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回首已是百年身(十一)


本站公告

    待李想登上黄鹤楼五层楼阁,果见大厅西窗临长江一面已有了八个人,却分为三起。靠东南一桌,有两位。年约四十岁上下的人,都穿着灰布棉袍。另几个年轻一点的,坐在他们的下首,靠在窗前把着酒杯沉吟,见他上来,只瞧了瞧他一眼,便都转脸去赏江南烟雨、长江浪涛,很像是在分韵做诗。

    另一个中年人却搬了座椅子坐在外走廊,半身倚在栏杆上看江景。

    西墙下一张桌旁坐着一个大叔,打扮有些奇特,只穿一件蓝府绸夹袍,罩一件雨过天青套扣背心,腰间悬着一柄长剑,正左一杯右一杯地独酌独饮,真是古风凌然,风流潇洒的人物。见宋教仁携李想登楼上来,便亲热的合笑点头欠身道:“遁初兄,那边几位正在吟诗,你们何妨这边同坐?”又朝李想笑问,“这位兄弟面生,敢问贵姓、台甫。那边正在分韵作诗,不如坐这儿?”

    “多谢,”李想不客气,一边坐一边笑道,“不才李想。敢问贵姓、台甫?”

    两人还真是自来熟,风流不羁而臭味相投的性子,根本不需要宋教仁的介绍,他们也自己找位子落坐。

    李想对这大叔大有好感,一袭青衫风流倜傥,像极了焦美人扮演的李寻欢或者二郎神,自带潇洒光环。

    那大叔十分洒脱,嘻嘻一笑说道,“不才陈作新。”

    李想的目光也霍地一跳,刚坐下又弹起,目光灼灼的又从上到下打量了陈作新一番。忙道:“久仰,久仰!”

    他就是传奇的湖南八日都督陈作新!极富艺术天才,诗文俱佳。这个人还擅丹青篆刻,喜酒大言,很有大诗人狂傲风采。

    李想又是点头,又是摇头,感叹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造就这样的卓越气质。

    看到李想一脸大惊小怪的样子,西窗的几个人物转过身来看了他一眼,便又坐回到桌边,旁若无人地吃酒。宋教仁也瞄他两眼,这家伙很喜欢一惊一乍,这里坐的每一个人都够他惊诧的。

    风云际会,风云际会!无须多问,李想也知道这里坐的全是辛亥大人物,楚天豪杰。碰上如此盛会,顿生豪情壮烈,李想拍桌子大声传呼:“小二!取一坛老绍酒,再要四盘下酒菜…………精致一点的。”

    东南桌上的几个人构思正苦,猛听李想大声要酒要菜,不觉面露厌色,别转了脸不言语。

    “李先生真是海量,吃得了这么多?”陈作新边饮边问。

    李想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既与大家同座,理应共饮。不要客气,陈先生,宋先生,姜先生,杜先生,今天我请客。”

    陈作新一笑,起身给每个人满倾一大觥,“你的酒菜还未上,先饮我的。”

    伍次友笑着一饮而尽,放下杯子道:“陈先生也是达人!只管吃吧,若醉了,就学李太白,睡大街!”

    陈作新微微一愣,真是越看李想越顺眼,仗剑载酒游江湖的李白正是他最喜欢的大诗人,转而笑道:“好!不醉不归!”

    “李先生,今日我在黄鹤楼宴请宾客,来者是客,美酒佳肴请尽管享用。”这中年人一袭月白长袍,自有一份儒雅。

    “刘歆生先生,今天的主人。”宋教仁站出来介绍。

    能在汉口修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商业街,当之无愧的清末民初地产大王。但是见多了历史名人大豪,有了免疫力。李想很亲热的套交情,这是财神爷,脚下抓一把泥也能榨出油。

    此时楼外的烟雨如梦,天地间濛濛胧胧一片,长江水在此转折,向北而去。

    李想突然端着一杯酒,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俯瞰,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三镇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三座城市。在这个壮阔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格外突出,似龙盘虎据。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这是武汉的地理龙脉。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

    出古代风水堪谕某种玄机与成就。此刻站住黄鹤楼顶层,俯瞰这一切,真是气象万千。

    陈作新也跟了出来,斜倚在栏杆,一手摇着壶中酒,一手晃着杯中酒,见李想看得发呆,便笑道:“李先生,这么好的景致,何不也吟上一首?”

