算的百分之五十三。
与中国一样,巨额军费开支,已经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虽然从理论上讲,中美的承受能力都比预期的高,因为中美是地区经济中心体,军费开支在很大的程度上转嫁给了其他国家,比如在美洲经济共同体中,美国一直是出超国,即通过大量发行美元,从经济体内的其他国家掠夺资源,满足本国的发展需求,但是国防开支肯定会在某个时候达到临界点,导致经济崩溃。
对财团来说,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引发战争。
由此可见,不管有没有技术上的突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都在所难免。
到了二零五二年,中国在“重力辐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只是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已。
到这个时候,西方集团已经认识到,美国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在某些领域,美国依然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美国不但没有优势,反而有足够明显的差距。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只要不冷不热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美国就将彻底丧失领先地位,而且将在数年之后,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对西方集团来说,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唯一的选择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二零五二年八月底,也就是外交事务委员会把评估报告提交给白宫后不久,美国总统就召见了六大财团的主要负责人,在白宫商讨了一些与战争有关的问题。
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西方财团操作政治的直接结果。
原因很简单,在白宫与国会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外交事务委员会本身就是西方财团成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不是为政治家提供建议,而是为财团服务。更重要的是,该委员会本身就主宰着美国的政治。别的不说,在美国的历届联邦政府中,来自该委员会、以及由该委员会推荐的部长级官员所占比例一直在半数以上,而且主要控制国防部、财政部等重要部门,而在白宫幕僚中,半数以上也是由该委员会推荐的,且主要是国家安全顾问、外交顾问与经济顾问等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主宰美国的正是以财团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的政治家与利益集团代言人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中美全面战争在所难免,而且越早爆发对美国越有利。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
首先在军事层面上,中国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已经加快了军备步伐,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舰队规模。
到二零五零年的时候,随着第一批“泰山”级航母下水,中国海军舰队的规模已经相当于美军的百分之七十,回到了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前的水准。更重要的是,中国战舰的平均役龄比美军的短得多,因此在作战性能上比美军的高得多,双方舰队在总体作战能力上的差距更小。
按照外界估计,在四艘“泰山”级服役之后,中美海军的差距将变得微乎其微。
显然,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改变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军事优势主要集中在海军上,而且美国的国防重点也是加强对海洋的控制。
如果美国海军失去了优势,那么美国就没有足够的把握击败中国。
到二零五二年初,随着四艘“泰山”级完成舾装,开始海试,美国海军受到的压力明显增强了不少。
至于陆军方面,美国根本没有优势。
当然,美国当局也不太重视陆军,因为在几乎所有美国人眼里,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就足够了。
空军方面,美国的优势集中在战略航空兵上,在战术航空兵上基本没有优势。
很明显,美国的军事优势并不明显,而且还正在缩小。
按照外界估计,到二零五五年,随着第二批“泰山”级航母建成服役,美国将彻底丧失军事优势。此外,道二零五五年,随着中国空军战略航空兵规模扩大,特别是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开始服役,美军在该领域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事实上,在世界大战中,这几年的优势根本不重要。
要知道,战争期间,肯定会把国力集中到军事领域,用尽一切办法提高军事生产力,各种装备计划也将提前。如此一来,美国在战前拥有的微弱优势,在战争期间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内就将被中国追上。
对美国来说,实际上已无退路。
真要等到二零五五年才动手,恐怕最终结局只有战败。
对美国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发动战争。
当然,真正的影响还不是在军事领域,而是在经济领域,准确的说,是大规模军备竞赛对双方经济产生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在大规模军备竞赛的压力下,谁的经济体系首先承受不住,谁就得发动战争。
第一章极限
二零五二年十月八日,国庆长假后,牧浩洋比往常提前了两个小时,一大早就来到总参谋部,处理这几天堆积下来的文件。
建立参谋长会议制度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在牧浩洋离任之后,将由戚凯威首先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虽然黄瀚林一再挽留,希望牧浩洋以海军参谋长的身份留在总参谋部,但是牧浩洋谢绝了元首的好意,因为在二零五七年之前的过渡时期,陆海空三军司令部将得到保留。
也就是说,牧浩洋不当总参谋长,依然是海军司令。
与以往不同的是,海军司令只是一个荣誉头衔,而且海军司令部的主要工作只是负责海军的日常训练与管理,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决策权。如此一来,留在总参谋部的海军参谋长才是海军的头号领导人。
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推动总参谋部改革。
不管怎么说,在过渡时期,参谋长会议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不可能把各军兵种司令部的工作立即移交给总参谋部。
这几年下来,牧浩洋最大的收获是戒掉了烟瘾。
虽然在注射了抗癌疫苗之后,因吸烟导致肺癌的几率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但是吸烟总不是个好习惯,而且牧浩洋也上了年纪。用他的话来说,他还希望在退役之后能够过几年安稳日子,当一个好爷爷。
戒了烟,不等于没有了坏习惯。
比如,喝咖啡的劲头越来越大了。
一般情况下,牧浩洋是早中晚各一杯,而且都是黑咖啡。秘书早就知道他的习惯,因此提前为他准备好了现磨现煮的咖啡。
在这个年代,喝咖啡,特别是新鲜咖啡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原因很简单,从二零四六年开始,农业工厂几乎取代了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农作物都是在人造环境下种植出来的。在市场作用下,传统农业逐渐被淘汰,保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经济类农作物,比如咖啡豆。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在二零四七年出台了“退耕鼓励政策”,即鼓励农民退耕还林,把农田改造成林地与草原,恢复自然生态面貌,在经济上给予农民一次性补助。
中国在这么做,其他国家也在这么做。
从二零四九年开始,在电能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美国也开始推广农业工厂,淘汰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美国主要采取了市场手段,即利用农业工厂在生产效率上的优势逐步把传统农业挤出市场。
当然,传统农业并没完全被淘汰。
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经济农作物方面,传统农业仍然有生存空间。比如,一些需要栽培好几年才能成熟的农作物,像果树等,传统农业就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农业工厂在该领域暂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如此一来,经济农作物就成了传统农业的主要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咖啡豆。
可惜的是,中国不产咖啡豆,需要从东南亚、南亚与非洲进口。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传统农业就是“奢侈行业”。原因很简单,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因此社会生产成本极为高昂。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大背景下,导致传统农业产物的价格非常高昂。
可以说,任何需要过高人力投入的产品,都可以看成是“奢侈品”。
当然,牧浩洋不用为喝的咖啡买单。
在腾耀辉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喝咖啡就成了军队内部的流行文化,牧浩洋又把这一文化发扬广大。结果就是,在牧浩洋担任总参谋长的第一年,后勤部门就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协议,以年度采购的方式购买咖啡豆与咖啡制品,而这一协议的有效期到本世纪末。
喝完当天的第一杯咖啡,牧浩洋才坐到办公桌旁。
还没看完第一份文件,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我是牧浩洋……老李啊,你有什么事……好,我等你过来。”
放下话筒,牧浩洋稍微思索了一阵。
电话是李明阳打来的,而且用的是保密线路。这并没让牧浩洋觉得奇怪,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李明阳永远是那种精力用不光的“超人”,似乎每天都在军事情报局加班,从来没有疲惫过。
真正让牧浩洋觉得奇怪的,还是李明阳的口气。
很焦急,似乎有很重要的事情急着跟他商量。
想了想,牧浩洋又拿起了文件。反正李明阳正在赶过来,等他到了就知道了,没有必要劳心费神的去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半个小时后,秘书带着李明阳走进了办公室。
让秘书把处理好的文件拿出去后,牧浩洋去给情报头头倒了杯咖啡。
“看样子,你的咖啡瘾比我还大,大清早就喝上了。”
“你可别说,在认识你之前,我很少喝咖啡。”
“这么说,还是我的错了?”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老李,大清早的跑过来,不会为了喝杯咖啡吧?”
