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夜晚。暂时缓解了眼前危机的郑宇,终于开始挖掘头脑中的回忆,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究竟该如何走下去。
白天又陪兴高采烈的德皇打了一天猎,而日本正太也死活跟着跑了一天的龙套,三个人玩的倒是尽兴。见缝插针地,郑宇又给德皇陛下灌了不少国产迷魂汤,根据他的观察,德皇现在对中国的好感度,以光荣三国志的衡量,应该从敌意恢复到中立甚至开始偏友好。德皇还特地约了他在明天参加皇室家庭的野餐。
虽然郑宇从没指望过德国就此转为支持中国,但只要这位容易冲动的专制君主在感情上对中国有所倾向,再认识到中国未来与德国的一些共同利益和美妙前景,将来在很多问题上就可以做做文章。
至于那位日本太子,虽然一直掩饰,但看向郑宇的目光中不经意间流露的默契,已经让郑宇心头大安。虽然这人暂时还派不上用场,但只要中国能在战争中取胜,那日本的事情尽可展望。
其实郑宇还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这一切的背后,是否是那位明治天皇的授意?是不是对方为了一旦战败,能够利用这个机缘保住日本皇室的统治?
无论如何,毫无疑问地,他立功了。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
按照计划,接下来就要回程了。
可郑宇不甘心。
他已经想明白了。那位至高无上的铁血皇帝,之所以收养自己这个没有后台的孤儿,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无后,但更重要的显然是用自己作挡箭牌来稳定人心。一旦皇帝有了亲生儿子,自己这个没什么后台和根基的花瓶太子,随时就会被找个由头牺牲掉!
话说回来,以自己这点根基和威望,再看看那些手握重权的大佬,即使在皇帝去世后继了位,只怕最多也就是个虚君共和的局面,被一位或几位大佬按得死死的,时时担心些废立,更改国体乃至鸩杀行刺之类的事情。
太子?可怜的孩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抬头看向星空。
一颗流星划过,悄然地,无声无息。
郑宇感觉自己有了点空灵的味道。一种模糊的感觉,就这样影绰绰地出现在脑海里。
人生宛如梦幻。
上一世,糊里糊涂地过了二十八年,一直被命运摆布来摆布去。世上知道他存在,知道他做了些什么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从小是孤儿,熟悉的不过是孤儿院一起的几个死党,再就是一群酒肉朋友。银行里的形形色色,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对这些人来说,自己不过是个过客。恐怕网上知道那个ID的人,都比现实生活里对他有印象的多。
现在,他从那个世界突然消失了,到底会有几个人怀念他甚至记得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没了,就和从来没有出现在世界上一样。
那这一世呢?
记忆中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强悍身影,那个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算无遗策的铁血皇帝,真的就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吗?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就只有顺着命运规定好的轨迹,生活在皇帝和权臣的阴影下,要么在哪一天莫名其妙地死掉,要么从花瓶皇子再到花瓶皇帝,做个人形图章?
大帝?德国皇帝是个什么货色,未来的大正天皇又是个什么玩意,这两天也算领教了。不过如此,不过如此。一百年后的小职员兼职演艺爱好者,伪军迷和历史小说书友,就不能超越这些货色,演绎出一个五光十色的彪悍人生?
你是铁血大帝,开国之君,哥就不能做个当代秦王李二爷?
有几百部历史穿越小说垫底,有数不清的战史,野史,正史,演义和单田芳老师的历史评书为后盾,这个世界上,有谁比哥更了解历史进程?有谁比哥更了解这些时代骄子的性格和秘密?有谁比哥更清楚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的发展趋势?
哥现在不过是个山寨,山寨的还仅仅是个花瓶太子。但山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创出自主品牌。哥的目标,就是主宰自己的命运,主宰国家的命运,要让风云变色,让千秋万载之后,江湖中依然有哥的传说!
明治大帝?哥就不兴来个郑宇大帝?
他对着夜空,缓缓竖起了中指,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回了房间。
他的脚步沉稳,他的霸气四溢,他的声音洪亮,响彻了整个走廊。
“全体都有,立即召开会议!”
恍惚间,侍卫居然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是,陛下!”
