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做一个县太爷又如何?


本站公告

    第二百七十七章做一个县太爷又如何?

    第二百七十七章做一个县太爷又如何?

    有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想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凡事需要谨慎小心三思而后行,之后才敢做下判断。人民医院与大明朝相比,两只之间可谓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赵越能够用这些小巧手段控制住一个太医院,想要把这套制度照搬过来,用在治理天下上,却并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那么的简单。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国家之事,正如后世一位伟人所言的一句话相似,任何大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小事。可是不管多么小的事情,放在一个国家里,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千里之提毁于蚁『xùe』,谁又能够担保这其中不出任何问题。

    对此嘉靖皇帝可是真有所感,身为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古往今来的事情他都了熟于心,特别是对于历史上的一次次改革,可以说是如掌上观纹也长差无几了。

    不说什么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制,就说近的,前朝那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只不过是因为nòng不明白这个金融经济如何改革,最终一个庞然大物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轰然倒塌,在向前推一百年,宋朝的王安石,那也是背负天下名望数十年的大牛,被视为国家改革的掌舵之人,可是王安石空有一肚子学问,蜗居家中闭mén造车,自以为书生读书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大事?最后王安石不也是空落了一个“拗相公”的名声,在民间更是与猪相提并论,没有改革好一个国家,反倒是引爆了大宋日后最大的党争,党争不断,政见不合,相互攻讦,同党伐异,同室『cào』戈,最终大家都为了“反对而反对”,等到北方少数民族攻破了这个黄金国度的首都,他们似乎也没有真的清醒过来……可以说“宋朝之亡始于王安石”这句话也未尝没有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因为想到这些往事,嘉靖更是不敢轻易的越雷池一步。

    而嘉靖眼眸中的迟疑,赵越似乎也隐隐猜测到了其中原因,最后也是忍不住脱口说道:“陛下,微臣之言不过是一家之辞,但是天下万事如果想要有所寸进,其中的艰辛自然不会少了。首发文字}有道是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无数人杰都明白其中的艰辛,但还是愿意面对不可预知的危险去尝试,这才是人为天地万灵的根源所在。只可惜那些前辈改革心思固然是好,成功者却是屈指可数,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原因,但是不愿意去尝试,固步自封,那么却是一辈子都无法领略到改革后的丰收果实……”

    赵越的话语让嘉靖皇帝怦然心动,但是身为皇帝,却不可以因为几句话而轻易有所改动,乾纲独断才是帝王心术。

    赵越这个时候忽然又说道:“陛下,世间没有万全之法,不过微臣却有些浅见,还望陛下听闻之后不要怪罪。”

    嘉靖眼皮抬了一下,越发的对面前这个大个子心中升起浓浓的好奇,而忽然之间又好像是看不透他了。不过嘉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许你说话,朕不是因言罪人的昏君,你尽可以大胆道来,要是有所展布,朕也不吝加赏。”

    赵越不在乎所谓的加赏,他自顾的说道:“陛下如果觉得微臣的话有些可取之处,又想要用在国事上,不妨来一个以点代面……”

    “如何以点代面?”嘉靖皇帝闻听此言果然是来了兴趣,情不自禁的就追问了一句。

    赵越笑道:“陛下,微臣所言的以点代面,就是选定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县,或者是一个州府,来试验新政,地方小,更是容易看到其中新政改革的利弊,有助于及时改弦易辙,正所谓是船小好转身,如果有所不利,停了也就停了,无关于大局……但是要有所得,那么就可以扩大这个范围,再选一个环境与之不同的地方继续试验。陛下,这大明朝疆土不知道多少万里,正是幅员辽阔,天下各地风俗不同,民风不一,一个地方成功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地方。古人尚且知道江南为橘,江北为枳的道理,这国家大事更是要谨小慎微,步步小心,要因地制宜。如此这般,虽然历时过长,但是却起到了模范带头实验的作用,臣谓之曰经济示范区,简称为‘特区’。在这个区域内,国家实验新政,必将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与众不同的方式手段,并加以扶持。但是因为这是『mō』着石头过河,取前人所未有之经历,所以这为陛下统筹之人必然要有大气魄,大魄力,还要直接对陛下负责,以免掣肘太多,不便施政……即便是今世不能成功,也便给后人留下些许借鉴之处,微臣话语荒唐,如果有所不对,还望陛下指正。”