“当然不是为了喝咖啡。”李明阳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文件,丢到了牧浩洋面前。“这是我们对去年搜集到的情报做出的总结分析报告,我觉得你应该看看,所以就赶了过来。”
牧浩洋拿起一看,是对美国国内情况的分析报告。
虽然这与军事情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关系到了美国的军备水平,所以一直由军事情报局负责。
“有必要为此专门跑一趟吗?”牧浩洋有点奇怪,因为这样的报告,每年都有,而李明阳以前并没有为此专门来找过他。
“你先看吧,等下我再详细解释。”
牧浩洋没再多问,因为李明阳不是那种没有目的就做某件事情的人。
这份报告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上,而不是军事上。
按照里面给出的总结性结论,美国在二零五一到二零五二财年度的实际军费开支已经接近联邦总开支的百分之五十。因为还有数千亿美元的秘密开支,而这些大多会用到与军事有关的项目上,所以军费开支总额肯定在联邦总开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此基础上,李明阳按照美国在过去十年间军费增长幅度的平均值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新的财年度,美国军费实际开支将达到联邦总开支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在二零五三到二零五四财年度,肯定会突破百分之六十。
这个结论正是李明阳要说明的问题。
早在二零三八年,牧浩洋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时候,就对中美军备竞赛做了预测,认为军费开支达到中央财政开支百分之六十就是上限,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谁先达到这个水准谁就会挑起战争。
当然,这不是毫无根据的论断。
事实上,做出这个判断的不是牧浩洋,而是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给出这一论断的理由非常简单:当军费开支占到中央财政百分之六十时,中央政府就得宣布破产。
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谁能坚持得更久一些。
准确的说,谁能在军备发展不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更加有效的利用军费,尽可能晚的达到临界点。
事实上,在二零三八年之后,中美军备预算就是参照这个标准制订的。
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偏差。
当时,中美双方都认为,要到二零五五年才能达到临界点,但是现在看来,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美国就有可能达到临界点。原因很简单,受各种因素影响,美国的军费利用效率一直不如中国。
当然,除了利用效率,还有社会承受能力的问题。
早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牧浩洋就委托国内的经济学家,对中美两国承受军备竞赛的能力做了评估。
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军备竞赛对中国有利。
原因很简单:中国在社会经济体系、民众忍耐能力、区域经济体等三个主要方面的承受能力都超过了美国。
说得简单一些,百分之六十不是中国的极限。
按照经济学家给出的结论,中国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间,当然得有前提条件,即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性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对外转嫁经济压力。
这个结论,直接影响了随后几年的国防政策。
要知道,在二零四五年之后,中国的国防开支一直略微高于美国。因为人民币的实际购买能力高于美元,所以中国军费开支实际上比美国高得多,也才能在军备竞赛中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从现实意义来看,这等于中国在向美国施加压力,迫使美国逐年提高军费开支,弥补前一年度产生的差距。
对美国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作为政策的主导者,牧浩洋非常清楚,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在二零五五年前后,中美军备竞赛就将迎来分水岭,到时候要么是美国经济轰然倒塌,要么是美国主动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也就是说,牧浩洋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当然,李明阳在这个时候赶来,提交给牧浩洋的评估报告中,不会仅仅只有总结性的结论。李明阳的目的是警告牧浩洋,战争随时有可能爆发,因此他就得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来引起牧浩洋的重视。
第二章经济基础
在这份报告中,李明阳首先提到了中美两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也就是货币的价值。
当然,这必须提到人民币与美元的基础,即中美两国黄金的战略储备量。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取代英镑,获得了全球金融的霸主地位,纽约也因此取代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但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即美元不再直接与黄金挂钩之后,美元的币值就一降再降,成为了西方集团、特别是西方财团剥削全世界的工具。到了二零一五年之后,随着美国由战略扩张转为战略防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遭到了最严峻的挑战,并且在二零三五年之后失去了霸主地位。
当然,美元败退,不仅仅是金融上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地区性经济体取代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才是美元败退的主要原因。说得简单一些,在排他性地区经济体中,主导国的货币才具备广泛流动性,而美国主导的地区经济体只限于美洲地区,在其他的地区经济体中,各个主导国都在力推自己的货币,增强在经济体内的控制力。
到这个时候,人民币已经是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全球性货币之一。
到二零五零年,把人民币做为主要储备货币与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的国家已经达到了六十七个,而美元只有五十六个、欧元为三十五个、卢布为十三个。如果以主导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准,以人民币的影响力为一百分,那么美元为九十二分、欧元为六十四分、卢布为二十八分。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四大地区性经济体的地位已经完全确立了下来。
问题是,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还在进行之中,仍然有数十个国家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地区性经济体,而且在已经形成的地区性经济体中,仍然有很多国家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随时有可能改变阵营。
在这个大背景下,不管中美欧俄有多么强大,都得在金融上做出让步。
最大的让步,就是让本国货币再次与黄金挂钩,或者以黄金作为担保,以此拉拢更多的国家。
首先打这张牌的正是中国。
这也可以理解,人民币是挑战者,要想在国际贸易中取代美元,就得具有比美元更好的保值能力,也就得拿黄金做担保。要知道,任何一种法定货币在保值功能上都不可能与黄金媲美。在世界格局大变革的年代,任何一个国家在制订贸易经济政策的时候,都会竭力保护自身利益。如此一来,只有让人民币与黄金挂钩、或者拿黄金做担保,才能取代美元,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
当然,这一政策,也是为了打击以财团为首的西方集团。
要知道,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西方财团掠夺与剥削的主要手段就是让美元等主要货币无限制的贬值。为了提高美元的认同度,以此提高美元在金融领域的地位,就得大力打压黄金。说得直接一点,只有黄金贬值,才能衬托出美元的重要性,也才能掩盖美元贬值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就是,在人民币威胁到美元之前,黄金的价值一直被严重低估。
由此产生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在人民币挑战美元之后,黄金的市场价值在数年之内暴增了数十倍
在黄金的价值得到正确认识之后,大国的金融政策不得不向黄金倾斜。
说得直接一点,现在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不再是发行的法定货币,而是该国储备了多少黄金。