    李想笑着一摆手道:“那边立着诗坛呢!眼见就要开坛了,我们且听听他们的,赏江南烟雨,聆大家诗歌,快何如之!”

    陈作新转脸望去,果见一位凭窗而立的先生手拈着胡须,摆头吟诵:

    闲抚七弦抒阮恨,

    声声怨恨四夷侵,

    一朵桃花卜天心,

    问几时可把四周租去地,

    收归故主人?

    吟声刚落,宋教仁已经站起来,呵呵笑道:“好一个‘问几时可把四周租去地,收归故主人?谭人风火性未除,此诗一出,又要激烈多少热血青年?”

    听见“谭人风”三字,李想眼睛一亮,想不到竟在此遇到名同盟会元老级的人物。

    陈作新一边替李想斟酒,一边悄声笑问:“这些个糟老头子吟个诗,也要表现的忧国忧民,真不知道累啊?”

    他还真是狂风不羁,连谭人风的面子也不给。李想笑道:“歌以咏志嘛。”

    陈作新笑道:“这话固是,然古往今来多少诗文,若真的篇篇诗词皆咏志,那还怎么读呢?重要的在于情发乎心,志发乎词,或寄于山水,或托于花月。”

    这话李想赞同,就像后世的流行歌,全是情情爱爱的,听多了也厌烦。

    谭人风听了宋教仁的话,微笑拈须道:“遁初,该你的了!”

    看来今天的反清秘会要变成诗文会,也不推辞,“好,酒令大于军令,我就献臭了。”他吟道:

    残月孤云了一生,

    无情天地恨何平;

    常山节烈终呼贼,

    崖海风波失援兵。

    物为两间留正气,

    空教千古说英名。

    伤心汉室路难复,

    血染杜鹃泪有声。

    海天杯酒吊先生,

    时势如斯感靡平。

    不幸文山难救国,

    多才武穆竟知兵。

    卅年片梦成长别,

    万古千秋得有名。

    恨未从军轻一掷,

    头颅无价哭无声。

    其诗,碧血丹心,与有力焉。

    “‘伤心汉室路难复’一句说尽革命大业的艰难。遁初兄总不失革命党人的本性。”刘歆生笑道,说罢,转脸对走廊上的陈作新道,“该听你的了。”

    “好,我来献丑!”陈作新十分爽快,呵呵大笑立起身来,对李想说道:“兄弟,你带两碗酒,咱们凑个热闹,他们那些个诗词,太沉闷了,辜负了烟雨江南,良辰美景!”

    李想点头,这些诗却是豪情壮志,但是没有一首豪放诗词比起那位伟人的诗词。因此李想再听到这些诗词,提不起一点兴致。

    陈作新说罢,从坛中倾出三碗酒,自端了一碗过这边桌子来吟道:

    平生何事最关情,只此区区色与名。

    这边席上的几个人,万不料不到别人都在忧国忧民,他却风花雪月。不过他们都知道陈作新的性子,就是这样的狂放不羁见,只见他执酒高吟漫步而来,继续吟道:

    若就两端分缓急,肯将铜象易倾城。

    吟罢放声大笑。

    李想不禁鼓掌笑道:“真名士,自风流!”

    却是令人眼前一亮,宋教仁等人也拍手鼓掌。

    陈作新举杯一饮而尽,笑道,“李先生,该你了。”

    李想今天很和他胃口,现就想看一下他的文采如何?