-------------------割出一个未来-------------
十分钟后,在郑宇的要求下,柯山开始讲解起中日俄三国纠葛的来龙去脉和帝国目前的实力格局。郑宇结合着脑海里残留的回忆,对这个迷雾之中的国家开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中华帝国肇始于安南北部。
开国皇帝当年只是这个三不管地界的后起之秀,属于黑旗军下属的一支力量,后来借着刘永福的突然死亡上位,很快就建立了忠于自己的镇国军。随后,以民族主义为号召,利用英法在印度支那殖民扩张上的矛盾,镇国军在英国的支持下击败了北上的法国殖民军,趁势占据了柬埔寨和安南北部的广阔领土,又挫败了清军和法军两面夹击的图谋,趁势以“民意”为由北上,席卷了大江以南。
可这人并没有继续北进,而是以安南内附和“试行新政”的名义,向清朝名义上输款,组建“南洋总理衙门”试行新政,实际上割据了江南,开始大规模地培养精英干部,建立各级政府机构,发展经济,改良文化,推动中国南方一步步向近代化民族国家过渡。
蝴蝶扇动了翅膀,历史也随之脱离了原有的轨道。
镇国军的成功暴露了清朝的虚弱,俄国也对中国北方生出了更大的野心。借助一八八一年沙皇遇刺后俄国掀起的反犹浪潮,大批俄国犹太人被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而这些人也就成群结队地奔赴了安南顺化地区新设立的犹太自治州。利用这些没收的财产,以及法国财团的贷款支持,沙俄政府于一八八五年正式动工兴建西伯利亚铁路,到了甲午年已经完成了除贝加尔湖路段以外的主体,这也让俄国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驻军力量大增。
甲午年日本战败,俄国动员了远东驻军,并纠结德法两国对朝鲜进行联合干涉,而关键时刻英国人也落井下石,断绝了对镇国军的财政支持。无奈之下,中国被迫以五百万英镑的价格把朝鲜的宗主权转让给了日本,俄国也趁机在朝鲜攫取了不少好处。自此,在英德法等列强的推波助澜之下,中俄进一步交恶。
为了应对东方新崛起的大国,保住西伯利亚和远东领地,俄国不惜以西伯利亚的森林和矿产为抵押,从德法等国进一步争取了巨额贷款,加紧完善西伯利亚铁路,并修建了到塔什干的中亚铁路,大力扩充军事工业,疯狂造舰扩军。
至于甲午战后的日本,明里说是政府在幕府遗民的协助下挖掘到了当年幕府倒台前秘密埋藏在赤城山的巨额黄金,此外还得到了德国资本的贷款和投资支持,但根据帝国方面的情报,实际上恐怕还有英国人暗中的资金和物资援助。
为了稳定政权,日本朝野有意渲染中国扩张论,煽动民间的仇华情绪,把日本的苦难一股脑地归结在中国身上。另一方面,日本也采取了高压政策,加税加捐,大规模扩建军工,扩军备战。
郑宇对日本的情况倒并不吃惊。他看过一部叫什么穿越甲午之蝴蝶效应的穿文,记得里面有这个赤城山藏金的情节,当时也百度过,知道确实有这么回事,只是后世一直没有找到罢了。至于英国人……那是玩平衡的老手了,谁弱了就拉谁一把,谁强了就踩谁一头,总之玩了几百年的熟练工种,倒也没什么奇怪。至于日本的崛起,深知该国民族性的郑宇也没有太多吃惊。
一个从一片废墟之中,短短二十年就崛起为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体的民族,又怎能因为一次远征失败就会一蹶不振?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工业国先后深化,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力爆发性提升,而那个时代有没有太多工会和社会保障,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脱节。一八九八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俄国爆发,并进一步蔓延到中欧和西欧,进而波及了美国乃至亚洲(注:史实)。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感受到威胁的俄国,加快了征服中国北方,建立黄俄罗斯以转嫁危机的步伐。五年前,当中国发生了某些事情之后,俄国在海蓝泡首先残杀和驱逐中国侨民,试探中国的态度,甚至引发了双方军队的直接交火,最终在国际调停之下以中国侨民离境,俄国赔偿财产和生命损失暂告段落。
日本在这场危机中也一度遭受重创,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政府仿效中国以赤字财政和政府订单来挽救工商业,而这些资源几乎全部投入了战备。萧条的日本工商业仿佛被打了一针强心剂,而尝到甜头的日本财阀更是热情百倍地煽动激进思潮,推动对华开战。
在中国方面,建国后悄然兴起了一股激进民族主义思潮。海蓝泡危机一出,对俄开战的呼声在年轻一代,财阀和军人中甚嚣尘上。正好在这个时候,缓过一口气的日本也公然与俄国接近,准备联俄制华,更是冲了中国人的肺管子。
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之下,这场规模空前的亚洲大战终于一步步走向了爆发的边缘。三国都已经是勒紧裤腰带加紧备战,陷入了狂热的军事竞赛,万吨战舰比赛式地下水,造舰和扩军计划一个比一个激进,不知不觉地,三国财政都已经濒临了危险的警戒线,无限制的军备扩张已经到达了临界点,最后剩下的,就是用一场决定性的战争终结这一切努力。
借助与德国事实上达成的同盟,俄国把原本驻扎在西部的兵力大量东调,编成三个方面军,分别针对中国的东北,蒙古和新疆三个方向,摆出了鲸吞的态势。日军的六个常备师团屯兵朝鲜,另有六个师团正在北海道进行特别军演,嗣后也将大部西调。
面对这一威胁,建国后一直坚持精兵政策以缓解财政压力的中国军队也立即还以颜色。近期已经用自愿募集的名义,通过基层组织对近三年的退伍兵进行了秘密动员,原本的旅级架子部队迅速扩编为师,装备辎重等源源不断补充进去,陆海军规模几乎是凭空翻了一倍有余!