到二零五一年底,中国的黄金储备已经高达一万八千余吨,其中一万二千余吨用做人民币对外贸易的保值品,即任何一个持有人民币的国家,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汇率与中国央行兑换黄金。
只是,在二零二七年,中国就出台了一项法律,即禁止黄金输出。
在这方面,中国的做法与美国一样,即其他国家兑换的黄金必须储备在中国,只能用做贸易结算。
到二零五一年底,美国的黄金储备为一万六千余吨,其中一万三千余吨为美元做担保。
问题是,到这个时候,黄金根本无法满足国际贸易担保需求,即中美储备的黄金远远低于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与美元。到二零五一年底,贸易领域人民币的保值率只有百分之八点六、美元为百分之六点二。也就是说,中国储备的黄金只相当于输出的人民币的百分之八点六,而美国储备的黄金仅相当于输出的美元的百分之六点二。如果出现挤兑,中美都得破产。
受此影响,除了黄金,中美两国还加大了白银的储备量。
到二零五一年底,中国的白银储备量已经高达一点七八亿吨,美国则达到了二点一四亿吨。虽然中美两国都没承认白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即并不用白银为货币担保,但是白银储备依然对提高货币币值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根本上讲,中美两国在金融领域,都把地区经济当成主要手段。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限制货币的流通范围,避免出现货币炒作现象,加强对货币的控制力度。
事实上,这也正是地区经济体的主要特点。
也正是如此,地区经济体才成为了超级大国的经济支柱,也成为了超级大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基础。
说得简单一些,没有地区经济体,中美的军备竞赛不可能如此激烈。
如此一来,地区经济体直接决定了超级大国的实力。
相对而言,以中国为首的地区经济体在总体规模、发展潜力、发展速度等方面,都优于以美国为首的地区经济体。
总体规模上,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在二零五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三百六十八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占比为百分之二十三,贸易所占比重为百分之六十八,活跃指数为一百三十四分。同一年,以美国为首的美洲经济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八十二万亿美元,约和三百三十万亿人民币,其中制造业占比为百分之二十一,贸易所占比重为百分之五十四,活跃指数为一百二十二分。
发展潜力上,亚洲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二十八亿(包括印度),人均国民产值为十三万一千四百元。美洲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十八点六亿,人均国民产值为四点四万美元,约合十七点七四万元人民币,折合购买力计算的话,则只相当于十四万亿元人民币,仅比亚洲经济体高了百分之六点四。在衡量发展潜力的时候,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即经济体的人口结构。在这方面,亚洲经济体的优势极为明显。在人口平均年龄上,亚洲经济体只有三十七岁,而美洲经济体为四十二岁。在出生率上,亚洲经济体为百分之…四,美洲经济体为百分之二点五。这就意味着,如果美洲经济体的生育率没有明显提高、或者亚洲经济体的生育率没有明显降低,在未来十到十五年之内,亚洲经济体的可用劳动力的比率将达到美洲经济体的两倍以上。从发展潜力的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十到十五年之内,亚洲经济体的可用劳动力数量将达到美洲经济体的三倍左右。事实上,在二零五一年,亚洲经济体的可用劳动力就为美洲经济体的一点八倍,可用劳动力比率比美洲经济体高得多,等于有更多的人从事劳动。
当然,这也表明,亚洲经济体在提升劳动效率方面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在平时,这意味着亚洲经济体更加落后,而直接体现就是,亚洲经济体各国民众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美洲经济体。可是在战时,这意味着亚洲经济体只需要提高劳动效率,就能大幅度提高战争潜力。
当然,提高亚洲经济体生产效率的主导权就在中国手上。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中国放松对尖端技术的监管力度,就能迅速促进经济体内的其他国家迅速发展壮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只要中国不再禁止可控聚变核技术输出,就能使其他国家的生产效率提高好几个百分点。
这种后发优势,也决定了亚洲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快于美洲经济体。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在尖端技术上的限制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金融上的不足导致的。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中国储备的黄金白银跟不上贸易扩张的需求,盲目扩大经济体的规模,会产生巨大的风险。比如,当经济体内的某一个国家强大到足够储备能在一夜之间对换掉中国储备的所有黄金的时候,中国就有可能遭受金融攻击。对中国政府来说,肯定会防止发生这种事情。在黄金储备量没有得到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能做的就是控制经济体的发展速度,而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管制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使经济增长速度与黄金储备的增长速度相当。
当然,这只是和平时期的政策。
到了战争时期,中国政府肯定会放松管制,充分利用经济体的劳动力,把战争潜力发挥到极限。
第三章把握机会
经济决定一切。
根据这些信息,李明阳得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在二零五三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将爆发。
看完后,牧浩洋的心情非常沉重。
“牧总,不是我说闲话,你不应该向戚凯威妥协。”
“妥协?”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虽然这事轮不到我来说三道四,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戚凯威根本无法顶替你。”
“你认为,我一个人就能力挽狂澜?”
李明阳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拿出了第二份文件。
“这是什么?”
“昨天半夜收到的,你看看吧。”
“经济方面的?”
“当然不是,军事方面的,而且与海军有关。”
牧浩洋一愣,立即接过文件。
确实是军事情报,而且是美国海军舰队的情报。
如果这份情报的内容准确无误,美军将在年内把太平洋舰队的规模提高三分之一,即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三支航母战斗群,把太平洋舰队的总规模增加到十二支航母战斗群,其中六支部署在美国本土与夏威夷、三支部署在关岛、三支部署在澳大利亚,其中澳大利亚的三支航母战斗群将面向印度洋。这次调动的主要目的,并非加强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兵力,而是增强在印度洋的军事力量,在不削弱太平洋军事力量的前提上,确保在印度洋方向上获得兵力优势。
要知道,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只保留了两支航母战斗群。
作为海军将领,牧浩洋一下就看出了这其中的玄机。
很明显,美军的这轮部署调动,就是在为开战做准备。如果美国主动挑起战争,那么其在太平洋上的九支航母战斗群足以拖住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甚至能获得兵力优势,然后集中力量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在中国后院开辟第二战场,而中国海军肯定得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作战。
结果显而易见,印度洋上的战斗,肯定会改变战争历程。
“你怎么看?”
“我已经做好了部署,情报人员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视美国本土与夏威夷的军港。关岛方向上,得靠海军自己了,主要是派遣潜艇监视进出港口的舰船。”李明阳叹了口气,说道,“根据我的经验,美国正在为开战做准备,而且很有可能以偷袭的方式打第一枪,只是谁也不知道美军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发动偷袭,也不可能知道美军的偷袭目标,我们只能被动防御。”
“老李,这可不像你说的话。”
“是吗?”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我们认识快四十年了吧。”
“三十八年。”
“你觉得,我是那种喜欢被动防御的人吗?”
