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贺寿姻缘


本站公告

    “贺礼千钱以下的坐堂下,千钱以上的坐堂内。”众人都议论纷纷,这是吕公大寿之日贴在墙上的告示。

    吕公60岁大寿之日,老早的就见吕府张灯结彩,下人们进进出出,将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厨房里早将酒肉佳肴备至齐全,各种庆贺所需要的物品都准备的妥妥当当。

    “吕公可是县太爷的朋友,众乡绅谁不去啊!”沛县的各路豪杰、大小官吏也在得知消息的这一天,争先恐后的抬着各式各样的彩礼前来贺寿,县衙主簿萧何主掌收礼的大小事宜。

    刘邦刚刚当了个泗水亭长,当然也要前去贺寿,但是家里没有这么多的彩礼,同时对于这一套官场上的来往从内心来说十分厌恶,便和姬良、卢錧、樊哙等人合计,如何才能够把事情办好。

    姬良说:“我倒有个主意,不知三哥是否有胆量一试?”

    刘邦大笑说:“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说来,我们兄弟一起去凑个热闹。”

    姬良附在刘邦耳边如此这般把主意一说,两人会意哈哈大笑。

    “你们都要去了,俺樊哙也要去见识见识!”樊哙嚷着说。

    “这次我们是去参加喜宴,你看你一脸横肉,还不吓着别人,还是待在家里等我们!”

    “这长什么样,都是俺爹娘给的,俺有什么办法?”樊哙一脸的无奈。

    于是,等到吕公那边客人都到的差不多的时候,刘邦带着姬良、卢錧前去贺寿。

    吕府的大管家吕忠带着两个童子正在府门外迎客,看着客人们一个个抬着大大小小的彩礼鱼贯而入,吕忠心中着实替老爷乐开了花,笑不绝口。这时,他看到三个高个子的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为首的那个方脸阔耳、留着胡须,后面的两个长相俊秀一些,正是刘邦等三人。

    待走到跟前,刘邦、姬良等三人一拱手说:“泗水亭长刘邦前来恭贺吕太公大寿之喜。”

    老管家吕忠迎上去笑着说:“我替老爷谢过各位了”,同时拿眼睛一瞥,却没有看到丝毫彩礼,不由得心中诧异,顿了一顿说:“这、这个……”

    刘邦马上会意,从怀中拿出一张名帖来递了过去,吕忠接过来一看,名帖上写着四个大字:贺礼万钱!

    这么多钱!吕忠心中着实一惊,心想这三位肯定是本地的大人物,一定怠慢不得,随即亲自让进堂内,然后将此事报告给了吕公。

    “哦?有这等事?”吕公先是一愣,赶忙起身相迎。看来到堂内的这三人,个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不仅更是敬重,将刘邦亲自让到首席上。刘邦却也当仁不让,大摇大摆地坐在了上堂首席。

    待酒宴开始,众位宾客一一落座,刘邦与吕公、县丞和当地富商大户同坐上堂。刘邦虽然没有拿出一分钱,只是虚张声势地递了张“贺礼万钱”的帖子,面上却没有显露半分,谈笑风生,只把一桌人唬的晕晕乎乎,纷纷打听来者是哪位人物,竟没有结识过。

    吕公对刘邦竟也是十分的佩服,与他相谈甚欢。这时,老管家吕忠又走了过来说:“刚才我又细细查点了所有彩礼,并没有见万钱彩礼者,看这人满口大话,不要相信他,办不成什么大事。”

    听到老管家的话,吕公却丝毫没有介意,仍然非常敬重刘邦,还亲自为他斟酒。酒过数巡,刘邦看情形差不多了,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佯装醉酒意图趁机溜走。

    酒宴过半,看着宾客走的差不多了,刘邦再次站起身来说:“吕公,您老人家先喝着,有几个朋友找我,晚辈先告辞了。”

    那吕公睁开醉眼朦胧的眼,看这小伙子执意要走,便送到门外。刘邦正要告辞,吕公却一把拉住了他说:“小伙子,我看你胆识过人谈吐不凡,日后必成大器。敢问一句,如今已有妻室没有?”

    “这个。。”刘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晚生还没有娶妻”

    吕公笑了笑说:“老朽膝下倒有一女,名叫吕雉,年方十八,尚未婚配,愿许配于你为妻,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邦心中暗想,本来就是来吃白饭的,万不想还结门亲事,于是推脱说:“没有父母之命,不敢应许。”

    哪知那吕公确实十分的执意,对他说:“你先不要推辞,且回家去禀告过你家父母,再托媒人前来不迟。”

    刘邦一看,只好不再言语,一溜风地跑出了院外。门外,姬良和卢錧早在门外等候。姬良打趣刘邦说:“三哥,怎么出来的这么晚,莫非要把你的万贯彩礼钱吃回来不成?”

    刘邦苦笑着说:“万贯是没有,千金倒是有的。”

    姬良、卢錧奇怪的问:“千金?”