面对北方的严冬,三方都在磨刀霍霍,等待春暖花开之时一决胜负!
郑宇看着面前这幅似是而非的世界地图,打量着上面似曾相识却又有了很大不同的东方国度,看着原本那头雄鸡被一片巨大的枫叶替代,仿佛就看到了这个时空过往几十年的风云激荡,燃烧的火光,冰冷的钢铁丛林,流淌的血色。
那该是一个何等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那个时代,属于他的便宜养父,皇帝郑鹰。
郑宇不得不钦佩这个人。
郑鹰,据说是从小被卖到外洋,学成后带着三个亲信学生来到安南,与当地华人宗族建立关系,逐渐打造了自己的家底和武装,进而一步步崛起,最终问鼎华夏。
这个人,有着当时中国罕见的国际视野,也有着异乎寻常的高妙手腕。当年,蛰伏在安南北部的三不管地带之时,这位军阀头子就巧妙地利用了当时欧洲大规模的反犹浪潮,以帮助犹太人在安南建国为诱饵挂上了犹太财团,并进而联络到了英印当局乃至英国内阁。
当时的英国首相迪斯累利是犹太人,与罗斯柴尔德等犹太家族关系密切,通过这些人的牵线搭桥,郑鹰的镇国军顺利成为英国在中南半岛牵制法国殖民扩张的马前卒。
为了实现建国梦想,犹太人以募捐和长期低息贷款等形式,对郑鹰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而这位未来的皇帝也绝非善茬,在利用犹太人的同时又与南洋的华人世家宗族建立了利益同盟,尤其是两次击败法军的辉煌,让饱经西方殖民当局压迫的南洋侨界欢欣鼓舞,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投入了镇国军的阵营。
早在北上占领江南半壁之前,镇国军已经占据了安南北部,上寮和下寮(今老挝),原兰芳势力范围(西婆罗洲),势力的触角早已遍及整个南洋地区,而这位枭雄也顺理成章地迎娶了爪哇李家的千金,把南洋侨界牢牢捆在了镇国军的战车之上。
建国之后,这人的举动更是天马行空,可偏偏又是浑然一体。
在政治体制方面,这位皇帝高调推行宪政,建立国会两院和内阁,并与中国传统的乡绅自治结合搞了地方参政院;另一方面,由于大批的议员由皇帝推荐,再加上这人一手打造的复兴党一家独大,掌权的大佬又都是心腹亲信,实际上国家实权依然被这位开明君主牢牢把持。
在经济方面,他把在南方新政扩展到全国,大力兴建铁路,整修原有的道路系统,改良市政,兴建邮政和新式公路;建立了中央财政体系,仿效英格兰银行成立了帝国中央银行,回收金银发行纸币;打造了现代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建立统计机构,完善了国债发行制度;此外以国有和皇室所有的银行为骨干,鼓励民间设立银行,建立了遍及各地的银行网络,吸收社会剩余财富,利用金融杠杆调剂资金投资工商产业。
在农村问题上,他废除了农税,限制了最高地租,以退伍军人为核心组建了农会,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取缔了乡村传统的高利贷和印子钱,减轻了农民负担,在农民阶层中威望大增,而农会与地方乡绅的互相制衡,也确保了农村秩序的相对稳定。
在税收方面,他聘请英美两国的税收专家,一起制订了很有特色的现代税收体制。传统的厘金卡子被废除,改为在消费和生产环节统一征税,促进商品流通。此外通过与英国的传统关系,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加强对国内工商业起步阶段的保护,并采取了出口补贴政策,迅速积累外汇,确保了国家币值稳定,保证了工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机器,技术和精密半成品的进口。
教育方面,早在南洋总理衙门时期这人就开始推行三年制义务教育,并大建免学费的师范院校,建设中学和大学,在扫盲和灌输国家理念的同时,着重培养精英人才。建国后,这一套体制进一步推进到全国,尤其是采取了中央和地方七三分账的分税体制后,地方财力充裕,而中国素来又是尊师重道,办学都是在地方青史留名的雅事,全国更兴起了办学高潮,初等小学已经跟着军屯一路办到了边疆,甚至有些富裕省份已经开始推行六年制义务教育。