“当然不是。”
“那么,你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
“我只是在提醒你,战争即将爆发,而作为海军大将,你有责无旁贷的理由担负起指挥我军作战的重任。”
“问题是,这也不是我留下来的理由。”
“老牧,不管你怎么想,我必须提醒你,至少在战争初期,没有人可以取代你,章玉廷办不到,戚凯威更加办不到。”
“那么,我该怎么做?”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应该知道,总参谋部改革是为了长远着想,不管什么人,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也不能免俗,而改革的目的就是避免个人错误产生过于严重的影响。不管是我、还是老腾、乃至黄总,都在坚定不移的推行军事改革。”
“我承认改革的重要性,可是也得看时机。至少,腾总与黄总没有这么做。”
“这不等于他们不会这么做。”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老牧,你觉得现在跟我争论这些有意义吗?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避免我军遭到突然打击,遭受不可承受的损失,以及如何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牧浩洋没有反驳,因为他无法反驳。
“如果你不大好出面,我去跟元首说。”
“暂时没有这个必要。”牧浩洋压了压手,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也非常感激,但是以你的身份,恐怕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我来说,后果根本算不了什么。”
牧浩洋笑了笑,知道李明阳有十分明确的目的,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
当然,牧浩洋更加清楚,如果李明阳出面提出这件事情,他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因此离开军事情报局。真要让牧浩洋选择的话,他肯定希望李明阳留在军事情报局,因为李明阳才是真正不可替代的。要知道,即便是马明涛,在情报工作上依然不如李明阳,国内也没人比得上李明阳。
“老牧,我已经想好了……”
牧浩洋压了压手,说道:“再给我几天时间,我得好好考虑一下。此外,你觉得美国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年内。”
“能不能再准确一点?”
“按照我的判断,美军完成部署之后就会发动战争。”
“也就是说,我们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
“差不多吧,以美军调动的速度,一个月足够了。”李明阳停顿了一下,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不管美国的保密措施做得多到位,开战前肯定有一些能够察觉到的迹象。”
“这是当然,至少美军舰队会离开港口。”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这只是表象,或者说只是某种手段。在判断美国是否会向我们开战的问题上,我觉得应该更加慎重一些。”
“什么意思?”
“我也没想好,只是觉得不能通过表象做出判断。”
“问题是,如果不做出判断,我们就无法正确应对。”
“所以,我们得更加积极主动一些。”
“你是说……”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比如由我们决定到底在什么时候开打。”
李明阳一愣,随即锁紧了眉头。
“我们在关注美国,CIA也在关注我们,是不是?”
“毫无疑问。”
“那么,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做些什么来影响美国的战争决策呢?”
“你是说……”
“比如,让美国看到一些表象,从而判断我们会不宣而战。”
“这样的话,只会促成美国首先动手。”
“还要抢在我们前面动手。”
李明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好了,我们就谈这么多。你开始提到的事情,我会考虑,但是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你得有点耐心。”
“行,等你想好再说,不过别拖太久。”
牧浩洋点了点头,李明阳也就此起身告辞。
等李明阳走后,牧浩洋打电话把周渝生、章玉廷叫了过来。
“既然如此,我们就一不做、二不休,主动向美国宣战。”
“你觉得可能吗?”牧浩洋看了周渝生一眼,说道,“不说别的,元首肯定不会批准这样的军事行动。除此之外,在美国已经有所防范的情况下,偷袭行动也不可能成功,反而有可能遭受惨败。”
“可是……”
“我明白你的想法,可是我们更得认清当前的形势。”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在任何人看来,只要战争不爆发,军备竞赛最终将以美国经济崩溃结束,就算谁都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政治家也不会轻言战争。可以说,在战略上,我们非常被动,而这与我们之前的预测完全一致。”
周渝生暗自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如此,我们就得提高战备级别,尽量减轻遭到突然袭击所承受的损失。”
牧浩洋看了章玉廷一眼,说道:“这样的话,局势将变得更加难以预测。作为被动的一方,我们就更难判断出对手的意图了。”
“那你说,该怎么办?”
“我的意见是,给美国一个发动战争的机会。”
周渝生与章玉廷都有点惊讶,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如果美国打算发动战争,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我们的舰队,美军的初期作战规划肯定以夺取制海权为主,所以我觉得,只要美国当局认为,能够通过偷袭消灭我们的舰队,至少重创我们,就会发动战争。”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的意见是,给美国佬一个偷袭我们舰队的机会。”
“你是不是疯了?”周渝生一下就叫了出来。
章玉廷也显得万分震惊,因为这是拿中国海军的家底进行赌博。
“我当然没疯,给美国佬一个机会,不等于输光本钱。”
“绝对不能这么做”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理会周渝生,向章玉廷看了过去。
“你打算怎么做?”
“让舰队回港,进行全面大修。”
“这……”
“名义上,检查战舰的状态。如果有需要,可以人为的制造一些事故,让那些刚刚做了检修的战舰回来。”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在具体安排上,必须小心谨慎,既能让美国相信时机已经成熟,又不能承担太大的风险。总而言之,就是让美国佬空欢喜一场,以间接的方式发动战争。”
章玉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老周,你怎么看?”
“我?”周渝生咬了咬牙,说道,“反正我说了也没用,我只有一个要求,别拿潜艇部队开玩笑。”
“这怎么叫开玩笑?”
周渝生叹了口气,没有跟牧浩洋争辩。
事实上,谁都知道,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不是谁打第一枪,而是谁有把握来打响第一枪。
第四章各算各的
李明阳的判断非常准确,到了二零五二年底,美国当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在什么时候打对美国最有利。
二零五二年初,五角大楼就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战争计划。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这份计划是美国总统卢卡斯通过国家安全顾问鲍威尔提出,由国防部长麦卡锡与参联会主席乔丹海军上将组织制订的,主要参考了的情报,以及外交事务委员会的评估报告。作战计划的主体内容,就是如何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一举歼灭中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
显然,这份战争计划的可行性并不大。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有三座大型海军基地,三分之一以上的战舰常年在太平洋上活动,还有三分之一的战舰随时能够出港,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战舰在母港内进行维护保养。突然袭击,最多只能消灭留在港口里面的中国舰队,而出海巡逻的中国舰队、以及在战争爆发时紧急出港的中国舰队仍然具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也就有足够的把握在太平洋上扭转战局。
受此影响,五角大楼开始修改这份战争计划。
当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聚集在一起,给美军发动突然袭击的机会。
显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中国舰队不会同时返回军港,也没有理由集中活动。
事实上,在战争乌云压顶的情况下,美国舰队也采取了同样的部署策略,始终保持三分之一以上的战舰在外活动。
为此,就得想办法让中国舰队同时返回港口,或者同时出现在某个地方。
前者不大可能实现,那就只能在第二种可能上做文章了。
五角大楼想到的,正是中国的软肋:印度洋。
按照由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只要美国宣布向澳大利亚增派三支航母战斗群,而且集中部署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主要在印度洋活动,中国海军就会向印度洋增派舰队,甚至会由此认为战争即将爆发。到这一步,美国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能让中国海军把主力舰队派往印度洋。
这件事情很简单:把舰队派往迪戈加西亚。
从战略上讲,迪戈加西亚是美军在印度洋上的主要立足点,也是美国把战火烧到中国后院的主要支撑点。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海军就把迪戈加西亚当成眼中钉,因此把两支航母战斗群全部留在了西印度洋舰队,只在东印度洋舰队保留了两艘巡洋舰,没有部署航母战斗群。
中国海军的这一部署,也证明了中国海军奉行进攻战略。
说得直接一点,在美军没有向迪戈加西亚部署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将在战争爆发后攻打迪戈加西亚,拔除这颗眼中钉,再挥师西进,封锁与摧毁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主要军事基地。
