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抡起因果来,萧羽也是知道一部分的,元朝虽然被后世史学家认作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但历史上的真相未必如此,忽必烈作为元朝的统治者其实不过是最初蒙古帝国在中国北方的委托代理人,而正是因为如此,忽必烈在这种情况下逐步介入北方中国的事物并且最终成为整个中国的统治者。
我们可是这样认为,在当时的蒙古人看来这个由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不过是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后世的人在看待这个问题上,往往倾向于将蒙古帝国的其他组成部分如伊利汗国等由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国家看成是元帝国的附属国。在不清楚蒙古史的人看来,他们往往是这样想的:元帝国就像历史上的其他由汉人建立的国家一样,他们作为天朝上国,其他的伊利汗国,钦察汗国只是元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当时尤其在北方中国的汉人接受了这个由异族建立的帝国,并且在汉人谋士的建议下。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改国号为元,这样新的国号运用了中国历代的隐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竭力让中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同历代汉人建立的国家一样的合法帝国。而相当一部分汉族精英在矛盾的心理状况下默认了这个事实。
这种矛盾状况不仅在北方汉人身上体现,更为突出的就是在南方汉人身上。一方面,很多汉族士大夫高呼中国终于同意,南北的百年阻隔终于消失,作为儒家学术中的大一统思想终于得到实现。这让士大夫很是兴奋。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只能悲哀地发现这个取得大一统的并不是一位杰出的汉族统治者,而是一位历来为中国人鄙夷的草原政治家。这样矛盾又默认的想法让在广大中国从不缺乏对这个帝国的贬低评价。因为中国的社会舆论自从汉帝国建立以后一直掌握在这些儒家士子上,一直到清朝这种状况都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变,无论是多么强大无匹的政府在面对这一状况的时候只能悲哀地承认这一现状,然后小角度地改变。
而且,这些儒士在元帝国建立之初就开始的对这个政府的不信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究其根源,在元帝国建立之初,这个元的国号就让他们获得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幌子。统治者毫不掩饰蒙古人入主中原用以扩充自身实力同时巩固他们的比中国还要广阔的军事帝国的事实。同时因为各方面的压力下,他们迫切要保持自己在中国的政治以及军事优势,以便削弱以及利用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嘴富有国家的资源。当时这些资源在分配的时候不可避免就出现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统治者在这些资源分配上自然获得了极大的部分。而作为蒙古人信任的杰出助手色目人【各色各目的人】同样在分配的时候可以获得让他们满意的部分。而被这两个真正占据政治舞台核心阶层的人拿去后,留下的已经很少了。于是除了在元帝国初时,汉人谋士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北方汉人能获得较为大一些的部分外。在后来的大部分时间内无论是北方汉人还是南方汉人他们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获得的利益相比以前来说就太少太少了。而且这种令他们沮丧的事实随着帝国高层的越加腐败和帝国政治的日益糜烂而显得更为突出和严峻。
而在这个萧羽的这个时代,就连贩夫走卒对这个政府的好感也是十分欠缺了。这样,不难解释琉球众人对元政府不加掩饰的厌恶。但让众人清醒的是,尽管这个帝国已经已经日暮,无论是多么杰出的将军都不会无视这样一个国家仍然强大的军事力量。令每个元朝的敌人恐惧的是,这个国家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她的战争机器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恐惧。就连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宋帝国也在元朝的军事机器下灭亡。
而宋国灭亡几乎是这里每个老人最难以磨灭的记忆!而在清楚了解萧羽一系列动作的人,每个人都隐约知道了萧羽最后的目的。而贩卖私盐,是任何一个封建政府都不能容忍的事情。就算现在没有人愿意跟着萧羽于这个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府作对,一旦答应萧羽这个提议,那么他们再想回头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而对于那所谓政府杀头的风险?几乎没有人注意这个,每年都有人因为贩卖私盐的罪行而被处斩,但事实上这些罪犯大多是没有背景和实力的穷困贫民。而真正的大盐商从来不畏惧这些,在他们看来于前朝宗室这样的人物交易就是被官府发现了也未必有人敢缉拿!