在文化上,自镇国军时代开始,这位郑鹰就大力引入西学,推行欧化,可建立帝国之后,这人又反过来推行国粹化,大力提倡民族主义,乃至带头祭拜黄帝,提出忠勇仁义礼智信的帝国七德,改良服饰。国内一时间风云变幻,欧风美雨与华夏传统文化彼此交融,又各有旗手和死忠,时不时在报纸上对骂一番,我说你是英美奴,你骂我是腐儒老朽,倒也成了一道风景。
当然,兴一利必有一弊,虽然有甲午年没收的众多旗产,皇产和“保清党”资财,但这一项项的恐怖开销累积下来,国家也已经是债台高筑赤字累累。
但更令郑宇心生恐惧的,还是这位皇帝在光明的一面之外,也无疑有着另一张面孔。
建国后,这位开国皇帝先是搞了军队政令分离,设国防部,与陆海两总参分权,提高文官地位压制军人干政,又在海陆两军之间制造隔阂,挑动两军互相竞争,而自己手握最精锐的皇家禁卫军,虎踞京畿和咽喉要冲。
在政府内部,他通过亲信直接掌控警政部和最大的情报机构总情局,刺探内外情报,利用遍布朝野广及全国而又互相制衡的多个特务体系,监督着党政军乃至社会上的动向,同时也在彼此监督。
党派方面,皇帝除了牢牢控制着复兴党,又扶持了宪政党,统一党,民权党之类的在野党牵制复兴党,时不时对体系内的各派力量敲打敲打。
就这样,这位开国大帝操纵手下各个力量如同木偶,引他们互相敌视,但冲突却又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自己则稳坐最高权威,成为各个力量的仲裁者和争相依附的对象。
不过,虽然柯山有些语焉不详,但郑宇也察觉到,这一套东西似乎在五年前出了点问题,导致上层内部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当时的总理,镇国军最资深的元老重臣,皇帝的学生,被匆匆审判处死,牵连进去的官员甚至军人无数,其控制的情报机构中审局垮台,国防部也从此大衰,而陆海两军却因为协助皇帝清洗叛逆而声势大振。再加上俄国人趁机搞了个海蓝泡事件试探反应,中俄一度险些开战,军部的势力也就逐渐占了上风。
那些人据说是犯了叛国罪,勾结外敌出卖国家,但在郑宇看来,无非是疑心重重的皇帝和野心勃勃的大佬之间同床异梦,彼此猜疑,最后皇帝抢先下手罢了。这也是历朝历代开国之后必备的传统剧目,倒也没什么奇怪。
哪一朝上位的团体,还不都得玩一个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同床异梦,最后同室操戈的四部曲?只是第五步的同归于尽,未必一定上演就是了。
这些,郑宇虽然很感兴趣,却已经顾不上刨根问底了。他最大的疑惑还是皇帝的来历。
对于这个神秘莫测的便宜养父,郑宇本来一直在怀疑对方是个穿越者。可听了这些却又有些动摇。皇帝的眼光显然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中国精英,可他的帝王权术,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玩意。
更重要的是,皇帝已经……六十五岁了。
在郑宇看来,穿越者回到过去,是无论如何都要在有生之年尝试一下征服世界的。可这位皇帝,统一南方之后,居然蛰伏了十五年,耐心地培养干部,试行新政,建立体制,打造新式官僚机器,夯实基础。一直到了他已经五十五岁,才抓住甲午一战的机会北上统一国家,可随后又是整整十年的种田。
六十五了。
郑宇难以想象,即使这一仗打赢了,这人还能在有生之年去统一世界?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医学也没那么昌明的时代,六十岁已经是风烛残年。欧战是十年后的事情,皇帝能活到那个岁数吗?况且目前中国的国力,单就钢产量来说,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又谈什么称霸世界?