当然,中国海军此举的主要目的不是打垮美国海军,而是保护印度洋的战略航线。
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向迪戈加西亚派遣航母战斗群,肯定会被中国海军当成开战前的主要信号。
换个角度看,就可以确定,只要美军在印度洋上有大动作,中国就会为开战而准备。
从军事上讲,中国首先要保证的不是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因为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区域还不到美国海军的十分之一,加上在本土外围防线上精心营造了十多年,中国海军有足够的把握把美军挡在离本土一千公里外的地方,确保本土不会遭受大规模打击,而其印度洋航线更加脆弱。
如此一来,中国海军肯定会力争在开战之后,首先巩固印度洋上的制海权。
说得直接一些,就算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也会在美国向印度洋增派舰队之后,把主力派往印度洋。
乔丹上将的意图很明确:在中国舰队奔赴印度洋的时候下手。
要知道,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的通道非常有限,主要就是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因此只要控制了这三条海峡,美军舰队就能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消灭聚集在一起的中国舰队。
当然,这无法保证彻底打垮中国海军,因为中国海军不可能把舰队全都派往印度洋,肯定会留下部分舰队在太平洋上警戒,但是这是打垮中国海军,帮助美国海军在开战后就夺得战略主动权的唯一办法。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美军掌握了兵力上的优势,在太平洋上击败中国海军就不是问题。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美国总统批准了这份作战计划。
此时,已经是二零五二年九月下旬了。
按照乔丹上将的安排,美国海军将首先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三支航母战斗群,以保护盟国的名义部署到澳大利亚。在舰队部署就位之后,美国将宣布向迪戈加西亚部署舰队,只不过部署的不是派遣到澳大利亚的舰队,而是大西洋舰队的另外三支航母战斗群,因此能够在印度洋方向上投入六支航母战斗群。在此期间,美军太平洋舰队不会轻举妄动,仍然以正常态势部署巡逻。按照乔丹上将的判断,中国海军在已经拥有十二艘航母的情况下,至少会向印度洋增派四艘航母,在太平洋上留下六艘航母。如果中国打算首先动手,就会向印度洋增派七艘航母,只在太平洋上留下三艘航母。不管出现哪种情况,美军舰队都能在东北印度洋上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一举消灭中国舰队,然后回头干掉西印度洋舰队,拔除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军事据点。到这一步,就算中国海军还剩下六艘航母,也得留在印度洋上,抵挡美军太平洋舰队。
真要发展到这一步,局面将变得对美国非常有利。
原因很简单,只要夺取了印度洋制海权,美国海军就能以守为攻,不用急于在太平洋上寻找中国舰队决战。到时候,希望决战的反而是中国海军,因为只有通过决战,中国海军才有望挽回不利局面。
海战不同于陆战的地方就是:主动寻求决战的一方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对美军来说,这就意味着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背靠着后方的基地群,与中国舰队决战。
至于胜算如何,有点常识的海军将领都能搞清楚。
当然,如果运气再好一点,比如中国海军在首轮交战后只剩下三艘航母,美国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可以说,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决战,美军就能通过战略封锁打垮中国。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比较糟糕的结果,比如中国海军西太平洋舰队及时出港,而且避开了美军舰队,那么中美就得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问题是,即便如此,局势对美国也有利。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夺回印度洋的制海权,而不是在太平洋上发起进攻,也就得再次派遣舰队进入印度洋。在此之前,美国舰队有足够的时间拔掉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基地。也就是说,中国舰队必须在没有后方基地做依托的情况下,与兵力占有优势的美军舰队决战。
再退一步,就算中国海军打赢了这场战斗,局面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要知道,印度洋上的胜利不是决定性的,中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完成战争动员,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赶超美国,至少在舰队规模上,没有两三年,中国无法超过美国,也就无法在太平洋战场上反败为胜。在这两三年里,美国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处于进攻地位,也就有能力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比如击溃中国的本土外围防线,动用部署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轰炸机打击中国本土。
可以说,在军事层面上,该计划万无一失。
十月十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要求,将派遣三支航母战斗群常驻澳大利亚,并且在此基础上组建太平洋第三舰队。
此时,三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已经到达南大西洋,正在前往印度洋途中。
按照计划,十月底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将走出第二步,即宣布向迪戈加西亚派遣航母战斗群。
问题是,没有等到十月底,中国海军就做出了回应。
十月十七日,牧浩洋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海军将在月底之前对所有主力战舰进行全面维护。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将陆续返回港口。
虽然牧浩洋没有透露详细内容,比如为什么要进行全面维护,以及如何安排数百艘战舰进行全面维护,但是这一声明依然被外界解读为战争信号,即中国海军针对美国向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派遣航母战斗群做出了反应,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海军会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出手。
这下,局势紧张了起来,而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也不管用了。
原因很简单,在美国军方看来,中国的应对措施不是向印度洋增兵,而是以准备发动全面战争来应对美国的军事挑衅行为。
第五章是战是和
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落空,不等于偷袭中国舰队的行动没了着落。
十月十八日,美国总统卢卡斯亲自参加了参谋长联系会议,讨论当前的中美形势。
在这次会议上,几乎所有将军都认为,中国海军对主力战舰进行全面维护,正是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从时间上看,最迟二零五三年一月初,中国海军舰队就将达到最佳状态,获得向美国开战的能力。
当时,乔丹的观点最为激进。
在他看来,到二零五三年初,中国海军将拥有十二支战斗力完备的航母战斗群,包括四艘强大的“泰山”级航母,总体战斗力已经非常接近美国海军,而中国海军的活动区域却只有美国海军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海军能在关键战场上获得兵力优势。按照乔丹上将的判断,到时候中国海军会把四分之三的舰队留在西太平洋上,首先攻占关岛与北马里亚纳群岛,把本土防线向东推进一千五百公里,然后南下扫荡西南太平洋,堵住美军舰队进入印度洋的航道,顺带攻占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印度洋方向上,中国海军则会首先攻占迪戈加西亚,然后南下控制马达加斯加与南非,北上控制亚丁湾与苏伊士运河。面对中国的战略进攻,美国的处境将极为艰难,即便在西太平洋上发起反击,反败为胜的可能性也不大,很有可能丧失战略主动权。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先发制人,趁中国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发动战争。
乔丹的建议得到了多名将领支持,包括空军参谋长阿诺德上将。
在乔丹提出先发制人后,阿诺德提议动用战略轰炸机,密集突击中国的海军基地,一劳永逸的消除潜在威胁。
显然,阿诺德的军事建议更加激进。
只是,在这个时候,阿诺德手里没有现成的作战计划,提出的只是建议,而不是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
除了空军,陆战队司令里梅尔上将也支持立即对中国开战。
里梅尔的功课做得更到位,他提出了一份作战计划,即在轰炸了中国的军事基地,海军夺取制海权之后,首先出兵菲律宾,封锁通过南海的航道,然后攻打冲绳群岛,把战线推进到中国本土附近。
只是,他的这份作战计划的可行性并不高。
攻打菲律宾的话,美军至少需要动用二十万地面部队,相当于陆战队所有师的两倍,还需要动用九艘以上的航母。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此后攻打冲绳群岛,肯定会面对面的与中国空军交锋,而九支航母战斗群不足以确保制空权,因此需要依托菲律宾的空军基地。如此一来,攻打冲绳群岛的作战行动就得推迟,而中国肯定能在此期间完成战争总动员。
事实上,里梅尔的计划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在空军的突然袭击中,中国舰队遭到致命打击,美国海军轻松夺得制海权。如果没有制海权,陆战队在菲律宾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肯定会遇到麻烦。
问题就是:就算重创了中国舰队,美军就能夺得制海权吗?