最先做出决定的是萧羽精武门众人。而精武门众人中除了孙启周字最晚来,犹豫了一会之外。令人惊奇的是最快的不适温科五人,而是同样晚来的周杞。
“周杞这条命都是东家东家救来的,若不是东家大恩,学生只怕已经困死深山了。承蒙东家看中,学生这一生所学尽皆付与东家。还望东家不要嫌弃!”周杞脸色通红,手上因为用力过度显得发白,显然对萧羽的决定非常支持。
至于温科五人以及温流夜冰峰之类的看到周杞的动作更是唯恐落后,上前齐声:“精武门弟子,唯门主是从!”
萧羽面前的人在这里本来就是最多的,这一齐声更是声势颇盛。至于旁边还没有回应的温迪两人一系的人都是愣愣地不知所措。
看他们看来萧羽就是一外人,不过是一个来了一个月靠着温家老爷子余威的外人。后来萧羽卖掉传家宝物接济精武门弟子保了他们衣食,也不过是啧啧称奇,对萧羽多了一份好感。就是萧羽不声不响弄出五千贯三百副盔甲武器在萧羽一系看到就是不得了的大本领了,在他们看来没有收益很多不过是觉得萧羽是一个挺有本事的人。直至最后萧羽在血雨中将刘由轰杀【被那些猎户夸大后越穿越夸张而已】后,又是将刘由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这些人才发现萧羽已经和温迪两人时一个层次了,可还是敬畏有余,恩望不足。但现在他们感受到萧羽手下这些本来是他们小辈的人声势后,心中的意味就越发不同了。
温老爷子看到温科几个心中感慨不已,朝着温流的爷爷一点头。顿时温流爷爷四人也是附和称赞。
感慨最多的应数迪深了,刘由抢占的良田很多就是他的,但现在本来一穷二白的萧羽一瞬间就成了这里最大的地主。而本来萧羽现在的位子该是他的,但物是人非下,已经尽皆归属萧羽了。不过迪深却不举得嫉恨,萧羽所作所为都是令迪深叹服的。
迪深也是朝着几个学生点头。不过这几个学生的心思就要复杂多了,本来他们三个出师的时候傲气非常,想着元朝的状元探花伸手可取。却不知元朝后期科考几近废除,就是录取整个元朝不过百多人。得知这些消息的三个书生顿时心灰意冷。要不容易打起精神去各省衙门求职,做了几年书吏却是连分钱都没有,直到升迁无望,盘缠又是用尽这才离去。还好那时傲气已经磨砺去了,圆滑多了这才或在泉州内做了几年小官的幕僚或为私塾先生或作刀笔书吏。
看到萧羽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就,心中翻腾不已。最终三个师兄弟相视一望,心中顿时猜中了几个人的想法。于是几个师兄弟也是诚恳道:“萧乡正所言正是,我等愿为驱驰。”说完互相对视一眼,心中那个想法在数年都不起波澜的心中泛了起来。
萧羽呵呵一笑,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二老答应得很是爽快,但对于那些跟着他们的人能答应这些快,萧羽倒是意想不到。
其实萧羽忽略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少让萧羽日后吃了不少苦头。虽然琉球村十分特别,说起来素质也算比内地普通村子要高很多。但实际上,这里村名想的都是很简单,比如在上次温流爷爷拦着温科的时候。温流的爷爷并没有因为温科跟着萧羽而有什么不同,在温流爷爷看来温科有出息,跟着有本事的人做事。而在他们看来,精武门表面上看是一个武术门派但他们可没听说过有哪个武术门派给弟子家里送钱送粮送菜的。要是把精武门改成军队,他们就成当军官的了。而且精武门弟子此次一个未死,显然让他们对精武门很是敬畏。
至于派系之分,其实萧羽脑海中也许是看被阴谋论侵染多了。毕竟一个小村庄牵扯的利益再是多,也不可能分出这样界限明显,互相分隔的派系的。
若以客观公正而论,其实不过是琉球村三个巨头中这些做事的跟哪个关系更近一点。其实在萧羽心中来说,不过这些派系之分其实是哪个更加能得到萧羽信任而已,如温科五人加上两个巧匠。或者他们能完全信任萧羽,萧羽也会视他们为自己人如周杞。
至于对付其他人,如温流爷爷他们。萧羽未尝没有吸收进来的意思,而且对于他们萧羽心中也没有多少歧视之类的。至于迪深?不单他就是他的学生,萧羽也是打算要下一份工夫的给挖过来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