    “是啊,吕公要把他家的千金小姐许配给我。”刘邦摸着脑袋说,“这事情来的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卢錧笑着说:“哎呦,三哥不仅白吃了人家的饭,还白捡了个媳妇,我要赶紧回家告诉太公去。”于是,三人嬉闹着回到了刘家村。

    这边,吕公办完了自己的寿宴,醉醺醺地回到了卧室之中。老伴吕媪看到吕公喝了这么多,捂着鼻子说:“今天都来了什么人?让你喝了这许多酒!”

    吕公笑着说:“今日我给女儿找了个好女婿,哈哈。。。”

    吕媪一听也大喜,忙着问:“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快快给我说说。”

    “就是现在的泗水亭长,刘家村的刘季。”吕公说。

    “啊?”吕媪一听转而勃然大怒,指着吕公的鼻子骂说:“你这个老东西,是不是糊涂了?成天价想着让女儿嫁一个贵人,你的老朋友县令大人三番五次的托人来提亲,都被你拒绝。如今,却把我们的宝贝女儿许给了这么一个穷鬼。”

    吕公却不以为然地笑着说:“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别看刘季现在只是个小小的亭长,他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我的眼力是不会错的。”

    两个人吵吵嚷嚷,为了这件事情闹了个不愉快,而吕公的女儿吕雉,虽没有见过刘邦,听吕公这么说了,只觉得这人还挺有趣,并没有反对,这件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刘家村那边早就闹开了锅,卢錧一路小跑回到了家给刘太公等人说了此事,刘太公听说了自是十分的高兴。眼看着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立业,小孩都能打酱油了,而刘邦近三十而立之年,却家未成、业未立,在当时那个时代已属于正儿八经的晚婚了,刘太公夫妇俩为这个三儿操碎了心,如今终于这老三的事情也算有了些眉目。

    刘太公请了庄上的王媒婆到吕府去说亲,那边传过话来,挑选个良辰吉日将事情办了。于是,刘家村就像过节一样披红挂彩,街坊邻居们全部来帮忙,布置新房,准备喜宴所需要的各种东西物品。

    刘邦大喜之日,姬良、卢錧、樊哙、欧阳云淑等人都忙着给刘邦张罗婚事,萧何也从县里专程赶了过来主持婚礼,还特别雇了一行人吹锣打鼓的将新娘吕雉用红轿子从吕府抬到了刘家庄。

    这日,亲朋好友们个个兴高采烈,推杯换盏,刘邦等人不觉的多喝了几杯。待客人散去,姬良、卢錧将喝的醉醺醺的刘邦送回到新房门外,刘邦还一直嘟囔着说:“再来一杯!”

    姬良和卢錧打趣刘邦说:“三哥,春宵一刻值千金,快进去吧。”两人嘻嘻哈哈地散了去。

    刘邦整了整衣服,正要进去,一推却发现门被反插上了,只好用手敲了敲,向里面高声叫说:“娘子,我回来了,你快开门啊。”

    里面传出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吕雉说:“你还知道回来啊,想进门也可以,我出个上联,你要对的出才行。”

    刘邦一听,不觉感到十分苦闷,他自幼就不喜读书,字都识不了几个,更别提对什么对子了。那边又问:“你准备好了没有,我可要出上联了,你听清楚哦。”

    刘季只好硬着头皮说:“好好好,你说你说。。。”

    只听吕雉对着窗外的月光轻轻吐出一句:“月华如水倾注佳人阁”。

    刘邦思前想后,挠着头皮在门外跺脚,半天也没对出下句,眼看着不能圆房,急得不行,冒出了一句:“老子如山势要入此门。”

    吕雉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虽然不是十分工整,却也有那么一点意思,于是将门打开来。

    刘邦大喜,赶忙进了新房,待进房中一看,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肤若凝脂,明眸善睐,乌黑的长发挽了发髻,身穿大红色锦缎,正立于红烛灯下,不禁心波荡漾。两人又在房中喝了些许交杯酒,说了些许情话,不久见红烛灯灭,两人自是一番缠绵不提。

    欧阳云淑一袭青纱如月中嫦娥般袅娜地立于门外等候姬良,姬良和卢錧出来后,自是赶了过去说:“淑妹,让你久等了。”

    “没有,我只是看里面太过于嘈杂,故出来走走透透气。”欧阳云淑说。

    姬良看着月光下欧阳云淑的身姿,不禁将她揽入怀中说:“淑子,既然三哥这边的事情已了,我们也该回到下邳城,过一段只有我们两人的生活,你看如何?。”

    “良哥去哪儿,淑妹就跟你去哪儿。”欧阳云淑温柔地说。

    月光下,两个人依偎在一起,连那夜行的鸟儿也不敢高声鸣唱,怕惊扰了这如神仙眷侣般的一对,两人商量,过几日就向刘邦夫妇告辞,返回下邳城。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