要知道,第五代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均达到了两千公里,而且中国还有一支不可小觑的水下舰队。在空军战斗机的掩护下,中国潜艇能在离本土两千公里的范围之内对任何一支美军舰队构成致命威胁。
很明显,就算夺得了制海权,美军也很难立即利用制海权。
当时,较为理智的只有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
在给总统的建议中,马歇尔上将明确提到,就算能够一举击溃中国海军,也很难同时打垮中国空军,而中国本土防御圈的支柱不是海军,而是空军。也就是说,美国取得的战略优势只能使中国在战争初期丧失主动进攻的能力,无法对中国本土构成威胁,也就无法阻止中国进行全面战争动员,更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最终仍然得跟中国进行正面较量。
结果可想而知,美国的胜算不会大到哪里去。
根据这些判断,马歇尔建议尽量维持和平局面,不要轻易向中国开战,更不能主动向中国开战。
问题是,马歇尔的声音太小了。
不管战争进程如何,陆军在战争初期的地位都不会高到哪里去,因此陆军参谋长的建议肯定很难受到重视。
所幸的是,卢卡斯没有丧失理智。
在参谋长联系会议上,卢卡斯没有做出开战决策,只是要求麦卡锡与乔丹尽快拿出具有可行性的作战方案。
回到白宫之后,卢卡斯让鲍威尔把国务卿康拉德叫了过来。
“不可否认,现在很有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康拉德不是主战派,也不是理想主义者。“对我们来说,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不但需要一个好的开始,还需要一个完美的过程。当然,好的开始是先决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当前的机会,至少能够在战争初期掌握主动权。”
“这表示我们能够取胜吗?”
“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康拉德知道总统在想什么,因为卢卡斯能在四年前当选总统,并且在今年的大选中获得百分之七十八的民调支持率,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让局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尽可能的争取对我们有利的局面。”
“在我看来,阻止战争对我们最为有利。”
康拉德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么想,可是并不表示中国当局也这么想。我已经跟中国总理通了电话,对方的态度非常强硬,首先谴责我们向澳大利亚部署航母战斗群,表示中国海军只是进行常规性的检查与维护,没有挑衅我们的企图。很明显,中国总理是在拖延时间。”
卢卡斯没有开口,因为中国总理的这番话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
作为外长出身的总理,杜小蕾非常精通外交事务,也知道如何处理外交问题,因此在言辞上更像外交家。说得简单一些,杜小蕾的答复只是一种外交辞令,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结果却被康拉德误解了。
“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鲍威尔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别无选择,我们就得为开战做好准备。”
“你们就这么想得到战争吗?”
鲍威尔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康拉德也没有吭声。只是,两人的态度很明显,战争已是唯一选择。
卢卡斯长出口气,说道:“如果现在开战,我们基本上没有胜算。要知道,只要我们无法打击中国本土,那么中国就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完成全面动员,而中国的战争潜力远远超过了我们。”
“总统,中国没有这么可怕。”
“是吗?”
鲍威尔迟疑了一下,说道:“击败中国,首先就得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切断中国的所有海外航线。中国的战争力量是建立在地区经济体上的,主要范围就是东南亚与南亚。只要对中国事实战略封锁,中国的经济活力就将大幅度降低,战争潜力也将受到影响,根本不可能对我们构成严重威胁。相反,我们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至少在丧失制海权之前不会遭到中国的战略封锁。”
卢卡斯的眼皮跳了几下,没有直接反驳鲍威尔。
“如果能够把握住机会,一举消灭中国海军,或者重创中国海军,我们就有能力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康拉德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中国进行战争动员,我们也会进行战争动员。相对而言,至少在三到五年之内,我们拥有非常大的优势,有足够的把握把有利态势转化为胜利果实。”
“关键就是,能否一举消灭或者重创中国海军。”鲍威尔补充了一句。
“也许,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康拉德看了卢卡斯一眼,说道,“根据我的判断,中国海军在完成检修工作之后就将达到最佳状态,而且能够维持一年以上。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一年间,中国海军的战备率将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我们很难获得同样的机会。等到一年之后,恐怕就算我们不动手,中国也会主动挑起战争。没有了主动权,我们将在三到五年之内战败。”
卢卡斯也看了康拉德一眼,觉得国务卿与乔丹上将的言辞几乎如出一辙。
“总统……”
“不管怎么说,中国战舰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返回港口,而且国防部与参联会也没有拿出可行的作战计划。”卢卡斯知道必须表态,不然两位主要幕僚会一直规劝下去。“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静观其变。在获得具体的作战方案之前,我不会表态,也没有必要表态,所以我们必须耐心等待。”
总统说完,康拉德与鲍威尔似乎都松了口气。
虽然卢卡斯依然没有做出让步,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态度模糊,但是最后这番话表明,他已经倾向于发动战争,只是欠缺一个必要条件,即对中国事实先发制人军事打击所需要的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高层也彻夜未免。
第六章争取和平
与美国国务卿康拉德通了电话后,杜小蕾就急匆匆的赶往元首府,参加由黄瀚林召开的高层会议。
这起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杜小蕾心里非常清楚。
说得简单一些,在里面推波助澜的,正是中美两国的军方将领,特别是那些掌握着实权的高级将领。
问题是,能够就此证明军人做错了吗?
杜小蕾早就看了出来,牧浩洋的目的只是捍卫国家利益,避免中国军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遭到致命打击。
如果战争已经无法避免,那么牧浩洋所做的一切就没有错。
那么,战争还能够避免吗?
