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登基建国 (二)


本站公告

    其实王徳化和韩赞周制订的暂行太监制度确实还算不错, 而且只是仅限于皇宫内部的事务,并没有干涉朝政财务的权力,因此就是拿到內阁,或是参政院去讨论,也能通得过。毕竟这么大的皇宫, 需要足够的人员来管理,扩充一千名左右的太监,也并不为过份。

    在明朝,太监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通,一是从俘虏和罪犯里挑选,净身之后入宫当差,另一个是自己报名,完全听凭自愿。

    不过大部份太监都是通过后一条渠道进宫的。因为在明朝,太监还是一份比较有前途的职业,吃皇粮,工资高,有正式编制,有养老保障和晋升机会,各种福利,连老婆都可以娶,可以说除了不能传宗接代以外,什么都有了。当然如果在宫里混出了头,则可以从子侄中过继一个来养老送终。因此一些生活贫困,难以维持的百姓,都自愿报名入宫,或是把自己家里的一个男孩送进宫里去净身,至少可以换来一家身活无忧。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原因,走投无路,只好进宫去当了太监,最著名的九千岁魏公公就是自己报名成为太监中的光荣一员。

    到这个时候,太监制度在中国己经存在了几千年,这些情况历朝历代都有,大臣们对皇帝的要求,只是严禁一让太监干涉朝政,但对太监制度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异议,没有人会向朝廷建议,要求彻底取消太监制度。包括现在的南京政府在內,谁都认为有太监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商毅在称帝之后,启用太监来管理皇宫里的事物,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只有商毅除外。这一点在很久以前,商毅就已经想好了,一但自己称帝,那么首先要确定的几件事情中,废除太监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不仅自己不用太监,而且包括自己的孑孙后代,也都禁止启用太监。

    商毅对太监本身并没有什么偏视,而且明朝的太监,也不全是坏人,其中也有相当一部份太监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世界公认的航海家郑和。但太监制度绝对是一项落后、愚昧而残忍的制度,说明了就是中国的皇帝怕自己带绿帽子,而通过残害他人身体的方式,来达到对后宫的有效控制,但在商毅看来,如果没有做种马的本钱,就别找那么多女人。

    因此对王徳化和韩赞周经心编写的太监制度,商毅根本就没有看,直接撕了,同时又招集內阁的成员,正式告诉他们从此以后,彻底取消太监制,现有的太监还留在皇宫服务,一直到他们终老为止,但绝不许再招募或是引入新的太监,等这一批太监都老死之后,太监制度也就彻底终结了。

    以后皇宫里的管理和工作,将成立內务府来付责,全部使正常人,并属于正常的官员编制,当然内务府的俱体制度还要慢慢制定,现在先把原来王府的人员全部都带进皇宫里,依旧各付其责,只是都进升了一级。

    虽然商毅平时的生活并不算奢华, 但毕竟身份地位都不同, 而且也是家大业大, 王府里面的人员总计也超过了三百口, 仅管理人员就有大总管、总管、管事、执事、掌事等五级,共计有五十多名,另外每个妻妾的身边也都有十几名家人伺奉,男男女女,年长年幼都有。这还只是算王府的从人,不算卫兵。当然以商毅的身份地位来说,也己算是最低的标准了。

    因此把王府的人员都带进皇宫里,一来是可以充实皇宫里的人贞,二来都是熟人,使唤起来也方使顺手,由其是众妻妾身边的伺奉家人,大都是跟了她们好几年的人,也都互相习惯了。

    当然就算是把王府的人员都带进皇宫里,但相对于皇宫来说,依旧还是地广人稀,空着的位置还是大片大片,而商毅则下令,将空余的宫殿、位置都暂时封闭起来,等以后宫里的人员増加,再逐步开放。而皇宫里的守卫,则是和王府一样,从中华军中抽调家庭出家好,政治合格,根红苗卫的士兵,组成待卫军团,来保卫皇宫的安全。

