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老臣


本站公告

    第二更到。小江搞了个投票,大家感兴趣可以投一下。

    ――――――――

    倾楼少主在心中苦笑了一下,不由记起了她那天的问话来,她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担心过别人,有没有牵挂过别人,当时自己竟无法作答。

    可如今自己已有了答案,是的,自己因她身处困境而担心,因她身在险地而牵挂,所以自己才会一次又一次的破例,出手相救。今早自己知道她病了,竟然召来了自己安插在宫中最得力的棋子,只为知道她是否安好,难道这就是喜欢?

    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丝丝涟漪,倾楼少主轻叹了一口气,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道:“你快回去吧。”

    那人拱手行了一礼,随即消失在夜幕中。

    月光洒在树林间,留下满地横斜的树影和一道孤单的人影。

    两个小太监拿着灯笼,从树林外匆匆经过。一闪而过的灯光映在那张狰狞的面具上,一只修长的手慢慢摘下面具,面具下的面容已不复往日的风华……

    次日早朝,高炳业旧事重提。楚晔虽不肯表态,可神色间却多了一分惶然。

    高炳业早将楚晔的神色看在眼中,因此一下早朝,他就让人去请那些老臣入宫,而自己则到上书房去见驾。

    潋滟今日已经大好了,因此一早就过上书房来侍候。楚晔下朝回到上书房,一见潋滟,心中大喜,可还是问道:“今日可好些了?身子要是不舒服,就别撑着,回去歇着吧。”

    潋滟捧过一杯茶,道:“不碍事的,奴婢已经大好了。”

    楚晔接过茶碗,手指不经意间碰触到了潋滟的手指。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楚晔忙拿话岔开:“你能好得这般快,朕熬的粥居功甚伟。”

    潋滟抿嘴笑道:“陛下熬的粥不仅糊了,米还是夹生的。”

    楚晔闻言,神色间带了一丝沮丧。

    潋滟见他如此,安慰道:“那粥倒是极甜。”

    楚晔正色道:“朕见惯了朝中、宫中那些人的口不对心,倒是愿意你和朕这般无所顾忌。”

    潋滟垂了头,心中却乱作一团:自己该恨楚晔的,是他害得自己家破人亡,那仇恨早已深入骨髓,可为何自己如今却对他有一丝心软?

    屋内的气氛有些微妙,突然门外的小太监禀道:“陛下,高丞相求见。”

    楚晔收回了心神,道:“宣。”

    过了一会儿,高炳业踱着方步走了进来。那高炳业本是勋贵重臣,且以后父之尊,所以他见了楚晔只行了半礼。

    楚晔道:“免礼,赐坐。”

    来喜早搬了一个绣墩放在高炳业身后,高炳业谢了坐,就在绣墩上坐下。

    楚晔问道:“丞相入宫所为何事?”

    那高炳业旧事重提,切言祖宗之法不可变,让楚晔严惩陶景文,并罢免那些儒士。楚晔只是沉吟不语。那高炳业罗里罗嗦,只是将那套话翻来覆去的说着。

    只听门外的小太监禀道:“陛下,海澄公、晋阳公……求见。”那小太监报了一串人名。潋滟留神听去,皆是宗室老臣。

    楚晔忙说了一个“宣”字。

    不大一会儿工夫,一群穿着公爵服饰的老臣已经走了进来。这些人大多头发已经花白了,有几个人连走路都要人搀扶。

    这些老臣一进上书房,不等楚晔说话,就伏地大哭。

    楚晔见了,忙道:“各位卿家快快请起。”

    领头的海澄公抬头看向楚晔,满是皱纹的脸上已是老泪纵横,他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啊。陛下如果一意孤行,老臣等今日就一头撞死在这里,免得将来无面目见太祖皇帝于地下。”

    那些跪在地上的老臣纷纷附和,刹时屋内一片哭声。

    这些老臣都是宗室的远支,辈分甚高。当初太祖皇帝即位,为顾念亲族,故此封了这些人为公爵,可并无封地,只领俸禄而已,因此这些人都居住在京师。

    高炳业因儒法之争和大长公主一起请了这些宗室老臣出山,不过是想借他们向楚晔施压。

    楚晔忙劝道:“各位爱卿快快请起。”

    晋阳公道:“陛下,老臣等也是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还望陛下严惩陶景文。”

    楚晔似有些为难,半晌才道:“诸位爱卿放心,朕定然给诸位爱卿一个交代。”

    那些宗室老臣本是碍于高炳业和大长公主的面子,加上他们也知道高家势强,因此不敢拒绝。如今听了楚晔的话,也就不肯再紧逼,一来是卖了楚晔一个面子,二来这些老臣也知道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个崔家,因此都不肯涉入太深。

    海澄公道:“老臣等今日无状,还请陛下恕罪。”

    楚晔忙道:“诸位卿家也是为了大周社稷,快快请起。”

    那些宗室老臣闻言,纷纷谢恩站起身来。

    楚晔忙让人赐了座,又问了他们几句身体起居的话。那些老臣坐了一会儿,也就纷纷告辞了。

    那些宗室老臣一走,楚晔看了高炳业一眼,高炳业忙垂了头。

    楚晔道:“拟旨,陶景文妄议朝政,大逆不道,革职拿问,交侍御史王致中讯问。那几个新任用的儒士革职,永不叙用。”

    高炳业忙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楚晔只是冷哼了一声。

    那高炳业忙令人拟了旨,呈给楚晔。楚晔看了一遍,点了点头,来喜忙取出玉玺盖上。高炳业拿着圣旨得意地走了。

    楚晔看着高炳业的背影,冷笑道:“想必崔大人很快就能知道这个消息了。”

    潋滟看着楚晔,见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被胁迫的愤怒与沮丧,他的脸上甚至带了一丝笑意,不由低头揣摩楚晔的用意。

    潋滟因倾楼少主命自己务必让高、崔两家联手,因此这段日子倒是极为留心朝政,已知朝中的儒法之争与高、崔两家的对立。她本是极聪明的女子,如今见了今日之事,又看楚晔的态度,已经隐约猜出了楚晔的用意。

    潋滟突然跪下道:“陛下,奴婢斗胆求陛下开恩。”

    楚晔因潋滟的举动吃了一惊,只是望着她。

    潋滟道:“陛下,奴婢想为陶大人求情。”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