作为外交家,杜小蕾当然希望战争永远不会爆发,但是作为现实主义者,她更加相信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年初的时候,就有很多迹象表明,美国正在积极策划战争。
在春节过后的第一次高层会议上,杜小蕾就提出,应该密切留意美国,警惕美国制造与挑起战争的行为。
当时,杜小蕾拿出一份谁也无法忽视的证据。
在二月初,美国副总统访问莫斯科的时候,与俄罗斯总统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即在俄罗斯遭到入侵的情况下,美国将提供包括军事在内的各种援助。在这份协议中,美国还承诺帮助俄罗斯调整军事指挥体系,建立效率更高的作战指挥系统,使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得到全面提升。
这份秘密协议,可以看成是美俄同盟条约。
当然,不是对等的同盟条约,即俄罗斯不承担义务,只有美国单方面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负责。
问题是,不管怎么解释,这是美国迈向战争的关键一步。
只要美俄结成同盟关系,中国将别无选择。说得简单一些,就算美国不挑起战争,中国也会在必要的时候发动战争。
站在外交家的角度,美俄秘密结盟已经使开战进入倒计时阶段。
问题是,黄瀚林并不是外交家。
在那次高层会议上,黄瀚林没有批准军方提出的建议,即制订一份针对俄罗斯的全面战争计划,而是要求杜小蕾进行外交努力,争取稳住俄罗斯,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避免战争爆发。
为此,杜小蕾在四月初访问了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总统与总理。
虽然会晤的气氛很融洽,但是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俄罗斯总统与总理都没有接住杜小蕾伸出的橄榄枝。
可以说,这已经是中国当局为阻止战争进行的最后一次努力了。
当时,杜小蕾在莫斯科开出了非常高的条件,包括不再向中亚国家提供援助,甚至暗示只要俄罗斯承认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地位,中国就会促成扶桑当局放弃对北方四岛的领土要求。在领土安全问题上,杜小蕾还提出,中国愿意签署一份双边性质的边境安全协议,即中俄同时将边境地区的军队后撤两百公里以上,在离边境两百公里范围内的军事部署与调动都将提前通报对方。在蒙古问题上,杜小蕾也表明了立场,即中国无心吞并蒙古,也不会采取任何破坏中蒙俄三边关系的行动,但是要求俄罗斯也做出同样的保证,不在蒙古采取单方面行动。
总而言之,为了安抚俄罗斯,杜小蕾几乎做出了所有让步。
可惜的是,俄罗斯当局依然认为杜小蕾没有诚意,她做出的所有安全保证都无法确保俄罗斯的根本利益不受威胁。
当然,杜小蕾没有就此放弃。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杜小蕾的主要工作就是与俄罗斯打交道,想方设法的改善中俄关系。
直到十月份,随着美国宣布向澳大利亚增派舰队,局势才变得不可收拾。
当时,杜小蕾就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压垮和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月十二日,杜小蕾专程找到牧浩洋,提到了美国向澳大利亚增兵的事情,而牧浩洋的立场非常明确:美国增强在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方向上的军事力量,已经对中国的安全与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
只是,杜小蕾怎么也没想到,牧浩洋会在五天之后做出回应。
虽然杜小蕾不是军事家,但是她知道,牧浩洋下达的命令,等于是在告诉美国:再过几个月,中国就有能力发动战争。
所幸的是,在此之前,杜小蕾已经做了总理该做的事情。
来到元首府,在高层会议上,杜小蕾首先对国内情况,特别是与战争有关的情况做了全面分析。
当时,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在战争初期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如何扭转局面。
这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中国自身的战争潜力。
在这份报告中,杜小蕾明确提到:因为从二零三八年开始,国内经济建设就根据战争需要做了调整,所以在进行战争管制的前提下,所需的八十六种战略物资的自给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在需要进口的百分之二十中,有大约八成能够通过陆路口岸输入,只有大约百分之四的战略物资需要海运。
可以说,中国的自给率非常高。
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国的自给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而且进口物资中只有百分之四十能够通过陆路运抵,总物资的百分之二十四需要走海运,此外美洲经济体对海运的依赖程度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此外,中国的战略储备也较为充足。
在报告中,杜小蕾明确提到,即便在战争初期丧失了制海权,海运线路被切断,中国储备的战略物资也能坚持一年以上,确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在建军事项目顺利完成,并且可以通过空运的方式,获取必要的战略物资,确保在战争的第二年里,仍然有百分之七十的军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当然,杜小蕾没有忘记最重要的部分:战争动员。
按照在二零三八年制订的动员计划,战争爆发后,将分五步完成战争动员,即征召适龄退役军人、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全面动员、恢复义务兵役制、社会生产体系总动员与全民总动员。整个动员行动将耗时一年以上,半年内能完成前三个阶段的动员工作,把军事实力提高两倍以上。
因为涉及到军队动员,所以这不仅仅是国务院的事情。
在随后的说明中,牧浩洋提到,在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动员之后,因为新征召的兵员需要接受三个月到半年的训练,部分技能与技术性兵种的训练周期在一年以上,所以要到战争爆发后一年,陆军与空军的作战能力才会有明显增长。因为装备建造周期更长,所以海军与陆战队的实力要到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才会有明显增长,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装备建设完全依照战时体制进行。
正是如此,牧浩洋强调了第二阶段动员的重要性,提出应该同时进行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动员。
问题是,进行战争动员的前提是战争已经爆发。
在这个问题上,黄瀚林的态度依然有点犹豫,似乎在他看来,仍然有挽回余地,还没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会议进行了六个小时,最终仍然没有得出结论。
事实上,这完全在杜小蕾与牧浩洋的预料之中。
黄瀚林不是没有战争的魄力与决心,而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必须顾虑战争产生的严重后果。说得直接一点,不管黄瀚林怎么想,和平能多维持一天就算一天,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到了二零五二年,这似乎是能够看到的结果,即持续下去的军备竞赛,肯定会导致美国破产,从而使美国输掉这场持续了四十年的冷战,中国将以非战争的方式取代美国。
当然,黄瀚林并不是理想主义者。
会议结束之前,黄瀚林批准了由牧浩洋提出的军事预备方案,即在十月底之前使现役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取消所有休假,前沿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后方部队也将提高警惕,作好战争准备。
可以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防范准备。
就算黄瀚林不想挑起战争,也得防止美国发动突然袭击。
事实上,这是中国针对当前局势,所能采取的最为有限、影响最小的措施了,而黄瀚林的意图依然是维护和平。
会议结束之后,黄瀚林把杜小蕾留了下来,让她尽快对美国进行紧急访问。
黄瀚林没有在会议上直接提出来,而是在会议后单独找到杜小蕾,主要就是不想就这个问题与牧浩洋等将领发生争执。要知道,积极主战的不止是牧浩洋,还有戚凯威、母祁铁等高级将领。
说白了,在战争问题上,军方的态度高度一致。
事实上,这也表明黄瀚林对和平不抱多大希望,不然他应该在会议上直接提出为和平做最后的努力,而不是顾虑军方的感受。
对于元首的良苦用心,杜小蕾也非常感慨。
如果中美双方的政治家都能像黄瀚林这样,竭尽所能的争取和平,恐怕中美关系就不会走到这步田地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政治家,因为策划战争的往往不是政治家。
离开元首府后,杜小蕾没有立即返回国务院,而是去了总参谋部。
外交上的努力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由军方决定,即军事行动与部署才是更有效的外交信号。
第七章直觉
“总理,你不会认为我是战争狂人吧?”把茶杯放下后,牧浩洋才坐到杜小蕾对面的沙发上。“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吧,一直以来,我都是积极的反战份子,因为在战争上流血牺牲的是军人。”
“牧总,你是什么人,我非常清楚。”
“是吗?”