    不过在听完了商毅的决定之后,几名内阁成员却都十分震惊,因为这确实是谁也没有想到。

    虽然说商毅称王之后,并没有任用太监,但那时商毅毕竞还没有正式称帝,大家都认为这不过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商毅做出的一种姿态,表示自己并没称帝的野心,或是不会重用太监,或是依然保持贴近官员臣民的态度,总之绝没有人会猜得到,在商毅称帝之后,真得会把太监制度彻底废除掉。不过在震惊之后,人人也都对商毅感觉到由衷的敬服,毕竞这是彻底断绝太监干政的最好办法,同时有人还认为,仅此一条,商毅就足以超过历代以来,所有的圣贤帝王。

    当然现在只是和几名内阁成员通个气,正式向天下公布,彻底废除太监制度,还是要等到商毅称帝之后,才能以国家的正式文件形式公布。

    除了太监制度之外,在称帝之前,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号和年号。

    其实对于国号,有不少官员提出一些建议,有人就建议以“夏” 为国号,虽然这是一个以前曾经使用过的国号,但这并算什么,以前的晋朝、后周、宋朝都是以前用过了国号,而因为“华夏”是中国的古称,而且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用“夏” 做新朝的国号,也很合适。

    当然大多数人都还是倾向于使用一个新的国号,建议的字有“瑞”“ 安” “华” 等等,还有“泰” “德” ,甚致有人提议,既然中国是天朝上国,那么不如就用“天”为国号,皇帝可以称为天皇,硬是看得商毅一脸的黑线,致于年号就更多了,甚至连“康熙”“ 乾隆” 什么的,居然都出来了,也把商毅吓出一身冷汗,难到这些官员里面有穿越的同行吗?

    不过随商毅时间较长的官员都清楚,商毅很喜欢“中华” 这两个字,在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几乎都是用“中华” 这个词代指中国,连军队的名称也使用这个词,虽然说这是商毅有意淡化明朝的概念,但也说明商毅对这个词的偏爱,因为有汉语的词汇里,可以找指中国的词语还有许多。因此新朝的囯号很可能就是“中华” 这两个字。

    虽然按传统的观念,国号都是一个字的,因为中国的传统,尊称用字越少越好,一字王爵就要比二字王爵高贵。当然在死了以后,用字越多越好。但大臣们都清楚商毅的性格,绝不是一个喜欢尊循传统的人,而且己经做过了不少有违传统的事情,比如刚刚取消的太监制度,还有早些时候,在科举制度中加入了自然学科等等。当然商毅对这些传统的改变,都算是向好的一面发展,并不是胡作非为。

    而国号用一个字还二个字,其实并不是大问题,没必要为此斤斤计较,说得极端一点,这江山就是商毅的,因此国家叫什么名字,还不是商毅说了算,就好像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样,那怕是叫阿猫阿狗,也是人家的家事,别人也没有插嘴的份。

    果然商毅在看完了众大臣提议的一大堆国号之后,全部都扔到一边,而正式将国号定为“中华”, 全称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而在此同时,商毅把年号也定好了,新朝的第一个年号就叫“洪宪”。

    其实商毅定好了国号之后,也大了一跳,中华帝国,这不是和袁大头复辟用的那个国号一样吗?不过想用中华为国号,也只能这么叫了,“人民”“ 共和” 这些字眼,现在都没法加进来。不过既然抢先注册了老袁用的国号,那么商毅索性也一不做,二不休,连他的年号也一超抢过来,反正老袁还要等到二百多年以后才出生,当然在这个时空里,会不会也有老袁,还很难说。

    不过“洪宪” 这个年号也确实十分贴切,在另一时空里,袁大头定出这个年号,也确实有“宏扬宪法” 的意思,表示自己虽然当了皇帝,但不会走传制的道路,而是主张宪制,当然老袁心里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就没有人知道,但“洪宪” 这个年号,和商毅的建国理念非常符合,商毅本来就是准备釆用君主立宪的国家体制。

    而立宪治国的概念,现在内阁大臣都是明白的,因此也都认为这个年号非常贴切,当然这里面也有商毅爱叫什么就是什么的意思。

    当然年号和国号也只是确定下来,只有等商毅举行称帝仪式的时候,才能正式使用。但这并不表示事情就完了,可以等着开始称帝了,其实真正令商毅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那就是建立太庙和追封先祖。58xs8.com