可如果不是穿越者,这个人所做的这些事情,简直称得上千古一帝了,更难得的是,其思想认识完全超越了中国传统统治者的局限。难道真的是因为从小被卖到了外洋?
更让郑宇摸不到头脑的,是这位便宜养父打造的帝国完全不像是穿文的路数。
传统来说,穿越者打造的国家,手下自然应该是忠诚满槽,人人大公无私一心为国,举国一致万众一心。而这肇建之国也该是上下和睦一片春光明媚,可照记忆中的片段和柯山语焉不详的一些信息来看,这国家现在却已经露出了腐化堕落的模样,革命老臣自我膨胀,地方上贪污腐化,中枢军政不和,大佬们明争暗斗,甚至还有革命党在海外势力的支持下,喊着民主共和的口号时时准备颠覆政权。
郑宇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这个国家的改变,就和皇帝的崛起一样突兀,仿佛是一个衰老笨重的躯体被强行注入了激素,四肢骤然强壮起来,可神经和内脏系统却偏偏有些跟不上,运转起来分外别扭。至于皇帝手下这些打下江山,又坐了江山的革命功臣,更像是赶鸭子上架,而非书上那样从思想到理念都大公无私的四有新人。
这个帝国,就像一个东拼西凑扭在一起的怪物,旧体制熏陶出来的官僚和受了些新式思想填鸭的革命功臣称兄道弟;只受过短期师范培训的老先生满口三字经千字文,而隔壁教室里新式师范学堂刚毕业满脸青春痘的半大小子却是很认真地念着ABCD,皇家禁卫军被灌输的全是忠君思想,而陆军主体的国防军却打着国家军队的旗号,涌动着民族主义的思潮。
郑宇苦笑一声,暗道自己这个太子,不是亲生的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和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明争暗斗之上?
**XP的翻云覆雨,有木有啊!
谈笑间地图开疆的YY无限,有木有啊!
挥手之间百万雄师过大洋,龙旗插遍七大洲,有木有啊!
抄袭几首伟人诗词,混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人民救星祖国之父的名头,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穿越霸业,有木有啊!
一念至此,郑宇的耳边就仿佛听到了一声清脆的碎裂。那颗刚刚燃起野心之火,水晶般纯洁的少男之心,碎成了十七八瓣。
此间的穿越者,尼玛伤不起啊!!!!!!!
柯山讲解完毕之后,郑宇依然是久久不语,双眼微闭,混似老僧入定。随行的几人似乎也习惯了这人最近的神棍做派,只是静静地看着,等着这人再发什么惊人之语。
许久之后,郑宇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呼出。
他睁开双眼,目光平静而幽深:“我有个想法。我们在德国的事情办完之后,不着急回国。”
众人一怔。
“我的计划是……”
(在这里说一下,星空这本书虽然是有架空成分,但架空的是之前的历史进程,而非历史的逻辑和规律。这本书的政治,会比较靠近政治的内在实质,不会写一本天真无邪的童话。自古至今,政治权力场的游戏规则从未有什么实质变化。政治的规则就是一套明规则,一套潜规则,前者是用来宣传的,后者是每个人默默执行的。关于革命团体上位过程中和上位后的腐化,自古以来木有例外,这也是所有自上而下金字塔体制的通病。即使是组织最严密的北方卖布党,早在1923年,托洛茨基就提出老近卫军官僚主义化,苏联政府已经蜕变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严重腐化堕落。更何况是那个时代,又浸淫于传统官场体制几千年,尾大不掉的中国了。皇帝这位横空出世的枭雄,即使是惊才绝艳,也还是要依靠庞大的官僚机器来执行政策,而这个被非常规的方式从中古体制强行拽进近代民族国家行列的帝国,也自然会有种种不协调和矛盾之处,这真是再正常不过。当然,这些问题,也是需要郑宇上位来清理和改变的。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说的可不就是本书第一卷?最后说一句,星空写的不是小学课外读物,也不是初中教材。某的野望,是大大们看完本书,能为未来的穿越上位做好准备。这是一本实用读物啊。拜谢乃们的支持,乃们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