    李想端着酒杯的手僵住,吞尽喉咙的美酒直觉得苦不堪言。他那里会吟诗作对?他会吃喝玩乐!

    大厅里一双双眼睛全集中在他身上,嘴角似笑非笑的,想要看他的笑话呢。这小子,进了黄鹤楼就大呼小叫,狂放作态的比陈作新这个狂士还要有过之无不及。本以为李想真是才高八斗,如今看他这个傻眼的样子,原来的狂傲是不知天高地厚。

    看到他们嘲笑的脸色,李想心里真不是滋味,被他们轻视了,瞧不起人。李想眼睛一转,一咬牙,有了。

    李想把酒一饮而尽,像是一股火焰入喉穿肠,豪情大笑,吟道: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瀟瀟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伟大领袖的这首诗不是艺术情怀最高的一首,但是却很符合当前的意境,而且比起几位革命前辈的诗要胜出几层。李想背完,就有些洋洋得意。

    此时众人早已目眩神迷,啧啧称羡不能自已。

    宋教仁见李想得意的样子,还真是和陈作新一个狂人做派,不禁询问地看了一眼谭人风。谭人风正满脸欣赏的目光注释李想,见宋教仁看自己,忙低声道:“还真是文采风流,‘一阵风雷惊世界’,意有两重,即寓自己是个状志雄心人,又隐喻中国经过革命的洗礼必将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仓促之间,能写出如此意喻深远的诗句,真是不简单。如此人物,也不知道你又是从那里找来的?”

    “街上碰到的,”宋教仁轻笑道,把玩手中酒杯,“我看他这句还有第三层意思。”

    “哦?”谭人风好奇的问道,“和解?”

    宋教仁好整以遐的道:“在街上碰上我就向我毛遂自荐,我怀疑他已经看到风潮将起。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在看黄鹤楼的架势,你我诗词里的豪情壮志,他还不明了?我看他,第三层意思是说我们此次举义,必将震惊世界。”

    刘歆生大笑起身道:“楚地有此才人,我真是有眼无珠。李先生――请坐!小二!上酒,上好酒!不,上老汾酒!上店老儿珍藏的老汾酒。”

    那几个轻视他的老兄相顾之间十分尴尬狼狈。

    李想狂笑道:“词赋小道,不足一谈。某自负不羁之才,学成文武艺业,踏遍中西,得出救国救民之策,归国之后,本欲一展所长,做一番惊天动地,救国救民的大业,谁曾想过今日以此邀名?”

    李想这上在发牢骚呢。他可是上知五千年,下知一百年的穿越客,一个对历史先知,拥有破坏历史平衡的人物,未得看重,倒是因为抄袭的一首诗被捧为上宾。

    宋教仁却以为他绝对上在大言,救国救民之道,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和黄兴,也只是不断的在这条路上探索而已,他却敢放狂言说得出救国救民之策!狂生耳。李白斗酒诗百篇,也没听说他有什么救国救民之策?李想也就是一个好大言的狂生耳。再此借酒发狂,也就是想引人瞩目,哗众取宠……或许更多的是在他面前热切的自效之心,一个典型的热血青年,或许比起普通热血青年更多的是文采风流。当然也是个聪明人,不然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陈作新却眼中放出光来,简直上王八对绿豆,凑在宋教仁耳边低声说道:“遁初,此人大才。我等图谋之事,请他来参详一二,也是多一份臂力。”

    宋教仁心里咯噔一下,白了一眼陈作新,他还真是看得起李想,摇摇头道:“此事干系重大,千万人的生命,我对他毕竟未能知根知底。”

    “看他是否有救国救民之策再说。”谭人风插嘴道。

    “好,我就好好考考他。”宋教仁点点头,正色向李想说道:“你既自称有救国救民之策。咸同中兴之后,天下太平,朝廷也振作刷新,立宪开国会。国泰民安,何须你救国救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