“以往,陆工经常在我面前提到你。”
牧浩洋笑了笑,知道杜小蕾与陆雯非常谈得来。
“我相信你的判断,也认为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可是在这个时候,我仍然希望你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什么贡献?”
“明天,我就飞往华盛顿,跟美国国务卿康拉德进行面对面的会晤,因此我希望你能提供一些帮助。”
牧浩洋没有开口,等着杜小蕾说下去。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化解这场危机。”
“你觉得有可能吗?”
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我的观点并不重要,我们的认识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是否为和平做了全部努力。”
“总理,你应该知道,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当然,外交家也是现实主义者。”
“那么,你就应该知道,我们的努力不会有任何价值,也不可能有任何回报。”
“如果只是为了回报,那是不是太功利了呢?”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本来就是功利性质的,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那我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争取和平。”
“显然,这不是你我的问题,甚至不是我国的问题。”
“至少,我们应该做该做的事情。至于对方怎么选择,我们无法决定,也不会抱有任何奢望。”
牧浩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杜小蕾的意思。
“牧总,适当的让步,不是退缩,更不是怯懦的表现。至少在东方文化中,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高尚品德。”
“好吧,你要我做什么?”
“暂时不要调动舰队,给美国传达和平信息。”
“你觉得,会有结果吗?”
“也许会,即便希望很渺茫,也值得努力尝试一下。”
牧浩洋沉思了一阵,说道:“行,我可以这么做。太平洋舰队将维持现状,只要美国不再向澳大利亚增派舰队,印度洋舰队就不会有较大规模的举动。总而言之,我们不可能做出单方面让步。”
“这已经足够了。”
“你什么时候去美国?”
“明天一早,到达的时候应该是当地清晨。”
“行,随时保持联系。”
杜小蕾没有多耽搁,她还要去国务院处理相关事务。
等杜小蕾走后,牧浩洋打电话把周渝生与章玉廷叫了过来。
“这么做,等于向美国示弱,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示弱还是其次的,这会使局势变得更加难以揣摩。”章玉廷长出口气,说道,“按照我们之前的判断,在我军进行战前动员之后,美国肯定会加快战争步伐,用偷袭我军海军基地的方式来发动战争。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舰队在海上活动,就算海军基地被毁,舰队在短期内也不会受到影响,美国就没有能力在开战后掌握主动权。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使美国放弃开战的想法。问题是,这么做不可能避免战争,只是推迟了战争到来的时间,而我们今后将更加难以对美军的行动做出准确判断,也就很难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等于错失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你们觉得总理此行能够取得成果吗?”
周渝生与章玉廷都是一愣,随即都摇了摇头。
“我的判断与你们一样,总理的华盛顿之行不会收到任何成果。”牧浩洋停顿一下,又说道,“总理来找我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即我们只是在做该做的事情,至于结局如何根本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很明显,总理对华盛顿之行也不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她必须去华盛顿。”
“你的意思是……”
“以当前的局势,不管我们做出多大的让步,战争都会爆发,或者说美国都会在近期发动战争。”
“这……”
“原因很简单,美国已经没有退路了。”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拖上一年半载,局势将变得对美国非常不利。即便不考虑国民经济的问题,在军事实力上,随着第二批‘泰山’级航母在明年下水,美国海军将丧失微弱的优势。美国肯定会在此之前发动战争,而现在也许是唯一的机会。”
“这么说,就算我们不让舰队回港,美国依然会发动战争?”
“肯定会,只不过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弹性,也许不在今年,而是在明年年初。”牧浩洋看了章玉廷一眼,说道,“果真如此的话,局势将变得很难预测,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对美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做出准确判断。”
“那为什么还要答应总理的请求?”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如果总理在华盛顿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比如美国没有把派往澳大利亚的舰队撤回去,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进行战前动员,即按照原定计划让舰队返回港口。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因为在此之后的一年之内,美国不可能获得同样的机会。等到一年之后,随着我们的新航母下水,美国就更难获得一举打垮我们的机会了。”
“也就是说,美国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确切的时间点,所以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美国发动战争的时机,也就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防范,降低我们在战争初期遭受的损失。”
章玉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事实上,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美国发动突然袭击的时间,以便降低遭到突然打击所产生的损失。”牧浩洋敲了敲沙发的扶手,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顶住美军的突然袭击,才有可能在开战后扭转战局,不然局势将变得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让我们输掉这场战争。”
“你打算怎么做?”
“我已经跟总理说好了,她会及时通报谈判情况。”
“这……”
“当然,这还不够。”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找你们过来,就是告诉你们,在总理到达华盛顿之后,战争就随时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周渝生与章玉廷都点了点头,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首先,潜艇部队必须保持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在航率。如果舰队遭受重创,潜艇将是我们在战争初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作战力量。”牧浩洋看了周渝生一眼,说道,“相对而言,潜艇的行踪比较隐蔽,而且我们的潜艇基地以洞库为主,所以潜艇部队的部署也更具有保密性。具体怎么做,我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强调一点,即在战争爆发前,尽量避免与美军接触。”
周渝生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我马上就去部署。”
“记得联络正在巡逻的潜艇。”
周渝生没有多说什么,点头答应了下来。
“老章,你得去印度洋舰队。”
“瓜达尔港?”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没有确切情报,但是直觉告诉我,如果战争爆发,印度洋将是第一个决战战场。说得简单一些,美军将首先在印度洋上发起进攻,而且会首先对付印度洋舰队。”
“要我怎么做?”
“舰队得留在港口里面,但是得做好随时出港的准备。只要收到消息,必须立即离开港口,避免遭到突然打击。”
“行,我今天就赶过去。”
“记得召集舰队官兵,说明当前的情况。”
“要不要向巴基斯坦海军说明情况?”
“暂时没有这个必要,而且我们也不能指望巴基斯坦海军。”
章玉廷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战争爆发,舰队离开瓜达尔港之后,该怎么做?”
“小心为上,没有绝对的把握,千万不要与美军接触。”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不是害怕什么,而是有足够多的理由让我们相信,战争初期的局势对我们不太有利,所以得以保存舰队实力为主。只要舰队还在,我们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如果连这个基础都没有,我们离战败就不远了。”
“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会及时向你通报最新情况,你也得及时汇报情况。”
章玉廷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又谈了一些与海军有关的事情,牧浩洋才送周渝生与章玉廷离开,然后给留在海军司令部的晏鹰搏打了电话,让他适当调整海军岸基航空兵的部署与巡逻安排,增强在西太平洋上的巡逻力量。
做完这些,牧浩洋愈发感到不安。
可以说,考虑得越深入,那种战争即将爆发的感觉就越强烈。
经历了这么多场战争,牧浩洋很少怀疑自己的直觉,有的时候甚至更愿意相信直觉,因为这不仅仅是直觉,而是他服役四十多年、指挥大大小小数十场战争累积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正是一名高级将领最宝贵的财富。。.。
更多到,地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