    嘉靖皇帝此刻早已经听的眼睛里放出耀眼的光芒,赵越这一番话可以说的正中了他的下怀,以至于原本城府颇深的皇帝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说道:“子川这番话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言,可取!只不过这具体负责改革之人,却是不好选择……”说到这里,嘉靖皇帝的目光也变得有些迟疑。

    可以说刚才两个人之间的那番话不过是兴致来了忽然谈及的,嘉靖之前却是没有半分准备,只不过是心里有这么一丝苗头罢了。

    但是当赵越口中的“新政”两个字蹦出来的时候,嘉靖皇帝的心里面却可谓是开了锅。毕竟这从古至今谈论到“新政”的,似乎都不是那么顺遂,谁又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只不过赵越给他提出的这个“特区”的法子,却发前人所未发,瞬间打开了嘉靖眼前的一扇窗子,让他似乎看到了些许光明。

    而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成就文武功绩,留名青史,似乎都有着莫大的yòu『huò』力,无以抗拒。

    最终,嘉靖皇帝心里还是免不了几分俗气,想要做一个三皇五帝为世人称道的“千古明君”所以决定用一个小县来试试水。即便是失败了,也与大明朝的国祚无半点损伤。只不过这新政的推动者却是不好选择。

    不得不说嘉靖时期的名臣能臣不在少数,但是这些年来因为嘉靖的脾气秉『xìng』,君臣之间的关系相处的并不能说是“融洽”,再加上这位皇帝心比天高,却又疑神疑鬼,对谁都不放心,所以要想找到一个实验新政的人,还真的就把这位皇帝给难住了。

    眼前倒是有内阁首辅夏言,还有大学士次辅严嵩两个人最为称一个“能”字,但是让两个朝廷重臣去干县令的活儿,似乎就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了。难不成还要寻一个什么由头,再次罢相?

    这种法子显然不成,因为年初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一次朝堂动『dàng』,却是不能再有所大动作了。

    那么这个人选,又当如何选择呢?

    忽然之间,就在嘉靖皇帝眼神里尽是迟疑的时候,他的目光不经意的落在了面前这个说完了心事,一身轻松的赵越身上。

    当看到赵越说完了之前的话语,现如今好似一身舒泰的样子,嘉靖皇帝就瞬间被这个大个子气的有些哭笑不得。

    暗道你这个家伙倒是轻松自在,勾起个话头,引的朕心思烦『luàn』,自己却是悠然自得,哼,你想要轻松,朕却偏偏要让你也跟着头疼一番。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这位皇帝忽然眨巴眨巴眼睛,笑着对赵越说道:“子川,如今你也是朝廷官员,不知道有朝一日要是让你离开太医院,你又有何想法?”

    听到嘉靖皇帝这莫名其妙的问话,赵越先是一愣,但还是想了想回答道说:“回陛下,微臣一介江湖郎中,离开了太医院,自然还是行医治病,救死扶伤,去做我的外科医生,还能够有什么想法。”

    嘉靖皇帝点了点头,心里面却不知道暗骂这大个子滑头,嘴上却说道:“荣辱不惊,不改本『sè』,子川真乃纯臣也。”

    赵越听这话觉得有些不大对劲,但是一时之间不明白嘉靖要做什么,只能讪讪一笑,跟着谦虚几句,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这时就听嘉靖皇帝说道:“身为朝廷官吏,如何行事自然要以朝廷法度去做,不能全凭自己的『xìng』子来,朕看你除了治病救人,也有其他可取之处,可谓是不学有术。如此才学,只是一辈子行医做一个郎中,却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嗯,你的品秩如今是太医院的院判,又有进士出身的功名,也算是可以登堂入室了。总放在京城里,朕的眼皮底下,却是难有作为,掣肘太多,不会有什么大的长进。年轻人总要敲打敲打……这样吧,朕就放你做一任县太爷,做一地百姓的父母官,你看如何!”

    赵越闻听此言不由得一脸惊愕的抬起头看向高高在上的嘉靖皇帝,脑子里却早已经『luàn』成了一锅粥了。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云的留痕写的《明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